教師與期刊編輯雙向流動的必要性
時間:2022-02-11 08:18:52
導語:教師與期刊編輯雙向流動的必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師與期刊編輯之間的雙向流動,無論是從教學科研單位自身利益出發,還是從教師和編輯的個人成長和發展來看,都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高校教師和期刊編輯所從事的工作非常相似,都是精神產品的生產和知識文化的傳播工作,而且編輯和教師都具有示范作用。編輯沒有站在講臺上,不直接面對學生,但面對的是無數的讀者,這些讀者既有現實的讀者,也有潛在的讀者,還有未來的讀者。編輯所提供的產品(圖書、報刊等)對于讀者就是無言的老師、無聲的示范。[3]正如著名的教育家、編輯家葉圣陶先生所說:“編輯與教師所從事的實際上是一種事業,編輯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做的工作就是老師們的工作。我們跟老師一樣,待人接物都得以身作則,我們要誠懇地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我們的讀者,給他們必要的條件,讓他們成長為有益于社會的人。”[4]從學術期刊發展的角度來看,教師兼職做期刊編輯有助于期刊的發展。教師本身就是學術期刊的“供貨商”,他們對某個領域有著非常深入的研究,是某個領域的專家。他們在從事學術研究和指導研究生寫作過程中,離不開對學術前言和學術熱點的精準把握。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期刊要將稿件送給學術同行進行外審的原因。高校教師具有廣博的專業知識,而且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高校教師精通專業理論,具備起碼的社會科學和人文知識,并且廣泛涉獵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思維科學的相關知識。在完成本學科知識儲備的基礎上,了解本學科及相關學科領域的知識理論、前沿動態及發展方向,并據此更新和改革教學內容,不斷改進教學手段,改善教學效果。他們不斷地拓寬知識面,努力使自己成為通才。[5]學術期刊刊發的文章學術性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師兼職做期刊編輯可以非常好地將自身的學術能力和專長用到編校稿件上,可以對稿件提出非常專業而具體的修改意見,有助于稿件學術質量的提升。從教師個人業務能力的角度來看,兼職做期刊編輯有助于教師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師編校其他學者的稿件本身就是學習的過程。大學教師和科研人員“術業有專攻”,但從總體來看,大家都在既定的學術范圍里辛勤耕耘,對自己專業以外的許多知識無暇顧及或者不愿涉足。而編輯工作所涉及的專業范圍較廣,不可能專門從事某一特定專業的編輯工作,涉及的面肯定會很廣。因此,要求編輯既要有博的一面,又要有專的一面;要博中求專,以專促博。[6]為了適應期刊編輯工作,教師需要時不時地從自己的研究領域中跳出來,學習其他專業的相關知識,了解其他領域學者的所思、所想、所述,需要經常與各領域的學者交流,給文章提出建設性的修改意見。這無形當中開闊了教師的研究視野,甚至是拓寬了研究領域。正如《文史哲》主編王學典先生所說:“這份工作對你絕對是個大鍛煉!就拿我自己來說吧,做編輯逼著我閱讀很多非專業領域的優秀論文,大大開闊了學術視野。”[7]同時,在文章編校過程中,教師還會學到很多編輯學的專業知識。編輯規范所包含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既有語言、文字方面的規范,如語法、修辭、文字的規范使用,錯別字的糾正等;也有名稱、符號方面的規范,如物理量的單位和名稱、外國人名和地名、標點符號、數學符號、物理量的符號、化學符號、數字;還有圖表方面的規范等[8]。這些編輯學內容在教學和科研過程中會經常用到。有了編輯學知識和編輯經歷后,教師對期刊選稿用稿標準以及“好文章”的標準會有全新的理解,對學術熱點和學術動態的把握會更為精準。隨著身份的轉換,教師無形當中對“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會有更深的體悟,教師及其指導的學生會更加重視文章的語言表達和行文規范,寫完文章后會反復推敲、錘煉,盡量保證投出去的稿子是經過“打磨”的好作品。這就可以使所投的稿件更符合編輯部門的要求,降低加工難度,減少修改次數,使研究成果得以早日發表。[8]
二、期刊編輯兼職做教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當前很多期刊編輯的學歷和科研能力都很高,很多都是博士學歷且有豐富的科研經驗和學術交流經歷,具有很高的學術素養和科研造詣。允許期刊編輯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有助于編輯在教學和科研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業務水平,真正地實現教學相長。隨著科研能力的提高,編輯可以更好地將專業知識應用到選題策劃和稿件編校工作中,更準確地把握學術潮流,不斷提升稿件的學術質量和期刊的學術品位。可以說,無論是審稿還是編校稿件,都需要編輯不斷提升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更好地為刊物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同時,有些高校學術期刊較多,期刊編輯隊伍更是非常龐大。如果充分調動起編輯們的科研和教學積極性,可以為學校科研實力的提升和學科建設貢獻力量。如果不允許編輯兼職做教師,則不利于調動編輯的科研積極性和創造性。很多編輯沒有動力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和教學工作中,等于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資源,對學科建設和學校發展都是不利的。同時,很多期刊編輯擁有豐富的編輯學知識和編校經驗。期刊編輯兼任教師,在教給學生學科專業知識的同時,還可以給學生講授編輯學的相關內容,從期刊和編輯視角來為學生提供學術參考和借鑒。編輯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對語言文字進行再次加工,寫作能力是從事編輯工作的基本功。編輯是文稿的審改者,在編輯加工過程中需要合理地運用語法、邏輯、修辭等寫作技能,在文字表述上既要準確,又要簡潔,做到有理、有序。[5]掌握編輯學基本知識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會格外重視行文規范和語言表達,盡量避免文中出現明顯的“細節”問題,在提高自己寫作能力的同時,還可以大大提升他們的投稿命中率。目前,學生關注的多是文章的學術性和創新性,對文章的行文規范重視不夠。這就導致一些文章讓編輯很糾結:從選題視角、文章結構、論證充分程度和創新性等角度看,文章都達到了可刊發程度,但是行文不夠規范,語病和語誤很多,明顯缺少“打磨”,很好的一篇文章就變成了編輯眼中的“雞肋”,文章的整體質量大打折扣,被刊物錄用的概率明顯降低。而如果文章行文規范、文字優美,則會給期刊編輯留下一個好印象,有助于文章整體水平的提升。編輯會認為作者做學問非常嚴謹,非常尊重期刊和編輯人員,而不是敷衍了事,進而使文章被刊物錄用的幾率大大增加。此外,期刊編輯兼職做教師,還可以在學生論文選題和論文投稿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例如,學位論文與期刊論文的選題存在很多共性,都需要有扎實的文獻基礎,需對國內外研究現狀有很好的把握,并需要在文獻、理論、邏輯、研究方法以及觀點等方面有所創新和發現。但是,兩者也存在一些差異。學位論文的選題一般不需要考慮是否能夠在期刊上發表的問題,對文章選題的現實意義和關注度等沒有特殊要求,更看重文章的學術原創性。而期刊在選擇和刊發論文過程中,不僅重視文章的思想性、學術性,還非常重視文章選題是否符合時代潮流,是否是學術前沿和熱點問題,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是否具有參考價值,甚至還要考慮文章能否被轉引和轉載等問題。這就要求作者在撰寫期刊論文過程中,不僅要有很高的學術性和思想性,還要考慮文章的現實價值,盡量圍繞國內外熱點和前沿問題來選題。目前國內期刊數量較多,三大核心的刊物數量也不少。每個刊物都有自己的定位和傳統,刊發各類文章的比例也不同,對文章選題、類型和篇幅等都有自己的規定和偏好。以歷史學專業刊為例,從刊發文章的區域和國別來看,有些刊物可以同時刊發中國史和世界史的文章,有的刊物只刊發中國史文章,有的只刊發世界史文章。從刊發文章的時段來看,無論是中國史還是世界史,都分成好幾個階段,不同時段的文章在刊物中占比存在較大差異。同時,在文章選題方面,有的刊物偏向史學理論和史學史方向的文章,有的偏向教學類文章,有的偏向刊發研究某一國家、地區或某類問題的文章。同樣是高校學報,有些刊物每期都刊發幾篇歷史學文章,有的刊物根本沒有史學欄目。這就要求研究生在投稿時一定要先了解各個期刊的基本情況,看期刊往年、往期刊發的多是哪類文章。在了解刊物用稿偏好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文章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期刊投稿,甚至在文章寫作之前就要想好這篇文章要投給哪家期刊,而不是寫完之后再到處尋找合適的期刊投稿。另外,在投稿之前按照該刊物的投稿須知和引證規范進行修改也很重要,這是對刊物和編輯最起碼的尊重。
三、結語
本文認為,各教育科研單位應盡快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技部印發的《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盡快實現教師與期刊編輯之間的雙向流動,堅定不移地走專家辦刊之路,把更多的教師引入到編輯隊伍中來,為期刊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同時,也要鼓勵有意愿且有較高科研和教學能力的期刊編輯兼職做教師,在講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在文章選題、期刊投稿、學術規范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科研水平。此外,期刊編輯充分參與教學和科研工作,可以不斷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習,不斷提升科研水平,真正實現教學相長。最后,期刊編輯充分參與科研單位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還可以壯大科研單位的科研隊伍,提升整體的科研實力,在實現個人全面發展的同時,為學科建設提供助力。
- 上一篇:數學師范生教學實踐能力研究
- 下一篇: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品質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