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探討
時間:2022-05-15 08:43:06
導語: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經過多年的實踐,生態農業普遍被認為是更合理的農業發展模式之一。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相關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分類、選擇和評價等方面。本文在梳理總結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分析了其不足之處,展望了未來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生態農業;分類;選擇;評價;研究綜述
1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的內涵
由于生態農業內涵的豐富性和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學術界對生態農業模式有了更多的定義。不同的學者結合各自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成果,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他們的內涵,主要基于以下兩個視角。1.1以生態格局為視角。王兆騫早期定義了生態農業模式的概念。具體而言,表示整個生態系統網絡中每個組件的狀態和交互[1]。聶媛媛認為,生態農業模式是農業生產各要素發展的最佳組合,是一個具有一定結構,功能和效益的實體[2]。張瑩認為生態農業模式可以被抽象地視為空間和時間中材料、能量、信息的集合,是實現某一地區可持續農業發展的生態經濟動態模型[3]。劉興和王啟云指出,生態農業模式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生態農業實踐中形成的優化結構和穩定功能的幾個生產要素的合理搭配[4]。任曉鳳,齊興宇指出,生態農業模式反映了該地區生態農業的具體表現形式,逐步形成了適合當地條件的農業技術和發展體系[5]。1.2以效益產出為視角。JohnW和OgilvyS指出,生態農業發展模式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并將產生直接影響[6]。Dumanski分析認為維持高的生產效率、規避風險、維持資源的可持續性、提升經濟收入、社會認可程度才是發展的核心要素[7]。覃朝暉認為,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生態學和經濟學原理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具體應用,最終實現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的協調[8]。周玉亮認為生態農業模式是指在完善農業產業結構,提升農業生產水平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綜合效益顯著、生態特色突出的農業發展表現形式[9]。馬祥飛認為,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建立在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它借鑒其他模式經驗,采用生態經濟學原理,利用現代科技優勢開展農業發展和環境保護。該模式在技術上更先進,在管理模式上更優化,在經濟效益上更有優勢[10]。1.3小結。盡管學術界對于生態農業模式的解釋角度不同,說法不同,但總體思想是統一的。生態農業模式應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實現生態農業系統功能包括經濟、社會和生態三大功能的技術手段,是經濟學和生態學原理在農業建設中的運用和表達。
2生態環保型農業發展模式的分類
中國幅員遼闊,地形、氣候和資源構成復雜,生態農業系統組成要素復雜多樣,目前學術界尚無統一的分類體系。國內學者主要從三個角度進行分類研究:基于宏觀總體分類、基于生態理論分類、基于區域差異分類。2.1基于宏觀總體分類。蘇文哲將生態農業模式分為四類:資源循環型、立體種養型、生態旅游型和資源保護型,每一大類各自包含若干模式[11]。張立輝將現有模式歸納為八類:“二位一體”模式、“三位一體”模式、“四位一體”模式、“五位一體”模式、“七位一體”模式、工業化運作模式,干旱半干旱地區的集水模式、其他區域生態農業模式[12]。王海文將現有模型概括為四種:農村庭院式循環模式、產業鏈式循環模式、農業園區式循環模式和廢物利用型循環模式[13]。2.2基于生態理論分類。基于生態經濟學和可持續發展理論,朱孔山總結了以下8種模式:綠色型生態農業、鏈型生態農業、綜合型生態農業、并生循環式生態農業、串生循環式生態農業、叢生循環式生態農業、水陸循環式生態農業、復合循環生態農業[14]。李金才根據資源和物質的循環使用將中國現有的模型分為四類:物質多層利用型、互利共生型、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治理型、觀光旅游型[15]。2.3基于區域客觀條件分類。蔣家慧根據不同地域的生產力及生態現狀,將現有模式分為回歸自然型生態農業建設模式、產業帶動型農業生態建設模式與中間型農業生態建設模式[16]。程潔根據各生態村建設中的先進經驗,將現有模式分為兩類:大循環模式和家庭生態型模式[17]。劉剛和張春艷從區域基礎條件角度出發,將現有模式歸為多功能城市生態農業模式,農生產基礎條件較好地域的生態農業模式、農生產基礎條件較差地域的生態農業模式[18]。2.4較具代表性的兩種分類。2.4.1學術界視角:三層復合分類李新平的分類得到了較多學者的認可。他從區域規模、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主導產業三種標準進行復合分類。根據生態農業建設的區域規?;蛐姓墑e可分為:生態農業城市、生態農業縣、生態農業鄉,生態農業村和生態農業戶。按自然地理和社會經濟條件可分為:平原型、山型、水域、草原型、庭院型、沿海型和郊區型。按主導產業可分為:以一種主導產業或產品為主的專業型生態農業模式和以兩種或兩種以上產業或產品為主的綜合型生態農業模式[19]。2.4.2官方視角:農業部出臺“十大類型生態農業模式”對于國內主要類別劃分,農業部曾給出一種相對官方的說法。2002年農業部科技司從全國各地收集了370個生態農業模式或技術系統,選出了最具代表性的十個模式并大力推廣:北方“四位一體”生態模式、南方的“豬、沼、果”生態模式、平原農林牧復合生態模式、生態種植模式、草地生態恢復與持續利用生態模式、生態畜牧業生產模式、生態漁業模式、丘陵山區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設施生態模式、觀光生態模式。2.5小結。從上述學者的研究情況可以看出,目前學術界在生態農業模式研究方面存在的問題。客觀上較大的區域條件差異和繁多的生態農業模式種類,加大了分類問題的研究難度。分類標準和切入角度的不同也是學者研究產生差異的重要原因。
3生態環保型農業發展模式的選擇和評價
3.1國外生態農業模式的選擇和評價。3.1.1國外生態農業模式的選擇。不同生態農業采用的方式和側重點各不相同,不同地區和國家也會因為自身實際情況在模式選擇上保有自己的特色。美國“低投入生態農業”模式。美國在現代化農業發展過程中善于將土地、勞動力與資本整合投入到農業生產。農業資源投入有兩種主要類型:購買性資源投入(如勞動力、肥料)和非購買性資源投入(如自有地)。20世紀中后期,美國農場的購買性資源投資持續增加,政府財政負擔加重,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因此在90年代初期,美國農業部要求降低對購買性資源的投入,突出生態性,提高內部資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支出以獲得理想回報。日本“自然農業”模式。由于人多地少,資源貧乏,日本非常重視資源循環利用和生態保護。其農業生產資源分為外部資源(如肥料,勞動力)和內部資源(自然光,資本)。20世紀中后期,日本外部資源投入逐年上升,內部資源投入逐年下降,政府意識到長此以往會加劇農業資源枯竭和生態環境惡化,因此日本開始施行“自然農業”模式:農產品生產全過程不使用任何農藥、化肥等化學添加劑,僅使用天然草木的腐殖質,充分開發土地的自我凈化和生產能力,恢復土壤肥力。德國綠色無污染模式。德國科學家對某些作物進行定向選育,從甜菜中獲取乙醇和甲烷,從菊芋植物中提取酒精,從羽豆中提取生物堿,從油菜籽中提取植物柴油代替礦物柴油。這些流入和產出的原料和能源都是綠色環保的,從而實現了農業模式的創新。澳大利亞的物種多樣性和完整性讓其更加注重維持自然生態均衡,農田、森林等系統內的各個部分都要占有一定比例,而不是為滿足人類眼前的需求無節制地掠奪生態系統內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為保證土地肥力,實行農田輪作輪歇;為鼓勵發展有機農業,采用稻稈還田,施用綠肥;為宣傳節水,推廣滴灌和噴灌技術;在一些含鹽量高且一般作物不易生長的土壤種植黃麻以克服高鹽含量。國外學者也就此展開研究。Romualdas利用MDE(多標準差異評估)分析立陶宛區域經濟和生態發展,考慮對生態形勢產生積極和消極影響的因素,研究經濟發展對生態發展的影響[20]。SaghiMovahhed采用綜合數學規劃和環境調整的投入產出法,將各生態和經濟指標納入發展規劃[21]。3.1.2國外生態農業模式的評價。國外在過去十余年中對生態農業系統評價的研究越來越側重于可持續發展水平和生態農業產業化的后續發展過程,他們重點分析討論生態指標,以生態性和經濟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見長。Jayaramaiah提出應根據肥料施用量、土地產出率、水資源情況、病蟲害控制、作物產量維持時間,投入產出比值等作為衡量方式。HYWang利用SWOT分析研究了尖山農場發展生態農業的利弊,提出了發展戰略[22]。AgitaGancone評估了拉脫維亞農業部門生態效益的指標,描述了可用于衡量生態效率的方法,介紹了生態效率選定指標的計算[23]。3.2國內生態農業模式的選擇和評價。3.2.1國內生態農業模式的選擇。國內學者主要從兩個角度出發研究模式的選擇。(1)從客觀條件出發:吳晗,韓霞等基于農業規劃、科技支持、水利資源等因素,在黃河三角洲地區選取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模式[24]。李倩瑋在選擇珠三角地區的生態農業模式時,考慮了廣東發達的經濟,認為該地居民相對于其他地區群眾而言,更注重生活質量的要求,因此認為珠三角地區發展生態農業應重點突出優化農業結構,美化城市周邊環境,提供市民閑暇觀光基地,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城郊多功能生態農業[25]。(2)從效益產出出發:李梅認為,農業生態模式的選擇應參考循環農業,遵循“三R”原則,努力優化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整個產業鏈結構。實現物質的多層次回收和工業活動中對環境有害因素的零排放[26]。陳倩基于可操作性和經濟性原則,建立了基于行為—壓力—效應—影響模型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型[27]。3.2.2國內生態環保型農業發展模式評價研究。國內學術界在此方面都從相對統一的角度進行研究,即全方位的效益分析,不同的只是指標的選取和評價標準。辛紅霞認為現有模式的評價內容除了包括經濟功能之外,還應包括社會功能以及生態功能,效益評估需要綜合效益以綜合判別模型結構的合理性[28]。夏月琴、何劍基于可持續發展理論對生態農業內涵做了探討,并對新疆綠洲生態農業進行綜合效益評價[29]。3.3小結。依據上述可知,在模式的選擇方面諸多學者提出了不同的原則,包括經濟性原則、市場導向原則、維護生態原則等,但他們在一點上是共通的:因地制宜原則。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的選擇,應根據各地區自身特殊資源、氣候、地區經濟情況,因地制宜地選擇最符合客觀條件的發展模式,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在評估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時,學術界現在已經從單一的經濟討論轉變為全面評估。對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評估是最基本的。此外,現有模式在理論上對生態學、相關生態發展原理的契合以及在實際上對客觀條件的契合這兩個維度的綜合探討,也是未來的方向之一。
4現有研究的總結與展望
中國模式與西方發達國家最明顯的區別在于發達國家由于其強大的經濟實力而更加注重追求生態效益,較少追求經濟效益,因此他們更加關注生物過程中農業生產的自我維持,并倡導盡量減少農藥和化肥投入。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更傾向于把經濟放在第一位,提倡合理投資化肥和農藥,有機和無機的結合。目前,國內生態農業發展已初具規模,取得了良好效果。通過文獻梳理可以發現,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研究是國內學者相當偏重的領域。在對內涵的界定上,多數學者相信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經濟學和生態學原理在農業建設中的運用和表達。在地區模式的選擇方面,因地制宜是最重要、通用性最高的原則,學術界普遍強調經濟、生態、社會效益有效結合,基于這樣才能確保我國生態農業的健康發展。在模式的分類方面,可以看出不同學者間的分類方法千差萬別,至今沒有一個具有較高通用性的標準,只有李新平的分類方法更多的被其他學者接受。在模式的評價方面,學術界已經關注到了經濟性之外的兩個維度:生態性和社會性。此外,討論還包括生態合理性和技術可操作性。但是,也有一些問題存在。一是多數現有模式屬于區域模式,推廣適宜性較差。二是很多模式是自下而上產生的,其中適合推廣的模式在實踐中周期較長,存在較大的滯后性。同時,很多模式由農民自發開發,由于缺少農業科技人員的科學引導,完善性較低,在經營過程中常常出現一些突發性技術難題,這在客觀上也導致一些先進實踐經驗難以快速普及。三是在各生態農業模式的具體研究上,由于每種模式都是一個復雜系統,模式種類繁多,研究數據卻難以獲得,因此大多數學者僅能對較為典型的一種或幾種模式進行研究,這也進一步加深了對模式分類方面的研究難度。因此,未來學術界在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的研究方面還有很大空間,在內涵上能否給出相對統一和共通的概念;在模式分類問題上能否適應各個不同地區的復雜情形,制定合理標準;在模式的評價上能否形成較為完善的評價體系,甚至形成定量的評價分析模式,這些都是未來研究的重要方向。
作者:王涌權 單位:昆明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
- 上一篇:大學流行演唱通識教育教學研究
- 下一篇:黃鱔養殖關鍵技術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