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綠色生產技術研究

時間:2022-02-20 03:08:22

導語:馬鈴薯綠色生產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馬鈴薯綠色生產技術研究

山東省魯南地區馬鈴薯一年兩季種植,以春季為主,秋季為輔。具體栽培措施如下。

1.優選良種

根據品種熟性、茬口安排、上市時間分別確定。魯南地區種植品種最好選擇中早熟抗病種。如魯引1號、荷蘭15號、中薯3號等。選購種薯時,應挑選薯形周正、無病、無蟲的優質脫毒種薯。

2.選地施肥

馬鈴薯屬于地下塊莖作物,土壤應選擇土質疏松的沙壤土、壤土或輕黏土,盡量不要選擇較黏重的土壤。深耕30厘米左右,細耙達到耕層細碎無大土塊、地面平整無殘留根茬,做到上平下實。結合耕地,每畝撒施100公斤商品有機肥+300公斤三元復合肥(17-10-18)+20公斤硅鈣肥,耕勻耙細。如果施農家有機肥,要充分腐熟。有條件的地方提倡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提高水肥利用率。

3.種薯處理

⑴藥劑拌種:選用合適的藥劑拌種。具體方法,選用44%精甲霜靈•百菌清(菲格)懸浮劑600倍液噴濕薯塊表面后晾干、堆放。⑵切塊催芽:每畝需種薯150公斤左右。播前20~25天將種薯置于溫暖有陽光地方曬種2~3天,剔除病薯、爛薯,然后進行切塊。切塊時螺旋式向頂端斜切,最后按頂芽一分為二或一分為四,確保每塊種薯有1~2個芽眼,重量25~30克。切塊后晾干傷口,用適合藥劑拌種,具體每100公斤種薯用62.5克/升精甲咯菌腈(亮盾)懸浮劑20毫升兌水0.5公斤后均勻拌種,晾干后進行催芽。在18~20℃室內采用層積法催芽,待芽長到2厘米左右時,放在散射光下晾曬,芽轉綠變粗后播種。

4.適期播種

魯南地區由于采用栽培方式不同,有大棚、小拱棚、地膜覆蓋等方式,播種時間差異大。適期播種,可在5厘米地溫穩定在5℃以上時播種。具體播種期從1月下旬到3月中旬,可根據溫光條件、種植茬口等合理確定播期。

5.田間管理

⑴及時破膜放苗:播種后20~25天,薯芽陸續頂膜,應選擇晴天下午及時破孔放苗,以免灼傷幼苗,并用細土將破膜孔蓋嚴。推薦采用“膜上覆土免放苗技術”,即在馬鈴薯出苗前5~7天在地膜壟背上覆蓋2~3厘米厚的土層,讓薯芽自行穿破地膜。⑵加強設施栽培溫度管理:塊莖膨大最適土溫是17~20℃,達25℃時塊莖生長受阻。山東魯南地區后期氣溫上升快,應根據棚內溫度,決定通風口的大小和通風時間的長短,同時也要注意倒春寒的影響,注意防寒。⑶強化水分管理:出苗后盡早管理,看天看地看苗(即“三看”)澆水。推薦澆水采用膜下滴灌。齊苗后澆水一次。待團棵期澆水一次后稍微控水,促使由莖葉生長轉入塊莖生長,落蕾后采取小水勤澆,保障薯塊快速膨大時對水分的需求。雨水過多時,要及時排水。收獲前10天停止澆水,促使薯塊老化,減少損傷。⑷及時追肥:團棵期葉面噴施海藻肥或腐殖酸肥促進發棵,馬鈴薯落蕾后分兩次各沖施10公斤高鉀全水溶肥。杜絕沖施激素型或銨態氮型沖施肥,以免產生肥害。同時結合防病噴藥,可每次添加磷酸二氫鉀100克,防止葉片早衷。⑸病蟲害防治:重點防控晚疫病,自團棵期開始,每隔7天噴施一次藥劑防治晚疫病。藥劑可選用68.75%氟吡菌胺或霜霉威(銀法利)懸浮劑600倍液噴霧。同時發現病株后,立即將病株拔除掉,遠離田間深埋,并在穴周圍撒施生石灰。蟲害主要有蚜蟲,田間可每畝懸掛黃板70張誘殺,藥劑防治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每10天噴一次,防治2~3次。

6.適期收獲

早春馬鈴薯要結合市場行情合理安排,分級包裝銷售。以高產為目標的田塊,待馬鈴薯葉色由綠逐漸變黃轉枯,塊莖臍部與著生的匍匐莖容易脫落,塊莖表皮韌性較大、皮層較厚、色澤正常時收獲。

7.科學貯藏

早春馬鈴薯一般采用紙箱包裝或塑料袋包裝。運輸時注意防止強光、潮濕和高溫。秋茬馬鈴薯一般放在冷庫中貯藏,貯藏前要嚴格挑選,去除病、爛、受傷及有麻斑和受潮的不良薯塊,在冷庫中堆藏或裝箱堆碼,溫度控制在3~5℃,相對濕度85%~90%。

作者:趙國慶 單位:蘭陵縣種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