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專業發展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03 08:28:00

導語:園林專業發展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園林專業發展管理論文

摘要:社會發展與變革不斷為園林專業發展提出挑戰,同時也提供了機會。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和后工業時代都為園林專業領域的擴展,理論體系的形成和評價指標的變革提供了動力,使不同時代的園林各有其鮮明的特色。中國目前正處在一個空前的城市化進程中,現代中國園林專業必須面對重大的現實問題,放下小農園林思想包袱,走向更廣闊的空間。應在現有專業領域基礎上,努力成為居住社區的總體規劃和設計,自然保護地的規劃,城鄉整體景觀和生態規劃,國土規劃,城市設計,旅游地規劃設計等方面起主導作用,成為維護自然生態過程,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中堅。而對此廣闊的專業潛在領地和挑戰,現代中國園林界是否已有準備?

關鍵詞:園林,城市規劃,生態園林,景觀規劃

*本文據作者在"97中國現代園林研討會"上的報告,1997,1995年清大學建筑學院的應邀學術報告和1997中山市建委應邀報告整理而成。

最近,北京大學科研人員在調查人們為什么遠足去香山時,一位普通退休工人這樣說"我告訴你,我們的家門口實在是無法呆下去了。我們這條街本來是很安靜的,空氣很好,原來街兩旁是大槐樹……現在人行道變成了小作坊,小工廠,各種怪味和嘈雜的鋸鋁合金聲音,使我們難以忍受,小拖拉機燒著柴油,放著黑煙,像烏賊魚一樣穿過我們的門口……實在使我們難以忍受,只好往香山空氣好的地方呆上半天或2-3個小時。"

中國空前的城市化過程使人居環境急劇惡化,相比之下"山水城市""花園城市""生態城市"之類便特別令人向往,其口號也就特別具有感召力。而在此同時,中國現代園林專業的理論幾乎為零(相比之下,關于中國古典園林的欣賞理論卻為數不少),在此形勢下,中國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活動便潛伏著一種巨大的危險,即盲目性──望文生意地,憑著個人的幻想來構筑"花園"城,并以此來引導大規模的園林建設活動。歷史的教訓已不勝枚舉,發生在眼前的所謂"美化""綠化"活動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嚴酷的環境現實使中國現代園林專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難得的機遇,如何在空前的城市與社會變革時期確立自己的活動空間和發展方向,對本專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下面將從社會變革與園林專業的發展之間的一般性關系著手,探討現代園林專業的特點,并以此分析現代中國園林之現狀和發展之潛在機會。

1.社會變革與園林專業的發展

不同社會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園林和園林專業,體現在不同的服務對象,不同的改造和創造對象,不同的指導思想和理念,當然還有不同的設計師。下面對農業時代、工業時代,特別是后工業時代園林的特點作一系統的分析(表1),以此為出發點,探討中國現代園林發展之問題。

表1園林專業發展三時段論

社會時段(及其特點)服務對象主要創作對象指導理論和評價標準園林專業人員及代表人物代表作

農業時代(小農經濟)以帝皇為首的少數貴族階層宮苑,庭院,花園唯美論,包括西方的形式美和中國的詩情畫意。同時強調工藝美和園藝美。藝匠,技師,

如中國的計成法國的雷諾,英國的布朗,

中國的皇家園林和江南文人山水園林,法國雷諾特式宮苑、英國的布朗式風景園

工業時代(社會化大生產)

后工業時代(信息與生物生物技術革命,國際化)工人階級為主體的廣大城市居民公園綠地系統以人為中心的再生論,綠地作為城市居民的休閑和體育空間,和作為城市的肺。強調覆蓋率、人均綠地等指標美國的專業規劃設計師歐姆斯特德(Olmsted)紐約中央公園,波斯頓的藍寶石項鏈

后工業時代(信息與生物生物技術革命,國際化)人類和其它物種人類的家,即整體人類生態系統可持續論。強調人類發展和資源及環境的可持續性。強調能源與資源利用的循環和再生性,高效性,生物和文化的多樣性作為協調人類文化圈與生物圈綜合關系的指揮家,如I.McHarg如美國東海岸的一些生態規劃歐洲的景觀生態規劃

1.1小農經濟與工藝美

農業時代的社會特點是小農經濟下養活著一個貴族階層,他們不再靠天吃飯,從本來是充滿恐布的自然景觀中欣賞到了自然的美和農耕景觀的美,并因此激發其再現和創造這種美的欲望,這便是山水和田園藝術,其中包括山水畫和田園詩,并綜合體現在園林藝術中。景觀(Landscape)此時與風景(Scenery)同意,也即中國之"山水",是在視覺審美意義上的。因此,造園是在造美的風景,美的田園。其享用者當然是少數貴族,因此,創作地是圍墻中的園和院。當然,根據財力的厚薄,園林有大有小。

園林的創造者最終是主人而不是專業園林師,因而有"七分主人,三分匠?quot;之說T傲質黿鍪且戰扯眩⑽薅懶⒌娜爍瘢詞故搶著禱蚣瞥桑倉皇翹接諢實酃笞宓母嘸督橙碩選S捎詰厙蟶暇骯鄣目占浞忠旌團┮禱疃宰勻壞氖視峁魷至艘栽儐志骯勖牢謚嫉腦傲址綹竦目占浞忠旌筒煌納竺辣曜肌0ㄎ鞣皆傲值男問矯籃橢泄傲值氖榛狻5蝗尾鉅烊綰危際且暈牢卣韉摹<負踉諭皇貝魷值腦裁髟昂頭捕閌欽庖壞湫汀?br>作為園主人同時又是設計者的貴族階層盡管擺脫了農耕活動,并沒有擺脫小農意識。如領地意識──在園林中反映為圍墻和隔籬;莊稼意識──凡非莊稼必是雜草,凡非益蟲必為禍害,必將其除去而后快;好農人(牧人)意識──精耕細作,追求園藝之完美,在園林中表現為整修的綠籬,模紋花壇等;炫耀意識──排場,氣派和攀比,等。

1.2大工業與人類的身心再生

工業革命源于英國而盛于美國。大工業生產使社會因此發生了一個巨變,即工人階級出現,"城里人"不再是少數貴族和侍從們,對自然與農耕景觀之美的感知已不再為少數貴族所獨有。而更重要的是,集居在城市中的人們需要一個身心再生(Recreation)的空間。園林專業的創作對象是公園和休閑綠地。為美而創造,更重要的是為城市居民的身心再生而創造。用歐姆斯特德(Olmsted)的話來說:文明人在不斷發展醫藥戰勝種種疾病,同時,他們的健康和幸福卻日益受到某種更為嚴重的病魔的損害,對此,醫藥無能為力,只有通過陽光和溫和的鍛煉來平衡血液循環和放松大腦,使人再生和獲得健康與歡樂(見Charles,1995,p43)。而最能發揮這種身心再生功能的園林空間便是舒展的牧場式風景。起伏的地形,草地,樹叢和水召喚著人類身心的參與和溶入。即所謂的公園式景觀(Park-likelandscape)。景觀感知和認知學的研究認為,公園式景觀中包含了豐富的"了望-庇護"和"可探索"的空間特征,因而喚起了人類的天性,從而使身心得以康樂(Appleton,1975;Kapplan,1982,1985)。

工業時代在園林專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突破是園林職業設計師的出現,其代表人物是美國園林之父Olmsted。Olmsted于1865在美開創了職業園林設計事務,在此之前(1858-61),他與合伙人Vaux已完成了紐約中央公園的設計(圖1)。Olmsted堅持把自己所從事的專業與傳統的"造園"(Gardening)區別開來,把自己所從事的專業稱為"景觀規劃設計"(LandscapeArchitecture),把自己稱為"景觀規劃設計師"(LandscapeArchitect),而不是"園丁"(Gardener)。并努力發展園林專業教育,于本世紀初在哈佛大學首創景觀規劃設計專業(LandscapeArchitecture)。從此,真正出現了為社會服務的,具有獨立人格,為生活同時是為事業而創作的職業設計師隊伍,而不是少數貴族的附庸。園林才真正作為一門學科,登上世界最高學府的大雅之堂,并成為美國城市規劃設計之母體和搖籃。自從1900年在哈佛開創景觀規劃設計課程之后,到1909年才出現城市規劃課程,并于1923年城市規劃才正式從景觀規劃設計中分離而獨立成一新的專業。

由于Olmsted及其合作者的實踐和專業教育在哈佛大學的確立,使美國的園林專業一開始便定位在一個很大的活動范圍內,包括城市公園和綠地系統,城鄉風景道路系統(Parkway)規劃設計,居住區,校園,地產開發和農場以及國家公園等的規劃設計和管理,并進一步擴展到主題娛樂園及高速公路系統的景觀設計。美國園林在這一時期的定位,為以后世界園林專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園林師的職業不再是園丁和藝匠,而是人居環境的規劃設計師和創造者。

由于對公園綠地與城市居民身心健康與再生關系的認識,城市綠化面積和人均綠地面積等指標往往被用來衡量城市環境質量。但如果片面追求這些指標而忘卻其背后的功能含義,園林專業便失去其發展方向。

1.3后工業與整體人類生態系統的持續

二戰之后,西方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達到了高潮,城市猶如大地機體上的惡性腫瘤,擴展漫延。公園綠地已不足以改善城市的環境,特別是到了后工業時代,對城市的恐懼加之交通與通訊的發展和工業生產方式的改變促使郊區化惡性發展,使大地景觀被切割得肢離破碎,自然的生態過程受到嚴重威脅,生物多樣性在消失,同時人類自身的生存和延續受到威脅。隨之而來的國際化使千百年來發展起來的文化多樣性遭受滅頂之災,也淹沒了人類對自然的適應途徑的多樣性,這同樣威脅到人類生存的可中?Gadgil.,1987),

因此,園林專業的服務對象不再限于某一群人的身心健康和再生,而是人類作為一個物種的生存和延續,而這又依賴于其它物種的生存和延續以及多種文化基因的保存。維護自然過程和其它生命最終是為了維護人類自身的生存。作為園林專業研究的對象這時已擴展到大地綜合體,是多個生態系統的鑲嵌體(LandMosaic,Forman,1995)由人類文化圈與自然生物圈交互作用而形成。諧調不同空間尺度上的文化圈與生物圈之間的相互關系成為園林專業所必須面對的緊迫問題。I.McHarg首先扛起了生態規劃的大旗,他的《設計遵從自然》(DesignWithNature,1959),標志了園林專業勇敢地承擔后工業時代重大的人類整體生態環境規劃設計的重任,使園林專業在Olmsted奠定的基礎上又大大擴展了活動空間。生態規劃或人類生態規劃(McHarg,1981)成為本世紀規劃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革命。

McHarg一反以往土地和城市規劃中功能分區的做法,強調土地利用規劃應遵從自然的固有價值和自然過程,即土地的適宜性。并因此完善了以因子分層分析和地圖疊加技術為核心的規劃方法論,McHarg稱之為"千層餅模式"(Layer-cakemodel,1981)(圖3)近半個世紀以來,遵從自然的設計模式在生態學和人類活動之間架起了一道橋梁,也使園林專業在環境主義運動中成為中堅。

但很快人們就發現了千層餅規劃模式的弊端,最突出的有兩點,第一,這一模式只強調垂直自然過程,即發生在某一景觀單元內的生態關系,而忽視了水平生態過程,即發生在景觀單元之間的生態流,它基本上是在哈佛早期的園林教育家Eliot或更早的PattrikGeddes的"先調查后規劃"的模式基礎上發展而來(Faludi;1978,Steiner等1987),是生物,尤其是植物對環境適應的生態學思想的推廣,所以,McHarg極力強調某一景觀單元內地質-土壤-水文-植被-動物與人類活動及土地利用之間的垂直過程。第二,千層餅模式強調人類活動和土地利用規劃的自然決定論,規劃除了認識自然過程就是適應自然過程。而這在一般情況下都是不現實的,景觀規劃過程是個可辯護的過程,而不是自然決定論的過程(Steinitz,1985,Faludi,1987)它必須考慮決策者的行為。更何況自然已被人類切割的四分五裂了。

隨著景觀生態學的發展,對水平生態過程的研究逐漸加深,景觀生態學(LandscapeEcology)強調水平生態過程與景觀格局之間的相互關系,研究多個生態系統之間的空間格局及相互之間的生態系統,包括物質流動,物種流,干擾的擴散等(FormanandGodron,1986;Formn,1995)。并用一個基本的模式,"斑塊-廊道-基質"來分析和改變景觀,以此為基礎,發展了景觀生態規劃模式。

以決策為中心的規劃模式和規劃的可辯護性思想則在另一層次上發展了現代景觀規劃理論,使自然決定的規劃重心回到以人為中心的規劃基點,但在更高的層次上能動地諧調人與環境的關系,和不同土地利用之間的關系,以維護人及其它生命的健康與持續。

所以,這一時代,景觀規劃師的作用是諧調者和指揮家,他所服務的對象是人類和其它物種,他所研究和創作的對象是景觀綜合體,其指導理論是人類發展與環境的可持續論和整體人類生態系統科學,包括人類生態學和景觀生態學。其評價標準包括景觀生態過程和格局的連續性和完整性、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及含意。所要創造的人居環境是一種可持續景觀(Sustainablelandscape,Thayer,,1993)。

因此,不同時代,由于不同的社會需求和自然與社會問題,園林專業及園林專業人員所面臨任務、對象和指導理論是不同的,中國社會對園林的研究迫切需求是什么?是"五一"廣場上的模紋花壇?是"十一"街道上的鮮花?還是公園圍著鐵絲網的草地?充滿詩情畫意的亭臺樓閣或是疊水假山?

2.中國園林專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2.1中國現實社會對園林專業的需求

中國目前處在一個工業化與后工業化過程并存的社會時段。不必諱言,五六十年生在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城市與環境問題不幸地在中國大地上重演了,而且更為嚴重。中國園林專業所面臨的城市與環境問題歸結起來包括:

(1)城市人口急速膨脹,居民的基本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

(2)戶外體育休閑空間極度缺乏,廣大勞動者的身心再生過程不能滿足。

(3)土地資源極度緊張,因此通過大幅擴大綠地面積來改善環境的途徑較難實現。通過郊區化來改善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