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農業經濟發展分析

時間:2022-06-03 04:31:12

導語:綠色農業經濟發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綠色農業經濟發展分析

一.綠色農業經濟概述

21世紀是一個“綠色”的世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環保意識的增強,人們對無污染、無公害、安全、衛生、營養的綠色農產品的需求日趨增長。原國家農業部農墾司司長、原綠色食品協會會長劉連馥先生于2003年10月,在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主持召開的“亞太地區綠色食品與有機農業市場通道建設國際研討會”上提出了“綠色農業”理念。同時,國家回良玉副總理進行了批復,并且撥款3500萬進行示范基地建設。對于綠色農業這一概念,國內學者早期觀點在于著重強調綠色農業應是一個“大農業”概念,即“綠色農業”應涵蓋“農、林、牧、漁、工(加工)”五大方面,是實現這幾個方面“綜合發展的施行標準化生產的新型農業生產模式”。也有學者指出綠色農業的目標是通過“實現生物資源的整體利用”,亦即通過“實現微生物--植物--動物的良性生態循環”,保護生態安全和人類生存環境,“提高農業生產綜合利用的水平

和經濟效益”,同時指出,鑒于全球人口的急劇增長對糧食產量產生越來越大的要求,綠色農業的發展必然會“審視并面對”能否利用“有益基因”,“使之有益于人類”這一問題。也有學者從消費者需求、社會福利、農業技術改進與制度變遷的角度,解析綠色農業的發展問題,探討綠色農業的成因和對策。國內從事實踐管理部門的專家指出,綠色農業不是傳統農業的回歸,也不是對生態農業、有機農業、自然農業等各種類型農業的否定,而是拋棄各類農業的種種弊端,取長補短,內涵豐富的一種新型農業。近年來,理論界和實踐界達成了共識,認為綠色農業的內涵應包括以下五個方面:1.綠色農業及與其伴隨的綠色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態環境。2.綠色農業是受到保護的農業綠色農業既是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們健康水平的環保產業,同時也是需要支援,加以保護的弱質產業。3.綠色農業是與傳統農業的有機結合。4.綠色農業是多元結合的綜合性農業。5.綠色農業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綠色消費在世界許多國家正蓬勃興起,保護環境、崇尚自然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時尚。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關心和愛護,綠色農產品的市場在我國、在全球已經呈現出無限的商機.因此,發展綠色農業經濟將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而我國的西部恰恰又具備發展綠色農業經濟得天獨厚的條件。

二.西部地區發展綠色農業經濟的優勢

西部地區擁有豐富的環境資源、生物資源和充裕的低成本勞動力資源,是發展綠色農業經濟的潛在優勢。

(一)環境資源

西部有著世界上最豐富的環境資源,那里幅員遼闊,土地面積占全國的60%以上,有著以山脈和丘陵為主體的地形地貌,并有著按照經度與緯度劃分的不同地理氣候帶,以及由每個山谷形成類型繁多的地理--氣候--生物群落組成的生物谷,生產力布局的空間很大。耕地面積雖然僅占全國耕地面積的31.6%,但非耕地資源有很大的開發潛力。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西部有林地面積約7億畝,約占全國總量的37%,森林蓄積量6400萬立方米,約占全國總量的60%。此外,我國草地放牧業幾乎全部集中分布于西部地區,西部地區擁有全國98%的可利用天然草場和50%的草山草坡。西部的宜林荒山荒地和可利用天然草山草地等土地資源都有利于發展綠色農業經濟。例如四川盆地、云貴高原和廣西大部分地區,有著天然、純凈的水源,宜人的氣候,多樣化的土壤,形成我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

(二)生物資源

西部地區生物資源十分豐富,生物物種繁多、分布廣泛,經濟利用價值高,是發展綠色農業經濟的最寶貴的基礎條件和最豐厚的資本。以西南地區為例,其擁有大面積高山區和草場,常年生長著林木和牧草,無霜期長,是我國發展橡膠、甘蔗、茶葉等南亞熱帶和熱帶特有經濟作物不可多得的寶貴地區。比如云南省,地形地貌復雜,海拔高度差6000多米,形成豐富多樣的氣候類型,囊括了我國海南島到黑龍江省的各種氣候帶,復雜多樣的地形、氣候造就了種類繁多的生物物種,成為舉世矚目的生物資源寶庫,也是世界上生物資源最為復雜和豐富的地區之一。西北的漢中盆地、關中平原、寧夏平原、陜甘黃土高原、青海湟水谷地、河西走廊及柴達木、塔里木、準噶爾三大盆地邊緣綠洲等地,是發展種植業的主要地區。

(三)勞動力資源

發展綠色農業經濟,需要各層次的勞動力,尤其是大量的普通勞動者,西部地區則天然地具備這一優勢。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從人口結構來看,西部大多數省份出生率都接近或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未來西部地區勞動力供應將較為充足;從年齡結構來看,中國西部農村地區仍然存在大量的剩余勞動力。西部地區不但擁有充裕的勞動力資源,并且擁有相對于其他地區更加廉價的勞動力優勢。西部地區的勞動力價格在絕對值上顯然低于東部地區價格。與此同時,西部地區由于經濟相對落后,外部環境對于學者的誘惑較少,學術氛圍較濃,這有利于培養尖端的綠農業色經濟研發人才,加之近年來西部大開發政策的逐步深化和發展,更有利于東部地區以及外資企業投資于西部地區,為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產業環境。

三、西部地區發展綠色農業經濟的對策建議

綠色農業經濟是一個市場潛力巨大的經濟發展形式,它要求人們要有持續的發展觀、市場觀、競爭觀和創新觀,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政府重視、政策扶持,全力提高綠色農業生產實力;以西部豐富的綠色農業資源為依托,把比較優勢轉換為競爭優勢;以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為途徑,堅持科技興農,進一步提高綠色農業的科技含量;以市場為導向,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綠色農產品的信息化水平。

(一)政府重視、政策扶持,全力提高綠色農業生產實力

綠色農業經濟屬于政府推動型的經濟發展模式,需要政策的扶持和關鍵環節的統籌。政府應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完善有利于綠色農業發展的政策和法律體系,增加對農業的財政投入,推動農村金融市場化改革,建立綠色農業推進組織。各個相關部門要通力配合,不斷加大綠色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為發展綠色農業經濟提供基礎設施保障,同時加強綠色農業環境管理,為綠色農業經濟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在制定政府產業政策時,應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不同的生物資源、環境資源和勞動力資源情況,認真研究并制定詳細可行的綠色農業經濟發展規劃,對綠色農業經濟產業的發展進行全面規劃和科學設計,明確發展綠色農業經濟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區域特色,做到綠色農業產業合理布局。通過政府補貼、財政轉移支付以及設立綠色農業發展基金的方式,在發展初期給予從事綠色農業開發的企業和個人以綠色溢價補償;另一方面,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以及農業科研院所也要充分發揮的作用,在技術推廣、綠色認證和開拓綠色市場方面給予幫助和輔導,使綠色農業經濟發展具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和較強的操作性。將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目標規劃,層層分解、逐級落實,發揮各級政府宣傳引導作用,加強綠色宣傳教育,普及綠色經濟知識。切實轉變農戶的傳統生產觀念和思維方式,充分調動廣大農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逐步推行綠色生產總值核算制度,將政府官員特別是縣區政府的績效考核與綠色農業經濟效果掛鉤。

(二)堅持科技興農,進一步提高綠色農業的科技含量

綠色農業是以綠色科技創新為依托,并結合傳統農業精華技術,生產無公害、無污染有益于人類健康的農產品產業,其發展是成熟的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模式向農業的全面推廣和示范的一種精英平民化的發展模式。科技創新是推進綠色農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是綠色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保障。其重點是引進和培養優良品種,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以保證產品質量、勞動生產率、土地利用率的不斷提高。因此,要實行更加開放的政策,引進知識產權,進行多渠道、多層次的技術合作研究、開發,鼓勵知識產權的西部轉移和合作研究、開發應用高新技術。應形成以大學科技園等為重點的綠色農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通過農技推廣人員組織實施農業科學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和技術服務,傳播農業生產的實用技術信息,開展試驗示范工作。成立綠色農業高新技術服務中心或生產力促進中心,開發、集成和示范一批綠色農業重大關鍵技術,攻克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農產品加工、保鮮中的重大技術瓶頸問題,并圍繞產業鏈進行技術開發與推廣,使綠色農業發展始終同最先進的科技,如現代信息工程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系統工程等緊密結合,提高區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形成綠色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三)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綠色農產品的信息化水平

目前,我國農業的信息化程度很低,信息不暢導致農產品銷售不暢,從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嚴重制約了農民的脫貧致富奔小康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因此,要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綠色農產品的信息化水平。加強農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應利用多種技術和系統開發工具開發農產品網絡平臺。農業網站是農業科技信息化、科教興農的重要手段。應充分發揮農業相關部門擁有的信息優勢,大力組織和開發農業信息資源,因地制宜地建立各種各樣的有關農作物生產、銷售的專家系統和農村經濟決策支持系統,形成面向農村和農民,面向各級領導和農業科技人員的信息交流平臺,以便快速、準確地進行信息交流,從而及時市場價格信息、未來行市分析、農業技術指導等,為綠色農業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質量認證等相關環節的技術標準和管理提供指導和服務。要提高綠色農產品的信息化水平,人才是關鍵因素,需要一大批既懂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農業技術,又善于經營現代信息產業的高級專業人才。因此,要加快培養農業信息化人才。要在農業信息人才培養方面加大投入,在大專院校設立農業信息化專業,加強該類人才的教育,以農科院為帶頭,推動農業信息化的普及教育,逐步培養一支適應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專業隊伍,保障農業信息化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本文作者:金媛工作單位: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科學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