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媒體服務農村社會新實踐

時間:2022-02-22 03:19:26

導語:基層媒體服務農村社會新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媒體服務農村社會新實踐

“文藝走基層”是嵊州廣電2011年推出的一檔深入農村、社區、學校、企業等基層的自辦電視文藝節目,每年策劃不同的主題系列活動,迄今已堅持8年。這一欄目因其正能量、接地氣,曾得到的充分肯定,成為全國新聞戰線“走轉改”活動的典型,欄目和作品曾多次獲獎。新的時代背景下,“文藝走基層”的形式和內容也在不斷深入和拓展。依托“嵊州村嫂”志愿服務公益主題舉辦的“文藝走基層•村嫂助鄉鄰”系列電視巡演活動,已經成為“走基層”節目最具活力的新板塊。欄目因為更加貼近農村需求、凝聚農村人氣而展現出強大的影響力和宣傳力,有力地提升了“嵊州村嫂”主題活動的知名度和活躍度,為“嵊州村嫂”獲評全國百個最美志愿服務組織和全省宣傳思想工作十大創新項目作出了貢獻。2018年,欄目也獲評浙江省廣播電視對農活動政府獎。這是嵊州廣電“文藝走基層”電視巡演活動多年來探索服務農村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創新。

抱團助困:讓民心“聚”起來

“村嫂”源起于嵊州鄉村“守望相助”的特色志愿服務項目,經過短短幾年時間的引導、推廣、提升,“嵊州村嫂”以星火燎原之勢,從“風景”變成“風尚”,數百支“村嫂”志愿服務隊伍覆蓋了全市各個鄉鎮(街道)的絕大部分行政村和社區,并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正是為了弘揚“嵊州村嫂”志愿服務精神,反映扶貧幫困的公益主題,嵊州市廣播電視臺聯合了市文明辦、市婦聯、市慈善總會等單位,結合“文藝走基層”電視專欄推出了“村嫂助鄉鄰”對農系列活動,以“文藝+公益+村嫂+活動”的形式,在全市分六大片區展開巡回活動,通過組織各片區所屬鄉鎮(街道)“村嫂”廣電\RADIO&TELEVISION現場文藝表演和愛心企業商品義賣、貧困家庭幫扶結對等活動,凝聚人氣,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村嫂”和愛心人士主動參與。整個“文藝走基層•村嫂助鄉鄰”電視對農活動系列貫穿全年,共計組織6場巡演義賣活動和1場全市性表彰晚會,受眾遍及全市所有鄉鎮(街道),光參加演出的“文藝村嫂”就達上千人次,現場觀眾更是不計其數,最終,全部商品義賣所得款項均捐助給了各鄉鎮(街道)數十個有代表性的困難家庭。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一年來,“村嫂”活動在當地凝聚起了極高的人氣。如“走進金庭”活動期間,由“創業村嫂”創辦經營的四家愛心企業,各自組織工作人員帶著桃形李、月餅、鮮銀耳、杏鮑菇、海鮮菇、絲巾等上千份產品在現場設攤義賣,活動現場人潮涌動,從金庭鎮及周邊的黃澤鎮、北漳鎮等地慕名前來的數百名身穿紅馬甲的村嫂和當地群眾一起,紛紛解囊購買義賣商品。不到一個小時,就籌到了上萬元義賣款,隨后在舉行以“村嫂”為主角的文藝演出期間由主持人向觀眾現場公布了義賣結果,演出結束后,節目組又專門組織參與活動的愛心企業代表,親自上門把善款送到經過提前申報遴選的當地貧困學生和困難家庭,讓受助者既驚喜又感動。又如在崇仁古鎮組織舉辦“古鎮新韻”活動期間,通過公益美食匯、花燈會和主題文藝晚會等系列活動,更是在當地引起了強烈反響:從下午到晚上,除了成千上萬的群眾來到現場觀看,通過“嵊州新聞”手機微信直播平臺圍觀互動的各地群眾更是達到20萬人次,在微信平臺上留言、點贊就達數千人次,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文娛互動:讓農民“樂”起來

“文藝+村嫂”對農活動,以公益的主題、活動的形式、文藝的載體、新聞的內涵,深入基層開展“走轉改”實踐,凸顯了一個“走”字,充分體現了活動和節目的貼近性和娛樂性。“文藝走基層•村嫂助鄉鄰”電視巡演活動以“流動舞臺”的方式,把各鄉鎮(街道)通過各種演出比賽活動涌現出來的優秀文藝“村嫂”作為骨干組成文藝志愿服務隊,陸續走進各大片區與當地的志愿“村嫂”展開聯歡互動,借助農村文化禮堂和村舍、田野、大壩等天然“背景”,因地制宜設置個性化舞臺,編排富有鄉土氣息的文藝節目進行演出,中間結合當地產業特色穿插現場競技游戲,開展“抓榨面、掂斤量”“現做小籠包”“手折茶葉袋”等趣味盎然的活動和各種有獎知識問答,一系列接地氣的互動活動的開展,引得現場掌聲陣陣、笑聲連連,氣氛異常活躍,讓廣大“村嫂”和現場村民觀眾真正樂在其中。作為萬年文化的起源、千年詩路的驛站、百年越劇的搖籃,嵊州山水秀美、人文薈萃,具有地方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蜚聲中外,其中有很多被列入了國家級及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越劇、吹打、目連戲等等。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村居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隨之而來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勞作之余,越來越多的“村嫂”,更樂意于參加到志愿服務活動和集體娛樂活動中來,自發組建起各種吹打樂隊、舞獅舞龍隊、排舞隊、腰鼓隊、戲迷俱樂部等等,嵊州市廣播電視臺因勢利導,以“文藝走基層”活動和節目為載體,通過“越劇票友大賽”“家庭方言電視大賽”“千村廣場舞大賽”等一系列比賽活動,把散布在各地的優秀文藝“村嫂”納入到自己的“演藝人才庫”,搭建草根才藝展示平臺,打造“草根明星”,充分調動文藝“村嫂”這支嵊州鄉村文化主力軍的積極性,為廣大農村居民獻上可口入味的“精神食糧”,有的“村嫂”文藝節目如《美麗村嫂美心靈》等還在巡演活動中脫穎而出,被選送到了中央電視臺的晚會上演出。每一次對農活動的現場,就是一個“移動演播室”,一場活動下來,就是一期完整的電視文藝節目,正是作為農村家庭主角的“村嫂”的參與,讓電視對農活動既匯聚了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又拉近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真正接上了“地氣”。

現場直播:讓新聞“活”起來

“文藝走基層•村嫂助鄉鄰”對農活動的特色在于:整合地方文化資源和公益品牌,“走”出演播室,“走”進農村基層,制作電視文藝節目,通過活動讓新聞真正“活”起來。記得在“文藝走基層•村嫂助鄉鄰”走進三界片區開展活動期間,編導人員在前期籌備過程中,偶然了解到這樣一件事:當地有一位出了名的孝女,在她小時候,做水產生意的母親因一場車禍高位癱瘓,父親又突發重病去世,一連串的打擊之下,家里一貧如洗,為了完成學業,又能隨時照顧母親,倔強、懂事的她毅然作出了“背著媽媽去上學”的選擇,在當時被傳為佳話。后來工作之后,因為擔心無法隨時為母親按摩換藥、料理吃喝拉撒,她又辭掉工作,一心一意在家照看母親,為此,好不容易結成的一門親事不得不忍痛分手。當時,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母女倆就靠著母親每個月幾百元的居家安養費和低保補助金勉強度日。當地“村嫂”志愿服務隊了解到她家的困難后,主動上門幫助,但一時之間還是無法徹底解決母女倆的生活困境。節目組了解到這個情況后,馬上在巡演活動中編排節目進行宣傳,很快,2家微商企業老總得知情況后,主動聯系節目組,為這位悉心照顧癱瘓母親20余年“不離家”的孝女安排了不出家門就可自謀生路的微店崗位,徹底解決了母女倆生活上的后顧之憂。后來,這位孝女為了回報社會,主動要求加入村里的“村嫂”志愿服務隊,為鄰里鄉親義務傳授臥床病人的護理經驗。該新聞通過各級媒體廣為傳播,并引起了新華社等中央級媒體的關注,一時傳為美談。按照傳統的模式,廣播電視服務基層主要是通過開辦廣播節目和電視節目與受眾進行溝通,尤其是電視文藝節目,一般都是在演播室內組織編排、拍攝、制作,無形之中與觀眾產生了“距離感”。而“文藝走基層•村嫂助鄉鄰”對農活動直接把演播室搬到了田間地頭,“村嫂”們既是舞臺的節目主角,又是現場的觀眾主體,她們平凡而感人的事跡和身上那種樸實無華、甘于奉獻的人格魅力,通過電視節目得到了及時的傳遞和弘揚,使原本生硬的新聞一下子變得生動起來。

幾年來,“文藝走基層”電視巡演活動,從原先的“一個主持人、兩臺攝像機、三五個工作人員、十多位演員”的文藝小分隊形式,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已逐漸發展成為目前的“文藝+”新模式,即以文藝演出為載體,結合不同的公益主題,走進基層開展現場活動。基層的需求是《文藝走基層》活動萌發和發展的動力之源。如何以更好的方式來探索電視文藝新樣式、對農活動新載體以及推動地方文藝的發展和繁榮,我們重任在肩,希望在前。

作者:朱莉新 謝文杰 婁 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