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環境保護策略研究
時間:2022-01-27 10:01:16
導語:水環境保護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生態經濟視角下,水環境的保護離不開制度的支持,同時也需要各方利益主體之間的合理協調,這樣就可以實現水環境保護利益協調機制。本文就水環境的利益協調進行了相關探討,分析了各利益主體在水環境保護中的博弈行為和均衡關系,可以為水環境保護治理提供實踐指導。
關鍵詞:生態經濟視角;水環境保護;博弈;策略
一直以來,在環境保護研究學界,水環境保護問題是重中之重。通過互聯網文獻數據庫網站查找關于水環境保護的研究發現,大多數是針對水污染治理和政策引導方面的研究,基于生態視角,針對水環境保護中的利益相關主體進行博弈分析研究的文獻較少[1]。其實,在水環境保護實踐中,利益主體的積極性對于水環境的治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1水環境保護的博弈分析
1.1政府-企業之間的博弈分析
企業是為社會提供勞動力崗位的主體,無疑是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但是,如果企業生產和運營不當,會使地方環境利益受到損害。作為典型的經濟人而言,企業一般會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以,政府為了考慮經濟與利益的平衡,在水環境保護方面,其與企業之間存在博弈。在建立政府-企業的博弈模型中,我們需要做出下面的假設。我們將某政府和某排污企業為局中人,并假設它們都是“理性經濟人”,針對水環境保護,企業會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排污治理的成本、政府處罰和社會形象等多個方面都是其需要考慮的,作為與政府之間的博弈者,所采取的策略有兩種,一種是積極治理,另外一種是消極治理。對于政府而言,同樣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監管成本是其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當然還包括社會福利等一些其他因素。作為與企業之間的博弈者,所采取的策略有兩種,一種是嚴格監管,另外一種是放松監管。其策略組合如下表1所示。通過建立模型,經過分析得到如下結論:首先,對于企業而言,如果政府監管成本增加,企業會更加積極參與到排污治理中去。因為企業如果不加強排污治理,受到懲罰的風險會增大。其次,當政府對企業的處罰力度增大,企業會更加積極參與環境治理。再次,政府監管的概率與企業的治理成本有正相關的關系。當企業的治理成本越低的時候,政府通過其治理成本在企業總生產成本中的比例來分析和判斷,所以會加強監管。
1.2企業-公眾之間的博弈分析
與前文中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博弈分析不同的是,企業-公眾之間的博弈是動態博弈關系。所謂動態博弈,就是參與人的行動有先后順序,而且行動在后者可以觀察到行動在先者的選擇,并據此作出相應的選擇。針對企業與公眾之間的動態博弈,公眾是否參與的策略主要與兩個因素有關,一個因素是公眾參與的成本的大小,另外一個是工作參與能夠獲得的收益的多少。企業積極治理概率與公眾參與的概率及企業的治理成本、收益、聲譽損失及政府處罰都是有較大的關系的。通過建立模型,經過分析得到如下結論:首先,公眾的參與概率與公眾參與付出的成本和公眾參與獲得的收益大小有關系,而且還與公眾在企業獲得的經濟利益有關。假設公眾在企業獲得的經濟利益與公眾參與付出的成本和參與獲得的收益進行比較,在前者大于后者的時候,公眾一般選擇不參與到環境保護中去。事實上,這也是與實際現狀是相符合的,因為作為公眾而言也是“理性經濟人”。其次,企業治理的概率與公眾是否積極參與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公眾積極參與,企業積極治理的概率與多個因素有關系,比如企業的治理成本和收益,政府處罰等。可以將企業不治理的聲譽損失和政府處罰求和,如果兩者之和小于企業的治理成本與企業的收益之和,此時,企業會選擇消極治理;反之,企業會選擇積極治理。如果公眾不參與,企業不治理的聲譽損失大于企業的治理成本和收益時,企業的最優選擇是積極治理。反之,企業則會選擇消極治理。在大多數情況下,企業的聲譽損失和政府處罰小于政府的治理收益和成本。
1.3政府部門之間博弈分析
在地方政府部門支持污水治理的情況下,環保部門也會執行同樣的環境政策。但是如果地方政府由于某方面的原因,對污水不積極治理。那么此時環保部門可能選擇不積極執行。此時,是否積極執行與環保部門積極執行的成本有關,還與消極執行的處罰有關,另外,還與省級政府對環保部門積極執行的贊譽也有關。省級政府和環保部門的贊譽和處罰小于地方政府的執行成本的時候,環保部門會選擇消極執行,否則環保部門會選擇積極執行。鑒于此,作為上級政府而言,對于地方環保部門積極執行加強贊譽,對于其消極執行加大處罰力度。而且,對于地方環保部門加強管控,這是非常重要的。
2基于生態經濟視角下的水環境保護對策
在生態經濟背景下,為了使水環境得到更好的保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提出基于生態經濟視角的水環境保護對策[2]。
2.1控制污染總量,推動廢水再利用技術創新
具體而言,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2.1.1合理控制水環境污染物的總量進行要在工業布局上進行合理規劃,對產業結構進行升級。與此同時,需要鼓勵企業進行清潔生產。對于企業的生產過程,務必將水污染的廢物排放量進行合理控制。最后,河流和灘涂等堆積的廢棄物和化學廢料一定要及時處理。對于船舶的排污,一定要確保不能排放油廢水。2.1.2對廢水處理技術進行改進與升級對廢水處理技術進行改進與升級,可以使水體自凈能力增強。在對廢水進行處理的時候,務必使污染的負荷盡可能低,要對生產工藝進行創新,還要使廢水廢物的回收利用率提高。對于排水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一定要確保其處于正常運行狀態。對于雨污分流改造進程,需要加強。另外,需要通過技術革新,對水體自凈能力進行提升。水處理技術的研發并修建數量足夠的污水處理廠,通過多種渠道,使水體生態系統朝合理的方向發展。
2.2建立健全水環境保護機構,開展綜合治理
對于水資源的產權,必須明確其歸屬,與此同時,對相關管理機構進行完善。針對不同地域的水環境現狀,制定水資源保護法規,從而使相關部門都能夠相互合作,對水環境質量及時監測,當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發出預警信號。另外,可以推出“綠色”環保技術,通過綠色環保理念應用到水環境保護中去,從而實現綜合治理的目的。對水污染區域,要進行科學化和合理化的規劃,從而實現綜合治理的目的。在規劃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將污水處理設施方面的區域和城鄉統籌好,而且還要將流域治理和區域協作進行統籌。通過綜合治理,對水土利用進行規范,還要對水環境污染源進行合理控制。
2.3政府監管和市場機制相結合,推行排污權交易
排污權交易制度最早是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經濟學家戴爾斯所提出的,該制度是基于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確定的前提,企業單位可以借助市場機制,對污染物排放權利進行買賣交易的一種制度。這樣,可以使企業的整體污染物排放量最低,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在21世紀的今天,排污權交易制度對于我國的環境保護同樣適應。隨著排污權交易制度建設試點的逐步推行,排污權初始分配制度、定價機制和二級市場交易制度獲得了較快速的發展。第一,排污權初始分配方式主要是兩種,一種是低價起步方式,另外一種是有償分配方式。初始排污權數量需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來考慮,前者需要根據地區環境容量差異性來確定,后者需要對預測排污量或過往實際排污量來確定。第二,排污權二級市場交易制度基本確立。在這個交易市場中,政府和企業是交易主體,對于企業之間的排污權交易,政府需要對其進行合理控制。另外,隨著排污權交易制度在全國實行,在試點階段,交易制度缺陷逐漸表現出來,排污權交易價格與實際的和市場供需不相稱,而且排污權交易的參與主體不包括中介公司、環保組織等,使排污權交易在全國鋪開較為困難。通過政府主導的排污權交易制度,使企業成為水環境污染和治理的主體。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需要選擇購買排污權或者治污權,根據自身的利益選擇最佳的一個。鑒于此,可以使治理成本大大降低,使水環境容量附加值增大,經濟效益增加。另外,還需要對水污染治理技術進行改革與創新。對于政府而言,加強環境監測和處罰,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配備先進的監測設施和高精尖人才聚集的隊伍,同樣也非常關鍵[3]。
2.4加強宣傳,提高全民水環境保護意識
在水利政策法律法規的宣傳方面,國家有關部門還需要加強宣傳力度。在互聯網時代,不能僅僅依靠傳統的媒體進行宣傳,還需要通過互聯網手段來加強國家水資源管理與保護的政策法規的宣傳。在水環境保護方面,要增強意識,通過全民參與治污行動,使企業更加注重標準化排污治污,使個人更加重視減少生活污水排放,從而使我國的水環境治理呈現更好的局面。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是加強領導,確保工作成效。街道黨工委主要領導需要親自負責落實責任到個人,確保水環境保護質量的提升。第二,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針對集貿市場、主次干道等做好環境衛生整治,做到垃圾日產日清。只有土壤的水質達到較高的水平,清理亂堆亂放雜物和池塘溝渠淤泥、漂浮物,使水體污染降到最低。第三,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加強水環境保護宣傳,可以通過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進行水環境保護宣傳,還可以借助抖音快手等短視頻自媒體平臺做好宣傳,打造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愛護水環境的良好氛圍。
3結論
綜合上文可知,在市場機制的背景下,對于基于生態經濟視角,水環境保護的參與各方存在著博弈。參與博弈的雙方會受到理性支配,從而趨向于非合作博弈。此時,這種狀態是不利于水環境保護的。所以,當在政府積極監管的情況下,資源被充分利用,從而可以極大地促進水環境保護。對于政府而言,環保政策制度化、體系化非常關鍵,所以,我們必須重新確定好環境資源的價值。本文基于生態經濟視角的水環境保護對策。主要有四點:控制污染總量,推動廢水污水再利用技術創新;建立健全水環境保護機構,綜合治理;政府監管和市場機制相結合,推行排污權交易;加強宣傳,提高全民水環境保護意識。
參考文獻:
[1]張中旺,陳堯,徐存剛.漢江生態經濟帶水環境保護問題及對策[J].人民珠江,2020,41(2):50-55+66.
[2]范源辰.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關系[J].現代經濟信息,2018(4):11.
[3]汪國華.淮河流域環境污染治理的多重博弈與永續發展[J].現代經濟探討,2010(11):35-39.
[4]樊巧.地方工業污染防治中的利益沖突問題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1.
作者:簡麗英 單位:珠海橫琴新區生態環境和建設局
- 上一篇:虛擬現實技術在城市環境設計的應用
- 下一篇:生態資源保護與鄉村綠色經濟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