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東亞經濟合作制約因素
時間:2022-04-01 04:38:00
導語:論東亞經濟合作制約因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東亞(東盟十國、中、日、韓)經濟受金融危機影響,增長速度近些年來明顯減緩。但無可否認,就全球范圍內來說,東亞仍然是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我們知道,隨著某一地區經濟的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一個必經的發展階段。東亞經濟合作在近些年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總的來說,它的成效依然難以令各方滿意。那么,當前面臨著什么樣的制約因素、下一步合作應該何去何從,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探討。
一、東亞經濟合作的基本框架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東亞經濟合作的既定框架,不難發現,政治家選擇的這些合作框架雖各有各的側重,但在機制上是有所重疊的;在時間上雖然有承接關系,但并不是絕對的新舊替代。所以,我們要理清這些合作框架各自的內涵,我們才知道下一步的政策選擇應該側重在怎樣的框架內,采取何種步驟。
1.東盟(ASEAN)。它成立于1967年7月,是政治色彩比較濃的一個區域集團。它成立以后一直致力于一個多邊安全合作體制的構建。特別在1992年1月的東盟第四屆首腦會議上,東盟宣布它的目標是加強與地區外的國家進行政治和安全方面的對話,實現東南亞的和平自主和建立中立無核區。
2.東盟地區論壇(ARF)。這個論壇自從1994年7月成立以來,一直在地區安全問題上發揮了積極作用。1995年的第二次會議進一步確定了它的目標是逐步增加大國之間的相互信任,建立處理地區沖突的安全機制,維護和保證亞太地區的繁榮和穩定??瓷先ミ@一論壇似乎政治性十足,但很多經濟合作都建立在這一框架規則的庇護和引導之下,所以,它也是東亞很重要的合作框架之一。
3."10+10"會議(東盟與全體對話國會議)和"10+1"會議(東盟與單一國會議)。這兩種對話機制雖然一直進展緩慢,但在地區安全協調和大國關系協調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東亞的其他經濟合作框架的建立一般都要照顧到這一框架的范圍和影響力。
4."10+3"會議(中、日、韓與東盟的對話會議)。從1997年12月,這一對話機制每年一次,討論話題以經濟合作為主。"10+3"合作機制近些年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1999年第三次領導人會議后發表《東亞合作聯合聲明》,確立了合作機制和貿易投資、貨幣金融、人力資源等合作領域。第二,在1998年第二次會議上,中國國家副主席提出舉行副財長和央行副行長會議,各國一致同意。這使得東亞地區第一次有了高層政府經濟職能部門之間的對話協商。第三,該對話會議促進成立了推動東亞經濟合作的具體研究機構——“東亞合作展望小組”,提出了推動東亞經濟合作的原則、方向和重點領域。
5.APEC。APEC(亞太經合組織)是一個橫跨亞洲和美洲的經濟合作組織。由于范圍廣,國家之間差別大,它一直處于緩慢的發展之中。但2001年6月和10月在上海舉行的貿易部長會議和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對亞太合作在該框架內的發展,的確是推進了一大步。其成果不僅包括在貿易投資自由化和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還包括它強化了這一組織的執行機制,建立了APEC工作小組,啟動了防范金融危機基金。
以上展示了東亞經濟合作所賴以生存的基本框架。原則上講,這應該是一個以ASEAN和ARF為底座;以"10+10"為幅條;以三個"10+1"為支撐;以"10+3"為主軸;以"APEC"為輔助的綜合性的大框架。
二、進一步合作的制約因素
2000年的"10+3"第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晤期間,由十三國領導人共同提出了建立“東亞自由貿易區”(EFTA)的構想。這一宏傳的設想在上一部分我們提到的框架內能否順利實現?綜合來看,前景應該是樂觀的。但知不足而后進,我們應該清楚認識到東亞經濟的進一步合作也面臨著一系列制約。
1.東亞區域內各國之間在經濟發展水平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在東亞發展不平衡的曲線上,既包括日本這樣的人均GDP已經在33000美元以上的國家,也包括越南這樣的人均GDP在350美元的國家。既包括初步實現現代化的“四小龍”,包括正在處于起飛階段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和部分東盟國家),也包括現代化進程還未啟動的國家(老撾、柬埔寨等)。因為不同發展水平的經濟體對市場開放的承受力不同,在關稅和產業保護等方面的政策趨向不同,所以,這種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性對東亞經濟的進一步合作而言是一種現實的障礙。
2.東亞區域各國在經濟結構方面有很大相似性。表面上看,相似的經濟體容易合作,但實際上經濟結構的相似會帶來另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出口之間的競爭。東亞的發展中國家一致實行的是出口導向型的戰略。而因為其產業結構相似,在出口結構方面,他們都集中在了某些類型的產品上面。典型的如勞動密集型產品、中低技術工業制成品等等。這種相似度過高的情況導致他們在對外出口中形成長期存在的直接競爭的關系。同時,在吸引外資流入方面,東亞諸國也基本是此消彼長的。
3.缺少主導性的核心力量。從微觀角度來講,經濟合作所需要的主導性的中介組織在東亞發展得不充分??鐕镜臄盗可?、實力弱。據世界投資報告的資料,1998年亞洲地區進入世界100強的跨國企業僅有17家,還都是日本公司。而同期的北美有29家、歐盟有49家。企業實力的不強不僅會使相互之間的投資交流頻繁度很低,而且還使政府間達成的合作協議缺少強有力的民間配合,很多協議都處于一紙空文的狀態。另外,從宏觀角度講,東亞經濟合作還缺乏一個強有力的主導國家。歐盟的主導是法國和德國;北美自由貿易區的主導是美國,東亞自由貿易區至今還未形成這樣的核心力量。
4.存在民族之間的歷史矛盾和國際關系的變數。同歐盟和北美不同,東亞國家之間不僅存在著社會制度、宗教信仰、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巨大差異,而且存在著較深的歷史矛盾。日本在“二戰”中的侵略史使他和亞洲其他國家存在著嚴重的民族隔膜,東亞國家不同程度地對他存在疑慮和戒備。從現實來看,中日經濟合作是東亞合作關鍵的一環,但種種原因決定他們無法形成現實的信任機制。
國際關系的種種變數也都影響著東亞合作,很多環節都涉及很敏感的政治利益。如日本積極倡導東亞區域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在對美關系中多一張牌;而美國的種種考慮、他通過APEC所實施的政策,都在他自己的戰略利益框架內。還有其他一些潛在性的危機,如中國兩岸統一問題、南中國海主權爭端、東盟某些國家內部的民族問題等等,無不對東亞進一步合作產生影響。
三、對策分析
1.加強政府間的政治和外交協調。如前所述,政治上的安全和信任機制的建立仍然是進一步合作的基礎。要協調的關系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中日關系,盡管日本國內右翼勢力總不斷引發政治爭端使整個局勢不明朗,但只要兩國充分認識到合作對他們來說是雙贏的格局,在第三方(比如東盟)的協調下,兩國合作的前景還是有的;其次是中國和東盟之間。在冷戰環境下,中國和東盟之間曾經互相猜疑?,F在時代改變,雙方也應該真正轉到抑制對抗、走向合作的道路上來;還有東盟內部一些地區動蕩,如柬埔寨、印尼,東盟所提出的解決機制“三方協調機制”就是一種合理有效的方案。
2.在促進貿易區域自由化方面可做的工作。首先是區域內各方關稅方面的進一步調整。這種調整可以在"10+3"的框架內,也可以在"APEC"的框架內。以中國為例,中國的關稅水平在2000年是APEC中最高的,2001年,關稅的水平下降到了15.3%,但仍高于其他APEC國家,甚至高于越南。所以,在東亞區域合作、APEC、WTO等多重壓力下,中國做出的2005年的關稅水平10%的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東亞有些國家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其次,促成“中-日-韓-香港四方貿易區”的初步構建。無論是“東亞經濟集團”還是“東亞自由貿易區”(EFTA),都是較為遠期的設想。在近期內無法做到一體化的情況下,先構建條塊性框架比較現實。這四方的GDP占世界的1/5強,進出口約占世界的15%,外匯儲備位居世界首位,而且這四方相互之間的貿易額巨大,增幅逐漸加快。他們有很好的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基礎。根據新貿易理論的“萬有引力”定律,如果這一貿易區構建成功,東亞其他國家和地區會被逐漸吸入進去。
促進貿易區域合作的可行形式是什么呢?筆者認為,以雙邊或者次區域的FTA(FreeTradeAgreement)為基礎,然后逐步向較大范圍擴展,最后再做到貿易整合是一個較為現實的路徑。從東亞來看,東亞區域內的FTA近些年主要集中在日本和新加坡。所以東亞貿易合作從談判角度應在這一基礎上向外擴散。
3.在金融區域合作方面可做的工作。金融危機之后,東亞區域金融合作的呼聲日益高漲。具體規劃很多,但筆者認為主要是先做好以下的幾步。首先,保持主導型強勢貨幣的穩定。有人曾經設想過東亞統一貨幣“亞元”,這當然十分遙遠,在現期內,關鍵的是保護好區域貨幣,包括日元和人民幣。例如美元對日元匯率的穩定就對東亞國家的外部經濟均衡十分重要。還有人民幣,它的幣值近期保持穩定也可以為整個東亞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經濟環境。其次,各國要逐步做到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協調。在充分信息交流的基礎上,各國各地區要充分做到這一協調,以防止區域利差過大或者監管程度不同引發區域內資本大規模流動,防止金融動蕩。其他方面如促進區域性的融資便利就一直是東亞經濟合作的重點話題,APEC上海會議更是在這方面取得了突破。這種融資便利的機制在制度設計上可以和“緊急救援機制”結合起來,相互補充。
4.加強某些區域合作組織的作用。本次APEC上海年會首次提出了要加強他的執行和決策職能。其實,前文提到的其他一些組織(東盟除外)也都存在類似問題,如ARF、"10+3"等,他們大都還是介于論壇和國際組織之間的形態,也可以說是一種“軟組織”。決策合理性有余,但執行起來往往不力,以至于這些合作組織被稱為“濤談館”(talkshop)。所以,要想合理有效地引導東亞經濟合作
- 上一篇:論我國加入WTO出現問題
- 下一篇:腐敗問題經濟學思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