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史料教學的作用與方法
時間:2022-04-25 03:17:00
導語:深究史料教學的作用與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史料是構成歷史的材料,是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遺留的痕跡。歷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棟,有各種典籍、圖表、筆記、碑文、民謠等等,人們對歷史的了解和認識就是從這些史料中獲得的。因此,史料是歷史教學的必要前提和基礎。新的課程改革標準中也著重強調了對學生進行閱讀理解史料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必須重視史料教學。
史料大致可心分為文字史料和圖片史料兩大類。文字史料就是用文字記錄的史料,包括原始史料(如詩歌、小說、戲劇等文藝體裁中反映歷史的史料),圖片史料即以圖片形式反映的史料,包括文物圖片、歷史地圖、想象圖、數據圖表等。
史料在教學中有什么作用呢?筆者認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歷史教學必須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教材中的史料,不少內容生動有趣,讀來感人,可以成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誘因。例如,講甲午中日戰爭,教材中有一幅對聯:“萬壽無疆,普天同慶,三軍敗績,割地求和”。此聯為當時一位愛國人士所撰,題于京師城門,諷刺慈禧不顧民族利益大搞慶典的丑惡行徑。諸如此類具有吸引力的史料,教材中比比皆是。此外,教材中還編輯了大量的壁畫、陶俑、石刻、古幣、遺址等圖片,都能激發學生濃厚學史興趣,從而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增強歷史感
歷史教學應具有的特點便是濃郁的歷史感,即,“使歷史變活”。適當引用古人的原話和古籍原文,可以增強歷史感,使歷史教學富有時代氣息。講述史料,看似增加了難度,裨上簡化了教材內容。例如,講述西漢王國問題,引用晁錯關于“削藩”的建議:“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這段話僅22個字,但卻把削藩的必要性闡述得既深且透,把西漢王國“尾大不掉”、分裂割據的情形,展現在人們面前,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再如,講述林則徐禁煙,引用他的:“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這句話,把這位民族英雄堅決禁煙的態度、性格和風范充分表達出來了。總之,歷史教學中引用一句原話、一段原文,能把歷史感渲染得濃濃的,使學生感覺到聽歷史課如飲陳年佳釀,回味悠長。
三、提高領悟能力
歷史知識最根本的特點就是過去性,中學生理解歷史、領悟歷史的能力較差,嚴懲制改了歷史思維能力的發展。史料能比較生動地反映歷史的本來面貌,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幫助學生領悟歷史,從而培養思維能力。如講述近代英國對印度的掠奪,可引殖民頭子克萊武在英國議會的講話作為史料。克萊武說:“富庶的城市在我們腳下,強大的國家在我的手中,在我一人面前打開了充滿金條銀綻、珍珠寶石的寶庫。我統共取了20萬英磅,諸位先生,直到現在,我還奇怪自己為什么那樣客氣呢”。克萊武的這一“自供”,當然十分無恥,但可以使學生較深刻地認識殖發主義的殘酷,有助于對殖民主義的理解和領悟。又如,講述19世紀末中國被列強瓜分的形勢,在指導學生新聞記者教材同時,讓學生看教材中《時局圖》,該圖反映瓜分形勢,生動形象,直到“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作用,彌足珍貴。文字講述,圖片證實,二者結合,學生自然會對“瓜分狂潮”有更深刻的領悟。
四、培養探究精神
歷史教學要讓學生成為思想的人,必須培養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而史料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教學中讓學生直接新聞記者史料,接觸各種歷史文獻,介紹各種說法、觀點,可以使學生對歷史進行直接的探究。通過分析各種史料,思考這些史料是什么人、什么時間,為什么和怎樣做出的,其證據的可靠性、權威性如何?從中反映出作者什么樣的觀點和背景?這些史料是對事件敘述的全部依據嗎?等等。學生經過一番探究,避免了死記硬背教材結論的弊病,加深了對歷史的理解,促進了歷史思維的發展。例如,有位學生新聞記者湖北去夢秦簡中的《田律》,發現它還是一部非常具體的環境保護法。因為《田律》規定:“從春季二月開始,不準進山砍伐林木,不準者塞林間小道,不到夏季不準入山采樵,不準捕捉幼鳥或搗鳥卵,不準毒魚,不準設置誘捕鳥獸的網罩和陷井。”據此,他認為《田律》是世界上第一部環保法典,是我們文明古國的驕傲!這位學生在新聞記者史料中表現出的可貴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是值得稱贊和提倡的。
史料教學不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都有積極的作用,那么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方法呢?大致說來,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逐句過關,講清難點。
對于教材中的重要文字史料,教師要指導學生“細嚼慢咽”,逐句過關。對一些冷僻的讀音,難懂的典等細節,教師要給與講解。對于圖片史料,教師要引導學生識圖,幫助學生分析,講清讀圖重點。例如,教材摘引了《八一宣言》中的一段:“大家都應當有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的真誠覺悟…..”“兄弟鬩于墻”是什么意思呢?原來它出自《左傳》,“鬩墻”指在家里爭吵。這里喻指國共兩黨關系。像這樣的問題,教學中不宜一而過,而要細細講清楚。再如,《時局圖》,每一種動物代表哪個國家?代表德國的到底是“腸子”還是毒蛇?教師都應當引導學生一一弄懂,而不是走馬觀花。
(二)精心設問,培養能力
對史料的理解和把握,通常要通過讓學生解答有關問題的形式來培養。教材中的史料,少部分配有思考題,大部分則沒有。教師應圍繞教學要求,設計一些高質量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新聞記者史料的興趣,啟發他們積極思考。例如講明末農民戰爭,教材提到均田免糧口號,又配了一首民謠:“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對此,教師可設計一組問題:“為什么要開了城門迎闖王?均田免糧口號居農民戰爭中起了什么作用?口號能否實現?為什么?然后,在教師指導下,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討論,從而引發學生一連串的活動,在思維中完成了對學生的能力培養。”
(三)適當補充,加深理解
教材中現成的史料是史料教學的主體。教學時,圍繞教學目的,有時還需適當補充史料。例如,教材中的一段馬克思的話:“火藥、羅盤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羅盤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工需用印刷術卻變成新教的工具….”這里馬克思指出了三大發明在近代歐洲發揮的重大作用,而三大發明在近代中國的情況如何?在此,不妨補充魯迅的一段話:“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通過這段極具諷刺含義的話語,學生中西對比,能夠全面了解三大發明在東西方不同的遇,對近代西文崛起強大而中國落后挨打的原因,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史料教學還必須注意兩點:一是對史料要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進行分析,要注意史料產生的時代背景,作者立場觀點。二是要避免“多多益善”。因為,過多地補充史料,必然加重學生的負擔,又會影響教學進度。這些在學者中都應該注意和克服。
- 上一篇:培養中小學生終身運動想法的研究
- 下一篇:小議兩課教學的哲學倫理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