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舊課程過渡高中歷史教學

時間:2022-03-03 10:25:20

導語:論新舊課程過渡高中歷史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新舊課程過渡高中歷史教學

摘要:新舊課程過渡時期的高中歷史教學及高考備考面臨著頗為復雜的形勢,需要一線教師科學應對。高考試題對于引領教學具有無可替代的導向功能,以歷年高考部分主觀題為例,分析其命題立意、考查角度、知識依托、價值取向等,能夠明確新舊過渡期內高中歷史學科的教學方向和高考備考策略,以便指導教學實踐。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為加強史學閱讀,厚積史學素養;研究課程新意,明晰命題趨向;立足新舊銜接,確立適切主題。

關鍵詞:課程過渡期;歷史教學;高考試題

2004年,《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驗稿)》開始分省分批實施,由此開啟了我國十余年的高中課程改革實踐(以下簡稱舊課程)。十多年的課改探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特別是構建了學校現代化的課程模型,對于實踐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其不足之處也逐漸顯現,如課程方案與高考改革配套不夠,三維目標融合不足、分裂現象較多,課程設計邏輯不嚴謹、思路不清晰,考試評價缺少學業質量標準,各地課改良莠不齊等,這與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相適應。為此,2018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方案與課程標準,規定自當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2018級學生始,全國各省(區、市)分步實施新的課程方案與課程標準,三年后即2021年實施新高考方案。這標志著基礎教育課改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以下簡稱新課程)。當下正處于新舊課程方案、課程標準、高考模式、高中教材的過渡時期,與以往相比,新課程、新課標、新高考、新教材究竟“新”在何處?舊高考如何體現新課程理念?新課標要求、新教材內容如何與舊教材達成有效銜接?……近年來,圍繞這一系列的發問眾說紛紜。面對如此復雜的形勢,在教學實踐中,高考試題對于引領教學具有無可替代的導向功能。正如教育部考試中心高考命題處研究員劉芃所說,“往年的試題是精雕細磨的產物,它反映了命題者對考試內容的深思熟慮,對設問和答案的準確拿捏,對學生水平的客觀判斷。研究這些試題,就如同和試題的制作者對話。”由此,本文擬以2018年高考文科綜合全國Ⅰ卷、全國Ⅱ卷、全國Ⅲ卷第41題,2019年高考文科綜合全國Ⅰ卷、全國Ⅱ卷第41題以及全國Ⅲ卷第40題為例(為行文方便,以下均簡稱為全國卷第41題),分析其命題立意、考查角度、知識依托、價值取向等,以期明晰并形成新舊過渡時期內高中歷史學科的教學方向和高考備考策略。

一、全國卷第41題的知識依托

全國卷第41題的能力立意趨向明晰,設問立意高遠,有意融入核心素養要素,以重大現實主題為切入點,將“必備知識”置于廣闊、豐富的情境中,考查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對必備知識的掌握程度。該題材料均出自教材之外,但與教材,尤其是統編教材中的重點知識聯系密切,突出考查學生在理解史料基礎上的獨立思考、信息處理、邏輯推理和準確表達等關鍵能力。(見表1)

二、全國卷第41題的命題特征

歷年來,全國卷第41題均著重考查具有鮮明學科特點和現實意義的歷史小專題,引導師生對歷史問題進行現實思考,對現實問題進行歷史反思,以達到以史為鑒和以史論今的目的。命題材料取自權威著作,具有引領作用;命題方式追求古今貫通,中外關聯;問題設計邏輯嚴密,層次性強;參考答案專業化、學術化傾向明顯,強調學科思維的全面性、縝密性。依據表1可知,近兩年來該題還充分展現出新舊雜糅的特征。(一)立足于新課程要求考查學科核心素養。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通過接受歷史學科教育所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政治思想品格、道德品格、史學品格等必備品格以及運用科學的史學理論和方法來認識和解釋歷史的關鍵能力。上表所列各題均堅持立德樹人的指導思想,從學科特點出發,精心萃取多元史料,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高考的思想教育和價值引領作用,涵蓋對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以2018年全國Ⅱ卷第41題為例,該題材料信息充分、明晰,引導學生抓住“從先秦到唐宋”“從黃河中下游地區到嶺南地區”“從中國到美洲”“1765年”“19世紀末”等關鍵時空要素,把握大豆種植與傳播的時序推移和空間變遷,由此建構相關歷史現象間的關聯性,從而對美國種植大豆的原因做出合理解釋,并能基于大豆的種植與傳播,認識全球物種交流的歷史意義與現實價值。材料情境精當,設問指向明確,要求學生結合試題所給材料“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對“我國種植大豆的特點和作用”“美國廣泛種植大豆的原因”“全球物種交流的積極意義”等問題進行推理、解釋、論證、評價,亦即論從史出,意在培養學生“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的史證意識。該題充分體現“鑒古而知今,讀史以明智”的功能。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為反擊美國挑起的貿易戰,中國對美國大豆加征關稅,該題意在引導學生在全球化進程加快和逆全球化思潮涌動的國際大背景下,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全面、客觀地論述歷史問題和現實問題。同時,在上述研讀、思考、論證、闡釋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民族自信,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生成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形成“家國情懷”下的“歷史擔當”。其他諸題,大致如斯。(二)趨向于以新課標內容要求確定命題主題。主題是指研究或討論的內容的中心思想,主題的價值在于賦予知識以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其所依托的專題都是高中課程標準中的核心專題內容。因此,主題是試題命制的靈魂與主線,是設計試題的基本依據和根本意圖。從本文所述的6道試題的命題主題來看,2019全國Ⅰ卷第41題的命題主題是“20世紀下半葉中蘇美日鋼鐵生產”,與實驗稿課標的內容要求契合度相對較高;2019全國Ⅲ卷第40題的命題主題是“漢朝與羅馬帝國的國家治理”,與實驗稿課標契合度次之,但“國家治理”這一概念并未見諸實驗稿課標;2018全國Ⅲ卷第41題考查的“城市化”雖然不是新鮮內容,但實驗稿課標相關的教學主題或是“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遷”,或是“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世界市場發展的影響”,與“城市化”主題有著較大游離;其余3題則完全取自于2017版新課標內容要求,與實驗稿課標內容要求幾乎無關聯。如2019全國Ⅱ卷第41題的命題主題是“清代和新中國建國初期的海關稅率調整”,試題共提及“清朝康熙時期、乾隆時期、1843年、1950年”四個時間點。人教版教材中與上述四個時間點有所關聯的經濟史知識點主要有商幫、海禁、閉關鎖國政策、重農抑商政策、《南京條約》中“協定關稅”、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近代社會生活變遷等,其中僅“協定關稅”與“海關”有關但是寥寥數語、語焉不詳,其余均不涉及海關稅率調整。根據實驗稿課標,上述知識點的內容標準主要是了解“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響,分析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簡述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認識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反觀2017版課程標準,則是非常明確地要求“了解關稅、個人所得稅制度的產生及其在中國的實行”,以新課標內容要求確定主題的命題思想昭然若揭。這種命題趨向,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試題難度,但既可引導學生深化對高中歷史新課程的理解,又促使學生更多地關注現實生活,應是當下高考歷史命題的發展方向。(三)著眼于從統編教材中尋求知識依托和設計參考答案。教材的實質是“范例性”,即教材是引導學生認知發展、生活學習、人格建構的一種范例,它不是學生必須完全接受的對象和內容,而是引起學生認知、分析、理解事物并進行反思、批判和建構意義的中介。同時,由于教材本身相對于學科發展、課程改革和高考改革進程存在天然的滯后性,不可能與高考命題保持完全同步。因此,歷史高考全國卷越來越呈現出拓展知識寬度、脫離教材的“去課本化”命題趨勢。具體到新舊交替的當下,摒棄舊教材中滯后內容而不用、擇取統編教材作為試題設計和答案擬定的源頭,既秉持了“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的命題傳統,促進了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更能為新舊教材的有序輪替、有效銜接創造必要的氛圍。尤其是2018全國Ⅰ卷第41題第(1)問中“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代到明清時期鄉約制度的變化”,提供的標準答案是“宋以道德教化為主,明清增加了宣講‘圣諭’的內容;鄉約組織從民間自發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動設立”,這與統編教材選擇性必修一《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第7課“中國古代的法治與禮教”中的行文表述幾乎完全一致,而現行人教版教材中全無相關論述。2018全國Ⅲ卷第41題和2019全國Ⅱ卷第41題都體現出類似的特點。

三、全國卷命題趨向帶來的教學啟示

(一)加強史學閱讀,厚積史學素養。史學素養指教師具有的深厚的史學知識功底,關注史學研究動態及方向的高度自覺,把握最新史學研究成果的敏感度和精準度,對相關歷史問題所形成的求異思維及其認識。歷史教師應當史學功底扎實、史學視野開闊、史學素養豐厚,否則就會使各種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空洞化,歷史課堂就成為只有形式而沒有內涵的不著邊際的活動展示。正如趙亞夫所言,“歷史有效教學的原動力不是教育學和心理學,而是歷史學;凡是把歷史講得不熟不透的教師,都是因為學科功底不扎實。歷史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取決于教師有怎樣的學科教育觀念,其次取決于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水準。”提高史學素養的重要途徑是開展高品質的史學閱讀。歷史教師要與時俱進,始終保持對知識的渴望和攝取,堅持深度閱讀、專業閱讀、比較閱讀、群文閱讀,密切關注史學的最新發展,廣泛汲取史學的研究資源,及時吸收史學界關于歷史教學內容的新觀點、新論述、新材料、新資源,不斷豐富自身的學科知識,形成廣闊的文化視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更要基于歷史課程標準、歷史教科書和學生實際情況,將史學研究成果與優質史學資源和歷史教學進行深度融合,促進歷史教學更加聚焦于提升學生的史學素養。(二)研究課程新意,明晰命題趨向。歷史教師要全面研究新課標,深入理解新課標提出的課程性質、基本理念、核心素養、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評價層次、典型試題等,明確國家對高中歷史教學的最新要求。要加強對“一體四層四翼”高考評價體系的研讀分析,深刻領會高考“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等關鍵性問題,精準把握考試命題發展趨勢,準確處理教學內容。例如,高考命題必須立足高考評價體系,堅持立德樹人價值導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人教版必修三第3課“宋明理學”為例,教材對于理學、心學的介紹側重于哲學層面的認識論、方法論,思辨性強,深奧難懂;同時受學術界革命史觀和極“左”思潮的影響,教材行文或明或晦地指向其消極影響。如果囿于“教教材”或限于教材內容進行命題,則難以從中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養分、體悟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從而無法達成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和考查目標。意大利學者克羅齊提出“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英國史學家柯林伍德則認為“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筆者以為,不妨將兩者合二為一,表述為“一切歷史都是當代思想史”,意即人們在“現實關懷”引導下去關注過去,重新感悟與體會歷史,獲得現在與過去、物質事件與心靈感想之間的雙向互動,因而“宋明理學”一課的教學靈魂應該是凸顯宋明理學的時代精神。筆者在教學宋明理學產生的背景時,引領學生深刻剖析張載的“橫渠四句”,著力突出儒學家匡時濟世、復興儒學的社會責任感;在教學“程朱理學”“陸王心學”兩個子目時,相對弱化“宇宙觀”“道德觀”“方法論”等抽象概念,努力挖掘理學、心學所蘊含的積極入世、奮發有為、修身為本、獨立思考、知行合一等價值取向,對學生進行價值培育;在教學宋明理學的深遠影響時,淡化“維護封建專制統治”“官方哲學”等傳統認知,強調儒學逐漸走向世俗化、生活化,儒家倫理道德真正融入普羅大眾的生活世界,具有穩定社會秩序、利于基層治理、傳承優良家風、維護國家統一等歷史影響和當代價值。(三)立足新舊銜接,確立適切主題。新舊課程過渡時期的主題建構,除了傳統的角度、方式之外,還需要結合新形勢,基于新課標視角,引入新教材內容,梳理、整合舊教材內容,尋求新角度,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1.直接利用新課標及統編教材中的現成主題除了前述已經考查過的主題外,還有如: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發展趨勢;中華文化的特點和價值與世界文化的多樣發展;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與民族振興;人口與社會發展;科技和信息革命與人類文化共享及社會發展;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及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歷史局限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文化的形成過程及意義;新航路開辟引發的全球性流動、人類認識世界的視野和能力的改變等。2.依據新課標要求,深度挖掘舊教材中的隱性主題如:古代中國治國理政的政治智慧;重農抑商政策的辯證理解;程朱理學、陸王心學的深遠影響尤其是積極影響;全球視野下明朝中后期商品經濟、對外貿易的發展;近代中西文化融合;抗日戰爭中南京國民政府政策及其作用;王安石變法的評價;失敗的原因;英國圈地運動的再認識;北美獨立戰爭的起因等。3.從時政熱點出發,建構現實觀照下的歷史主題從時政熱點出發,設置比較“真實”的問題場景,建構現實觀照下的歷史主題,考查學生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能力。如: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國家基層管理;新中國外交思想的演變;工匠精神與中國夢;全球化與逆全球化;中美關系;英國近代化道路;大國間的政治妥協等。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新主題是對舊教材及學生已學知識的解構與重構,不是純粹的補充新知識,不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第二,適度引入新材料、創設新情境、提供新視角,拓寬學生視野、促進學生思考,以彌補舊課標、舊教材的相對滯后,不需要追求知識體系的完整。第三,主題的確定與材料的選擇首先要側重于中國立場,強調中國的地位與作用;其次還要有國際視野,把中國放到世界框架中來理解。課程改革、高考改革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必將持續推進、不斷完善,高中歷史教師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開展深度專業閱讀、重構專業知識結構,淡化“教學思維”、增強“課程思維”,洞悉高考的“變”與“不變”、把握其基本規律,如此方能提高課程執行力和高考勝任力。

參考文獻

[1]劉芃.考試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黃牧航.文綜:從專題教學上升到主題立意命題[N].中國教育報,2013-06-17(6).

[3]毛經文.基于長時段大時代的主題式命題———2017全國文綜1卷歷史題的變化與啟示[J].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7(8).

作者:景生進 單位:江蘇省海安市教師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