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7 09:38:00
導語:鄭和下西洋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討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原因,有兩種途徑。第一種,是從宋元以來和明初的歷史背景出發,宏觀分析明朝出動大軍下西洋的實力、條件、動力,由此得出的“外交說”[1]與“貿易說”[2],的確言之成理、信而有據。但是,永樂時期的明朝何以在國家急需全力對付北方壓力、穩定內部的同時,先后七次派出如此龐大的船隊,前無古人地深入遙遠的大洋,動輒在外游蕩、滯留數年之久呢?僅僅從外交目的和貿易角度解釋,尚且不夠完滿,所以,還存在第二種途徑,即從微觀的角度,探究下西洋的具體動因,由此得出了“蹤跡建文說”等結論。“蹤跡建文說”種種其實不能成立,需另撰專文討論,本文的目的,是從鄭和下西洋軍隊的龐大規模這個特別引人矚目的環節出發,從歷次下西洋時的明朝政治、軍事行動中,去尋覓下西洋的另一種具體動因。
永樂初年,西洋各國在明朝使節的鼓動下,紛紛前來朝貢,一派祥和盛況。西洋使節之遣,多為文官多為行人,間有按察副使、給事中、翰林待詔,武官多為千戶,唯不見派遣大隊海軍隨行。所以,鄭和船隊下西洋的確是一種十分突兀的重大軍事行動,船隊兩萬七千人的規模,僅僅用護航或操作大型船只來解釋[3],是遠遠不夠的。
鄭和出使不止七次,所謂下西洋,應以鄭和等自述“統領舟師”的七次為準,即永樂三年至五年、五年至七年、七年至九年、十一年(或十二年)至十三年、十五年、十九年、宣德六年(或五年)[4]。但鄭和等人或以受命、或以自南京一帶出發、或以自福州等地出發時間為起始年份,或以歸港、或以赴南京復命、或以赴北京復命為結束年份,故所記年份不能反應決策、受命、出發、歸港等的精確時間。鄭和下西洋需要利用南海和印度洋的季風,所以一般是冬春出洋,夏秋歸國。無論官方記載受命和復命于何月,均不能用以修正這個由自然地理規律所限定的事實,而受命、復命與實際出洋、歸港時間的不同,正可以展示歷次下西洋與政治、軍事行動的密切關系。
第一次下西洋,鄭和受命于永樂三年(1405年)六月,目標是古里、滿剌加等已經建立往來的國家。到十月,朱棣自撰賜滿剌加國鎮國山碑銘,說明鄭和船隊尚未出發。結合永樂五年(1407年)九月壬子鄭和歸國[5]的記載,可知鄭和船隊是永樂三、四年之際出發的。
第一次下西洋的過程,與明朝對安南的戰爭環環相扣。從表面看,戰爭是在鄭和出發以后的永樂四年四月才決策、七月才爆發的,但實際決策要早得多。永樂二年八月,老撾護送安南王孫陳天平來朝,訴說國家被黎氏篡奪之事。三年正月,朱棣遣使前往安南問罪,使臣尚未歸還,又接到云南遭安南侵掠的報告,可能此時朱棣已動殺機。在下令鄭和出洋的同月,安南請還陳天平,四年正月陳天平離京歸國。朱棣是絕對不至于相信黎氏會拱手出讓王位的,雖然派兵護送陳天平,不過是場面文章罷了,等到四月朱棣得到陳天平被殺的消息[6],就迅速宣布發動戰爭了。總之,朱棣最早在三年二月,最晚在四年正月已經定策開戰,與鄭和下西洋的受命和出發正相吻合。
永樂四年大軍出發的同時,朱棣命占城阻遏安南。按,占城既是鄭和船隊出洋的第一站,又是船隊歸國的最后一站。五年五月在安南明軍獲勝,八月占城來南京獻安南俘虜,九月鄭和回國,三天后明軍凱旋[7],舉行獻安南俘虜的典禮。顯然,占城所獻的俘虜是鄭和船隊帶回國內的,也就是說,鄭和船隊已于夏天進駐戰場以南的占城,戰爭結束后揚帆歸國,于八月回到南京。
第二次下西洋,《實錄》等失載,但鄭和等自述之五年至七年,又和有確切時間記載的受命第三次出洋發生重疊,所以實際時間應為五年冬至六年(1408年)秋,時間之短,為歷次所獨有。此次出洋,當為護送來自遙遠的古里、忽魯謨斯等國使節回還,故可能不必親至印度南部海岸,就經由暹羅等地[8],迅速歸國了。
第三次下西洋,鄭和受命于永樂六年九月。此前的八月,朱棣決定明年率領全軍主力進駐北京。但在區畫北巡的過程中,交趾發生了大規模反抗,明再發云貴川大軍進攻。永樂七年(1409年)二月,增發的京軍和朱棣同時離開南京[9]。顯然,鄭和下西洋的決策,是緊隨著皇帝北巡和交趾用兵的決策作出的。
第四次下西洋,鄭和受命于永樂十年(1412年)十一月。與第三次下西洋情況相似,到次年二月,朱棣第二次離開南京,巡狩北京。官方材料雖未明言何時定策北巡,但參照第一次北巡的前后事務,可知這兩次北巡均與蒙古軍情有關。定策第一次北巡,是在永樂六年六月,朱棣聞知本雅失里從西域潛返蒙古高原之后,明朝隨于永樂七年、八年發動了兩次絕漠攻擊,嚴重削弱了本雅失里大汗。永樂十年五月[10],朱棣聞知新興的瓦剌消滅本雅失里大汗,漠北地緣政治形勢發生了根本改變,第二年的北巡和下一年的朱棣親征,必肇因于此。所以,明朝是在定策第二次北巡后決定第四次下西洋的,與上次北巡、下西洋的情況相似。
第五次下西洋,鄭和受命于永樂十四年(1416年)十二月。此前的十月,朱棣懷疑漢王高煦謀反,從北京秘密回到南京,懲處漢王后,于次年三月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北巡[11]。鄭和這一次受命,名義上是陪同年底來貢的西洋各國使節回國,但參考前兩次下西洋與北巡的關系,這次決定下西洋當亦緊隨定策北巡之后
第六次下西洋,鄭和受命于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名義上的目的是陪同久居京師的使節們回國。但是,正是在受命前不到一個月,隨著蒙古的阿魯臺打敗瓦剌,一度雄踞漠北,明朝和阿魯臺維持多年的關系終告破裂[12]。到夏天,明朝調集各路軍隊入京,準備親征,結果因阿魯臺遠遁而未出,但到第二年還是發動了第三次絕漠親征。參考第三、四次下西洋與親征的關系,可知第六次下西洋的決定必與第三次親征的決策緊密相連。
第七次下西洋,鄭和受命于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此后的十月,明宣宗離京赴宣府一帶巡閱。按,明宣宗出巡或親征共三次,第一次是宣德三年(1428年)九月,偷襲東北邊外的兀良哈部,事發突然;第三次是宣德九年(1434年)九月至十月,巡至宣府[13],當時瓦剌最終攻殺了阿魯臺,北邊形勢大變,事出倉促。與第一、第三次離京行為相比,第二次出巡是經過長期準備的,而恰與定策下西洋前后相聯。
歷次下西洋受命雖早,實際出洋卻可以很晚,雖然下西洋所歷時間的記載各異,其實不外兩種情況,即當年回還和次年回還,斷難想象船隊會在西洋逗留兩年以上。第二次和第六次即當年回還者。永樂十九年正月鄭和方受命于北京的皇帝,則當年必然來不及出發而滯留南方,所以才會有永樂十九年十月十六日給鄭和的敕書[14],即第六次下西洋發生在永樂二十年(1422)年春至秋。其他五次則均為次年回還。如上述,第一次下西洋為永樂四年初至五年秋在外。第三次下西洋,鄭和于永樂六年受命后,直到永樂七年秋才從劉家港出發,而船隊正式從福州出洋,一直拖到永樂七、八年之際[15],即永樂八年初至九年(1411年)秋在外。第七次則明確記載為宣德六年(1431年)十二月九日到宣德八年(1433年)六月二十一日[16]。以上三次的明確歷程有助于澄清其他兩次的出發時間。第四次下西洋,由鄭和遲至永樂十一年四月尚羈留陜西[17],加上鄭和等自述或十一年、或曰十二年出發判斷,必與第三次下西洋相似,于永樂十一、十二年之際出洋,即永樂十二年(1414年)初至十三年(1415年)秋在外。第五次下西洋,鄭和于永樂十四年受命,所歷不及第四次之遙遠,亦遠達東非[18],且自述于十五年出發,遲至永樂十五年五月尚駐泉州[19],故其在外時段,亦應斷為永樂十六年初至十七年(1419)秋。由此,第三到第六次下西洋的實際出發時間,依次為永樂八年、十二年、十六年和二十年,其中八年、十二年、二十年正是明朝發動前三次絕漠親征的年份。
綜上所述,鄭和七下西洋的決策和出發,是與永樂、宣德時期的開戰、親征、巡狩等大規模軍事行動的定策和實施密切相關的。永樂、洪熙、宣德年間,明朝的主要軍事行動無非是兩攻安南,五征漠北(其中四次朱棣親征),其間伴隨著朱棣三次由南京而北京的北巡,以及宣宗的三次巡邊(包括一次小規模親征)。第一次下西洋,受命于聞安南之變以后,出發于定策進攻安南之時,歸國于攻陷安南之際;第二次,為第一次下西洋的配套措施;第三次,受命下西洋緊隨定策第一次北巡、再攻安南之后,出洋之年則為第一次親征之年;第四次,受命緊隨定策第二次北巡,出洋之年為第二次親征之年;第五次,受命緊隨定策第三次北巡;第六次,受命緊隨定策第三次北征,出洋之年為第三次親征之年;第七次,受命于定策宣宗唯一一次有充足準備的出巡之后。
除去宣宗兩次臨時出巡與下西洋無關外,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的第四次、二十二年(1424年)的第五次親征也未見鄭和“統領舟師”的配合。其實,當時雖連年北征,財政窘迫,朱棣仍于二十二年正月命鄭和出使舊港[20],只不過年內朱棣去世,鄭和未及成行[21],改為率船隊守備南京。揆明政府之本意,必欲在親征之年再遣大軍下西洋。
下西洋與諸重大軍事行動的密切關系,似乎說明鄭和下西洋有為其他軍事行動壯聲威、固后方的使命,這也與鄭和船隊的舊港、錫蘭山、蘇門答臘之役相吻合。但是,南北兩面作戰、海陸分耗巨資,絕非合理的軍事策略,何以明朝一而再、再而三地執行,而不顧輕重緩急和財政負擔呢?從另一個角度看,七下西洋或許揭示了明朝決策者的一個隱隱的原則性措施:當皇帝或大軍離開南京之時,乃至皇親征軍離開北京到塞外之時,明朝的海軍也要盡量離開南京,乃至南直隸和東南沿海地區。下西洋軍士多來自“南京及直隸衛所運糧官軍”[22],乃至“外衛官軍”[23],而據零星記載,軍官有來自錦衣衛、水軍右衛、金吾左衛、龍江左衛、寬河衛、府軍右衛者[24]。金吾左衛、寬河衛乃靖難后由北軍改建,錦衣衛、府軍右衛乃洪武以來長駐南京的上直衛,水軍右衛、龍江左衛則是洪武以來的專門水軍單位[25]。不難看出,下西洋軍隊以皇帝最信任的宦官充任領導,南北方軍官同為將校,而由南方軍士構成主體。靖難戰爭后,出身于北軍的“新官”勛貴,在軍隊中迅速取代了洪武、建文時期遺留下來的“舊官”階層,殘存的南軍之中,最可能保持原有獨立性、最不容易被習于騎射的北軍官兵取代的,就是習慣南方環境、熟習水戰技術的水軍了。或許,新政權一直不信任這些不可替代的水軍,所以每逢大軍離京、皇帝巡狩,就要把這部分水軍派遣到遙遠的大洋上去,以銷隱患。
以上“配合戰爭”說,似乎匪夷所思,又無史載明證,難成定論。但是,歷次下西洋與當時所有重大軍事行動如此密切相關、絲絲入扣,又不容忽視。無論是從積極角度推測的“兩面出擊”,還是從消極角度推測的“放逐大洋”,“配合戰爭”說均不妨聊備一格。
總之,大量史實證明,“外交”和“貿易”是下西洋使命中必有的重要成分,但在解釋船隊的巨大規模、耗費與明初特別是永樂時期政治、軍事、經濟形勢的矛盾問題上,兩說均為其他具體使命留下了可能空間。與現實可能性甚小的“蹤跡建文”說相比,“配合戰爭”的史實依據更加充分。“配合戰爭”說將鄭和下西洋視為永樂時期政治、軍事政策中的合理環節,“外交”說和“貿易”說則視之為宋元以來的航海傳統、明初政治經濟形勢綜合作用的結果,兩者從宏觀和微觀角度共同勾勒出了鄭和下西洋的背景和使命。
--------------------------------------------------------------------------------
[1](明)黃省曾:《西洋朝貢典錄·自序》、同書卷上《三佛齊國》,中華書局,1982年,7、36頁。
[2]童書業:《重論“鄭和下西洋”事件之貿易性質》,《禹貢》第七卷第一至三期合刊,民國二十六年,239-246頁。
[3]洪煥椿:《明初對外友好關系與鄭和下西洋》,載《鄭和下西洋論文集》第二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年,163頁。
[4]《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跡記》、《長樂南山寺天妃之神靈應記》,載(明)鞏珍:《西洋番國志·附錄》,中華書局,1961年,51-55頁。
[5]《明太宗實錄》卷六八、七一、七二,永樂五年六月己卯、九月壬子、十月壬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影校本,以下明諸朝實錄均同。
[6]《明太宗實錄》卷三八、四三、五○、五二、五三,永樂三年正月甲寅、六月庚寅、四年正月戊戌、三月丙午、四月辛未。
[7]《明太宗實錄》卷五六、六七、七○、七一,永樂四年七月辛卯、五年五月甲子、八月己亥、九月壬子、乙卯。
[8]按,伯希和未知永樂五年至七年的出洋,故以永樂六年鄭和使暹羅之記載為非((法)伯希和著、馮承鈞譯:《鄭和下西洋考(附拾遺)》,中華書局,1955年,38頁)。其實鄭和自述此次下西洋目的地中最后一個即暹羅,遣使暹羅而非西洋各國,正可為本次出洋歷時甚短之證。
[9]《明太宗實錄》卷八二、八三、八八,永樂六年八月丙子朔、丙戌、九月癸酉、七年二月壬午。
[10]《明太宗實錄》卷八○、一二八、一三四、一三七,永樂六年六月己亥、十年五月乙酉、十一月丙申、十一年二月乙丑。
[11]《明太宗實錄》卷一八一、一八三、一八六,永樂十四年十月癸未、十二月丁卯、十五年三月壬子。
[12]《明太宗實錄》卷二三三,永樂十九年正月己巳、癸巳。
[13]《明宣宗實錄》卷四七、六七、七一、一一二、一一三,宣德三年九月辛亥、乙卯、五年六月戊寅、十月丙子、壬辰、九年九月癸未、十月丙午。
[14]鞏珍:《西洋番國志·敕書》,9-10頁。
[15](明)費信著,馮承鈞校注:《星槎勝覽校注·星槎勝覽前集》“占城國”條,中華書局,1954年,1頁。
[16](明)祝允明:《前聞記·下西洋》,載(明)鄧士龍輯:《國朝典故》,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415-1416頁。
[17](明)劉序:《萬歷重修清凈寺碑記》,載鄭鶴聲、鄭一鈞編:《鄭和下西洋資料匯編》,齊魯書社,1980年,34頁。
[18]沈福偉:《鄭和寶船隊的東非航程》,載《鄭和下西洋論文集》第一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年,168-169頁。
[19]《泉州靈山回教先賢墓行香碑》,載鄭鶴聲等編:前引書,7頁。
[20]《明太宗實錄》卷二六七,永樂二十二年正月甲辰。
[21]管勁丞:《永樂二十二年鄭和受命未行考》,(上海)《大公報·史地周刊》,1936年7月17日。
[22]《明宣宗實錄》卷六四,宣德五年三月己巳。
[23]《明宣宗實錄》卷二,洪熙元年六月甲寅。
[24]洪煥椿:前引文,載前引書,164-165頁。
[25]萬歷《明會典》卷一二四《職方清吏司·城隍·都司衛所》,《萬有文庫》本,商務印書館,2542-2543、2567、2571、25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