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造林技術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7 01:02:00

導語:抗旱造林技術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抗旱造林技術管理論文

陜西省韓城市位于渭北旱塬東北部,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降水量偏少,且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89.7毫米,分布不均,7~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地貌類型多樣,以山區為主,山區面積占總面積的70%,一般陽坡、梁脊、卯頂等土層瘠薄的地塊,由于植被稀少、蓄水能力差,地表覆蓋不好、水分蒸發較快,遇旱則干,要想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成效,必須把抗旱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一、抗旱造林技術措施

(一)適地適樹。應以耐干旱、耐瘠薄的油松等針葉樹種為主,其次可栽植側柏、刺槐。

(二)整地技術。一般水平階整地比魚鱗坑和小穴整地好。不同的整地方式對地表徑流的臨界作用是:水平溝為75%以上,魚鱗坑為30%以上,小丘為15%以上。在整地時間上一般以雨季最為理想,春季次之,秋季最差。

(三)集水技術。干旱地區影響樹木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水”,通過修筑水窯,把自然降雨的水集中起來,為主旱期苗木的生長提供水源。

(四)栽植技術。選用苗木必須選用沒有病蟲害的符合規格的一級壯苗,標準是指根徑粗、須根多、發育健全、頂芽飽滿、色澤正常的苗木。

春季栽植,一般在土壤解凍20~25厘米時,就要抓緊栽植。可采用先植陽坡,后植陰坡,先栽小苗,后栽大苗,在土壤水分大量蒸發之前,苗木已長出新根;雨季栽植,一般應在透雨后的連陰天或降雨之前,也可冒著小雨栽植。要善于觀察天氣和注意天氣預報,掌握好栽植的有利時機,這是保證雨季栽植成功的關鍵;秋季栽植,在落葉之后,土凍之前最為適宜,這時氣溫下降,蒸發量減少,有利于苗木或種子吸水扎根,翌年早春還能直接吸收解凍水,生根快萌芽早,待春旱到來,已恢復正常生長,增強了抗性,使栽植成活和生長有了保障。

苗木管理方面,抓好起苗關,做到不傷根,不失水。抓好苗木分級關,分級期間苗不離水,嚴格按照等級標準進行分級。抓好運輸關,隨起隨運隨栽,不能及時栽的要搞好苗木假植,運輸的時間最好是早上或晚上。對萌發力強的闊葉樹種,實行截桿栽根的措施,減少莖干水分消耗。截桿苗體小量輕,上山造林運送方便,又利于遮蓋保護,防止風吹曝曬,提高造林成活率。

二、抗旱配套技術措施

(一)容器苗造林技術。容器苗造林能夠保持苗木根系完整、不傷根,使苗木充分利用容器中原有的營養土和水分,不用緩苗,直接生長。采用容器苗造林將有效地提高干旱瘠薄陽坡和沙地造林成活率。根據實際調查,用兩年生油松,側柏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平均87.9%,而裸根苗造林成活率僅23.13%,并使造林時間不受季節限制,一年四季都可造林。

(二)地膜覆蓋技術。地膜覆蓋技術是渭北地區抗旱造林的有效技術,能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覆蓋前,根據林種、密度和苗木規格等將地膜裁定成大小合適的小塊。栽植后澆水,等水滲下后,將一米見方的地膜以中心破洞,從苗木頂端套下,展平后,將苗木根基部及四周薄膜蓋嚴,隨樹盤做成漏斗狀,以利吸收自然降水。還要將邊緣壓實,最好在地膜上敷一層薄土,以防大風將地膜刮走。據調查,覆膜一是增濕效果明顯,在早春3~4月地表增溫2.4℃~3.7℃,對比提高12%~20.8%;15~25厘米土層溫度增溫1.5℃~2.5℃,對照比提高9%~27.2%。二是覆膜后土壤含水量在16.37%~19.36%之間,明顯高于對照14.35%~15.46%,高出率5.8%~28.14%,保墑能力極強。這是最適于根系生長的水份條件,從而保證新栽幼樹安全度過春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