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養殖常規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3 05:37:00

導語:奶牛養殖常規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奶牛養殖常規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奶牛養殖常規管理

論文摘要介紹了養殖奶牛應注意的一些常規管理措施,以期引導農戶加以改進,以提高科學養殖水平,增加養殖收益。

近年來,大通縣奶牛養殖發展勢頭良好,據統計,2006年全縣共飼養各類良雜奶牛3.20萬頭,其中生產奶牛1.96萬頭,日產鮮奶達1912t,年增加收入約3438.5萬元,是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當前農戶在養殖奶牛過程中,對品種、疫病防治以及棚舍方面比較重視,舍得投入,但常常忽視一般日常管理,如:過早配種(1周歲左右)、掠奪式擠奶、飼料單一、長期拴養、忽視奶牛運動和調教以及平時不注意定期消毒、發病亂用藥物等,給奶牛的生長發育和正常泌乳埋下了隱患。因此,要從飼養管理的細節方面引導農戶加以改進,以提高科學養殖水平,增加養殖收益。

1日常飼養管理

(1)根據當地牛病的流行特點,堅持“防重于治”的原則,有計劃地對牛群進行藥物預防和免疫接種,防止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發生。特別是冬春季奶牛體表易受疥螨和牛虱等寄生蟲的侵害,奶牛吃了一個夏秋的青飼料,也容易使腸道感染各類寄生蟲。因此,在冬初要對奶牛進行1次徹底的驅蟲防病工作。平時對牛群勤觀察,發現奶牛乳房、子宮疾患要及時進行診治。

(2)做到六凈,即圈舍凈、用具凈、飼料凈、飲水凈、空氣凈、牛體凈。對牛圈、牛舍勤清掃,定期用10%新鮮石灰水或者3%漂白粉等消毒殺菌;對飼草、用具等應勤放在陽光下曝曬;對工作服、醫療器具勤煮沸消毒。冬季奶牛食枯草較多,而枯草在收貯時易混入雜物,傷害奶牛的腸胃。因此,在飼喂前應仔細檢查飼草,剔除雜物。還要特別注意奶牛周圍環境的衛生情況,每日最好刷拭牛體1~2次,既能除去污物,保持體表清潔,又可促進血液循環,又便于對奶牛的調教。方法為由前至后,由上到下。在奶牛的睡床上要經常放些干草使奶牛夜晚睡得舒適,創造一個良好的衛生環境。

(3)奶牛生長到18個月齡達到體成熟,方可進行初配;牛犢出生后,應及時哺乳初乳,以提高機體免疫能力。

(4)長期拴養的奶牛,要堅持必要的運動,每天2次,可在舍外和舍內運動場進行,每次0.5~1h。要注意護蹄,運動場應平整,無磚頭石子,保持蹄的清潔,每6個月定期修護蹄1次。

(5)奶牛日糧中的青飼料種類不得少于2種,精飼料成分不得少于3種。目前許多奶牛飼養戶對精、粗飼料的調配達不到種類要求,滿足不了奶牛生長發育和哺育犢牛、泌乳的需要,致使奶牛生長發育受阻,泌乳量減少。

(6)飼喂要定時定量,每天飼喂3次為宜,少給勤添,飼喂順序大多采用先精后粗,喂量要根據體重而定,要防止因飼料突然改變而引起消化道疾病。

2冬季飼養管理

(1)進入冬季的奶牛,由于外界環境的改變,必定導致體能的消耗。用來補充其能量的飼料主要是玉米,在蛋白飼料不變的前提下,要增加玉米20%~50%。每天給高產奶牛供給的精料應達到6~8kg,給一般產奶奶牛供給精料量每天不少于3.2kg。

(2)冬季應給奶牛多喂青貯、微貯等一些多汁飼料,從而代替夏秋季奶牛采食的青草類多汁綠色飼料。實踐表明,冬季飼喂青貯或微貯飼料的奶牛產量比不喂青貯或微貯飼料的奶牛多近1倍。可見如果冬季給奶牛飼喂足夠的多汁飼料可以增加其產奶量。

(3)由于冬季奶牛飼草料成分單一,每天在其飼料中必須配入5~15g的鈣和磷。為防止奶牛鹽中毒或由于食鹽過多而帶來其他不良病癥,在給奶牛補鹽時應盡量攪拌均勻,有條件的農戶可購置鹽磚和鹽槽讓奶牛自由舔食為宜。

(4)冬季給奶牛供水不足會直接導致奶牛產奶量下降,引發其他功能紊亂。奶牛忌飲冰碴水,因為冰碴水容易引發消化不良,從而誘發消化道疾病,嚴重影響其產奶量。在給奶牛飲水時最好將水加熱到10~30℃。另外,奶牛需要全天供水,而不應按頓供水。

(5)注意保溫通風。許多飼養戶冬季只有雪天才將牛趕進房舍內,平時都將奶牛散放在露天場內。在這種情況下,會隨著氣溫的下降造成奶牛體能消耗,嚴重影響產奶量。進入冬季后,當夜晚氣溫降到-15℃以下時,應將奶牛趕入圈舍過夜,以防因凍傷乳頭或使體能消耗過多而影響其產奶量。冬季牛舍內溫度一般保持在10~25℃為宜,牛舍濕度不宜過高,其相對濕度不宜超過60%,否則會使奶牛受到水分過多的外界刺激,導致其產奶量下降,嚴重者會患一些由真菌引起的病癥。另外,許多飼養戶用塑料大棚做成的簡易牛舍往往忽略通風設施,這樣易使奶牛患疥癬,造成奶牛產奶量下降。

參考文獻

[1]畢永勝,馬娟,李海芳.夏季奶牛飼養管理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22):283,269.

[2]李濤.奶牛不同生長階段和各月的飼養管理要點[J].養殖與飼料,2003(5):20-21.

[3]王旭升,孫居祥.奶牛飼養管理新技術[J].河南畜牧獸醫,2000(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