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長城林業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7 09:49:00

導語:綠色長城林業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綠色長城林業管理論文

2008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也是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30周年。30個春秋就是樹木的30個年輪。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歷程,是與改革開放相生相伴的。被譽為“綠色長城”的三北工程是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生態建設的典范。

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起步。30年前,改革開放伊始的中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黨中央、國務院從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生存與發展的戰略考慮,果斷作出在我國風沙和水土流失危害十分嚴重的西北、華北、東北地區建設三北防護林體系的重大決策,并專門成立了國務院三北防護林建設領導小組。鄧小平同志親筆為工程題詞——“綠色長城”。這是另一種意義的長城,即以樹木和灌草營造的立體縱深防護林體系。它東起黑龍江賓縣,西至新疆烏孜別里山口,北沿北疆邊陲,南沿海河、永定河、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布爾汗布達山、喀喇昆侖山,全長8000公里,寬400—700公里,橫穿13個省、區、市,包括京、津兩個直轄市,共551個縣,占國土總面積的42﹒4%,幾乎相當于中國的半壁江山。

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傾注了幾代中央領導人的心血。最早提出建設三北防護林設想的是我們敬愛的總理。為了改變西北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和沙塵暴頻繁發生的狀況,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提出“要在我國北方地區多植些樹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可惜的是,的設想未及實施,就發生了。直到1978年,鄧小平、李先念、陳云等中央領導同志在《關于在我國北方地區建設大型防護林帶的建議》上作出重要批示,一個重整河山、規模空前的偉大工程由此拉開序幕。1991、1993年,、李鵬同志兩次聯名致信三北工程暨防沙治沙大會,要求“各級黨委政府把三北防護林及防沙治沙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經常加以研究,切實加強領導,動員廣大群眾、科技人員和其他方面力量,真抓實干”。2006年以來,總書記多次到三北地區考察,充分肯定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所取得的成果。2005年3月12日,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總理強調,要“推進以三北防護林為重點的防護林體系建設,提高森林覆蓋率。”在幾代中央領導人的關懷和推動下,綠色的面積在三北大地上一寸一寸頑強地擴展著。

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的主體始終是人民。建設之初,挖坑種樹,一天的補助僅是兩個窩窩頭。幾代“三北人”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壯歌,塑造了“艱苦奮斗、頑強拼搏,團結協作、鍥而不舍,求真務實、開拓創新,以人為本、造福人類”的“三北精神”。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國家有關部門通力協作,三北地區各級黨委、政府精心組織,林業部門科學管理,全社會積極參與,共同鑄就了三北工程的輝煌。

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成就舉世矚目。主要體現在:

——構筑了綠色屏障,維護了我國北方的生態安全。堅持“防風固沙、蓄水保土”的建設宗旨,工程構筑了以林草植被為主體的我國北方國土生態安全體系。30年治理沙化土地30多萬平方公里,保護和恢復沙化、鹽堿化嚴重的草原、牧場1000多萬公頃。其中,陜、甘、寧、蒙、晉、冀6省(區)率先實現了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歷史性轉變,毛烏素、科爾沁兩大沙地實現了根本性好轉。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多萬平方公里,黃土高原40%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初步控制,土壤侵蝕模數大幅度下降,減少年入黃泥沙3億多噸。

——增強了農業防災減災能力,為確保糧食安全提供了保障。堅持“以林促農、護農增產”的發展方略,30年營造農田防護林223萬公頃,使三北地區57%的農田實現了林網化,保護農田1756萬公頃。根據科學測算,僅農防林的護田增產效應一項,就使三北地區年增產糧食約200億公斤。據統計,三北地區的糧食單產由1985年的125公斤/畝,提高到2005年的309公斤/畝,總產由0.6億噸提高到1.6億噸。2006年全國產糧“十強縣”全部是三北工程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的達標縣。

——實現了生態與經濟良性互動,拓寬了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堅持“興林富民、強農固本”的建設目標,既著眼于國家的長遠利益,又兼顧農民的眼前利益,通過大力營造生態經濟型防護林,使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形成良性互動。根據第六次森林資源連續清查,三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比1977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立木總蓄積增加了4億多立方米;發展特色林果業基地369萬公頃,年產值達300多億元,成為山西、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省(區)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積極發展薪炭林、飼料林,解決了700多萬戶農民的燒柴問題,承載了占全國一半牲畜的飼料壓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06年農民人均林果收入達到320多元。內蒙古以灌木為原料的規模以上加工企業30多家,解決了沙區22萬人的就業問題。

——鍛煉了干部,探索了路子,為我國生態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三北工程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大型生態建設工程。三北工程的實施,意味著我國林業工作的重點由以木材采伐為主開始向生態治理為主轉變,具有標志性的意義。面對惡劣的自然生態環境,在長期建設實踐中,三北工程鍛煉和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干部隊伍和技術管理隊伍,探索出一條適合三北地區自然規律和區情特點的生態治理技術路線,走出了一條國家引導、群眾參與的中國特色防護林體系建設道路。

——三北工程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向世界充分展現了中國政府對全人類負責的大國風范。三北地區各族干部群眾不等不靠,挺起脊梁,自強不息,頑強抗爭,用心血和汗水澆灌荒漠,用智慧和力量播撒綠色,在荒漠高原樹起了一座萬眾一心、重建家園的綠色豐碑。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向世界昭示了中國政府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信心和決心。“三北精神”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與時代精神相結合的產物,是新時期建設生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強大精神動力。1987年以來,三北局、新疆和田等十幾個單位先后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500佳”稱號。近年來,有70多個國家的元首、官員、專家和學者前來三北考察、訪問和學習,給予三北工程很高的評價。

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帶給我們重要的啟示。

啟示之一:從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戰略需要出發,生態建設必須堅持不懈進行下去,“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代接著一代干,力戒浮躁和短期行為。放棄容易,堅持難。堅持需要歷盡艱辛的努力和付出,需要“心懷遠慮,志在宏圖”的抱負和情懷。

啟示之二: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要繼續堅持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辦林業的建設方針,充分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促使各種社會資源和生產要素向工程建設流動,真正推進生態建設由部門層面向政府層面、由行業行為向社會行為轉變。

啟示之三:從三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的基本區情出發,只有堅持建設生態經濟型防護林體系的指導思想,深入挖掘林業的多種功能和多種效益,著力把改善生態同解決群眾生計和地方經濟發展融為一體,才能促進興林與富民相統一。

啟示之四:從建設區域林木自然立地條件嚴酷的實際出發,必須遵循自然法則,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喬灌草結合、封(山)飛(播)造(林)并舉的技術路線,實行人工治理與自然修復相結合、現代技術與傳統經驗相結合、科技創新與技術推廣相結合,才能科學推進工程建設。

啟示之五:從經濟社會快速變革的時代要求出發,不斷創新和完善工程建設的管理機制、政策體系及措施,確保建設成果得以鞏固。

回顧三北工程建設30年的歷程,我們在看到已經取得的巨大成績的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到仍然面臨著艱巨的建設任務。三北地區的有林地面積雖然實現了快速增長,但森林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分布不均,生態系統脆弱、風沙危害、水土流失嚴重的局面依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據統計,我國49%的規劃造林地、83%的荒漠化土地、85%的沙化土地在三北地區,京津地區80%的沙塵暴、黃河流經三門峽的70%—80%的泥沙也來自三北地區。另一方面,隨著工程建設的深入發展,林木的立地條件將越來越差,建設難度也將日益增大。建設成果的鞏固,包括中幼林撫育、森林病蟲害防治、護林防火、采伐更新和林木資源的合理利用等任務也在不斷增大。三北地區依然是我國植被最稀少、生態環境最脆弱、生態性災害最集中的地區。沒有三北地區生態環境的改善,就沒有全國生態環境的改善,三北工程建設任重而道遠。因此,我們一定要繼續發揚“三北精神”,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和思路,繼續推進工程建設向新的目標邁進。

要在全面保護好現有植被的基礎上,力爭到2020年完成造林育林9000萬畝,修復完善低質低效林、成過熟林900萬畝,工程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2%;三北地區50%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土地沙化擴展趨勢基本遏制,在河西走廊、新疆綠洲、阿拉善等干旱荒漠區建成一批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毛烏素、科爾沁、呼倫貝爾三大沙地實現根本性逆轉;黃土高原70%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不同程度治理,流入黃河的泥沙量明顯減少,初步建成我國最大的名特優新干鮮果品生產基地,培育一批以用材為主的后備森林資源基地;平原農區農田林網化程度達到70%以上,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河套平原基本建成比較完備的區域性防護林體系,為確保糧食安全發揮綠色屏障作用。

要以建設區域性防護林體系為目標,以防沙治沙和保持水土為根本任務,以產業基地、村鎮綠化、更新改造為突破口,著力推進工程建設由人工措施為主向人工措施與自然修復相結合轉變,由單一造林向造林經營并重轉變,由分散治理向規模治理轉變,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效益提高轉變,深化體制、機制、科技和政策創新,為實現三北地區生態狀況總體好轉、建設生態文明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