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視角下看成本會計

時間:2022-09-13 11:01:45

導語:從經濟學視角下看成本會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經濟學視角下看成本會計

一、解決成本信息披露的外部經濟性和非經濟性的矛盾

隨著成本管理會計的發展,成本信息作用增大,企業所需的成本信息也在變化。目前的情況是,企業經營管理中成本信息供需矛盾突出,主要表現為:寬型成本信息需求與窄型成本信息供給的矛盾;高質量成本信息需求與低質量成本信息供給的矛盾。信息的質量和數量是決策的關鍵因素,對于成本信息的供求雙方都面臨著成本和收益的權衡問題,會對披露的成本信息供求產生影響。

1.成本信息披露的外部經濟性

外部經濟性是指成本信息的生產者提供成本信息的行為所產生的收益被沒有參加這一過程的經濟主體獲得,而并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對于用戶來說成本信息的披露是必要的而且成本信息披露的越詳細越好,但是成本信息的生產和披露需要成本,成本信息披露的越詳細成本越高。按照“誰受益,誰分擔”的原則,這些成本理應由所有受益者共同承擔。但是對外披露的成本信息具有消費非排他性和供給壟斷性兩個特點,具有公共產品的屬性,即企業所有現實的和潛在的利益相關者都共同享用對外披露的成本信息,而且某個利益相關者對成本信息的使用并不減少其他利益相關者使用成本信息的效用,在同等效用下近似于免費使用。在這種情況下,每個利益相關者都想搭便車,這種行為使披露成本信息的成本無法按“誰受益,誰分擔”原則補償。所以,成本信息披露的外部經濟性必然導致供給不足,供給者很難達到帕累托最優。

2.成本信息披露的外部不經濟性

成本信息供求的外部不經濟性主要源于以下4個方面:其一,供給者的逆向選擇。成本信息一直以來被視為企業的關鍵機密而加以保護。如果供給方披露成本信息,供給方將面臨需求方機會主義行為損害的風險。因為將內部的機密成本信息透漏給外部購買商,本身就會使供應商處于權力不對稱的弱勢一方,最不利的后果是:購買商將供應商的成本信息作為價格談判的砝碼,使后者面臨降低價格或提高質量的壓力,甚至將成本數據轉移到競爭對手的企業。一個企業的競爭力被這種轉移嚴重損害。需求方要求供給方承擔風險,沒有對沖敏感數據披露的安全要求。這不符合長期供給方的生存,因此供給方必須作出回應對沖風險進行悖逆選擇,提供失真或損壞信息,從而保護其經濟地位。其二,供給者的敗德行為。由于成本信息供給方與外部需求者的目標利益存在差異,在追求個人效用最大化的過程中,供給方從個人效用角度進行決策,一般會以犧牲外部需求方的利益為代價,其主要手段是在較小的程度披露成本信息,不積極參與需求方產品成本的改善。其三,供給者的職業判斷能力有限。由于受職業判斷能力的影響,供給者在生成、加工成本信息的過程中帶有個人的主觀判斷,一部分有價值的信息在加工過程中被過濾掉,需求者必須要對成本信息重新進行加工處理,而被供給者過濾掉的那一部分成本信息將成為永久的損失。其四,需求者的過分需求。每個外部需求者作為理性經濟人,一般都從個人效用角度進行決策,追求個人效用最大化,其結果導致某些外部需求者從個人決策角度考慮對成本信息質量過分的要求,卻導致供給方成本信息披露成本增加。影響成本信息披露的這些因素必然給外部需求者帶來不經濟性,外部不經濟性又必然導致需求下降,需求者很難達到帕累托最優。

3.對外披露成本信息供求矛盾的解決:合作的視角或政府視角

根據前面的分析,成本信息披露的外部經濟性必然導致供給不足,供給者不愿多供給信息,成本信息披露的外部不經濟性必然導致需求下降,需求者不愿意多需求信息,其結果是個體企業內部成本管理達到極值但沒有達到最優。解決這種對外披露成本信息供求矛盾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政府視角。政府通過管制來推動成本信息供給者供給以拉動需求者的需求,減弱成本信息的供求矛盾,以求得成本信息的供求平衡。二是合作視角。擴大企業自愿披露成本信息的愿景,即組織間建立信任主動披露成本信息。這就是所說的基于契約和信任的開簿成本會計。這也是成本信息披露觀從“保守秘密觀”到“成本透明觀”轉變的根本原因。20世紀90年代以來,成本控制隨著價值分工的演進突破企業邊界,從單一企業成本控制轉變為由多個企業組成的跨組織成本控制。跨組織成本管理作為一種調整供應鏈中各企業之間的活動使得總供應鏈成本降低的結構性方法而得到眾多企業的認同。從客戶的角度來看,在產品設計(前饋技術)或生產過程中(反饋技術)降低成本是有可能的。這兩種方法要求協同的工作安排以及公開、透明、完整、準確、及時、易于獲得的成本信息。但是,在實踐中跨組織成本管理需要解決一個關鍵的問題,即價格背后的成本。解決跨組織成本管理中隱藏成本問題的主要管理會計技術就是實施開薄會計,因此,解決成本信息供求矛盾是開簿成本會計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節約組織間交易成本

企業為何要選擇開薄成本會計放棄對自身成本會計信息產權的保護,選擇開薄的方式傳遞成本信息,并承擔由此產生的成本?這個問題的解釋與成本會計信息的交易成本有關。交易成本是指交易過程中產生的成本。交易成本理論研究的核心問題在于如何組織跨企業邊界的活動以達到生產和交易成本總和最小。根據交易成本理論,交易成本包括市場搜尋成本、談判成本、擬定合同和監督合同執行的成本。信息傳遞障礙被認為是交易成本產生的主要原因。企業采取開薄方式提供成本會計信息,雖然增加了成本信息開薄成本,但共享成本信息減少了信息不對稱,節約了高昂的交易成本,使跨組織成本管理和企業參與降低成本效率改善的適當參與變得可行,開薄成本會計有助于節約組織間交易成本。

三、降低成本信息成本,獲取成本信息租

1.降低成本信息成本成本信息成本是指在生產、使用和傳遞成本信息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耗費,產生成本信息成本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活動中的成本信息不對稱。①成本信息獲取成本分析。成本信息獲取成本是指在市場不確定的條件下,成本信息需求者為了消除或減少市場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取得有關企業交易的成本信息所付出的代價。信息經濟學認為,企業內部經營者的成本信息獲取成本遠遠小于外部需求者的成本信息獲取成本,因為成本信息一直視為企業的機密信息。成本信息獲取的高成本是影響外部需求者獲取成本信息資源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外部需求者面臨的成本信息獲取成本足夠大,超過了成本信息利用帶來的收益時,外部需求者會放棄搜尋這些成本信息,其結果就是內部經營者比外部需求者更了解企業的自身情況和一些尚未公開的成本信息,處于信息優勢地位,而外部需求者處于信息劣勢地位,即“信息不對稱”。雖然信息經濟學中“信號傳遞”作用的存在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外部需求者的成本信息獲取成本。但是這些信息獲取成本的節約是外部需求者憑借內部經營者的經營、財務決策推測出相關的成本信息,從而在某種程度上獲得與內部經營者等量的成本信息,并節約成本信息獲取成本。開簿成本會計,通過網絡平臺授權獲取成本信息,外部需求者獲得授權的成本信息,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信息獲取成本。②成本信息傳遞成本分析。成本信息傳遞同樣會產生成本,即信息傳遞成本。信息傳遞成本是指將專門知識從信息源轉移到決策者所產生的費用,它包括信息處理成本、由于信息傳遞延誤而導致的機會成本及信息傳遞失真造成的決策效用損失。市場信息不對稱的程度越大,信息的傳遞成本就越大。通常成本信息的傳遞模式有三個明顯特點:一是將成本信息的傳遞方和接收方均放在市場上去考慮;二是所討論的成本信息傳遞模式均以信息產業和信息傳播為主;三是在成本信息傳遞和成本信息接收的關系上表現出明顯的主動成本信息供繪和被動成本信息接收的關系?;陂_簿成本會計的成本信息傳遞與上述一般信息的傳遞存在兩點區別:一是成本信息供給是屬予企業結構網成本信息傳遞,其傳遞內容和模式不完全按照市場規律來進行;二是成本信息的供給方和需求方呈現出高度的互動關系。通過開簿成本會計,對外主動披露成本信息,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成本信息的傳遞和處理,成本信息傳遞成本大大降低。③成本信息質量成本。成本信息質量成本是指成本信息提供者為確保成本信息符合一定的質量標準所發生的一切費用和因未符合既定質量標準而造成的一切損失以及成本信息使用者為改善規定質量標準的成本信息以滿足其決策需要所追加的一切投資之和。從成本信息的披露、傳遞和接收使用的全過程來看,成本信息質量成本可以劃分為預防、鑒定以及信息披露、傳遞與接收使用的故障成本幾部分。預防成本主要指成本信息提供者為確保其成本信息符合一定質量標準而在質量管理教育和質量管理技術等方面所耗用的費用。鑒定成本是指為確保成本信息符合一定質量標準而對成本信息在傳遞給使用前所進行的質量檢查活動所發生的、由提供者承擔的費用。披露質量成本是指信息提供者在對成本信息進行確認、分類、匯總和傳遞的過程中,因按一定質量標準進行這些活動所增加的成本。信息傳遞和接收使用的故障成本是指信息使用者因提供者所提供的信息在時間上遲于、數量上少于或因可比性的缺乏而不適合其決策需要時,另行搜集相關成本會計信息所發生的費用,以及對所接收的成本會計信息進行進一步加工的費用。從成本承擔的主體看,其中預防成本、鑒定成本以及信息披露質量成本稱為內部質量成本,是由信息提供者承擔;信息的傳遞與接收使用的故障成本,稱外部質量成本,由信息使用者承擔。2.獲取成本信息租成本信息租是供應商要求超過邊際收益的額外部分。當供應商比買者擁有更多成本信息,此成本信息將為擁有者帶來一定的經濟利益,該利益就是擁有不對稱成本信息的租金,即成本信息租。信息租愈高,表明信息的不對稱程度愈大。在許多情況下信息不但具有生產能力,而且具有天然的稀缺性。如果把成本信息看作是商品,成本信息租就是信息需求方為了獲得成本信息商品和消除成本信息不對稱必須付出的代價。成本信息租分為兩類:一類是企業故意泄露成本信息獲得的非法收入。另一類是成本信息在公開不力的情況下造成成本信息不對稱,企業故意操縱成本信息并以此獲得的額外收入。成本信息租的產生源于成本信息權。實施開簿成本會計以前,成本信息在現實中體現出“成本信息利益化、私有化”的普遍現象。這種現象導致企業間成本信息不對稱、成本信息公開異化,因此與成本信息相關的信息尋租就應運而生。這種現象越嚴重,成本信息租金就越高。

四、開簿成本會計的治理成本優勢

改善供應鏈內的成本情況本身不是成本信息交換的一個充分的理由。這是因為潛在的降低成本對所有參與企業一般不會平等享有,這是可以想象的。建立一個最佳的跨組織價值鏈,成本的增加可能出現在個別企業。因此,企業參與降低成本的原因是治理效率改善的適當參與。

1.減少信息的不確定性

公司治理效率同不確定性會計信息披露有著密切的關系。開薄成本增加了成本信息的共享程度。成本降低的共同訴求增加了共享成本信息的質量,從而減少了信息的不確定性。

2.增加成本透明度,減少信息不對稱成本

成本透明是指客戶和供應商之間共享成本信息,包括通常雙方保守秘密的數據。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客戶和供應商之間協同降低成本成為可能。開簿成本會計通過分享上游和下游成本數據,使得每個合作伙伴彼此的利潤都是可見的,因此開簿成本會計在增加供應鏈不同部分成本計算的透明性有著積極的作用。開簿成本會計使成本信息更加透明,從而可以增強組織間信任,減輕企業間交換信息的不對稱程度,減少信息不對稱成本。

3.有效提升整個供應鏈的成本管理效率

傳統上公司的外界沒有關于公司的成本信息,供應鏈間成本信息是有限的,抑制了組織間降低成本的潛能。組織間開簿成本會計,共享成本信息是增加供應鏈成本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當供應商自己缺乏知識和資源難以降低成本,特別是購買者與供應商合作能夠創造一個更具競爭力的供應鏈時供應商就會主動進行開簿成本會計。首先,開簿成本會計意味著允許供應鏈成員接觸內部會計信息,有助于識別關鍵環節和重復消耗并加以整合以降低供應鏈整體成本。其次,開簿成本會計可以向供應鏈上游追溯成本動因,實現成本的前端控制與源頭控制。通過開簿成本會計供應鏈公司可以發現成本動因在供應鏈中的分布狀態,以供應鏈的整體角度來進行成本控制。

4.擴展公司的管理控制范圍,提高跨組織成本管理技術的效率

跨組織成本管理是通過提高供應商與采購商相互交流的效率、協調供應鏈企業的產品開發流程和生產流程等供應鏈中各企業合作來管理供應鏈整體成本的一種方式,但跨組織成本管理通常需要將多種方法加以綜合運用。在設計階段企業聯合降低成本的方法有:目標成本、功能價格質量權衡、組織間成本調查和并行成本管理。在制造階段降低成本的方法是Kaizen法。這些方法都需要建立跨組織的多功能團隊,共同完成成本降低目標,需要密切的信息共享,在產品的開發過程尤其如此。開薄會計作為一種有效的跨組織管理控制改善了傳統會計信息的采集,供應鏈成員可以接觸內部會計信息,有助于識別關鍵環節和支持跨組織成本管理,大大提高跨組織成本管理技術的效率。

5.實施跨組織的信息共享戰略,改變以往的財務治理模式

過去財務部門主要是收集財務數據,由上向下單向傳遞財務信息,是被動的財務治理。實施開薄成本會計以后,財務部門的職能是建立一個開放的環境,提供技術支撐,由客戶、供應商由下向上主動傳遞成本會計信息,財務部門核查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財務信息的及時性得到反映。財務治理由被動治理變成主動的財務治理。

五、總結

組織間實施開薄成本會計的基本理論有四個:一是解決成本信息披露的外部經濟性和非經濟性的矛盾。二是降低交易成本。三是降低信息成本、獲取成本信息租。四是降低信息不確定性、增加成本透明度、減少信息不對稱、提高跨組織成本管理效率等治理成本優勢。但信息的質量和數量是決策的關鍵因素,成本信息的供求雙方必須權衡成本和收益的大小進行開薄決策。

本文作者:鄧金娥工作單位: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