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農民工職業教育思考
時間:2022-09-30 11:35:00
導語:當前農民工職業教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對河北省農民工人口素質和培訓情況的調研,分析現階段農民工的特點,提出加強農民工職業教育要與農民工的就業、培訓意愿以及重視農民工培訓的社會理念相結合。
關鍵詞:農民工;職業教育;就業
針對農民工就業與職業教育問題,我們在2009年2月對河北省的農民工進行了社會調查。本次社會調查涉及了河北省11個市的760個行政村,在每個村中選取5戶農民工家庭進行入戶訪談和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3800份,回收的調查問卷經過整理審核篩選后,刪除無效回答的案例,最后獲得有效問卷3333份。
一、對河北省農民工的調查情況與分析1。年齡分布以青壯年居多。河北省是勞動力資源大省,目前共有700-1000萬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在外務工人員總計626萬。本次調查的農民工年齡,以21-45歲居多。其中20歲及以下的人口占12%,21-30歲人口占40。2%,31-45歲占33。1%,46-54歲占12.5%,55歲及以上的占2。2%。之所以出現青壯年農民工占多數的情況,是因為這一年齡段的人口最具有遷移選擇性。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他們的遷移預期收益要大于遷移成本,愿意為了自身發展或增加收入到各地就業。而年輕人口相對來說文化程度較高,接受新事物快,學習能力強。因此,對農民工的職業教育和培訓工作也要抓住年齡這個特點。
2。性別分布上男多女少。調查表明,在性別分布上男性農民工居多,占到被調查人口的66。9%。
農民工性別結構上呈現出男多女少的特征,是因為男性農民工更傾向于外出務工,而農村女性人口由于在家鄉結婚生子、照顧家庭,相對出去打工的較少。而且,調查數據也顯示,機械制造業、建筑業等行業中男性農民工居多,而紡織服裝業、餐飲服務業中以女性居多。因此,在對農民工進行職業教育時,要針對性別和工作特點進行不同職業的培訓。
3。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文化程度方面,調查表明,河北省農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為主,占到52%;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4。3%,高中、職技校及中專占19。2%,大專及以上占4。5%。就目前農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來看,一般說來,農村人口的文化程度與年齡大小呈反方向變化。年齡越輕,文化程度高的比例越大。
農民工整體文化程度偏低,勢必會影響其就業狀況,而且還影響農民工接受職業教育的積極性。文化程度低的農民工有的對學習不感興趣,有的在接受培訓時,出現聽不懂的現象,打消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還有的認為自己文化水平低,不敢去參加培訓。
4。缺乏職業技能培訓,就業能力低。在被調查的3333位農民工中,有1502人沒有接受過任何職業技術培訓,占調查農民工的45。2%,只受過幾天或1個月以內技術培訓的分別占到15。6%和16。2%,而接受過一年以上培訓的僅占6%。職業技能培訓時間短使得返鄉農民工再就業變得更加困難。通過調查也了解到,返鄉農民工大多數從事的是以體力勞動為主的職業,而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城市的產業不斷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知識密集型轉化,對進城務工人員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要求逐漸提高。農民工職業技能水平低,就業能力差,很難適應現代的高技術要求的企業需要,從而加重了勞動力供求之間的脫節。
5。就業地區以省內及周邊地區為主。調查發現,河北省農民工務工的主要地區是河北省內和京津地區,占到調查人數的77。1%,反映了河北省農民務工的一個特點。務工所在地以一般地級市最多,為32。2%,其次是省會城市,為25。6%,直轄市為20。6%,縣級市和鄉鎮分別占12。3%和9。2%。文化程度和打工距離也有相關關系,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傾向于到外省或沿海地區做長距離流動,受教育程度越低,越傾向于到近距離的省內流動。因此,職業培訓程度和技術水平影響著農民工外出就業的空間流動,技能水平低的農民工向大都市的轉移相對比較困難。
6。外出務工的途徑狹窄。目前,農民工進城務工有多種途徑,就業途徑也能反映出其職業技能高低。這次調查表明,有41。8%的農民工是通過親戚朋友介紹,有22。4%的農民工通過老鄉介紹,
23。2%的農民工靠自己出去求職,2。7%的農民工由政府或職介組織介紹。由此可見,農民工進城務工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依靠傳統的血緣、地緣人際網絡關系,外出就業的途徑狹窄。一般來說,擁有較高技能的農民工外出就業可以走出依靠親友介紹的圈56子,走向市場就業,獲得大量的就業信息,拓寬就業渠道。
7。參加教育培訓意愿較高。調查中農民工對參加技能培訓的愿望較高。有57。3%的人愿意接受正規培訓,有35。7%愿意接受簡單培訓,只有7%的人不愿意接受培訓。隨著農民工在外工作經歷的增多,越來越多的農村人看到了沒有一技之長的弊端,沒有市場競爭力,會隨時面臨失業問題,而且在城市中只能干最臟最累的工作,這些都促使他們產生學習知識、進行職業培訓、增長技術水平的愿望。
二、對農民工進行職業教育的對策與建議通過這次調研,可以從中發現現階段農民工的工作技能跟不上時展需要,使得其就業能力十分脆弱,因此,要做好農民工就業工作,就要切實加強對農民工的職業教育和技能提升培訓。
農民工的職業教育與很多因素有關,根據這次的調查情況,提出以下對策與建議:1。職業教育要與農民工的就業緊密結合。我國非常重視對農民工的培訓工作,2008年11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中等職業學校面向返鄉農民工開展職業教育培訓工作的緊急通知》正式下發,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加強與農業、勞動、財政等部門的協調與合作,為返鄉農民工接受職業教育培訓提供支持和幫助。但目前的農民工培訓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有很多培訓與就業脫節,或只是進行普及性教育,這必然會影響到農民工的培訓積極性和培訓效果。因此,要把培訓工作落到實處,把職業教育與農民工的就業緊密結合起來。在進行職業培訓前,要考慮到農民工的特殊性。可以先進行調查,根據受培訓者的接受能力、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區別對待,再確定教學內容和專業教師,有針對性的開展培訓。另外,培訓要與農民工所要從事的工作相結合,注重實用性。對不同的行業、工種,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如知識、技術性強的培訓多開展課堂教學和師生互動,在討論中讓學員學會知識;實踐性強的可聯系工作地點進行現場教學,活學活用;對有意愿自主創業的人員,要對其進行創業方面的知識培訓等等。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把職業教育與農民工的就業緊密結合起來,職業教育的效果才會顯現,才能真正增強農民工的就業能力。
2。職業教育要與農民工的培訓意愿相結合。農民工自身的培訓意愿影響著培訓積極性。從這次社會調查結果來看,農民工的文化程度越高,就越愿意接受正規的職業培訓;而所受職業技能培訓程度越高,農民工從事的工作就相對輕松、收入也更高。但是,由于農民工工作的不穩定性,有的人認為接受了這次培訓,下次可能又做其他工種的工作了,白耽誤時間;有的農民工只看到了眼前的經濟利益,認識不到通過培訓、提高工作技能對于他們就業和提高家庭收入的重要性,因此,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不高或只是被動參與。
職業培訓必須要調動農民工主動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只有主動學習,才能提高教育效果,讓他們盡早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提高自身的就業競爭力。可以一方面利用市場信息調查,密切結合勞動力市場需求變化,滿足農民工群體的就業需要。另一方面,進行職業教育宣傳,大力宣傳職業培訓的作用,或讓學有所成的農民工現身說法,這些農民工在農村是相對優勢的群體,有的在城市有很好、穩定的工作,掌握了一技之長;有的通過學習技術回鄉自主創業,他們的成就會極大的提高農民工的培訓積極性。
3。職業教育要與重視農民工培訓的社會理念相結合。我國的農民工是勞動者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和城鄉經濟建設發揮了巨大作用。加強對農民工的職業教育工作,提高他們的工作技能,對于提高我國人口的整體素質,促進城鄉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正確認識到農民工培訓在農村勞動力轉移中的意義,認識到農民工就業對我國經濟建設的作用,是做好農民工職業教育工作的關鍵。
農民工的職業教育工作不只是在職業教育學校中進行,在工作單位中也要重視。目前,國內有很多企業只是看到本單位的短期經濟效益,對農民工重利用而輕培訓,再由于農民工的流動性強,而不愿多做投資。導致農民工工作缺乏技術含量,市場競爭力差,一旦企業裁員或停產,就面臨就業困境。
可以通過政策宣傳、媒體報道、社區服務、企業教育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農民工培訓的地位和作用,使社會各界成員深刻認識到農民工培訓是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和城市化建設的需要,是縮小城鄉差距、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從而在全社會樹立重視農民工培訓的社會理念,為農民工職業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 上一篇:組織常務副部長競崗發言材料
- 下一篇:物流品牌發展狀況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