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學生能力培訓教學思考
時間:2022-02-22 02:42:00
導語:職校學生能力培訓教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從高職生職業能力構成出發,探討了高職生應當具備的一些職業能力。并通過對就業單位和我校高職畢業生的調查與分析,指出了高職生在某些職業能力方面存在的欠缺,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高職生;職業能力;職業能力構成;調查;分析
據調查統計,目前用人單位接收高等職業(以下簡稱高職)院校畢業生主要是用于基層技術或管理崗位,需求的基本都是技術應用性人才。我國的高職教育正是從這一需求出發,從事以技術性為主的教育。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獲得從事某種職業或行業所需的實際技能和知識,使畢業生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促進學校、畢業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為達到這一教育目的,其中的關鍵在于培養高職生的職業能力。
高職生職業能力構成
1.職業能力概述
一般認為,職業能力是指從事某種職業必須具備的,并在該職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多種能力的綜合。高職教育主要是以技術性為主的教育,其培養的應主要是面向基層的生產、服務和管理的技術應用性人才,這類人才在工作崗位中應能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將知識轉化為實際的產品和服務,并能不斷學習新知識,積累經驗,實現自身的發展。根據這一特殊要求,高職生職業能力構成也應有其特殊的地方。
2.高職生職業能力的構成
關于高職生職業能力的構成,盡管國內外學者的觀點較多,但都指出了高職生職業能力應包含工作崗位所需的專業能力、社會適應能力、自我學習能力等,只是在各種能力具體構成部分及劃分上存在異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學者們在探討時所考慮的因素不同罷了。
我們在探討高職生職業能力時考慮了三方面的因素:用人單位、學生和學校。我們認為確定高職生職業能力時首先應考慮的就是能否能滿足社會的需求,也就是用人單位的需求。只有滿足了單位的需求,學校培養的學生才能有用武之地,學生和學校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才能保證各方的可持續發展。從這三方面因素出發,綜合各學者的觀念以及我們對用人單位和已經參加工作的畢業生問卷調查反饋回來的信息,我們認為高職生職業能力應由三部分構成: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具體構成如下表1所示:
⑴專業能力
專業能力是指具備從事某種職業或行業各項技術要求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在必備的科學和文化基礎之上,掌握主干技術,側重實際應用。專業能力是基本生存能力,強調應用性和針對性,是職業活動得以進行的條件。對于高職生而言,專業技能甚至比專業知識儲備更為重要。
⑵方法能力
方法能力是指具備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學習方法。方法能力是發展能力,強調邏輯性和合理性,是畢業生在進入職業生涯后不斷獲取新知識新技能,不斷積累經驗,實現自身發展,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包括職業認知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學習能力,獲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職業認知能力是指高職生對將來所從事職業的認可、定位和前瞻能力。只有具備了較強的認知能力,才能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學業,對待將來的工作,對待可能會面臨的職業壓力,才能避免好高騖遠,才能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實踐動手能力是指把成熟的技術與成功的設計引進、消化并付諸實施的能力。經濟的高速發展,除了高水平的科研隊伍外,還必須要有高素質、熟練掌握現代技術和動手能力強的技能型人才。從近幾年我校畢業生就業情況來看,高職生的就業一直保持良好的勢頭,而且社會對高職生的需求持續保持上升的趨勢,原因在于這些動手能力強的技能型人才,是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保證,是提高經濟效益的直接因素。實踐動手能力是高職生必備的職業能力,是有別于其他類型人才的主要特征,也是保證高職生順利就業的主要因素。
創新能力是多種能力的綜合體現,是職業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對高職生而言,創新能力著重體現為運用創造性的勞動進行技術改造和產品開發,創造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為企業占領市場提供保障。在市場競爭中,創新能力是畢業生取得競爭優勢的必備素質之一。
學習能力除了指在學校學習書本知識的能力外,還包括走上工作崗位后學習新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拓展專業領域,適應崗位變化的能力,以及學習他人的長處,如工作方法,工作態度等,彌補自己短處的能力。學習能力對職場的提升起著關鍵作用,是比較重要的能力之一。
獲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指運用各種方式和技術,收集、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能力。報刊雜志、電視電臺、網絡等各種媒體,親朋好友、師生、同事等身邊的人,都是獲得信息的渠道。對于獲取的信息還應學會取舍,挑選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加以利用。只有積極主動的搜尋信息并善加利用,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
表達能力是指通過語言、文字和行為,將個人觀點與優勢準確、恰當的表達出來,使對方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能力。對畢業生而言,想獲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可能要經過多次筆試和面試,表達能力在此起到重要的作用。走上工作崗位后,要能把自己的工作有質有量的表述出來,讓同事和上級了解自己所付出的勞動和努力,也需要一定的表達能力。因此,高職生要注重加強表達能力的培養。
⑶社會能力
社會能力是指具備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行為能力。它既是生存能力,也是發展能力,是畢業生步入社會,順利工作的必備能力,包括團隊合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吃苦耐勞能力,自我調節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團隊合作能力是指具備強烈的團隊意識,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堅決貫徹上級的意圖,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服從大局,互助協作的能力。團隊合作是團隊作戰能力的重要表現形式,是現今的一種重要工作方式,是用人單位作為人才評估的最重要標準之一。用人單位一般都要求本單位職員具有強烈的團隊意識,將個人的一切與單位的興衰成敗緊密聯系,實現團隊真正的互助合作,發揮團隊的最大功效,為單位創造最大的利潤。
組織管理能力是指協調好組織各成員之間的利益關系以及組織成員與組織的利益關系,并在關鍵時候敢于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一個團隊有一個唯一的目標,團隊的工作都圍繞這個目標開展,作為組織的管理者,必須具備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管理能力和決策能力,才能保障團隊工作的順利進行。組織管理能力對畢業生今后職場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從平時開始培養和鍛煉。
吃苦耐勞能力是現今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高職生時比較注重的能力之一,這與用人單位崗位是密不可分的。面向高職畢業生的崗位大多是基層技術或管理崗位,這些崗位多數情況下勞動強度大,很多畢業生在步入社會之前基本沒做過繁重的勞動,在剛進入職業角色時難免會有一個適應過程,必須具備一定的吃苦耐勞精神才能堅持下來。
自我調節能力在高職生由學生角色轉換為職業角色時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很多高職畢業生在剛走上工作崗位時,發覺現實與自己想象中相差甚遠,心里會產生落差,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理想與現實畢竟是有差距的。自我調節能力強,就能把自己的現狀與工作要求、學習目標進行對照,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及時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如果消極對待,很可能迷失方向,到最后錯失很多良機。
人際交往能力是指通過與人交往認識他人,認識社會,認識自我,使自己逐步融入所處環境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現代人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是生存的重要條件,對一個人的成功有著巨大的作用。對于高職生而言,職場遠比學校復雜,加入職場時間越長,關系越錯綜復雜,將更加依賴于社會,依賴于他人。一個不會交際、不善于溝通的人,是很難能獲得事業成功的。
- 上一篇:派出所長警察紀律學習感悟
- 下一篇:剖析居住小區公共建筑設計原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