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德育課程創新措施論文
時間:2022-08-27 03:07:00
導語:職校德育課程創新措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第三輪改革,使中職學校和五年制高職學校德育課程改革發展進入了新階段。正確認識職校德育課改面臨新的問題和挑戰,全面把握職校德育課改新的亮點和特色,努力增強德育課的時代感、針對性、有效性和科學性,亟需以轉變觀念、資源開發、學生參與、整體推進等新的策略和措施,切實推進當前職校德育課程改革。
關鍵詞: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改革
從**年秋季入學開始實施的新一輪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改革方案,不僅涵蓋了所有普通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的德育課程,也包含了五年制高職大部分德育課程,并深刻影響著獨立高職高專“05方案”的德育課程。這次職校德育課程改革,將對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應用型人才,造就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發揮重要作用。本文就新的職校德育課程改革的實踐,作一些初步的思考與探討。
一、職校德育課改面臨新的問題和挑戰
職校德育課程由**年“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政治課課程設置方案”制定,經**年《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設置與教學安排的意見》出臺,再到這次德育課改新方案的實施,反映了職教事業大力發展和職校德育課改不斷深化的歷程。當前,職校德育課程改革勢頭如火如茶,但仍面臨著諸多新的問題和挑戰。
(一)職校德育教學的社會環境有了很大變化
隨著我圍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人們在思想認識、道德選擇、價值取向等方面的獨立性、多樣性、多變性、差異性日益增強。世界范圍內圍繞發展模式和價值觀的競爭凸顯,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流日趨頻繁,意識形態領域滲透與反滲透的斗爭尖銳復雜。各種社會思潮投射到校園,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任務更加艱巨,使職校德育教學增添了難度。
(二)職校德育教學的對象特征明顯
職校近年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總體生源是積極向好的。但相當一部分學生文化知識基礎比較薄弱,行為習慣養成相對缺乏,他們中大部分來自城市中低收人家族和農村家庭。職校生形象思維、直觀思維,動作思維較強,抽象思維、邏輯思維欠缺。部分學生中,存在網絡社會那種“精神上無根、學業上無求、生活上無序、交往上無禮、倫理上無情”的問題,甚至少數學生對正面引導、理性教學存有浮躁心理和逆反心理。
(三)職校德育教學觀念存在誤區
學校師生和家長群體對職校德育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許多學生是中考的失利者,帶著無奈的心情選擇了職校,對完成學業比較消極,往往是重視專業學習、忽視文化學習、輕視德育學習。一些家長也認為職校就是學點技術,找個職業,對德育學習沒有什么期待。有些學校也出現了德育課教學“說起來重要,做起來往后靠”的現象。
(四)職校德育教學的師資相對薄弱
德育課的師資隊伍結構,是專職為主,專兼結合的。當前一些學校德育專職教師不足,兼職教師不少是“半路出家”的,其學術功底、教學經驗較欠缺。面對德育新課程,德育課師資的課程開發能力、教學創新能力、調動學生參與的強有力的組織能力總體上仍顯不足。相對于專業教師經常進行國家級骨干培訓、出國培訓等,對德育課改的新理念、新內容和新要求的高層次的培訓和學習,仍然力度不夠。
總之,如果說普通高校的“兩課”改革主要解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有效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普通中學思想政治課改革主要解決加強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完成教學三維目標,那么,職校德育課改革主要解決的是增強針對性、有效性和吸引力的問題。
二、職校德育課程改革新的亮點和特色
**年**月**日,教育部印發了《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設置與教學安排的意見》和新修訂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教學大綱》,標志著第三輪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改革方案正式實施。德育課改新方案體現了黨的十七大對學校德育工作及德育課教學的新要求,貫徹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見》有關學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反映了十多年來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改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同時也解決了前一輪課改中過于強調知識體系、不適應變化了的培養模式、教學制度等問題。這次德育課程改革新的亮點和特色有。
(一)反映了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增強了時代感
德育課程新方案,是在2001年德育課改后,黨的十七大和中央8號文件形成了一系列新理論、新內容、新精神的背景下新修訂出臺的,充分反映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德育課改新方案中得到了全面反映,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精神實質等內容納入了德育課教學內容。德育課改新方案將“經濟政治基礎知識”調整為“經濟政治與社會”,反映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要求也融入到四門必修課之中。德育課改新方案蘊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新的理論和實踐的豐富內容,具有強烈的時代感、現實感,顯示出是一門生機勃勃的德育課程,體現了方向性與時代性統一的原則。
(二)突出了職業教育的特點,加強了實效性
德育課改新方案遵循職業學校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體現就業為導向的職教理念,把原有的“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經濟政治基礎知識”、“哲學基礎知識”、“法律基礎知識”4門必修課調整為“職業生涯規劃”、“經濟政治與社會”、“職業道德與法律”、“哲學與人生”。在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加重了學生的職業理念,職業理想,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突出了職教的特點,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在教學安排上,把必修課集中在1—4學期,選修課與專業學習、頂崗實習結合進行。這種彈性的課程安排,適合了職教培養模式、教學制度的變化。從德育課內容設置到教學安排加強了德育課的實效性,體現了穩定性與靈活性統一的原則。
(三)強調了教學方式的創新,加強了針對性
德育課改新方案,體現了“三貼近”原則,即貼近實際:緊密聯系生產實際、社會實際、教育實際;貼近生活:貼近職校學生生活;貼近未成年人:從情感培養、習慣養成做起。然而,德育課改新方案更強調了教學方式的創新,否則“三貼近”原則會大打折扣。新的教學大綱要求根據教學實際需要,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學、情景教學、現場教學、社會調查、社會實踐等方式,并通過開展技能競賽、節慶儀式、文化藝術等活動,把德育課與職業活動、學生活動相結合,增強吸引力,加強針對性,體現理論與實際統一的原則。
(四)構建了德育課程體系的框架,增強了科學性
課程設置的科學,主要要準確反映該課程的特有性質和規律。以1993年原國家教委制定頒布“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政治課課程設置方案”起,中等職業學校有了一套既有別于高等學校,又有別于普通中學的德育課課程體系。通過三輪職校德育課程改革,不再強調學科知識體系,但更符合職校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規律和職業學校培養目標的實際需要。這種不再受制于學科體系的德育課程,緊密聯系了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具有職業教育的鮮明特色,因而更具有課程的科學性。德育課改新方案,既體現了黨和國家的意志,又反映了德育課程教學的實際需要,構建了以職業為中心,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為基礎,以必修與選修相結合的德育課程體系框架,體現了繼承性生與創新性統一的原則。
從今年秋季入學開始,帶有鮮明特色的職校德育課程新一輪改革全面進入了實踐階段。這將解決職校德育課的一些深層次問題,破解長期困擾職校德育課程的難點和焦點問題,突破職校德育課某些時候“學生怕上、教師怕教”的“兩怕”的陳舊局面,形成適應職教大力發展的德育課程新體系。
三、職校德育課程實施的策略和建議
實施德育課改新方案,將迎來職校德育課程改革發展的新階段。職校德育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學校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也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堅持德育課改的正確方向,對于貫徹“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體現“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加強職業技能培養”的要求,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此,提出四條推進德育課改方案的策略和建議:
(一)注重轉變觀念,用好德育課中最新理論成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新境界、實踐新視野。從2008年奧運成功舉辦,到2009年60周年國慶盛典完成;從金融危機世界把眼光投向中國,到美國提出“G2”“G4”概念,“中國模式”、“中國道路”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我們要學習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學好新理念,積累新素材,探討新問題,用新的語言,新的方式展現德育課程各門課的教學內容,增強德育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積極穩妥地推進職校德育課程改革,既要消除僵化滯后的觀念,又要防止急躁偏激的傾向。
(二)注重資源開發,突出德育課的職業教育特色
德育課要取得良好教學實效,就要體現德育課的職業教育特色,就要重視德育課資源開發。要圍繞教學目標開發德育課資源,根據教學目標由“認識、運用”二維目標調整為“認知、情感態度觀念、運用”三維目標,進行情感資源開發,態度資源開發和價值觀資源開發。圍繞職業活動開發德育課資源,針對技能競賽、實訓教學、頂崗實習等發掘德育教學資源。圍繞教學過程參與者開發德育課資源,積累優秀畢業生、用人單位、企業家、勞動模范、先進人物及專家學者等教學資源。在建立學校教研室及教師個人德育課資源庫的基礎上,顯現出德育教學職業性及操作性強的特點,并從文本資源、人物資源、活動資源、企業資源、實訓資源等多個維度開發,發揮職校德育課教學資源優勢。公務員之家:
(三)注重學生參與,實現德育教學方式的改革
德育課改中教學方式的改革有很多維度:有案例教學、情景教學、現場教學等教學方法的變化,有采用電腦、投影、錄音、錄像、影視、圖片、網絡、多媒體學等現代教學手段的變化。最重要的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更多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形成教學互動,教學相長。組織學生參與德育教學,就要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就要在教學中點撥知識點,點亮興奮點,點燃情感點,引導學生課前自主搜集資料,課上自主探究思考,課后自主選擇作業等。要以學生為主,參與到德育課專題演講、藝術表演、市場調查、社會實踐、社會服務、參觀訪問、模擬演練、小組討論、主題辯論、角色扮演等活動中,經常訓練寫作小報告、小論文、小感受、小體會等,運用德育知識指導自己的行動。要以恰當的思維坡度,引導學生多層次、全員性參與到德育教學活動中來,這將是德育課改成功的關鍵之招。
(四)注重整體推進,爭取德育課改的實際成效
要加強德育課教師群體與個體的協調聯動,教師間分享課改成功與收獲,探討面臨問題,交流有效的方法,取得德育課改各學科的協調發展。要加強德育課改與其他專業課改的協調聯動,與專業建設、整體課改相適應,相互促進,相互借鑒,配套形成職業人才培養模式。要加強德育課改與學校德育工作體系的協調聯動,發揮德育課是學校德育“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也要借助學校德育工作體系的優勢條件推進德育課改,與校園文化、主題教育、社會實踐等活動分享資源、相互補充、有所銜接,形成學校德育教育大網絡系統,爭取學校德育整體成效。
- 上一篇:電報編輯部國慶征文
- 下一篇:市政府全體會議主持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