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30 05:19:00

導語:因材施教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因材施教研究論文

所謂“學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在知識、能力、品格、方法、體質等要素及要素的復合方面存在偏離常規的結構性缺陷的學生。如果不注意加強對這些學生進行輔導和轉化,這部分學生中有人有可能因此而沉淪,成為社會的負擔或不穩定因素。而這些學生同樣享有接受教育的權利,我們不僅不應嫌棄他們,反而應該更加關愛他們,積極有效地幫助他們轉化。

一、走進心靈,了解“學困生”類型和特點

“學困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是多方面的。多次學習失敗,成績不理想,導致學習欲望下降,無心學習。“學困生”通常有如下幾種表現。

1、智力型“學困生”。智力型“學困生”智力相對遲鈍,智商偏低,他們思維能力不夠強,理解緩慢,記憶力低,接受知識能力比較差。他們在學習上花的時間比別的學生多,但學習成績卻不如別的同學。

2、動力因素型“學困生”。動力因素型“學困生”智力正常,頭腦靈活,但學習動機不正常,因而引起學習困難。他們的主要特點是:學習目的不明確,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懶惰,不想動手動腦。他們意志薄弱,在學習過程中控制不住自己,不能持之以恒,好高騖遠,不求甚解。

3、學習不得法型“學困生”。學習不得法型“學困生”智力正常,記憶力較好,但學習方法不當。他們的主要特點是:學習呆板,學習機械式,死記硬背,忽略知識的內在聯系。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知識遷移的問題、綜合運算題就準以應付,失去信心。

4、外因導致型“學困生”。外因導致型“學困生”智力正常,記憶好,反應靈活,但由于個人受外界(疾病、家庭、師生、交友、社會等)的影響導致學習困難。他們的主要特點是:精神不振,性格暴躁,缺課、上課講話、看小說。由于無心學習,因而學習成績不好。

二、深入心底,探究“學困生”形成原因

1、智力型“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心智發育滯后,觀察力、記憶力、理解力、注意力等智力因素相對較差,上課時跟不上老師講課的速度,不懂的知識越來越多,做作業和考試越來越困難,怕別人笑話,不懂也不敢問老師和同學,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因此產生厭學情緒。

2、動力因素型“學困生”形成原因:這部分學生缺乏遠大的理想,缺乏動力,心中沒有目標,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懶惰,不想動手動腦,學習上遇到困難就放棄,作業往往都是抄別人的,久而久之不懂的知識越積越多。

3、學習不得法型“學困生”形成原因,觀察力較弱,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配合老師,自以為是,不善于分析問題,也不善于總結經驗,生搬硬套,死記硬背。

4、外因導致型“學困生”形成原因:這部分學生形成原因比較復雜,它是由外部原因引起內部原因變化。我們經過長期觀察,把它們歸納如下,

(1)社會因素,不健康的影視、網頁等媒體,對這些未成年人危害很大,使他們想入非非,無心學習。不良的社會風氣,賭博、打架斗毆、偷東西,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此外“讀書無用論”和“打工潮”對學生的影響也很大。

(2)家庭因素:大部分“學困生”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采取不負責任的態度。他們對子女的學習漠不關心,甚至侵占孩子的學習時間,讓孩子去打工掙錢。孩子受父母熏陶,即使原來學習成績很不錯,也會每況愈下,倫為“學困生”。

(3)學校因素:學校領導和老師只把著眼點放在少數能考上重點學校的學生身上,對大多數學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學生違反了紀律,出了問題,無人監管,或只是敷衍了事。學校思想教育工作薄弱,教師只管教書,忽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有的教師素質較低,方法簡單、生硬,教育教學質量較差。三、因材施教,切實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曾感嘆:“從我手里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教育的這種反差告訴我們,對“學困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特殊群體,教育者必須正確認識他們,研究他們,將溫暖的師愛奉獻給他們,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那么如何做好“學困生”的教育轉化工作呢?

1、對智力型“學困生”要耐心引導,幫助他們開啟心智。以“笨鳥先飛”的道理鼓勵他們:只要肯下功夫,勤奮學習,多練多讀,不懂就問,一定能取得好成績。有個學生李×,由于各科成績很低而產生了退學的念頭。教師了解他的情況后,跟他進行心理溝通,下課后常到他座位上聊聊,激發他的學習興趣和自售心,并給他布置一些比較容易的練習,還指導他每節課前都進行預習,課后認真做練習。期末考試,除英語科外,李×各科都及格了。

2、對動力因素型“學困生”要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引導他們樹立自己的奮斗目標,從內心深處生發出強大的學習動力。同時,督促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個龔×同學,教師首先通過家訪了解他家的情況(父母很溺愛他,但對他的學習成績不太重視),然后跟他父母溝通,達成共識,共同對他進行理想前途教育,幫助他樹立理想,明確目標,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在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該同學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不久,他在段考中獲得了三等獎。

3、對學習不得法型“學困生”要從學習方法、思維方式等方面幫助他們,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如有個叫陳×的同學每次物理測驗都是30多分,老師找她談心。她說她也認真學了,那些公式、定理、概念都背得很熟了,可就是成績不好。老師引導她進行具體的分析,指出她成績不好的原因主要是在學習方法上,沒有注意分析、歸納和總結。后來她認真調整了學習方法,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中考物理成績達91分。

4、對外因導致型“學困生”,要密切與家長聯系,促使老師、家長、學生一起談心,有時也請學校領導或司法部門的人員、老師和家長對學生一起進行教育,使他們走上學習的正軌。如伍×同學上課經常違紀,班干登記他的名字他就罵人,老師對他進行批評教育后,第二天他就不來學校。打電話到他家,他爺爺說不在家。后來老師在街上的網吧里找到他,他承認上網已有一個月了,還和別人一起偷過東西。通過了解,知道他父母到外地務工,生活由爺爺照顧,這段時間他說到同學家住,他爺爺就沒多問。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請鎮司法所同志和他爺爺來到學校,一同對這個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和前途教育。經過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耐心教育,他的思想慢慢改變了,成為一名遵守紀律、勤奮學習的學生。

總之,作為一名班主任,有責任管理好一個班;作為一名教師,有責任教好每一位學生,決不能把“學困生”當做包袱,輕視他們,放棄他們,而要講究教育教學藝術,因材施教,切實有效地幫助他們,使他們產生學習的信心、希望和動力,使每一個“學困生”重新回到前進的學習隊伍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