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小學教育論文

時間:2022-02-27 04:36:28

導語:因材施教小學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因材施教小學教育論文

一、小學教育中實施“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1.因材施教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新課程標準提出“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要求教師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學中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它真正地從學生入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針對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所以它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的。

2.因材施教可以改善兩極分化小學生剛剛開始學習文化知識,就已經逐漸地產生了差距。拿數學學科而言,有的學生每次考試都是滿分,而有的學生則剛剛及格。這樣下去,學生之間的差距會越拉越大,不利于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而因材施教則可以使不同的學生得到相應的發展,從而改善兩極分化的現象。

3.因材施教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拿四川省來說,有很多的邊遠地區,教學條件較差,家長意識淡薄,學生學習勁頭不足,所以一旦學生得不到適合自己的發展,無法產生學習興趣,樹立自信心,就很有可能會破罐破摔,甚至會輟學。所以因材施教,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

二、小學教育中如何實施“因材施教”

1.正視學生的差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是課程改革綱要提出的要求,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徑。在每一個班級里,都會有優等生,有中等生,也有后進生;有調皮的學生,也有遵守紀律的學生;有聰明的學生,也有反應遲鈍的學生。所以說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不能無視他們的差異,對其進行統一要求與評價,而是要看到他們之間的差異,分析每個學生的學情,對他們作出深入的分析和正確的判斷,這樣才能有條件實施因材施教。

2.進行分類教學由于學生所處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不同,其學習習慣和主要學習方法也存在很大不同。針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教師需要在合理把握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對學生加以分類,并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比如在面對一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時,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給予他們以“特別”關注,采用讓他們回答問題或者在其身邊短暫停留的方式激發他們的有意注意意識;針對一些計算基礎較差,或者計算能力不能滿足現有需求的學生,教師要從對其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總結出發,明確此類學生的特長點,并強化其對運算口訣和手算方式的記憶和應用;而針對一些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無法理解某些立體圖形的學生,教師需要從采用實體模型的方式,結合學生自主的動手操作,讓其進一步加深對于立體事物的認識,進而構筑其立體思維結構。總的來說,實施分類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讓所有學生學有所得、促進學生成才。同時,能促使教師不斷探索適應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和教學能力。如:(1)基本訓練:①求出下列三角形的面積。(單位:分米)②一個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5厘米,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2)變式訓練:①直角三角形三條邊分別是3厘米、4厘米、5厘米,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②一塊三角形菜地的面積是276平方米,量的它的底邊是46厘米,這塊三角形菜地的底邊上的高是多少米?(3)深化訓練:在圖紙上畫出底邊是4厘米,面積是6平方厘米的不同形狀的三角形。這樣的作業起點低,且可以滿足不同需要的學生的作業要求,符合最近發展區原則,可以切實做到因材施教。

3.做好特殊學生的教育班級內有幾十名學生,勢必會有情況較為特殊或者行為比較特殊的孩子。這部分學生雖不占多數,卻是我們進行因材施教不可忽略的一個群體。比如單親家庭的孩子,生性孤僻,不合群,我們在教學中就要多組織他們與其他同學進行合作,鍛煉他們的合作能力;又如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關愛,我們在教學中就要多細心觀察,無微不至地予以關懷,讓他們感受到濃濃的愛;再如違反紀律屢教不改的學生,我們要多夸獎、鼓勵,或者發掘其閃光點,將他們的興趣從調皮搗蛋轉移到努力學習中來。

三、結語

當前,我們的教育領域大力提倡因材施教,并不是一時的跟風,而是根據教育的規律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所作出的科學的選擇。尤其是對于小學生,更是要摸清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其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遵循多元智能理論,使其為今后初中、高中的學習打好基礎,從而最大限度地促進小學生的發展。為此,我們小學教師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究,希望本文可以拋磚引玉,引發諸位同仁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祝長友單位: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衛城鎮中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