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元素藝術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2 03:59:17

導語:和諧元素藝術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和諧元素藝術教育論文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無論是“儒家”還是“道家”,都認識到了藝術形態中“和”的本質:《莊子•天下篇》里說“樂以道和”;《荀子•儒效篇》里說:“樂言是其和也”;孔子關于“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的學說,則從藝術的“激發情志、體驗情理、協和情感、宣泄情緒”等人的感知和接受角度,準確總結了人對藝術形態的正面依賴即藝術形態對人的和諧作用。“和諧”作為關系范疇,它在指事物的協調、溫和、平衡、融洽的理想狀態的同時,又指人為實現這一目標在整合異質中所呈現的內外在和諧統一的動態過程。社會要健康、穩定及快速發展,和諧是基礎,而和諧的關鍵在于和諧發展的人。藝術教育,便是通過藝術形態本身及藝術教育過程所折射、釋放的和諧信息,在使教育對象獲得藝術專業知識或素質的同時,提高其內外在諸因素協調及平衡的能力,以達到促進人的和諧發展的目的。

一、藝術教育與和諧人格

人格,是指個體在適應他人、自然、社會環境與事物時所顯現出不同于他人的性格,是行為的方向標。人的和諧首先是人格的和諧,只有具備和諧人格的人,潛能才有望自由、充分的發展,創造力才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個人能量社會化。而藝術教育對人格的優化、激進即和諧作用早已在實踐中被證實。33歲的麥克阿瑟獎金獲得者羅伯特•魯特•伯恩斯坦曾經研究了150位科學家的傳記,他發現幾乎所有的大科學家、發明巨匠,都同時是詩人、提琴手、作家或者業余畫家。由此他認為:“在教育過程中,任何放任自流的教育、憑受教育者從個人愛好出發的教育或者不包括藝術在內的教育,都不是完美的教育。藝術教育猶如給心靈加上了眼睛,給理想增添了翅膀,否則,學生們只能置身于混沌的世界而一籌莫展”。由于生命存在的有限性,人類會對終極產生不安和焦慮;由于社會激烈競爭狀態的存續,又會導致人類情感、道德的懈怠和軟化,它們都是造成人格危機的溫床,都是人類人格危機蔓延的加動力。對此,佛洛伊德認為,美是欲望之升華,藝術不僅是人們脫離現實的壓抑和束縛的避風港,而且為人本能欲望的滿足與宣泄提供了一條合理升華的途徑。因為藝術是人本質對象化的主要方式,是對人高尚的生命及精神的再現和弘揚,當人本質的藝術美進入藝術審美視野時,藝術審美所引發的積極情感就是對人的現實本性即和諧、理想人格的體驗和肯定。西方美育之父席勒則把人的生命狀態分為三種:自然人、審美人和道德人,在他看來,道德的人不能產生于自然狀態,只能由審美的人中勝出,即要成為一個道德的人,首先必須成為審美的人。中國近代教育史中記載,蔡元培先生就曾經將美育納入國家教育方針中,他當時極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來實現道德教育及人格培養的目的。戲劇理論家狄德羅更有一句名言:“只有在戲劇的池座里,好人與壞人的眼淚交融在一起”。美育的核心內容是藝術教育,藝術教育就是通過藝術形象本身及創造性、理想化、多元化的教育過程,在對人情感的引導及凈化、道德品質的粘補及修正和心理平衡能力的積累及提高的同時,促進受教育者健康即和諧人格的養成。人格是內在力量的持久組織,它能幫助一個人決定任何情形下的反映,并同行為保持一致,由此,我們可以把“持久性”和“一致性”看作是人格的基本特征。藝術教育過程和藝術本身對人情感的震撼不僅體現在當時的審美愉悅中,更重要的是它會伴隨審美者的感受記憶融入道德成分里,逐漸在審美者的感性情欲中消融、歷練,在潛移默化中積蓄成人的審美心理因素,進而在形成真善美的價值取向的同時,最終達到左右人的精神氣質及規范人格的目的。從一位波蘭鋼琴家回憶錄改編的電影《鋼琴師》中我們看到,那位猶太鋼琴家雖面臨二戰時期種族滅絕的考驗,但他卻泰然自若的堅持用手指虛擬演奏,心境在無聲的音樂中定格并堅守,心中的音樂幫助他戰勝了困境和死亡。而“形象”、超然并和著靈性的鋼琴音樂,也同時喚醒了那位冷酷的德國軍官沉睡、麻木的人性。在猶太藝術家和兇殘的德國軍官之間,發生著音樂與屠刀的搏斗、天使與野獸的較量,最終,是鋼琴和音樂的力量戰勝了絕望、復蘇了人性。德國哲學大師謝林說:“只有藝術和審美的創造,才是唯一戰勝生命焦慮的力量和對生命的最終慰藉”,而這種力量和慰藉所產生的結果,會經常超出人們的想象和意料。由此,從人格的持久性和一致性特征出發,藝術素質一旦深入人心即內化,它將對人性即人格起著普遍及恒久的支持作用。善是美的前提,美是真和善的具體表現。事實證明,藝術教育即審美過程中所體驗和積蓄的藝術本質化的情感,的確是激發人們心靈深處自覺追求真善美及歷練人格的理想營養源,因此,在藝術中追求人格的道德境界和在道德中追求人格的藝術境界,應是通達人格美育即人格和諧的重要途徑。

二、藝術教育與和諧交流

人類主要依賴人際交流溝通、存續和發展,社會心理學家把人際交流分為“雙向交流”和“信息傳遞”兩種形式。后者的單向性和非對稱性,只能使接受者作為客體被動接受主體發出的信息。而前者的平等性,則開發和調動了參與者的主觀能動意識,使雙方在相互碰撞下,達到交換思想、溝通情感、開拓思維即和諧交流之目的。在藝術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或者心靈與藝術之間,由于他們既具備雙向交流的基本條件———雙方,又進行著彼此主觀能動意識的碰撞,所以,應是社會心理學家眼中的“雙向交流”。但他們不是普通的程式化、被動式的人際交往,而是在藝術形態的激發和感召下,心靈與心靈之間、心靈與藝術之間相互碰撞后的下意識自覺溝通。這種各自主觀能動意識有感而發的、無功利的和真實的溝通,在藝術“為美”本質的澆灌和給予中,必然產生人心向善的結果即人我和諧的交流。藝術教育的主體形式是“課程教授”與“創作展示”,它們的核心是藝術傳播與藝術接受。“課程教授”中的教授者、接受者(學生)之間與“創作展示”中的藝術家、接受者(觀眾)之間,前者是將藝術作為授課內容教授給他人,后者則是通過藝術創作展示助人接受。雖然二者的傳播和接受形式不同,但都是人際交流形式中典型的“雙向交流”,它們的傳播宗旨皆是傳道解惑。就藝術形態本身而言,它的自然、和諧及本質的美,往往使交流者之間即心靈與藝術之間、心靈與心靈之間,永遠處在主觀彼此下意識的感應、欣賞及愉悅的積極狀態中,這自然形成了心靈與藝術之間、心靈與心靈之間忘我、平等、主動的和諧交流,這種潛在的、下意識的審美交流特性,對人的深層心靈溝通起著積極的不可替代之作用。法國作家繆塞在談創作體驗時說:“當作家在書寫的時候,是心在說話、在呻吟、在融化,是心在舒展、在流露、在呼吸”。海明威也曾形象地將藝術創作中的審美體驗和審美交流比做人與作品在“戀愛”,說“猶如你已經向你所愛的人傾訴愛情一樣”。蔡元培先生則說:“食物之入我口者,不能兼果他人之腹;衣服之在我身者,不能兼供他人之溫;以其非普遍性也,美則不然”。他認為,以人對美的普遍認同感和美自身的超功利性,下意識的審美結論盡可超越利害,融合人我。當人們隨著藝術的教授、展示過程的引導而進入自由、廣闊的想象空間時,藝術家、藝術形象、藝術接受者之間便下意識架起了心靈溝通與內在自我交流的橋梁,由此,便自然產生了在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傳播者與傳播者之間及接受者與接受者之間自然的感情傳遞和呼應,他們在藝術與心靈的共鳴與下意識的主動交流中,各自實現著對文化及精神實質的判斷和理解,即在內心深處本能的實現著“和而不同”的、自覺的和諧交流。在藝術教育活動中,除了藝術傳播者和藝術接受者之間的雙向交流外,他們各自還處于多方的即彼此兼具的藝術審美交流中。以藝術傳播者為例,他們的創作過程,是建立在經歷了對人類靈魂的探索和對群體內在律動的窺視之上的,正如詩人榮格所言:“每一位詩人都為千萬人道出了心聲,為其時代意識觀念的變化說出了預言……”。也就是說,詩人只有在接受了(多方)“千萬人的心聲”和“時代意識觀念的變化”的信息,并且與他們溝通和交流,才能贏得優秀藝術作品,就此,藝術傳播者已同是藝術接受者。又以藝術接受者為例,在藝術諸因素對其意識及感官、視覺的沖擊下,藝術接受者們一會兒置身于作品的人物、情節及環境中,一會兒又徘徊在現實生活里。對此,藝術心理學家維爾茨基是這樣描述的:“讀者從兩個方面觀察悲劇:一方面,他通過哈姆雷特的眼睛察看一切;另一方面,他用自己的眼睛察看哈姆雷特,所以,每個觀眾既是哈姆雷特,又是他的觀察者……”。有人把觀眾即藝術接受者上述的“里出外進”現象稱為藝術的表演性,即如臺下的藝術接受者,一直都下意識的在觀眾與舞臺形象(表演者和劇中人物)———藝術傳播者之間搖擺、重疊。就藝術傳播者和藝術接受者而言,除了彼此雙向交流外,這種多方的即彼此兼具的深層溝通和審美交流,往往是二者到達理想藝術境界的重要條件。這種超越語言信息傳遞的、以同一場景與同一情感體驗生成的高級心理對話與溝通,在藝術傳播者與藝術接受者同在社會、歷史、人生、藝術家、作品等之間充分游走至感悟中,在藝術形態本身的超功利境界中,在心靈與藝術之間“為美”因素的碰撞中,定以各自的自覺交流形式贏得人類所追求、需要的美及和諧。從心理學角度看,當人們進入藝術境界時,伴隨審美體驗的提升,來自外界的干擾逐漸隱退,審美主體隨之進入趨向平衡的審美心理場,此時,心理的各種負重、壓抑、焦慮得到化解和消釋,取而代之的是藝術審美進入高潮的主要標志———情感的凈化,而情感的凈化則是對人情緒宣泄的極大超越,這種超越可以使人平衡精神、疏導思慮、提升境界,進而實現在個體心理和諧基礎上的人與人之間及群體的和諧交流。

三、結論

藝術教育就是確立藝術文化主題意識的教育,它將歷史沉積下來的藝術文化傳統,通過教育手段的引導及訓練,在受教育者深層心理結構中形成肯定的心理傾向或思維方式,這其中不乏形成肯定的和諧人格傾向與和諧交流方式,對此,經過上述分析,結果已得到了證明。“和實生物”,要建立和諧社會,就要有和諧發展的人。就要需要和諧人格為“生物”之動力,就需要和諧交流為“生物”之手段。因此,開展并加強藝術教育,實現個人潛能、創造力最大限度的發揮即人的和諧發展,是教育事業對社會、國家的建設性貢獻。

作者:徐慕瑄單位:天津市東麗職業教育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