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和諧企業構建和諧社會
時間:2022-06-27 06:27:00
導語:活力和諧企業構建和諧社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必須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心在基層。鞏固和發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成果,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做好企業、城市社區、機關和學校、科研院所、文化團體等事業單位黨建工作,推進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發揮基層黨組織凝聚人心、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的作用。”
面廣量大的非公有制企業,是溫州最基層、最廣泛的社會細胞,是構建“和諧溫州”的重要基礎。去年,溫州市委在全國率先作出了“以建設活力和諧企業為目標、推進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部署,把建設“活力和諧企業”作為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總目標、總任務、總載體,組織實施了“抓黨建、筑和諧、促發展”試點工作并加以推廣。一年多的實踐證明,“活力和諧企業”,既是溫州基層黨建工作的一大創造,又是溫州構建和諧社會的一支重要力量。
今天,本報溫州分社解讀溫州創建“活力和諧企業”的新理念、新實踐和新成果,向讀者展示新時期黨建工作的“溫州經驗”,為我省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參考,敬請關注。
創新之舉和諧之基
——溫州通過建設“活力和諧企業”構建和諧社會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中國,企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體和社會的主要細胞。中國民營經濟先行區溫州,目前擁有近2.5萬家非公企業,從業人員超過200萬。這些非公企業與員工的生存發展狀態,正成為“活力溫州”、“實力溫州”與“和諧溫州”能否順利建設的重要因素。
溫州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就在這樣的歷史時期,肩負起新的歷史使命,也迎來了一次創新發展機遇。
溫州市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起步較早,1987年建立了全省第一個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瑞安市振中工程機械廠黨支部。近20年來,溫州市委著力抓好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組建工作,不斷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截至*年8月,全市已在非公企業建立黨組織3410個,黨的組織覆蓋1.5萬家非公有制企業,黨在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溫州市委清醒地認識到,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建立黨組織并不是黨建工作的最終目的,有效地發揮黨組織作用才是黨建工作的根本。黨在非公有制企業中有沒有影響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取決于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作用的發揮程度。
更為關鍵的是,非公企業是溫州經濟發展的主體,是溫州社會的“細胞群”,其能否和諧發展,直接關系著“三個溫州”建設的推進。目前,一些“低小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和諧“音符”,諸如勞資關系、安全事故、環境污染、企業誠信、社會保障等問題。這種不和諧因素一旦顯現,就會產生連鎖效應,直接影響城鎮、社區、農村、各行各業乃至全社會的和諧。
因此,提升非公企業黨建水平,既是加強黨的建設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又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新課題,必須在探索與創新中求得突破。
一番深入調研催生的新理念——
“活力和諧”是企業各方共同的價值取向
溫州市委意識到,要讓黨建工作在非公企業中發揮更好作用,就必須尋求企業共同的價值基礎,形成一個讓企業各方認同的黨建工作目標,激發企業和諧發展的內源動力。
非公有制企業所有制結構的特殊性,決定了企業黨組織、企業主和企業職工都有各自的價值取向。比如,企業主的價值取向是獲取最大利潤;企業職工的價值取向是追求自身福利最大化;企業黨組織的價值取向是實現黨的組織建設目標。但通過調研分析卻發現,各方的價值取向之間有一定的內在聯系。企業主追求成本最小化和收入最大化,其實質就是加快企業發展;企業職工追求自身福利最大化,就需要與企業主共同努力,把企業做強做大;黨組織追求組織建設目標,其落腳點也是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可見,企業主、職工和黨組織三方的價值取向是有共同之處的。
*年7月,溫州市委組織部在調研和試點的基礎上,結合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戰略思想,立足非公有制企業實際,在我省率先提出把建設“活力和諧企業”作為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目標,得到了企業各方的共同認可。此后,溫州市委明確提出,將建設“活力和諧企業”作為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總目標、總任務、總載體,黨組織是建設“活力和諧企業”的核心力量。
溫州市委提出的“活力和諧企業”,其內涵定義:一是企業發展充滿活力。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企業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呈現出旺盛生命力;二是企業內部實現和諧。企業中不同層次人員分工協作,和諧相處,獲得盡可能大的公平感和相應的滿足感。企業內部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科學合理,組織運作協調高效。企業文化和諧,人本理念、團隊精神等先進文化不斷發展;三是企業與外部和諧共處。企業集群內和諧創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競爭。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和社會聲譽。企業重視環境保護,實現與自然的和諧。
這些內涵定義包容了企業里的各種價值目標,蘊涵著各種價值取向的同一性。一是完全符合黨中央的戰略要求,既體現了“發展是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戰略思想,又融入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目標,并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二是完全符合企業的發展需要,企業職工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發展的環境得到改善,企業的投資回報率不斷提高,企業利益得到實現。三是完全符合職工的利益追求,企業得到健康快速發展,企業職工的福利、收入就會增加。
從此,溫州以建設“活力和諧企業”為目標推進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有效地解決了企業各方的思想“困惑”,使黨組織成為和諧建設的核心力量,在企業中形成了抓黨建工作的“內源動力”。短短一年多時間,溫州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發生了一系列新變化:
企業主的思想“疙瘩”解開了。大多數企業主認為,建設“活力和諧企業”既是黨建工作目標,也是企業所追求的目標,逐漸意識到黨建工作是為促進企業發展服務的,黨組織是企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主動抓黨建”的氛圍更加濃厚;
企業黨組織書記的思想“包袱”卸下了。一些企業黨務工作者說,過去做黨務工作,說話底氣不足,工作腰桿不硬。現在認識到,為企業發展服務不僅僅是企業主與員工的需求,也符合“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大政方針,開展工作覺得氣更順了、干勁更足了;
企業職工對黨組織更加擁護了。黨組織圍繞建設“活力和諧企業”抓黨建,得到了企業主的認同,企業主支持黨建工作,黨組織在企業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了,特別是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企業職工對黨組織就更加擁護了;
地方黨務機關找到了工作著力點。按照建設“活力和諧企業”的要求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使從事非公企業黨務工作的同志感到豁然開朗,工作目標更清晰了,工作起來也得心應手了……
一系列創新舉措促成的新氣象——
“活力和諧”成為溫州民企新追求
溫州市委把建設“活力和諧企業”作為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總目標、總任務、總載體之后,贏得了廣大企業主和企業職工的真心擁護。“總目標”,明確了黨組織朝什么方向做的目標定位問題;“總任務”,解決了黨組織做什么的具體功能問題;“總載體”,找到了黨組織怎么做的方法途徑問題,它構成了抓黨建工作的一個完整體系。正如市委書記王建滿所說:“活力是前提,活力促和諧;和諧是基礎,和諧促發展。圍繞‘活力和諧企業’抓黨建,是發展之需、黨建之要、企業之盼。”森馬集團董事長深有感觸地說:“黨組織把促進企業‘發展充滿活力、內部關系融洽、外部環境友好’作為工作目標,這也是我們業主夢寐以求的事。”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溫州各地推出一系列務實的舉措,將“活力和諧企業”創建工作不斷引向深入:
“熱度”在上升。溫州組織非公企業開展了“抓黨建、筑和諧、促發展”活動,各地召開了非公企業千人動員大會,吸收業主和企業黨員參與,形成了企業抓“活力和諧企業”建設的濃厚氛圍。今年“七一”期間,溫州開展“黨員業主老區行”活動,組織一批黨員業主到文成、泰順、平陽等欠發達地區慰問老黨員,與農村開展共建活動,向全市非公企業主發出了“爭當時代先鋒、支持農村建設”的倡議書,一大批業主紛紛響應,參與新農村建設。
“深度”在挖掘。溫州各級黨委職能部門,大膽探索,不斷實踐,在提升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質量、建立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活動保障機制等方面,創造出許多好的做法和經驗。樂清市堅持把企業發展與黨建開展連結起來,探索建立黨組織抓活力和諧企業建設評價體系,對活力和諧企業目標進行量化細化考核,督促企業抓好創建工作。平陽組織開展了和諧企業共建活動,使黨委與企業實現文化共育、平安共創、思想共做、人才共管。
“廣度”在拓寬。溫州市細化黨組織組建目標,不斷把黨的工作從較大規模企業向小規模企業延伸。組織開展“黨組織組建月”、“‘隱型’黨員梳理月”活動,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面不斷擴大。積極做好優秀職工的培養工作,努力做到每個企業有入黨積極分子。“七一”前夕,組織全市非公有制企業新黨員舉行集體入黨宣誓,2097名新黨員參加了這次宣誓活動,使黨員思想上得到了震動,也觸動了廣大職工的思想。鹿城區通過開展活動和諧企業建設,30家企業主動申請建立黨組織。自活力和諧企業建設以來,溫州新增非公企業黨組織920個。
創建“活力和諧企業”,迅速增強了黨組織的吸引力。一些企業黨員逐漸摒棄了雇傭和臨時的心理,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投身企業生產經營。黨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增強,一些“口袋”黨員紛紛亮出黨員身份,主動接轉組織關系。員工向黨組織申請入黨的不斷增多,僅瑞安市*年要求入黨的企業職工就達2200人,新發展黨員375名,同比分別增長45%和80%。
不僅如此,溫州市委還科學系統地設置了企業黨建工作目標任務體系和活動載體,將“活力和諧企業”創建成為一個操作性強、載體清晰、任務明確的系統工程。創造出了“雙向互動機制”、“品牌文化戰略”、“關愛職工行動”、“人員素質提升計劃”、“反哺社會工程”等五個方面的子載體,并對每個子載體細化為若干小載體。鼓勵廣大非公企業圍繞“企業經濟效益好”謀劃活動,圍繞“人才隊伍培養好”設計活動,圍繞“企業文化氛圍好”組織活動,圍繞“安全生產管理好”安排活動,圍繞“職工利益維護好”開展活動,圍繞“社會責任履行好”籌劃活動。
更令人欣喜的是,越來越多的非公企業把創建“活力和諧企業”作為新追求,越來越多的非公企業黨組織“順勢而為”,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特別是在促進企業內部關系和諧上,黨組織發揮了整合利益、調解矛盾的獨特優勢,成為非公企業和諧發展的“動力源”。如今,溫州廣大非公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正得到企業主更大的支持,有的沒有活動經費,企業主解囊相助;有的沒有活動陣地,企業主就專門騰出活動室。比如,嘉利特荏原泵業有限公司*年黨建經費預算達到25萬元,占員工工資總額的2.16%。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說,“黨組織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發揮了‘導航器’、‘主心骨’、‘內當家’和‘先鋒隊’的作用,為企業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今創建‘活力和諧正泰’,黨組織釋放的‘和諧能量’更大了。”
據悉,按照全省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會議精神,溫州明年將開展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兩個年”活動,即“活力和諧企業建設年”和“黨組織組建年”,力爭職工50名以上且營業收入超500萬元的企業都建有黨組織,讓更多非公企業向“活力和諧企業”邁進。
“活力和諧企業”成為“和諧溫州”建設的重要力量
如今的溫州,越來越多的非公企業黨組織圍繞建設活力和諧企業,創造性地開展活動,形成了一大批首創或獨特的做法。一批又一批溫州民營企業走上“活力和諧企業”的建設之路,它們成為“和諧溫州”建設的重要基石和嶄新力量。
創建“活力和諧企業”,讓黨組織、企業主、員工各方面凝心聚力,共同推動企業走上充滿活力、快速健康發展之路。德力西集團建立了黨委+董事會理論中心組聯合學習制度,實現人與企業的全面發展。華峰集團專門成立了黨組織與董事會理論學習聯合會議制度,每月定期召開,共同研究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共同破解企業面臨的諸多經營難題。同時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等活動,車間主任、班組長基本上都由黨員擔任,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新雅集團黨總支首創了“時政要聞天天講、法規條文天天讀、安全知識天天學”的“三個一分鐘”晨學機制,編發每天一期的《三分鐘導讀》,選派宣講員進行宣傳,使企業員工每天都能接受多方面的培訓。曙光印業集團黨支部以“節約型企業”創建為切入點,努力把黨務工作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引導黨員和職工提出合理化建議,鼓勵大家改進工藝、技術和設備,開展以節水、節能、節物為內容的“三節約”實踐活動,使企業效益進一步提升。更多的非公企業開始實施“人才素質提升計劃”,提高企業從業人員的思想素質與業務水平,有的實施“黨員人才工程”,開展“人才結對”活動,有的開展“我為企業獻一策”、“小創造小發明”、“勞動競賽”、評比技術標兵等活動,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這一系列創新,讓一大批溫州民企更具活力、更具競爭力。
創建“活力和諧企業”,進一步理順了勞資關系,改善了生產關系,體現了以人為本,推進了企業內部和諧,使一家家民營企業成為一個個溫馨的大家庭。金州集團黨委參與制定民營企業首個“內退制度”,凡在職47周歲以上女職工和57周歲以上男職工作為“內退對象”,并以其在崗時的工資等級為依據每月分別發放800元至1400元不等的5個級別生活費;“內退”期間,醫療費、養老保險金、失業金等照樣由集團公司繳納。奧康集團黨委組織推出“真心關愛員工、促進企業內部和諧”系列舉措,定期組織身體檢查,成立奧康愛心基金會,先后為230多名困難員工資助了53萬元,今夏為員工宿舍安裝600多臺空調。還成立了企業調解委員會,實行“員工談心接待日”制度,設立員工意見箱,及時化解內部矛盾與糾紛。瑞立集團黨委探索成立了“職工生活管理委員會”,專門負責協調解決企業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的矛盾糾紛,較好地實現了黨組織柔性管理和企業剛性管理的有效銜接,化解了諸多內部矛盾,創造了企業內部更加和諧的人際環境。集團董事長張曉平深有感觸地說:“黨建是企業最實的投入、是企業最大的財富、是企業最好的資源、是企業最亮的品牌”。華儀集團黨委引導企業尊重員工意愿,形成計時、計件和年薪制三種工資支付方式,供員工自主選擇。同時首創了“2+2”員工愛心基金,即由每位員工每月出資2元錢,企業為每位員工配套出資2元錢,解決員工生活中的燃眉之急,目前累計金額10萬余元。華峰集團則建立“四必訪”制度,即員工結婚必訪、生病住院必訪、遇到困難必訪、家有糾紛必訪,建立關懷員工的長效機制。
創建“活力和諧企業”,進一步融洽了企業與社會的關系,促進了“企業外部環境友好”,更好地履行了社會責任,使企業真正成為“和諧溫州”建設的生力軍。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溫州廣大非公企業黨組織積極推動企業參與“千企千村結對共建”活動,扮演了重要的新農村建設者角色。目前,溫州全市已有725家較大規模企業與532個行政村結對共建,強力拉動了新農村建設的勢頭。海螺集團黨委按照工業反哺農業的要求,對企業與欠發達鄉鎮間的反哺路徑進行成功探索,在蒼南觀美鎮巖聯村等地建立了晴雨傘加工基地,提供扶貧資金15萬元作為貧困戶發展基金,對來料加工的“新手”進行補貼工資,吸納了100多個農村富余勞動力,達到了村企共贏的路子。今年,正泰集團在集團黨委的牽線搭橋下,企業加強了與周邊農村的聯系,先后為白鷺嶼等3個村辦公樓建設、小學擴建、老年活動中心建設等工程捐資350萬元,贏得了群眾好評。“桑美”超強臺風過后,康奈集團把58萬元的資金和實物送到蒼南救災第一線,積極幫助重災區群眾重建家園。更多的企業主動參與“慈善一日捐”等社會公益事業,組織開展扶貧幫困活動,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感,提高了企業的社會美譽度。
溫州建設“活力和諧企業”的創新之舉,還引起黨建專家的關注、得到了充分肯定。中央黨校黨建部主任、世界政黨比較研究中心主任王長江日前專程到溫州調研,他認為“以建設活力和諧企業為目標開展非公企業黨建的實踐探索,具有重大意義”。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一是對解決非公企業黨建課題本身意義重大。非公企業黨建在初始階段更多的是考慮如何擴大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面,溫州進一步針對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而進行積極探索。二是對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意義重大。建設活力和諧企業從企業這個微觀層面上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回答,企業內部、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社會、企業與自然環境等的和諧協調發展,是從實踐中得出的,完全符合中央精神,更是中央重大戰略思想在實踐中的發展。三是對執政黨理論發展意義重大。執政黨的任務就是要推動發展,實現科學發展。從這個角度出發,非公企業中黨的根本任務就是推動企業發展,為企業發展服務。建設活力和諧企業從實踐上對執政黨理論進行了驗證。四是對從微觀層面解決黨的領導和黨的執政問題意義重大。建設活力和諧企業解決了黨在非公企業中起何作用、如何起作用等問題,在企業這個微觀層面上回答了黨在非公企業如何加強領導、如何鞏固執政地位的課題。最后,他說,溫州“建設活力和諧企業”同樣適用于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具有一定的普遍推廣價值。
實踐證明,建設“活力和諧企業”,是溫州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中的新創造,是溫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新動力。如今,這種新創造與新力量,如同一種嘹亮而悅耳的“和諧音符”,合著“和諧溫州”建設的堅定步伐,在浙南大地上激昂地奏響……
- 上一篇: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認識與實踐
- 下一篇:黨制度建設的歷史經驗及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