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微學習遠程教育發展探究
時間:2022-10-07 03:31:45
導語:移動微學習遠程教育發展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移動微學習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學習方法,其特點主要體現在:一是在學習內容上,具有現代化特征;二是在學習時間上,具有自由分散性特征;三是在學習過程上,帶有明顯的個性化特征;四是在信息管理方面,具有典型的聚合性和社會性特征。可以把移動微學習融入遠程教育體系,與傳統在線學習方式有機融合,關注學習內容間的隱性關聯;實現正式學習和非正式學習的優化組合,重構成人學習者自我的學習時空;基于移動端下設計下遠程教育活動,確保學習生態圈的動態平衡;改造、開發課程資源,使課程資源真正適合移動化遠程教育;注重學習內容的質,注重思維的可視化設計,從而提升成人教育的質量。
[關鍵詞]移動微學習;遠程教育;課程資源;在線學習
進入21世紀以來,終身學習理念廣為流行。為了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人們渴望隨時隨地以快樂而簡單的方式進行學習。而移動微學習為人們的這種渴望提供了很大的可能。微學習可以讓學習者利用一切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真正實現按需學習,此種學習方法移動特性滿足了學習者學習的需求。20世紀60年代,為了教師教學技能訓練易行、有效,美國斯坦福大學發端的“微格教學”,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與世界各國的教師教育中。并且,隨著信息技術深入影響人們的學習,再加上移動通信技術的支持,使得微學習表現出新的特征,突顯了便捷效力的優勢和價值,學習系統要素、學習者的學習需求等也不斷地發生變化。根據《2014年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稱,中國網民的人均每周上網時長達25小時,中國網民總數突破6億,接近總人口的一半,手機網民達到了5.006億。目前,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移動學習中高效化、個性化和微型化的優勢,讓遠程教育學習者真正體驗了一場“無線革命”,而移動微學習則實現了真正意義上“隨時、隨地、隨身”的無縫學習。因此,面對移動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傳統遠程教育應積極擁抱移動學習,突破傳統遠程教育的瓶頸。
一、移動微學習概述
(一)移動學習概述。目前,對于移動學習,從不同角度上,學術界具有不同的理解,如:將移動學習作為數字化學習的擴展,將其作為遠程教育的一種新形勢,將其作為一種全新的技術與學習方式。移動學習是借助無限移動通信網絡和便捷式的移動終端,為滿足學習者不斷增加的彈性學習需求,進行主動學習的一種新型數字化學習方式。其具有以下幾點優勢。1.碎片化。移動學習能夠讓學習者利用碎片化時間,在正式學習之余,對學習成果進行鞏固,強調片段式的學習內容和碎片化學習,注重對知識進行重構和精華提煉。2.隨時隨地。借助于移動微學習,可以突破空間上的限制,開展多種形式的非正式學習,學習的機會大幅度提升。3.交互性。4.突破傳統模式。在功能上,移動學習包括入學注冊、課堂學習、在線答疑等,可以承載豐富的內容,能夠快速完成內容交付和傳播,建立直接即時聯系,突破課堂限制。5.個性化。移動學習中,學習者可以自主地選擇學習資源,充分地體現學習者的主體性和主導性,為學習者提供了定制化的自主學習方式。(二)微學習概述。目前,對移動學習和微學習研究上,我國的學者還沒有達成統一的認識,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這種來源于新型的移動微學習形態具有了更多的維度和特征。如:黃榮懷教授等人認為“移動學習是指在非固定和非預先設定的位置下,學習者有效利用移動技術所發生的學習”。移動微學習中包含了學習者、學習內容、學習媒介和學習環境四個要素。學習過程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演變的過程,最初體現為大眾學習,隨著社會的發展體現為微眾學習,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出現,個性學習成為一種普遍趨勢,學習資源的微化、學習者個性化需求,是移動微學習形成的基礎。2004年,奧地利學習研究專家林德納首次提出了微學習概念,他認為“微學習聚焦于時間較短的學習活動,是處理比較小的學習單元”。微學習不僅僅是技術引起的學習形式變革,其具有多種特點,如:學習內容片段化、學習過程個性化等。同時,微學習包含了一系列人類學習的新發展,如:信息時代信息獲取與加工整理、學習模式和過程、思維方式等。移動微學習兼有移動學習和微課程學習兩個方面的特征。微課程是指教師以視頻為主要載體,圍繞著某個知識點,展開的時間緊湊的教學活動,包括重點、難點和疑點。其主要具有短小精悍、有針對性、系列化等特點。對于成人來說,微課程的學習時間通常在5-10分鐘之內,一般情況下針對某一重點或難點進行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其難點和重點;多節微課共同組成的一門課程。由此可見,“微課”是傳統遠程教育的重要補充和資源拓展,能夠利用碎片化時間提供碎片化知識,能更有針對性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學習,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以查缺補漏、鞏固知識的途徑[1]。
二、遠程教育的內涵及現狀分析
(一)遠程教育的內涵。目前,移動學習已經成為國內外諸多學習者及移動通信商的關注焦點。在《從遠程學習到數字學習,從數字學習再到移動學習》中,著名遠程教育專家德斯蒙德•基德斯蒙德•基根據學習形式與手段的不同,認為移動學習產生了四種變化,遠程教育的發展經歷了四代,應用了三種學習方式。根據上圖可知,四代遠程教育的發展產生了遠程學習、電子學習和移動學習三種學習方式,移動學習是隨技術的更迭漸進,在遠程學習及電子學習的基礎上出現的一種新學習方式。事實上,遠程教育的發展史是一部技術的演進史,學習技術和方式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進行發展的。(二)遠程教育現狀分析。首先,資源傳遞速度慢,交互方式單一。受技術和設備的限制,我國傳統遠程教育學習資源呈靜態模式,交互方式單一,學習資源側重線性結構,學習動機不能很好地被激發,導致教學只能依靠信件、廣播等形式進行知識的傳播;并且學習資源之間不能靈活跳轉,傳統資源傳遞速度慢,只是把學習當作一種單純的知識學習;并且傳統遠程教育由于空間和地域的限制,傳統資源共享范圍較小,不能時刻關注時代、不能及時更新,教學對象比較單一[2]。其次,學生處于被動地位,難以建立自主學習模式。成人教育要求所有教學活動圍繞著學生展開,倡導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占有主體地位。但傳統的遠程教育實施的是灌輸式教學模式,把學習當作一種單純的知識性學習,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在角色上,學習者和教師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界限,學生沒有更多自適性選擇,只是被動地安排聽課、答疑,教師和學習者的任務有明確的劃分,難以建立自主學習模式。另外,管理體系不夠完善,矛盾沖突極大。由于互聯網技術的開放性,傳統遠程教育資源管理呈分散狀態,缺乏有力的監控,不論是對師資、學生的管理還是對課程資源、網絡設備的管理都處于松散狀態中。從年齡上來說,參加遠程教育的學習者通常比較年輕、自主意識強,大多數人員屬于在職人員。在工作之余進行學習,有時就會出現學習和工作時間方面的沖突,很多人只能通過業余時間進行學習,但業余時間具有不確定性,甚至無法參加固定的面授。因此,傳統、固定、僵化的學習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年輕化學習者的需求,極大地阻礙了傳統遠程教育的教學方法。
三、移動微學習視角下遠程教育發展策略
(一)將移動微學習與傳統在線學習方式有機融合,關注學習內容間的隱性關聯。隨著移動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現代遠程教育功能也不斷發展和完善,在此背景之下,催生了移動微學習。移動微學習過程中既要體現兩個方面的特征,但也不能盲目地移動,為了移動而移動。在使用該學習方法過程中,不但要考慮到移動微學習方式的發展性和適用性,要考慮到學生的自主成長,還要將移動微學習與傳統在線學習方式有機融合在一起,審視傳統遠程教育方式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因此,應充分地將移動學習方式與傳統在線學習方式有機融合,讓成人學習更加便捷、更加有效。另外,在學習內容上,我國移動學習所處的微時代,首先將系統化的知識體系按照相關標準分成若干小的知識單元。移動學習者利用學習工具學習知識組塊,這種學習可以跨越時空、利用一切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移動學習者雖然學習的是知識組塊,但知識組塊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觀點,若干知識組塊組成了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從表面上看結構比較松散,實質上是一種“藕斷絲連”狀態,更加關注知識結構間的聯系。因此,學習內容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要求內容劃分者明確知識要點,依據相關標準對知識要點進行劃分,分成若干知識組塊,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知識組塊間只有存在隱性關聯,才能滿足學習者系統化學習的需求[3]。(二)實現正式學習和非正式學習的優化組合,重構成人學習者自我的學習時空。非正式學習是人類獲得知識的一個主要渠道,據相關數據顯示,人類80%的知識都是通過非正式學習渠道獲得的。因此,為了實現移動端的正式學習和非正式學習的優化組合,積極引導非正式學習,在通過大力發展移動教學模式推動正式學習的同時,借助于多個渠道、多樣化工具、開展多種形式的非正式移動學習。利用正式和非正式移動學習的優勢,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另外,移動學習理論與實踐間的切合度究竟有多大呢?移動學習可以發生在多種學習情境中,如公交車上、排隊等候中等,但又有多少人主動進行移動學習呢?如:行駛的公交車是一個移動且存在多種干擾因素的情境,在公交車中,成人學習者習慣于選擇諸如手機看小說、玩微信、看電影等放松自我的方式,但他們的注意力高度分散,這就意味著成人學習者必須對自己的學習時空進行重構。(三)基于移動端下設計下遠程教育活動,確保學習生態圈的動態平衡。首先,設計階段中,應該結合移動學習的方法,貼近主題設計和組織學習活動,策劃豐富、體系化微學習內容,及時的學習引導、反饋和支持;設計出靈活的學習推送計劃,設計合理的學習制度和學習機制。其次,實施階段中,為了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在移動遠程教育過程中,要樹立和傳播學習榜樣,通過移動端進行學習過程和學習情況的跟蹤和反饋,學習通報及給予改進建議。同時,在學習評估階段,對學習者當前的學習效果進行全面評價,了解其中的經驗和不足,然后制定出調整策略。在該環節,可以借助于移動端遠程學習對此進行評估,了解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優勢、不足,對學習效果進行準確評價。最后,要在學習生態圈的視角下,實現遠程教育移動化發展,實現遠程教育資源的互通互享,形成具有一定關聯的學習共享平臺、具有一定的聚合能力的學習環境。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整體意義上的動態平衡。(四)改造、開發課程資源,使課程資源真正適。合移動化遠程教育考慮到學習者“移動性”和注意力“分散性”等特點,遠程教育移動微化發展過程中,先要對課程資源進行深入分析,了解哪些課程資源適合移動微學習,要使課程資源真正適合移動化的遠程教育。首先,從課程資源的改造上來說,為了制作適合靈活學習的微視頻課程,要對現有的傳統網絡學習資源進行二次改造,把長時間、枯燥的教學視頻碎片化,且各個微視頻之間要存在隱性體系上的關聯,不是簡單的原內容機械分割。其次,從宏觀上來講,為了打通新舊知識聯通路徑,課程資源的開發,要找到知識網絡的觸點,對松散的微課結構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從微觀上來講,為了有效地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課程資源的開發從滿足學習者學習需求出發,符合學習者學習時間,充分吸收移動娛樂的優點,展示出寓教于樂的態勢,把游戲、幽默、故事等元素納入微課程的設計中,增加學習資源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吸引學習者關注、提高學習者學習的興趣,從而促進遠程教育的發展[4]。(五)注重學習內容的質,注重思維的可視化設計。廖肇弘認為,量、質和互動是未來驅動學習科技發展的三種力量。從移動學習方面來看,上述三種力量體現了移動學習內容的發展取向。創設基礎環境能夠為移動學習提供條件,為學習的發生提供無限可能。學習內容的創設關鍵在于把線下學習資源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展示在網絡平臺上,以數量取勝,從而吸引學習者的關注[5]。然而進入“微化”發展階段后,移動學習關注的焦點成了學習的有效性。傳統追求量的學習內容已經落后,優質的學習內容更有生存空間。因此,不要停留在以量取勝的境地,要注重學習內容的質,并且為了滿足學習者個性化及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在后續發展中要關切學習交互的設計。另外,思維是關乎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質事物間規律性的聯系,是人腦對客觀現實概況的間接的反映,屬于認知活動的高級形式。根據相關實驗表明,人類的大腦接受外界的刺激越鮮活,學習效果越好。在移動學習內容組織結構的設計上,由于學習者“移動性”和其注意力“分散性”等特點,通過可視化設計提高思維的集中程度[6]。思維可視化常用的工具有思維導圖、概念圖及流程圖等。在學習過程中,思考方法主要包括學習過程中常用的抽象、區分、綜合等邏輯思考方法。
參考文獻:
[1]吳峰,李杰.“互聯網+”時代中國成人學習變革[J].開放教育研究,2015,(05).
[2]武法提,孫舒穎,李彤彤.微觀視角下遠程教學目標的差異化設計流程[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01).
[3]張坤穎,王娩娩,張家年.“互聯網+”視域下新技術對遠程教育的影響與思考[J].遠程教育雜志,2016,(02).
[4]應悅,張翼翔.遠程教育管理微信云服務平臺的設計與構建———以浙江廣播電視大學“微電大”微信云平臺為例[J].中國遠程教育,2016,(10).
[5]范朝霞.基于轉化學習理論的成人遠程教育發展路徑[J].中國成人教育,2018,(14).
[6]于明華.網絡環境下成人遠程教育的成本管理[J].中國成人教育,2017,(15).
作者:周旋 費驥慧 單位:杭州師范大學
- 上一篇:學前教育聲樂教學現狀及改進建議
- 下一篇:小學教育對對外漢語教學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