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校本課思考

時間:2022-10-12 10:22:08

導語: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校本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校本課思考

摘要:當前,我國的美術學科已經步入核心素養時代。在此背景下,開展小學美術本課程,可以有效彌補美術國家課程針對性不足的缺陷。美術課堂是開展美育、提升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主要場所。以往的小學美術課堂注重豐富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小學美術校本課程能夠更好地適應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從多方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該文作者通過分析小學美術校本課《風箏》,探討提高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方法,并對該次教學實踐加以反思。

關鍵詞:核心素養;美術校本課;思考

在我國的教育語境中,“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綜合表現”。當今的美術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五大學科核心素養,分別為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及文化理解,其取代了以往的三維教學目標,成為學生發展的新目標、立德樹人的新要求。美術校本課程作為美術專業課程的重要補充,始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為宗旨,能夠滿足學校的實際發展需要,兼顧學生的學習需求,還能適應社會文化生活的發展變化,校本課程產生的積極影響越來越大。創新美術校本課程,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是培養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

一、核心素養培養模式下的美術校本課

1.圖像識讀與美術表現。圖像識讀能力被列為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之首。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曾指出:“世界圖像并非意指一幅關于世界的圖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為圖像了。”這說明圖像已經發展為呈現世界、人們認識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圖像素材資源日益豐富的今天,圖像信息良莠不齊,學生容易受到干擾。針對低年齡段的學生,教師在教學時應精選3至5幅與課程主題相吻合的典型圖像,讓學生充分有效地識讀圖像,使其在圖像識讀的過程中具有明確的方向。以《風箏》一課為例,首先,教師精選蝙蝠風箏和金魚風箏兩幅典型素材,并與大自然中的蝙蝠與金魚進行對比,針對同一對象,讓學生以聯系、比較的方法從整體上加以欣賞,從而總結出風箏圖案紋樣造型夸張、顏色艷麗的特點。其次,教師精選幾幅具有代表性的風箏圖案素材,通過分析這些繪有吉祥圖案的風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風箏的四種吉祥寓意——求福、長壽、喜慶及吉祥。最后,在創作過程中,教師讓學生欣賞不同造型的風箏圖像素材,構思并設計風箏,要求體現風箏的紋樣特點,突出風箏的視覺效果。在這節課中,通過比較鑒別,學生了解了圖像的識讀價值,能很好地利用圖像素材,同時更加清晰、直觀地感受風箏圖案紋樣的特點,形成視覺文化意識,逐步形成基本的美術視覺素養,進而為終身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美術表現是學生表達想法的重要素養。正如尹少淳所言:“具有美術表現素養的人有著一定的空間意識和造型意識;了解并能運用傳統與現代媒材、技術,結合美術語言,通過觀察、想象、構思、表現等過程,創造有意味的視覺形象,表達自己的意圖、思想和情感。”在教授《風箏》一課伊始,教師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入課題,帶領學生回憶之前學習過的古詩《村居》,讓學生思考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這樣的教學環節設計能夠激發學生的空間意識與發散性思維,對學生其他核心素養的提升也會有所助益。隨后,教師讓學生設計風箏的造型,用獨特的表現技法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此增強學生的造型意識,培養學生的美術表現能力。2.審美判斷與創意實踐。審美教育對審美判斷素養的形成至關重要,錢初熹曾說:“美術鑒賞活動能幫助學生在欣賞、鑒別與評價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審美能力。”在《風箏》一課中,審美判斷就是通過欣賞具有不同寓意的風箏加以體現的。這樣的審美體驗不僅開拓了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在欣賞各式各樣風箏的同時,激發自身的審美情趣和審美意識,感受和認識美的獨特性與多樣性,而且為學生的審美判斷提供了正確的導向,讓學生樹立了正確的美術欣賞觀,陶冶了學生的審美情操,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與審美判斷能力。在創作環節,教師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設計具有吉祥寓意的風箏,大膽發揮想象力,設計不同的風箏造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發現,個別學生的思維比較局限,一直停留在教師示范繪制的金魚風箏上。這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啟發學生自由創作,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大膽地表達個性和創意。在作品展示、點評環節,教師既要鼓勵作品完成度高且有創意的學生,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又要幫助作品畫面一般的學生繼續完善作品。這種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智特征,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在平時的授課過程中,應該培養學生的創意實踐意識,鼓勵學生大膽創作。3.文化理解。21世紀以來,隨著國家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日益重視,非遺資源與美術學科相結合的相關做法不斷得到深化,并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中小學美術課堂之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的見證。承載著祖先飛天夢想與浪漫情懷的風箏,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值得我們盡力保護與傳承。在《風箏》這節課中,教師首先讓學生復習《村居》,引入風箏的發展歷史,接著讓學生了解具有求福、長壽、喜慶、吉祥四種吉祥寓意的風箏類型。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將美術視為人文學科,強調學科之間的關聯性。《村居》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的內容,學生已經學習過該內容,教師在美術課堂中引導學生回憶相關知識,將古詩與美術學科的知識交叉融合,使學生了解中國古典繪畫“詩畫一律”的特征。通過學習,學生理解了非遺與傳統文化的關系,懂得了應該尊重民間手工藝者的創造成果和如何為社會做出貢獻。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風箏,一直被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如,《風箏》一課中提到了蝙蝠風箏,王晟曾在《中華吉祥圖案趣談》談到:“古人視蝙蝠為吉祥物,以為驅邪避禍,引來福音的象征。”蝙蝠具有福壽雙全、福在眼前、五福捧壽等吉祥寓意,取其寓意的風箏寄托了人們祈福求吉的心愿和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樣的教學內容設計有助于學生理解中國傳統吉祥紋樣,領略傳統民間藝術的獨特藝術魅力,更好地傳承、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二、小學美術校本課教學實踐的思考

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應具備的綜合品質,是美術教育改革者探求的育人真諦。但是,部分學校開設的美術校本課程仍存在一些制約因素,難以很好地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因此,小學美術校本課程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第一,校本課程要推陳出新,教師要主動挖掘新型課程資源并將其付諸實踐。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忽視學生的真正需求,那么校本課程將會失去其最初的存在意義。教師應該聯系現實生活,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需求,積極挖掘地方特色,分析、探究并整合校內外資源,不斷探索可以在課堂上利用的新型校本課程資源,使課程內容多樣化。第二,美術教學要從技能層面滲透到文化層面。以往的填鴨式教學主要強調豐富學生的知識與技能,而美術校本課程提倡并落實素質教育,讓學生在更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了解優秀傳統民間美術的文化內涵,感受美術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形成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提升教學質量,將校本課程與當地的美術資源相結合,使學生對本地的美術文化有所了解,增強美術校本課程的豐富性與特色性,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第三,學校應該編寫系統的專業性的美術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參考,大部分學校沒有校本教材,個別教師利用書籍、網絡資料、民間美術及平時生活中的相關積累編制校本教材,但未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的學習實際,存在一定的隨意性。教師應在學校原有的專業性校本教材的基礎上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符合學校辦學理念、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型校本課程教學資源。第四,校本課程應當緊密聯系現實生活。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屬于生活美術教育,學生的思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其生活實際體驗的影響。因此校本課程應當趣味化、生活化,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的個人生活相聯系,同時要緊密貼合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教師要鼓勵學生關注生活,引導學生發掘生活中的美,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用美術的方式美化生活和環境,加深學生對美術功能性的認識,引導學生把握美術特有的實用價值,用學到的美術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進行美術教育課程改革的今天,基于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為知識而知識、為技能而技能”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增強課程意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解讀典型性圖像,運用不同表現形式進行創意實踐,從文化的角度理解美術作品,并不斷提高審美能力,讓學生具有自主解決美術和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教師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教育實踐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彌補不足,課后及時反思并調整教學方法,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校本課程。

參考文獻:

[1]尹少淳.從核心素養到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中國基礎教育美術課程的大變軌.美術觀察,2017(4).

[2]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國教育學刊,2016(10).

[3]胡知凡.核心素養是世界中小學美術課程的首要目標.課程•教材•教法,2017(3).

[4]錢初熹.美術鑒賞及其教學.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5]李海亮.富陽元書紙非遺資源引入中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思考與實踐.美術教育研究,2018(3).

[6]尹少淳.文化•核心素養•美術教育——圍繞核心素養的思考.教育導刊,2015(9).

[7]范曉霞.提升小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校本課程實踐研究.中國校外教育,2019(35).

[8]林錦春.核心素養視域下主題美術校本課程開發探索——以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四小學為例.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6).

[9]王晟.中華吉祥圖案趣談.金盾出版社,2008.

[10]郭銀芳.創新美術校本課程落實美術核心素養——軟陶創意校本課程的實踐與思考.美術教育研究,2018(7).

作者:劉慧慧 孫曉昕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