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信息技術學高效課堂論文

時間:2022-06-05 12:09:00

導語:構造信息技術學高效課堂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造信息技術學高效課堂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教師要轉變觀念。提高信息素養;教學內容要聯系現實生活,精選內容,拓展思路;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有機結合;教學組織形式要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提高教學效果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縮短與城區中學乃至與沿海地區中學的差距,更好地為地區社會經濟服務、信息技術教學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具備一定的信息知識、教師要樹立適應信息時代的教育觀念,深刻認識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必須因地因材精選教學內容、在任何一節課的教學中,都不可能只應用一種教學方法、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倡導“注重交流與合作.共同建構健康的信息文化”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我國西部農村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普及已經經歷了幾個年頭.那么作為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策略如何?本文提出教師應該提高信息素養.教學內容要聯系現實生活,精選內容,拓展思路,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教學組織形式要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提高教學效果.從而構造一個真正有效的課堂

關鍵詞:西部農村中學中學信息技術信息素養合作學習

在我國西部貧困地區的農村中學.因種種因素的制約,信息技術課幾乎形同虛設。這不僅影響了正常教學的開展,限制了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地區經濟的發展。因此,如何更好地在西部農村中學開沒信息技術課,從而縮短與城區中學乃至與沿海地區中學的差距,更好地為地區社會經濟服務.并實現與國際信息化全面接軌,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和難題。我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幾點建議。

一、教師要轉變觀念。提高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教學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具備一定的信息知識,取決于教師是否具備信息素養。因此,信息技術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使用信息技術的積極性是培養信息素養的最基本的要求。教師要樹立適應信息時代的教育觀念,深刻認識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緊跟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積極迎接挑戰;努力掌握和應用現代教學技術,以提高自身素質,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通過建立和優化信息素養培養環境,推動信息技術在教師教學中的廣泛運用。教師素養的提升必須依靠自身的學習活動來實現,并能在教學研究巾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提升自己,即終身學習。

二、教學內容要聯系現實生活,精選內容,拓展思路

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必須因地因材精選教學內容。因為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技術教材不斷更換,但始終不可能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同步。學生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教材中的一些內容有的學生早已經熟練掌握.一些學生又從未接觸過,面對這樣的現狀,信息技術教師要做的就是了解學生知識水平現狀,準確地把握各階段教學內容,把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注意初中、高中內容的銜接問題。要不斷地拓寬思路,吸取新理論、新知識。因為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內容有別于其他學科,它具有較強的動態性,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時代感,既要有相對穩定的知識,又要不斷補充更新。在教學內容上,教師應體現這一迅速發展趨勢,通過創設綜合性,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教學內容,在展開教學內容時.應以信息技術應用為主線,以基本操作為切入點.以“任務驅動”展開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完成“任務”,掌握有關操作的過程中,逐步提高獲取、傳輸、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因此,信息技術教學要以實踐為主。信息技術課的特點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課教學為前提,實踐教學為根本。而作為中學生來說,理解專業性很強的專業術語會很難.但實際的動手操作會讓他們非常感興趣。中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方式正處在發展階段,大量的實踐課會讓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維,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教師應從講授、敘述向輔導、指導轉變。教師應鼓勵學生思考,讓其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從實踐中獲得真知。即使他們沒有再進一步受到更多更高的教育.也能自主解決問題,適應社會的要求。

三、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有機結合

在任何一節課的教學中,都不可能只應用一種教學方法.而是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信息技術課程具有不同于其他基礎學科的特點,技術性實踐操作性都很強.因此更多的要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組織教學過程教師要特別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協作性、自主性.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尤其是協作能力和自主探索學習能力.使得學生在掌握學習使用信息技術的同時,提高其使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能力。教師在教學設計,選擇教學方法時要考慮教會學生學習,考慮如何有效利用信息環境,要始終注意意識與情感的教育。如在word教學中,學生在掌握了各項基本功能之后.為使他們及時練習,學以致用,我指定一個主題《6O周年國慶板報》,要求幾個學生一組設計出一個完整的作品。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向其他同學進行展示,既鞏固了技能操作.又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教學效果非常好。又如,學生的差異非常大,有的學生擅長美術,有的擅長編程,有的喜歡動畫制作,各有所長。由于學生各自的經歷不同,有的對信息技術依然處于茫然的狀態,從零起步;有的學生則可以堪稱計算機某一領域的“小高手”。

學生信息技術知識層次的不同為教學帶來了難度。這些“小高手”對教師講授的知識早已是輕車熟路,運用自如,所以在課上經常是無事可做。而讓這些“小高手”成為其他同學的“小導師”,做教師的得力助手,既發揮了他們的特長,又能鍛煉他們的合作能力、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學生的操作練習過程中.教師可安排“小高手”輔導其他同學的學習,利用學生不服輸的心理,促進信息技術的學習。

四、教學組織形式要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提高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倡導“注重交流與合作.共同建構健康的信息文化”,小組合作學習能創設一個輕松、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由于信息技術發展的速度快,同一班級中,學生家庭條件不同,信息技術基礎不同,信息技術水平差異很大,這種差異遠遠超過學生在其他學科中的差異。如果完全采用班級授課制,必定有一部分學生學習吃力,另一部分學生又“吃不飽”。所以我在教學中事先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有不同層次的學生,設一名組長(通常是信息技術基礎較好的學生),組長要按照教師布置的任務,有條不紊地組織好各成員.把握好進度,并按時完成任務并負責本組的紀律和學習討論.有問題盡可能組內解決;對個別學生.有針對性地單獨指導.單一教學形式的不足,體現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對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和補充,教師應該轉變角色,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探討成功信息技術的教學策略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課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聯系現實生活,精選內容,拓展思路.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重視小組合作學習,逐步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和操作應用能力,使學生適應信息社會的需要,在社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