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雙三遞進”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時間:2022-10-09 10:05:38
導語:“四雙三遞進”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構建以學生為主,注重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突出學生創新實踐綜合能力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已經成為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之路。為更好地為社會輸入滿足企業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鄂爾多斯職業學院轉變觀念,依托地方合作企業及校內實訓基地,構建了化工裝備技術專業“四雙三遞進”人才培養模式,從課程體系的開發,教學模式的創新,考核評價的改革,教學團隊建設及校內外實訓基地等運行機制進行分析,論證了“四雙三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模式;考核評價;可行性
一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分析
高職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服務生產和管理一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然而現有高職院校所培養的學生的技能水平遠遠滿足不了社會的實際需求,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人才培養模式,需進一步完善[1]。從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現狀看,教學模式采用本科院校壓縮餅干式教學,教學方法單一死板缺乏多樣、靈活性;教學內容偏理論缺乏實踐性;教學理念陳舊缺乏時代性;課程體系、教材、師資隊伍及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等都受傳統式教學模式的影響,這些都給高職的發展、人才的培養及社會的需求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為了改變這種不良狀態,推行工學結合、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創建適應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和實用型人才的課程體系,必須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因此,研究和積極探索符合區域產業發展需要的、實效性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我們當前首要解決的任務。
二“四雙三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按照“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圍繞鄂爾多斯的產業特色,根據畢業生崗位需求以及行業企業職業標準,依托與當地化工企業的深度合作,實行雙證書教育、課堂與實訓基地一體化,對接化工企業需求。結合化工裝備技術專業的特點,經調研和專家論證,將畢業生就業方向確定為從事生產技術、設備維護管理、化工過程裝備的操作、安裝與維修,以及車間或工段的技術和管理等方面工作,明確了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構建了化工裝備技術專業“四雙三遞進”人才培養模式。在構建人才培養模式過程中,以企業崗位的實際需求為根本出發點,突出人才的培養與行業企業需求的有機結合,把單一的學校教育轉變為校企合作育人,強化教學內容和生產過程的相結合。同時將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與本專業專任教師結合起來組成最佳的教學團隊,共同參與教學的各個方面,使其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其相應的作用。通過崗位角色的轉變和職業技能的訓練,形成學習內容選取和工作崗位需求的零距離對接。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職業能力將從一個初學者的水平逐級遞增為一名嫻熟的操作工,進而滿足企業崗位(群)的工作需求,實現“四雙三遞進”人才培養的教學目標,完成學生到企業員工身份的順利轉變。三年的學習全過程劃分為三個學習階段。第1個學習階段(第一學期),以培養文化基本素養為主,旨在加強包括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在內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操作技能的學習和培養;第2個學習階段,以培養職業基本能力為主,按“基于工作過程”所建立的工學結合課程實施教學,并完成相關職業資格證書的取證;第3個學習階段(第六學期),以培養職業綜合技能為主,由學校與企業共同指導學生的實踐,最終完成頂崗實習。通過三年的學習,完成從崗位基本技能形成到專項技能訓練到綜合技能提升的逐級遞進,進而實現主干專業鏈和地方特色產業的“雙鏈”對接、學校育人和校企育人的“雙教”融合、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雙證”就業、企業崗位需求和畢業生就業的“雙贏”互助。“四雙三遞進”人才培養模式中,三遞進是核心,四雙是目標,明確了從入學到就業各個學習階段學生的學習內容(理論和技能)、學習目標、職業技能訓練等方面的要求,強調了以學生為中心,以企業需求為目標的辦學特色,符合高職教育的特點。
三實施“四雙三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措施保障
(一)人才培養方案的確定
通過校企合作,進行職業崗位群調研,以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為依據,以“四雙三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為指導,制訂和實施化工裝備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制定的過程中,分析該專業領域崗位群的實際工作任務,然后歸納整合出完整的、有代表性的化工動設備、靜設備運行操作、維護與檢修等典型工作任務,根據認知及職業成長規律遞進重構了《化工機械安裝維修》、《化工設備基礎》、《化工機器》及《化工腐蝕與防護》等工學結合課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制訂出理實一體的職業課程體系,以典型設備的操作、維修和維護為載體來實施工作導向的課程方案。
(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的開發
根據高職教育專業建設和課程開發的理念支撐及開發程序,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指導下,專業建設小組通過對化工企業用人單位、現場技術人員、技術專家和畢業生的調查,進行人才需求調研,與企業專家一起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請現場實踐專家確定化工設備工作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務及工作過程并進行分析,從職業綜合能力入手進行分析歸類,形成職業能力和行動領域要求;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及職業成長規律進行學習任務歸納,打破原有學科體系,精心開發了《化工機械安裝修理》、《化工設備基礎》和《化工機器》等3門專業核心課程,增加了5門職業技能拓展課程和服務于核心課程的3門職業技能課和8門專業基礎課程,科學合理構建基于化工設備運行、維修工作過程的以培養能力為目標的課程體系。
(三)推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推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3],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組織者、參與者、與協調者,以工作任務為載體,以綜合職業能力訓練為核心,以校內實訓中心和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平臺,把教學過程和生產過程融為一體,企業現場和校內課堂融為一體,以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行動過程為學習過程,以專業技術能力、職業(行業)標準、社會服務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動能力為評價標準,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專業基本知識和職業操作技能,從而形成自己的操作經驗和知識體系。
(四)打破傳統考核評價方式,進行多元考核評價
遵循職業教育性質的特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結合國家職業資格培訓認證考試,形成一套科學合理、體現工學結合的多元考核評價方法。在考核內容上,突出多重性,強化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的相結合,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的相結合;在考核方式上,加強多樣性,如試卷、實操、口試、提問、論文等形式的相結合;在考核主體上,注重多元性,做到教師評價、個人評價、小組評價、企業評價等多種形式[4]。注重理論考試向實操考核的轉變,在教師過程評價的基礎上,加大行業企業第三方評價力度,將職業標準引入到學習評價過程中,即從校內教師評價、企業技術人員評價和職業資格證書等幾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校內教師評價主要從課堂出勤、學習態度、任務完成情況、實訓操作及期末考試等方面進行考核;企業技術人員評價則是由來自專業建設指導委員的專家進行技能現場考核[4]。
(五)建設具有職業化高水平的專兼結合教學團隊
為探索和實踐“四雙三遞進”人才培養模式,推進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教學改革,依托地方合作企業及校內實訓基地,構建了“工程師、車間主任、操作工”兼職教學團隊,通過聘用、引進等多種方式,重點加強專業帶頭人、青年骨干教師和兼職教師隊伍的建設,“雙師”素質教師比例達到80%以上,形成了一支專業素養高、專業背景廣、職稱結構合理的高水平的教學團隊,有力地確保了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六)校企共建多功能生產性校內外實訓基地
校內實訓基地是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培養職業能力和提升職業意識的搖籃,是推進工學結合、理實一體教學改革的保障,是提高學生基本職業素養的基地。依托2011年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與合作企業共同推進校內實訓基地軟硬件建設,建設了化工單元操作、管路拆裝、仿真工廠等30余個校內實訓場所,實驗實訓教學設備已達到300余臺(套),不僅具有教學功能,還具有科研和培訓功能,服務于技能大賽,其綜合實力處于鄂爾多斯領先水平,保障了學校育人和校企育人的“雙教”融合。校外實訓基地是學生鞏固理論知識,訓練職業能力,提高職業素養,實現學習內容與崗位需求“零距離”對接的重要教學平臺[5],同時也是安排學生認識實習和畢業頂崗實習場所的重要保障。在建設校外實訓基地過程中,要充分利用主動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和輸送優秀畢業生的契機,按照集認識實習、頂崗實習、就業于一體的思路進行校企共建,同時抓住頂崗實習這個重要環節,建立健全頂崗實習的管理機制,實行雙導師管理。目前,我院已與鄂爾多斯周邊地區多家化工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保證了企業崗位需求和畢業生就業的“雙贏”互助。
(七)融入產業鏈,符合區域產業結構發展特色
鄂爾多斯地區自然資源豐富,構建了煤炭、電、化工及下游產品循環四大產業,引進了世界煤直接液化生產線、國內間接液化生產線、合成氨、尿素大化肥生產線等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項目,同時支持企業形成下游產品有序鏈接循環發展的關系,形成了煤矸石制水泥,天然氣制甲醇等多條循環經濟產業鏈條,確保了主干專業鏈和地方經濟產業的“雙鏈”對接。此外,我院是鄂爾多斯市職業技能培訓定點機構,是國家統一鑒定報名培訓機構,學生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可以考取化工相應工種的中級或高級工,為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雙證”就業提供了保障。四對“四雙三遞進”人才培養模式可行性的評價為驗證“四雙三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可行性,在合作企業、用人單位及畢業生中開展了廣泛的調研,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認為這種模式可以做到:(1)課程體系設置具有針對性、代表性和實用性,能滿足企業生產綜合能力的要求。(2)可以使“化工裝備技術”專業有明確的專業方向,又具有適應企業不同要求的靈活性。(3)在企業頂崗實習,可直接參與設備運行、維修、檢修過程,較好的完成了崗前培訓,真正實現了職業教育與企業崗位“零距離”的對接。(4)考核與職業資格證書接軌,實行“雙證”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和就業率。調研全面了解了企業對生產一線操作人員的技術需求,論證了“四雙三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明確了人才培養目標,為方案的進一步實施和課程設置的改革奠定了基礎。今后,將與合作企業、用人單位進行深度合作,加大在教學模式的改革、課程體系的設計、教學方法的創新、師資隊伍的培養、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等方面的研討和創新,繼續實施化工裝備技術專業“四雙三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教改工作。
作者:張乾 王雅平 苗文莉 范劍明 單位:鄂爾多斯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陳云霞.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2010.6.
[2]黃政艷.高職教育職業化三級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0(33):30-32.
[3]王志宏.基于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探討[J].價值工程,2011:143-144.
[4]高霞,倪文.高等職業教育綜合實訓課程考核方式研究[J].職教論壇網絡財富,2010:75-76.
[5]朱海波.構建“立體化”校外實訓基地的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12(11):160-161.
- 上一篇:動畫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 下一篇:民辦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