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課程美育效能的實現路徑
時間:2022-12-22 05:21:59
導語:攝影課程美育效能的實現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劉邦華單位:中國海洋大學新聞中心
審美判斷是審美活動的核心[1]10,也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基礎。身處“讀圖時代”,面對海量的攝影作品和良莠不齊的圖片信息,如何判斷、鑒別、遴選出具有審美價值的作品,并從中獲取審美愉悅,是攝影審美的第一步,也是美育的起點,即“識美”。在攝影課程的教學中,應當從兩個方面注意引導和培養學生的這方面能力:其一,何為“美”的攝影?具體到一幅或一組攝影作品,區別于其他同類題材的作品,其美的特質表現在哪些方面?好的攝影作品必有其獨特的美學要素,了解和認識這些要素,才能進入到攝影審美的廣闊領域;其二,美“因何為美”。一幅攝影作品的完成,有拍攝者主觀的因素在內,拍攝者會借助攝影技術手段,運用影像語言來“講述”一種主題,或景之美,或事之真,或情之善。對一幅攝影作品的解讀包含了對其“主題”和攝影技術兩個方面的認識,在理解了“美之為美”的基礎上,學生即可以由感性的“觀美”階段進入到理性的“審美”階段。審美是一種主觀的心理活動,也是審美主體建立在自身美學素養和價值觀基礎上與審美客體之間相互印證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主體的認知水平與美學素養的高低會左右或影響審美活動的結果———審美體驗以及由此產生的精神愉悅感。攝影對于學生審美素養的提升主要表現在對于優秀攝影作品的欣賞以及以此為基礎而進行的對攝影客體的觀照與把握。
優秀的攝影作品在拍攝時,不僅記錄了能夠打動拍攝者的精彩瞬間,同時也融入了創作者主觀的理解和認識(審美理念),只有對攝影技術和影像語言有了一定認識之后,才能理解創作者所表達的內涵,而不僅是停留在影像的表面。所以,通過攝影技術的學習以及影像語言的解讀,可以幫助學生與優秀的攝影作品產生心理上的共鳴,從而產生打動心靈的審美體驗,進而為自主的攝影審美打下基礎。馬克思主義美學觀認為,社會美和自然美是藝術美的基礎,藝術美是現實美的反映[2]20。優秀的攝影作品無不以真實、深刻地記錄和反映現實美為特征。學生在欣賞攝影佳作的基礎上,在攝影實踐或者日常生活中,以攝影的視角和思維方式觀照周圍世界中的“現實美”,同樣是攝影審美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的審美,歸根到底是一個尋找和取舍的過程。學習攝影更多是學會一種尋找和取舍的方法,或者說是審美的能力。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通過更多地觀照自然與人生,可能幫助學生擺脫自我小世界的封閉與束縛,開拓視野與眼界,提升思想境界,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人格不無稗益。
根據馬克思主義美學觀的觀點,美在社會,美在自然,一切美的根源在于人的社會實踐。攝影審美是意識主體對客觀對象所具有的美的屬性的直接體驗。一旦人們端起相機,通過攝影視覺看世界時,人與客觀世界之間的非相關性就消失了,人與被攝對象之間的關系就轉換成一種審美關系[3]34。攝影審美的實踐性要求學生在“識美”“賞美”的基礎上進一步踏入社會、融入自然,去觀察、判斷、體驗、思考、理解,形成自己對作為攝影客體的客觀世界與人的實踐活動的認知?!艾F實感”,是攝影作為一種“影像文化”最首要的性質。無論攝影作品的自然美、社會美還是藝術美,都是彼時(快門開啟時)現實的直接紀錄,這種屬性是攝影的審美規定性。而“在使用相機進行拍攝之前,制造照片的元素———尋找拍攝地點、預先視覺化、構圖和制訂拍攝計劃———都應該在安裝鏡頭前完成。這些關鍵步驟所需要的唯一設備就是攝影師的一雙眼睛。攝影師所要做的就是訓練這雙眼睛去發現一個場景的潛力,……擴展這種洞察力的潛能是無止境的?!保?]在攝影學習的實踐環節,需要學生深入社會實踐,培養對周圍世界的洞察力與瞬間的捕捉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對社會的理解,強化對美的認識,塑造獨立的美學立場,培養嚴肅而深刻的美學人格。
攝影美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從技術美到形式美,再到內涵美,每個層面都有其具體的表現形式,其中絕大部分都離不開前期拍攝過程中技術的運用與控制。以恰當運用光線和準確曝光為基礎,通過控制光圈表現景深美、空間美;通過控制快門速度表現瞬間美、動感美、速度美;通過精確構圖表現均衡美、節奏美、簡潔美、視角美;通過影調控制表現反差美、影調美;通過抓拍表現情感美、真實美等等,所有這些都是基于對攝影技術的熟練掌握及靈活運用。攝影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過課堂學習與拍攝實踐,讓同學們認識并掌握基本攝影技術,并根據自身對美的理解,根據拍攝構思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完成拍攝。需要指出是,攝影技術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但技術最終都要服務于我們的拍攝和影像表現,如果一味地追求華麗的拍攝手法,而忽略了自身美學素養的提高和對美的思考與理解,忽略了對拍攝對象的觀照與把握,則是舍本逐末。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攝影技術的學習與訓練是必要的,在熟練掌握的基礎上,技術就從前臺走向幕后,內化為一種拍攝的本能和自我要求,給自己留出更多的空間和時間進行冷靜的思考和創意,拍出具有個性和獨特審美價值的作品。
創造性是攝影的特性之一。面對不同的審美客體、多變的拍攝對象,自由運用攝影技術,服務于藝術創意與構思,反映人的審美追求與審美趣味,體現拍攝者的審美觀照與審美理想,構成完整的具有“創造性”的創作過程。對于學生而言,通過學習攝影理論與實踐,通過欣賞借鑒別人的作品,首先要學會的是對周圍世界的“創造性”觀察與理解,惟有如此,才能在選擇拍攝主體和拍攝時具有個體化的判斷與角度。其次,熟練運用技術是一切攝影活動的基礎。在具體實踐中,攝影的最終產品“影像”,往往是攝影者在觀察與判斷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與審美趣味,結合了創意與構思,創造性地運用攝影技術與手段,實現對于現象的“表現”而不僅是“再現”。其實,無論是“再現”還是“表現”,都有攝影的創造性存在,區別在于創造性在拍攝過程中介入的角度與程度。從這一角度而言,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應該貫穿攝影教學的全過程。北京大學閻國忠教授認為:大學美育課程,目的不僅僅是給學生傳授美育知識,教給學生一些藝術技巧,更重要的是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理想,建立健康的審美情趣,提升精神境界[3]。在攝影實踐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是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獨立的審美品格與健康審美趣味的關鍵環節??傊?,攝影課程的學習應該成為一個激發器,使學生通過攝影知識與技術的習得,發現攝影創作的無限可能性,并激發進行自主創作的動力,由認識美、欣賞美、發現美、記錄美進入到創造美的新天地。
不同的生活經驗、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會表現為對美的認識或理解上的差異,因此,在攝影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在教學方式與手段的選擇上,要重視“啟發式”教學,尊重、引導和激發學生個體的審美潛質和能力,營造差異化、個性化的審美氛圍。無論攝影審美的哪一個階段,都是學生作為主體對審美客體的一種認識、判斷與解讀、欣賞,沒有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整個審美過程就不可能自主的進行。“啟發式”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學生的審美觀與攝影審美話語體系之間搭建起溝通的橋梁,對于一些攝影審美的要素進行概念性描述,而不作“非此即彼”的具有指向性或約束性的注解,給學生留下自行判斷與取舍的空間與自由度。反之,如果把對攝影美的理解和欣賞限制在既定的語境之內,則不利于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作用,違背了審美活動的本質要求,局限了對攝影美的創造性認識,也與美育的方向與目標背道而馳。在攝影技術的學習中,要強調技術的重要性,也要引導學生樹立對攝影技術的正確認識,技術只是一種工具,是服務于我們的拍攝構思與影像表達的,只有在不斷提高自身美學素養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攝影技術,才能拍出有審美價值的作品,而不要走進片面追求技術,不追求攝影作品內涵與深度的誤區。
攝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首先,好的攝影作品都是社會實踐的產物,是人們在實踐中對自然美和社會美的藝術化再現。對攝影美的認識與欣賞,如果沒有一定的社會實踐作為基礎,則容易流于浮淺或表面化。其次,攝影創作必然圍繞人們的各種實踐活動來進行。文學家創作要體驗生活,攝影創作也是如此。如果不深入實踐,對現實生活沒有深入體驗或感悟,對“真、善、美”缺乏基本的判斷,那么其拍攝的作品很難想象會飽含深刻的感情與思想,甚至會與社會主流價值觀背道而馳;再次,攝影實踐拍攝不僅是學習攝影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培養大學生美學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生可以通過這種途徑,走出相對封閉的校園,接觸社會實踐,多進行獨立的觀察與思考,探尋平凡中的感動和浮躁中的堅守,于微觀校園與宏觀社會的跳躍間,于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觀照自我、人生、社會,思考人與自然與社會的關系,這對于大學生獨立人格和價值觀的養成也不無裨益。由此看來,實踐在攝影學習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攝影教學中,應保證實踐學時在總學時中的比重,并與課堂授課穿插進行,這樣有助于學生對于一些理論和技術的消化與吸收。同時,教師要通過對學生實踐作品的評價與分析及時發現有關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高校則應在實驗室建設和設備方面對攝影實踐教學給予支持,以進一步促進攝影實踐教學水平的提高。
大學生美育是高校育人體系中的重要一環,高等教育理論界與教學領域的實踐者都進行了大量有益的實踐與探索。通過開展攝影教學促進并推動大學生美育,只不過是眾多仍在實踐與探索中的途徑之一。伴隨著攝影作為一種獨立于語音、文字之外的第三文化形態的日漸普及,攝影審美或者說影像文化也將不斷深入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思維、判斷與研究的直接元素。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大學生中開展攝影教育、普及攝影美學知識,引導攝影審美理念,“以美育人”,將在今后大學美育體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