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語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4-11 10:15:00
導語:俄語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高職教育改革被提上日程。現階段,高職教育改革已步入深水區。高職院校俄語專業根據教育部指示精神,通過中俄合作辦學,推進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果,探索出一條具有本專業特色的、應時順勢的前進之路。本文旨在闡述中俄合作辦學對高職院校俄語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中俄合作辦學;高職院校俄語專業;教育教學改革
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正處在國際化的進程中,積極吸取國外教育發展的有益經驗,加深教學與科研領域的合作,促進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各種模式的國際合作辦學方興未艾。隨著中俄睦鄰友好關系和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建立,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日益推進,我國同俄羅斯等國的政治經濟互動日益頻繁,俄語人才的社會需求日趨旺盛,黑龍江省的高職院校把握契機,利用毗鄰俄羅斯的地緣優勢,掀起了開展對俄合作辦學的熱潮。與此同時,教育部16號文件的頒布讓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將改革提上日程,2014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以及《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更是將職業教育改革推向了新的階段。黑龍江省廣大高職院校應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借中俄國際合作辦學之力,努力打造特色的優質的高職教育,推進俄語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
一、高職院校俄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高職院校的俄語專業大多出現在世紀之交,正值中蘇(俄)兩國外交及邊貿復蘇,急于向社會輸送“經貿型”俄語人才,高職院校培養了一大批具有交際能力、忽略文法的實用性人才。而今,隨著世界經濟與科技的全球化不斷加強加深,俄羅斯各領域飛速發展,與我國交往日趨頻繁,社會需求俄語人才的領域更加寬泛,標準也更高,要求更全面。為適應社會人才需求的轉變,高職院校的俄語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也應隨之調整,由“技術應用型”轉變為“高素質技能型”,從“學科專業性”向“社會職業化”轉變,主要培養從事旅游、經貿、農業、建筑、產品加工等行業的一線俄語工作者。開展中俄國際合作交流辦學,實施國際化人才培養,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高職院校通過中俄合作辦學,在原有的辦學體制基礎上增加新的辦學模式,擴大現有的辦學規模;將兩國不同的教育體系、管理體制、人才培養方式進行比較研究,揚長避短,引進先進的教育資源、課程體系和教學管理經驗,使彼此融合,促進教育理念轉變、教育教學模式和管理體制改革,提高我省高職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對于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高端專業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高職院校俄語專業課程建設與改革
16號文件指出: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主要方向為重構課程體系、重組教學內容、轉變教學方式、改造教學情境。1.按照“就業導向、能力本位、需求目標”的要求構建課程體系。具體就高職俄語專業來說,就是在課程開發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入學水平低、學習年限短的學情,結合學生就業和職業生涯發展的需要,設定通過一定努力能夠達到的目標;必須以涉外職業能力為本位,以學生任職行業或職業為背景,以俄語為工具,設計專業課程,構建“專業公共平臺+職業模塊”式的課程體系。專業公共平臺類課程以培養涉外行業通用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為目標,其中包括“兩課”和就業指導類課程、外語基礎課、拓展類課程。職業模塊部分以培養具體崗位群所需的專用職業知識、技能和素質為目標,例如俄語導游、經貿俄語、食品俄語等。開展中俄合作辦學可以充分利用中俄兩國的教育教學資源,發揮聯合辦學的優越性和師資共享的優勢。如外籍教師有助于更好地開展語言技能訓練、實現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國外合作院校更方便進行外國文化背景知識和外語技能的拓展,國外企業則有利于開展培養職業能力的實踐教學。2.針對實際工作任務需要,以職業活動為主線重組教學內容,使之與職業資格證書內容相融合,與崗位群的職業標準相融合。高職俄語專業的課程內容應摒棄傳統的學科本位思想,以在相關職業領域的外語應用能力和相關職業技能為核心,按職業崗位的定向需要進行選擇配置,將獲得俄語專業四級證書或職業資格證書作為學生畢業的一個條件。通過中俄合作辦學,借鑒俄羅斯院校相關專業的課程設置和學習內容,安排學生深入俄羅斯相關企業考察或實踐,使學生直接接觸俄羅斯的相關行業領域,分析相關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等要素,選取其強調技能培養和理論知識的基礎性、實用性、必需性的內容為我所用。3.轉變教學方式,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融合,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高職院校俄語專業要實現復合型、技能型的人才培養目標,依賴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肯定不夠的,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必須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課堂教學中將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相結合,改造教學情境在模擬或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進行的實踐,將教學做融為一體。同時有效利用和開發國際互聯網和媒體資源,開設遠程教育課程,建立中俄雙向課堂教學機制。開展中俄合作辦學,與合作的俄羅斯院校、企業實現相關資源的對接共享,讓學生走出國門、走入企業,獨立完成某工作環節或任務,通過引導學生在準備、實施和總結階段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將教學方式由講授式向技能訓練式轉變。4.探索有效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教學效果評價是獲取教學反饋信息的主要來源,也是改進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國際化高職教育改革必須同時建立起完善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一方面根據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應加大語言運用能力和職業技能的評價,改單一的終結性評價為多元化評價,形成性與終結性相結合。另一方面根據俄羅斯對外國留學生的評價模式,將俄語一級水平評估引進到教學中,結合多樣的中俄合作辦學模式,與學生未來國內就業、國外就業、境外求學以及國內升學等不同發展方向,制定差異性的評價方式,從而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
三、教材建設
一直以來,國內俄語教學都以北京外國語大學和黑龍江大學為龍頭,大多選用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大學俄語“東方”系列教材或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主編的教材作為主要學習資料,對于高職高專的生源素質以及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來說,這兩套教材難度較大,內容也并不十分合適,符合高職高專特色的俄語教材幾乎沒有。在中俄合作辦學過程中,雙方共同制定教學目標、指定教學內容,進而共同開發授課教材。一些合作項目中,教師更是據此自編教學材料、講義,打造符合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的教材。通過與外方合作,為教學引入全新的方法和理念,通過引進國外原版教材,為課程注入全新的知識和內容,更為教材的開發和編撰拓寬了思路,同時,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中俄合作辦學項目積極研發多媒體課件,借助互聯網資源,豐富教材建設的形式和內容。
四、師資隊伍建設
根據16號文件精神,高職教育改革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重點強調專業課教師提高技能水平和增加行業、企業一線工作經歷。中俄合作辦學的開展,為高職院校俄語專業的教師提高技能水平創造了條件,為深入行業、企業實踐鍛煉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機會。一方面,把國外專家請進來,聘請境外合作院校、企業的優秀教師或專家做兼職教師,既可以改善高職院校的師資結構,又有助于國內教師的學習和成長;另一方面,國內教師可以走出去,到合作的境外院校或企業,或實踐鍛煉,或提升學歷,對雙師素質的培養十分有利。不論是語言能力、教學能力還是科研能力,都可得到很大的提升。
五、結語
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任重道遠,中俄合作辦學助力高職院校的俄語專業,探索出一條應時順勢的改革之路。要想沿著這條路走得更遠更順暢,需要我們認真總結和全面思考,對已經出現的諸多問題、遇到的瓶頸等深入研究,對教學體系、教學方法、評價體系等諸多更深層次的問題進行更實質性的探索。
參考文獻:
[1]趙曉彬.中俄聯合辦學視域下俄語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及研究思路[J].繼續教育研究,2008,(6).
[2]劉芳.淺析中俄聯合辦學人才培養模式[J].林區教育,2006,(5).
[3]史征.高職院校中外愿合作辦學促進人才培養的實證研究[J].蘭州學刊,2005,(143).
[4]查明華,楊磊.“走出去”戰略引發的高職高專辦學思考[J].文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12).
作者:周爽 葛玲 單位: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留學生教育教學質量研究
- 下一篇:中職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