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中的情緒狀態探討論文
時間:2022-01-28 02:43:00
導語:教師教學中的情緒狀態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教師的情緒狀態是其生物性需要和社會性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的心理體驗形態。它是影響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保持積極的情緒狀態,一是要有高尚的政治思想修養,二是要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質。
在教學活動中,不少教師可能會有這樣的體會:每當上課情緒狀態好時,就會思路清晰,語言流暢,輕松自然。可謂得心應手,左右逢源。課下準備十成,課上能講出十成,甚至會超水平發揮。學生也聽得興趣盎然,與教師配合默契。課堂氣氛活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上課時情緒狀態不好,就會思路模糊,語言阻塞,吃力呆板。無論如何總覺得不順手。課下準備十成,課上只能講出七八成,甚至更少。學生則是反映冷淡,注意力分散,啟而不發。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當然不會好。這反映出教師的課堂情緒狀態對教學水平發揮和教學效果有直接的影響。
人的情緒,從心理學上講,是一種人腦的生理機能,是與人的生物性需要和社會性需要相聯系的一種最基本的自身體驗。人的情緒狀態則是這種生物性需要和社會性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的心理體驗形態。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兩極性。即積極和消極兩方面。當一個人的需要(在現在社會里主要是社會性需要)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狀態,如滿意、愉快等;當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就會產生消極的情緒狀態,如不滿、悲傷等。二是蔓延性。某種情緒狀態的產生,開始是指向一定對象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蔓延到與原指對象相關或無關的其他事物。形成在一段時間里無一定指向的、相對穩定的心理形態。三是感染性。某人的一定情緒狀態對周圍的人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好的情緒狀態產生積極的影響,不好的情緒狀態產生消極的影響,并且會因周圍的人與某人關系的疏密而受不同程度的影響。四是一定的支配作用。某種情緒狀態對人的行為表現有一定的支配作用,致使其所有的情感體驗無不打上這種情緒狀態的烙印,表現在一個人處在積極的情緒狀態中時,會看什么都順眼,想什么都順心,做什么都順手。這就能促進人的活動能力;若處在消極的情緒狀態時,則會看不順眼,想不順心,做不順手。這樣就會抑制人的活動能力。古人所謂“憂者見之則憂,喜者見之而喜”,就說明了一定的情緒狀態對人的行為表現的支配作用。
基于人的情緒的以上特點,作為一名教師,其工作具有特殊性,只有通過語言交流和感情交流來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因而教師的情緒對學生會產生直接而深刻的影響,特別是對年齡較小的學生,影響會更大。并由對學生自然情緒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學生的行為情緒—聽課情緒和學習情緒。學生的行為情緒再進一步影響到教學活動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對于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主要從兩方面談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怎樣保持積極的情緒狀態。
首先,要具有高尚的政治思想修養。高尚的政治思想修養主要表現為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熱愛和敬業精神。魯迅先生說:“教育后代是一種義務的、利他的、犧牲的工作”。從事教育工作就意味著奉獻和犧牲,忠誠是一種信念,熱愛屬于志趣;信念而至于志趣,就會產生對事業的高度責任感和飽滿的熱情、理想追求等均由極大的激勵作用。它能促進教師的行為需要始終指向社會性需要這一目標,并把社會性需要轉化為自身需要,從而產生并保持對行為對象(教學活動)的持久的積極的情緒狀態。因此,教師高尚政治思想修養是保持其積極的情緒狀態的最根本的內在動因。
其次,要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質。良好的意志品質主要表現在處理問題慎重、耐心,既有毅力又善于自我控制。人生活在客觀環境中,由于受自然、社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很難時時處處都處在良好的心境和積極的情緒狀態中。這就需要我們—尤其是教師,具備自我心理調控能力,盡量排除或減少那些消極因素的影響,自覺接受那些積極因素的影響,以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情緒。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向演員學習。一個演員,在他(她)演出前可能正在承受著內心的巨大痛苦或悲哀,而他的角色卻需要他表現無比的喜悅,出色的演員能夠通過自我心理調控,迅速進人角色,獲得演出的成功(當然,如果沒有敬業精神和對藝術的獻身精神也是做不到的)。作為教師,其工作性質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演員有相似之處,在教學活動中同樣需要較強的自我心理調控能力。不要把消極的情緒帶進課堂,要精神飽滿、激情盎然地出現在學生面前,先在情緒上給學生積極的感染,以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以上兩個方面,前者受一定的世界觀、人生觀的支配,后者受一定的個性特點的影響,二者的融合,則表現出一個教師的整體素質水平,當一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始終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時,就會表現出對工作的濃厚興趣和高度熱情,表現出對學生的無比熱愛。對于繁重的教育教學活動,不但不會感到是一種重負,反而會覺得是一種需要;教師和學生不僅會表現出行為上的默契,而且會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所以,教師不但要充分認識到良好的情緒狀態對教學活動的影響作用,而且要自覺排除不良的情緒干擾,保持積極的情緒狀態,以利于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 上一篇:不同視域下的區域創新體制形式探究論文
- 下一篇:城建資金融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