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教學作用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20 03:34:00
導語:古詩教學作用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針對當前詩歌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本文提出意象捕捉法,旨在拯救詩歌的衰亡局面和恢復古詩的文學地位。文中首先分析什么是意象/意象捕捉,接著詳細論述意象在古詩教學中的三個作用。為當代青年教師和學生起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意象古詩教學作用
詩歌發展歷史悠久,成就輝煌,尤其是古詩取得的成績,對中國傳統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響。然而,詩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趨勢,不能不令人擔憂,看看現當代詩,數量是不少,而質量和讀者量卻遠遠不如過去。人們非但對自己的幼稚做法不為恥,反而對古詩采取冷漠的態度,說長道短,妄加評論。對于這點,又以當代青年教師和學生表現最為突出。在古詩教學時,有的青年教師頭疼不好教,而大部分學生則干脆認為,社會都進步了,還要去.學那些陳舊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況且聽不懂。
學古詩有沒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它不僅僅在文化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先進的傳統文化,而且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政治經濟的反映,時代和社會的寫照。那么,古詩在他們之間發揮著橋梁的作用。至于會出現上述問題,涉及到態度和能力因素。應該指出并非所有當代青年教師和學生都是這樣,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中的大多數受這個新社會的影響,對古詩寫作背景及舊社會知之甚少,換句話說,古文根基不扎實,難教難學是可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問題,我們總會有辦法解決的。關鍵態度是否正確,如果端正了教與學的態度,并正確掌握教與學的方法,那么,問題也就不攻自破。據此,我們提倡古詩教學中的意象捕捉法。
闡釋:意象/意象捕捉法
中國人重意境,西方則強調意象。我們之所以選用:“意象/意象捕捉”概念,因為他們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這里為了教學創新,換一個角度,側重詩歌中的意象教學。
“意象”最早見于20世紀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義。意象派認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體,也是詩人對它的體念;二者再由準確的不加修飾的詞語表達出來。作為思想內容的載體,詞語本身意義莫大于此。詩歌“只不過是詞語鑲嵌的圖案。”(休姆語)換句話說,龐德在給意象下的定義是:“意象是在一剎那間呈現理智和情感的復合物的東西。”
簡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組成,這里的“象”就是客觀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意象有著可變的意義,象代數中的符號a,b,x。中國古詩中經常出現“月亮”這個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義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鄉,如“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也象征純潔的愛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還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一種思維方式,即詩中意象是什么,為什么用這個意象及它想要傳達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學生領會詩中的畫面、形象和語言的特色。我們認為,意象捕捉在古詩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進畫面的生成
古詩中出現的意象一般不止一個,而是一連串,且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由顏色深淺、虛實、遠進組成的一幅幅畫。在古詩教學時,老師首先要學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導學生按作者的情感流路把這些意象串聯起來,猶如身臨其鏡。不妨來看兩首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揚陰里白沙堤。
——白居易《淺塘湖春行》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登高》
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寫,詩中句句都是意象,處處有景。也處處活動著詩人的身影,移步換景,景中有人,象中有興,情義盎然,如詩如畫.生動表現出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之情,是一曲優美的春的頌歌!教學時,教師應聲明:寫景詩當然需要形象鮮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還應象中有人。而學生也只有在準確的把握意象基礎上,及詩人觀察方向。方可進入詩人的心靈,悟出真諦!后一首,前四句是詩人眼中的環境風物。后四句是詩人抒訴這樣特定的環境風物中的心情。物與人兩組畫相互對應、交織。很多時候,與其說我們是在讀書,不如說是在看畫,看那些一系列魚慣地越過的動態畫面。一個人善于或不善于讀詩,重要的一個區別在于他能否將凝固不動的文字,迅速轉換成活躍飛動的圖畫。學生尤其是中小學生在其智力發展不完全的情況下,好動不好靜。因此,教師應抓住學生這個年齡特征,授之以正確的閱讀方法,對培養學生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詩里絕不能沒有畫面,否則失去了依憑,組織成的靜態畫面.是很難把激動的感受.深微的意緒表現出詩來的,詩歌畫面之所以一般呈現動態,是要發揮”語景”之所長而掩其所短《錢塘湖春行》里出現五個虛詞:“初、誰、漸、才、最”,它們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副副畫面從外部串聯在一起,此外,遠漸,俯仰,動靜結合,有力的推動這些畫面加速運動,然而,《登高》基于沒有虛詞,抬頭是“風急天高”。俯仰是“渚青沙白”,全詩主要依靠畫面與畫面平行、對照、引申、補足等方面來實現對列。”“律詩之妙,全在無字外。每上句與下句轉關接縫,皆機竅所在也。”(《藝概》劉熙載引論)
二.有利于理解語言的雙層性
很多優秀古詩具有言意兩層性。“言”超脫了客觀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鏡中之象,即所謂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則超越了客觀實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謂“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見“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謂“詩貴意”(李東陽《蘼堂詩話》)。“象”要形象生動如在眼前,而“意”則要不盡,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李白《子夜吳歌四首》
李太白《子夜吳歌》,本閨情語,而翼罷征。詩人的意旨是希望朝廷能體貼征伐給唐朝廣大人民造成的痛苦不幸,早日結束不義戰爭。詩歌一開始就以月起興。明月和下面的“秋風”在古詩中都是浸透離情緒的意象。次句描寫千家萬戶搗衣哦之事。詩人的眼中景,耳中聲,無不是長安百姓對征戰親人的思念和牽掛。總之,詩歌意象的有機結合構成明凈凄清的景象,撩人愁緒的氛圍,哀怨動人的少婦形象,產生感人的藝術魅力。“詩猶文也,忌直貴曲。”(施補華《傭說詩》)托物言志,含蓄蘊籍,是中國詩歌的傳統審美特征。“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杜甫《贈花卿》)
“言有盡而意不窮者,天下至言也。”(蘇軾語)韓愈《詠雪贈張籍》中的“穿細時雙透,乘危忽半摧”二句描寫了下雪時雪花的特性:無處不到,能從兩面穿到洗縫,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詩人觀察落雨細致精確,描寫形象生動,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寫雪,實際上含有更深層的意象,那便是對社會上那些善于鉆營、拼命高攀的勢利小人的嘲諷,活畫出他們的嘴臉。詩人的這層意思深藏在模寫雪的“象”之下的,于是這個“象”便不僅僅只是雪之景象了,而且是勢力小人鉆營攀附之象。此外還有,溫庭筠“雞升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賈島“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等。
三.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詩歌具有形象性,一首好的詩歌離不開形象的塑造,優秀古詩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學中,學生應根據詩歌中的意象,在我們頭腦中再現作者詩中所要表達出來的形象。那么,如何再塑詩歌的形象呢?下面介紹兩種方法:
1.比興法的運用。先言他物,以引起歌詠之詞,這是中國古詩詞的傳統方法。從《詩經》到近代,例字可以說不勝枚舉。而杜甫堪稱這方面的楷模。他借物寫人的詩不在少數,作于晚年的《古柏行》就是交口稱贊的名篇。這種寫法一般是先揚后抑,先極言其美,再筆鋒一轉言其不幸之遭遇,形成一個鮮明對照,使讀者在這種不平衡的場景和情感轉換中產生一種特有的審美心理和感受,激越一種感情的震蕩,使人久久難以忘懷,沉浸在與藝術回味之中,達到抒發憤懣、陶冶性情的目的。最易見的,是比擬性語言的運用。“櫻桃小嘴糯米牙”(李季)"人面桃花相映紅”(崔護),只是取其鮮明的色彩進行比較,尚以為嘴巴小得像櫻桃,人的面龐跟桃花一樣紅,那將是多么可怕!比擬當然要求貼切,貼切才能容易為人領會;比擬要求新奇,新奇才能產生突發意外的刺激力。
2.語法的變格。變格是對常格而言。人們在詩歌的創作與欣賞中會時時發現,詩歌中的語法是很難用常格來苛求的。變格中有省略、倒裝、脫節等等,究極變幻。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風拂襤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李白《清平調三首》其一
雪萊說:“詩的語言的基礎是比喻性,詩的語言揭示的是還沒有任何人覺察的事物的關系,并使其為人永遠不忘。”詩人用無可挑剔的自然美的屬性意象:飄渺的云、國色天香的花去比那具有人間難以企及楊貴妃,為了給人民留以想象的余地,于是才用倒裝法。杜甫的《晴》詩中;“碧知湖外草,紅見海東云。”這一倒裝,是先突出視覺所見彩色,在句中卻是對草、云的形容。倒裝句簡單說來是如何安排字句問題,賀拉斯說過:“在安排字句的時候,要考究,要小心,如果安排得巧妙,家喻戶曉的字,就會取得新義,表達就能盡善盡美。”
我們認為,在古詩教學中,正確掌握并靈活運用意象捕捉法,對于恢復文言教學的應有地位,促進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具有重要得意義。筆者期望,在以后的古詩教學中能有更新更好的方法應用于教學。
參考文獻:
[1]《唐詩藝術技巧分類辭典》宗緒連等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意象派詩選》[英]彼德.瓊斯編裘小龍譯漓江出版社1986:6.15---16
[3]《詩歌意境鎖談》竹亦青著重慶出版社1985:23.35.80
- 上一篇: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管理論文
- 下一篇:中學生記敘文寫作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