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鄉鎮中心小學功能發揮的實踐性

時間:2022-02-18 03:40:00

導語:探討鄉鎮中心小學功能發揮的實踐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討鄉鎮中心小學功能發揮的實踐性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鄉鎮中心小學被賦予了新的使命,但目前鄉鎮中心小學功能發揮的“應然”狀況與“實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示范帶動功能、教研輻射功能及師資培訓功能存在不足。要改變這種情況,就必須理順學區與中心小學的關系,提高鄉鎮中心校的主體意識;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尤其加強校長培訓和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將鄉鎮中心小學建成鄉鎮教研中心。

[關鍵詞]鄉鎮中心小學;農村教育;教育管理

目前,隨著新課程在鄉鎮學校的開展,作為農村教育改革主力軍的鄉鎮中心小學被賦予許多更重要的功能,而現實中這些功能的發揮是否完全到位呢?圍繞這一問題,筆者試圖探討課程改革背景下鄉鎮中心小學的“應然”功能,并以福建省漳浦縣某中心小學為個案進行相關研究,了解目前鄉鎮中心小學功能發揮的“實然”狀況,尋找差距,旨在更好地促進鄉鎮中心校功能的發揮。

一、新課程背景下鄉鎮中心小學應當具備的功能

(一)課程改革示范功能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始終貫徹‘先立后破,先實驗后推廣’的工作方針。”…鄉鎮中心小學無論在師資力量、實驗研究能力上,還是在課程資源的占有、利用和管理上,都有村級小學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中心小學要起示范作用,率先開展課程改革實驗,這不僅可以帶動鄉鎮其他村級小學的課程改革,還可以積累經驗,避免簡單的重復和走彎路。

(二)教研中心功能

在課改過程中,由于條件的限制,村級小學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組織實施問題。鄉鎮中心小學擁有較強的師資力量,而且有比較多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實驗的經驗,有比較暢通的教育信息來源,與課程專家有較多的聯系,完全能夠幫助村級小學解決在課程改革中出現的大多數問題。因此,鄉鎮中心小學應組建高質量的教育教學研究隊伍,幫助農村教師解決在課程改革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難,指導全鄉鎮小學的教育教學業務和教材研究工作,從而帶動全鄉鎮各村級小學開展教研活動。

(三)師資培訓功能

鄉鎮學校的發展離不開師資隊伍建設。對村級小學教師進行課程改革前和改革中的培訓,是有效實施課程改革的必要途徑和有效措施。鄉鎮中心小學一般在縣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配備下擁有較好的教學儀器、圖書資源、電教設備及教學資料等教育資源,又處于鄉鎮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所以應根據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教師進修規劃,在縣教師進修學校的指導下,結合所在鄉(鎮)的具體情況,有計劃、有組織地負責起全鄉(鎮)小學教師的業務文化進修和考核工作,承擔起培訓整個學區教師的任務,使鄉鎮中心小學成為農村教師進修基地。

(四)規劃督查功能

2002年4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的通知》提出,“鄉(鎮)人民政府不設專門的教育管理機構”“教育教學管理由鄉(鎮)中心學校校長負責”,這意味著鄉(鎮)教育教學管理權下移交由中心學校負責。在管理過程中,監督和檢查是一重要環節,這就要求鄉鎮中心小學必須負責起學區課程改革的監督和檢查工作,督促村級小學按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和市、區的統一部署開展課程改革,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進。

二、鄉鎮中心小學功能發揮的實然狀況

鄉鎮中心小學諸多重要功能發揮的實然狀況如何呢?圍繞這一問題,筆者以漳浦縣某中心小學為個案進行相關研究。經過一年多的調查和分析后,發現該中心小學在發展中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作為一鎮的教育中心,其帶動輻射等功能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概括起來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示范帶動功能尚有欠缺

該中心小學能夠抓住實施新課程機遇,開展校本培訓,學習新課程理論,并在校本教研中積累了不少良好的經驗,2008年6月該校經由市批準成為校本教研基地。在縣、片區教研活動中,教師所開的公開課經常受到領導和聽課教師的好評。

雖然該中心小學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鎮各小學中起示范作用,但卻忽略了與“兄弟校”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目前該鎮17所小學的教研水平十分不均衡,呈現出“中心校強,村級小學弱”的局面,邊緣村級小學,辦學規模較小,在教研方面并無太多成績,平時很少開展教研活動。而“兄弟校”的教研弱勢現象則直接反映出中心校在教育改革中的示范帶動功能發揮并不十分到位。

(二)教研輻射功能明顯不足

該中心小學目前擁有43名教職工,其中小學高級教師有25人。自課改以來,學校一批優秀骨干教師不斷實踐并屢創佳績,但僅憑中心校這些骨干教師很難對全鎮教育工作起很大推動作用。

據調查,中心校與其他村級小學問很少開展教學研討活動,一學期至多一兩次。另外,據教師反映,中心校與其他村級小學間關于教學的交流往往短暫而流于形式。其他村級小學之所以很少開展教研活動,原因或許在于其不懂得如何開展,而作為中心校,盡管自身校本教研勇創佳績,但是卻沒有及時總結經驗,沒能深入到其他村級小學中進行“如何開展教研活動”的指導,未能將教研功能輻射到其他小學。

(三)師資培訓功能有待發掘

該中心小學擁有全鎮最好的教育資源,為中心校師資培訓基地的建成提供了一定的物質保障,而本校優秀的骨干教師隊伍又為教研中心的建成提供了人才保障,但該校卻沒有充分利用好現有的教育資源,也沒有意識到建立教師培訓進修基地的必要性及緊迫性。

讓農村教師都前往縣教師進修學校參加培訓是不切實際的。為進一步了解教師接受進修培訓的需要及鄉鎮中心小學師資進修培訓基地建立的必要性,筆者結合問卷進行了以下調查。第一,在調查培訓內容方面,選擇“應更貼合實際教學”的教師占49%,認為內容應“多樣化”的占23%,而更偏重理論的教師則占28%。大部分教師期望培訓內容能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而鄉鎮中心小學一般擁有較好的實踐經驗可供其他村級小學借鑒。第二,在100名被調查者中,選擇“培訓機構的地點最好設于城鎮”的教師占80%,而認為中心校可勝任并應當成為“教師進修基地”的教師占85%,從中可看出農村教師對中心小學具有很強的認同感。

調查結果證明了農村教師接受教育培訓的機會明顯不足,基于教師的自我發展需求,筆者認為,把中心校建成村級小學師資培訓基地是十分必要的。

(四)督促檢查功能未能落實

中心小學目前特殊的地位大大影響該校對其他村級小學進行管理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與校長的訪談中,校長十分明確作為中心校所應發揮的示范、骨干、輻射的功能,對本鎮其他16所村級小學的情況也大致了解,但或許是日常事務過于繁忙,校長的中心校“主體意識”漸漸弱化。據教師反映,該校由于受上級領導的重視,各種“檢查”和“評定”特別頻繁,校長的“業務”也更加繁忙。所以,中心校只能自我監督,根本顧不上對其他村級小學的督促與管理。由于中心校的督促工作不到位,其他村級小學自我監督力度偏弱,發展意識也不夠,致使邊緣村級小學的教研水平及課改進度仍然處于較低水平而目舉步維艱。

三、從實然走向應然的若干對策及建議

客觀地說,造成目前鄉鎮中心小學功能發揮“應然”與“實然”的差距,責任不全在中心校本身。因此,解決中心小學功能發揮中存在的問題,使之發揮出應然功能,需要從多方面努力。

(一)理順學區與中心小學的關系,提高中心校的主體意識

目前的農村教育管理體制,仍然存在學區與中心校職責不明的問題,應盡快理順學區與中心小學的關系,使兩者能夠明確自身職責并給自己的地位與職能定位。對于學區而言,其職責主要應是協助鄉政府組織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建立健全義務教育檔案;維護學校的安全和正常教學秩序,治理校園周邊環境;協助縣教育行政部門發放教師工資,搞好全鄉學校規劃和學校布局調整。而對于中心小學來說,主要任務則是利用在全鄉中的優勢地位,整合全鄉教育資源,發揮學校自身優勢,負責管理全鄉教育教學工作,為全鄉教育教學和教學研究起辦學示范作用和帶動作用,為全鄉各學校服務,提高全鄉教師教學研究能力,提高全鄉整體教育質量。學區與中心小學唯有明確了各自的職責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各盡其職,避免產生“侵權”現象,而中心小學的辦學才能更具活力,更加自主,進而更好地為村級小學服務。

除了明確各自的職責外,兩者間還要進行有效的溝通。在新體制下,鄉鎮中心小學在業務上要對村級小學進行業務管理和指導,而實際上單憑中心校領導班子的努力很難負責好對各村級小學的管理和指導,因此,中心校應當與學區各機構人員平等交流,共同規劃提高鄉鎮教育事業的發展目標,并為實現這一共同目標而統籌全局,分工合作。

(二)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尤其要加強校長培訓和骨干教師隊伍建設

校長培訓是校長成長和成熟的保證。以往那種面向所有校長的培訓缺乏針對性,并未能有效加快農村教育改革的進程。鄉鎮中心小學校長作為“主帥”,其個人素質是決定農村教育改革“成敗”的因素。對此,上級教育部門應專門組織鄉鎮中心小學校長進行研修培訓,使鄉鎮中心小學的校長們在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管理方法及各項操作技能的同時,通過對農村教育形勢及中心校自身地位、功能的認識,樹立起較強的“主體意識”和“服務”意識。

作為農村教育的主力軍,鄉鎮骨干教師隊伍的建設也尤為關鍵,鄉鎮中心小學應負責起培養和配備村級小學骨干教師及學科帶頭人的工作。首先,中心校要承擔起培訓村級小學骨干教師的任務,負責起全鄉(鎮)小學教師的業務文化進修和考核工作,努力把中心小學辦成教師進修基地;其次,鼓勵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教師到村級小學任教,這部分教師可保留中心校編制,在村級小學交流三年又回中心校;再者,按照相應的關于提高教師素質的規劃,讓村級小學教師輪流到縣進修校參加培訓,不斷提高村級小學的師資水平;最后,應盡可能補充一些新教師到村級小學,為其輸入新鮮血液。

(三)努力建成鄉鎮教研中心,幫扶村級小學開展教研活動

新課程在農村的順利實施有賴于教育科研活動的開展。筆者認為可通過農村區域性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促使鄉鎮中心小學在課改中更好地發揮教研中心的作用。首先,中心小學可在每學期期末開展一次問題征集活動,建立課改教師“問題庫”,并從中篩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作為全校教研的內容。這樣可準確地了解一線教師在實踐中的問題和困惑,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另外也有利于引導教師對課改實踐進行梳理和思考。然后根據課改的進展情況并結合征集上來的問題,每學期安排幾次主題教研活動,組織各村級小學教研帶頭人、校長、骨干教師開展上研討課、案例剖析、主題辯論、經驗介紹等形式的活動,使各村級小學教師帶著問題來,帶著研討成果或探究思路回去。其次,中心小學可統一設計教學反思卡,引導教師進行反思,然后就集中問題進行培訓。中心小學也可組織優秀教師和分管教學的領導或邀請教研員組成“答疑組”,每學期到各村級小學巡回一次,與村級小學教師進行對話式研討。再次,中心小學每學期至少要組織一次骨干教師送教下鄉活動,把中心校最新的研究成果,最高水平的課呈現給村級小學教師。另一方面,可定期安排村小骨干教師帶課到中心校借班上展示課,或匯報課堂教學改革成果,與中心校教師交流經驗,探討教學模式,或尋求同伴的教學診斷。最后,中心小學可選派骨干教師,分別與村級小學開展一對一認親結對活動,每月進行一次“探親”活動,骨干教師把經驗和做法手把手教給村級小學教師,對村級小學進行定班幫扶。

此外,要使中心小學自己能夠在課程改革中持續發揮好示范帶動、教研中心、培訓基地等作用,必須不斷加強中心校自身建設。一方面,縣鄉兩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大投入,從思想上和措施上重視建設好鄉鎮中心校;另一方面,中心校自身要深化改革,強化管理,狠練內功,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只有這樣,鄉鎮中心小學“應然”功能的實現,才能帶動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共同推動農村教育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