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院校本科教學教育改革論文

時間:2022-04-18 02:56:04

導語:高師院校本科教學教育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師院校本科教學教育改革論文

一、當前高師院校本科教學方式面臨的困境

1.知識傳遞單向性影響學習興趣

當前,高師院校本科教學方式在信息傳遞和知識生成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單向性,缺乏互動性,不利于大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第一,課堂講授的單向性。目前,本科課堂教學方式主要采用講授式,該教學方式由于發揮了語言講授的直接性、可控性、系統性、高效性等優點,歷來被認為是課堂授課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方式。但是不可否認,講授式教學具有語言傳遞單向性的不足,因此往往被理解成“注入式”“灌輸式”,進而引起了人們對其越來越多的思考。對于習慣了中學期間師生互動學習、快樂學習的本科生來說,講授式教學不利于提高他們課堂教學的參與性,影響了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第二,實驗指導的單向性。高校的實驗課程在教學設置上占有一定的比例和分量。這類課程的特點是時間緊、任務重,其教學方式基本上是以驗證性實驗為主。這種方式主要是由教師介紹實驗原理、器材、步驟、注意事項和驗證的原理等,學生則按圖索驥地完成操作,實驗方法和實驗知識的傳授亦是單向的。這種被動機械式的操作對大學生來說意義不大,與中學時期的各類興趣實驗相比,大學生對這類實驗方式的興趣顯然不大。

2.時空局限性影響有效學習

現代基礎教育關注有效教學,即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注重培養中學生從大量信息中獲取知識的能力。而當前的高師院校本科教學方式在時間和空間上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課堂內外的有機結合,影響師范生學習的有效性。首先,理論課程教學過分依賴課堂講解。本科課程理論內容比較系統、深奧,教師通常將有限的時間消耗在系統講解中,希望給予學生完整的知識體系。這種教學方式由于缺乏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討論,學生也缺乏課前自主查閱和收集學習資料的意識,導致學生獲取的信息量和知識量不豐富,學習效率不高。其次,輔導課教學注重集中講解,缺乏課外交流。對于一些抽象性和邏輯性比較強的專業課來說,教師采取了適當增加輔導課教學的方式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以物理學專業為例,通常須在普通物理學、理論物理學系列專業課程中開設輔導課程,用于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目前,常規的輔導方式仍采取集中講解式。由于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并且缺乏其他課外交流方式的補充,這種輔導方式常常難以達到全面解惑的目的,影響輔導效果。

3.技能培養單一化束縛創新能力的培養

當代基礎教育越來越重視對青少年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參與創新活動,這對本科師范生的技能訓練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本科生技能培養方式仍缺乏多樣化,束縛了師范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其一,實驗技能培養方式單一化。理工類專業比較注重實驗教學,并開設了專門的實驗系列課程。以物理學師范專業為例,本科生開設的實驗課程有普通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中學物理實驗研究以及與電子電工課程有關的實驗等。從高校人才培養目標來說,實驗教學能夠更好地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但是,當前高校實驗教學中驗證性實驗還比較普遍,學生缺乏自主設計和自主創新的機會;探究性實驗、課外設計、創新開發等實驗活動方式較少,束縛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其二,教學技能訓練指導方式單一化。隨著基礎教育改革對教師教學技能要求的提高,師范生技能訓練的指導方式也應該多樣化。目前,師范生的教學技能訓練途徑仍以觀摩教學、模擬教學和實習教學為主。在這些技能模擬訓練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方式主要是點評、分析和糾正。在這種指導方式下,學生對基礎教育的觀察了解不深入,缺少調研與反思,對基礎教育改革的理解不夠深刻,對教學理念缺乏實際感知,因此難以提高教學創新能力。

二、高師院校本科教學方式轉變的思路

1.運用參與式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轉變教學方式的思路之一是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與學生互動以及學生與學生互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1)對話教學

師生對話是促進學生參與教學過程,進行思考、分析和表達的直接方式。對話教學近幾年在基礎教育領域是一個比較熱門的研究課題,在高校,該教學方式只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開始嘗試。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在因材施教理念指導下運用談話技巧和心理探查技術,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和溝通,創造和諧的課堂環境。對話教學體現了教師對大學生成長的尊重和關注,能夠避免單向講授式教學容易導致的教師對學生思維和心理的無視現象的發生;同時,學會對話和溝通本身就是師范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教學技能,況且當前的師范教育專業課程尚缺乏該技能的專項訓練。對話教學應把握兩種雙向的互動方式:一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包括一對一和一對多兩種形式。教師通過對話了解學生的學習經歷、知識基礎、思維方法等,便于進行因材施教。二是學生提問教師回答,包括一對一和多對一兩種形式。學生通過對話獲得解決疑惑的思路與技巧。總之,對話式教學既有助于學生以主動參與的方式獲取知識和方法,又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教學相長。對話教學的重要形式是展開師生討論,即教師在課堂中引領全體學生討論某個課題。在高校課堂中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基礎,是與本科生自學能力提高相適應的。討論式教學是由教師組織教學材料轉變為學生自主生成教學材料的教學。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由聽眾轉變為主講者,能夠突破課堂教學的局限,打破教學常規。這些轉變一方面能夠避免講授式教學可能導致的互動性差、學生依賴性強的問題,促進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學習專業課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促使學生學會收集與組織材料、匯報討論過程和結果。對師范專業學生來說,這種方式有助于訓練其開發基礎教育課程資源、授課表達和教學研究的能力。就物理學專業來說,教師可就諸如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科技與人類文明等思辨性的課題與學生展開討論。這種方式打破了教師作為知識“壟斷者”的中心地位,利用學生已掌握的多樣化學習方式,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改善學生學習狀況的目的。

(2)MOOCs式交流

網絡信息化學習已經席卷教育界,并將繼續深入地影響教育方式的變革,微視頻、可汗學院等教學資源將在基礎教育中產生重要影響。作為師范生,他們必須掌握通過網絡獲取學習資源的技能。近兩年,在高等教育中,不斷涌現出國際化網絡遠程教育案例,美國的Coursera、Udacity、edX等公司大規模開發的在線課程——慕課(MOOCs)便是典型代表。這些遠程網絡課程具有在線學習、線上提問、論壇交流等優勢。在專業課程的學習指導與輔導過程中,為了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地參與學習、增強互動性,采用MOOCs式交流將成為必然趨勢。輔導教師可以借鑒遠程教育經驗,改變交流方式,嘗試運用網絡在線方式進行交流輔導,將線上交流與線下答疑相結合。采用MOOCs交流方式,必須充分發揮兩個資源優勢。其一是微視頻優勢,教師將輔導的重要內容錄制成簡短的視頻,每個視頻只集中解決一個難點問題,方便學生選擇觀看。學生選擇跟自己疑難問題密切相關的視頻進行觀看和學習,這樣學習的針對性和主動性就增強了。其二是交流平臺優勢,教師將大量微視頻到平臺上,供學生隨時下載保存與播放,并在平臺上在線討論和補充講解微視頻內容以外的問題。學生通過交流平臺獲得大量教師解答的信息,學習效率相應得到提高。

2.運用反思式指導方式深化學生對教育的理解

教師指導師范專業本科生在教育見習觀摩、技能訓練、教學實習、實踐調研等方面進行反思,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符合“實踐—理論—再實踐”的認知規律。這種指導方式有助于師范生將所學的教育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并在實踐中深化對基礎教育的理解,達到熱愛教育、提高和創新教育技能的目的。

(1)實踐反思

隨著教師教育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師范專業加大了見習實踐課程的開設規模,學生通常要完成若干個學分的見習任務。見習教學方式一般以觀摩中小學課堂教學為主。為了提高觀摩效果,教師應促使學生思考基礎教育理論如何與中學教學實際相結合,思考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層次問題,并指導學生撰寫觀摩反思報告。教師根據觀摩課中的某些細節,比如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學生的反應、教學的有效性等提出思考問題,要求見習生圍繞這些問題思考分析,撰寫反思報告,發表個人見解并反復討論交流。通過反思式指導,師范生反思所學的基礎教育理論問題,尋找解決教育實踐問題的突破口,增強參與基礎教育改革的信心。在師范生教學技能訓練方面,采用反思式指導,教師不需要直接指出學生在試講中存在的問題,更不必直接告訴他們解決的途徑。教師根據學生試講的某些細節提出反思問題,如教學行為引起的效果、教學設計意圖與課程目標要求的一致性、演示實驗效果不明顯的原因、教學重點和難點的把握以及處理依據等,要求學生自己思考并在試講教案里填寫相應的教學反思。這種指導方式有利于促進師范生反思教學技能與基礎教育改革要求之間的差距,從而達到提高和創新教學技能的效果。實習教學將師范生帶到了真實的課堂情境,在這種情境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及其解決是對師范生教學技能的極大挑戰。教師對實習的常規指導方式主要是根據師范生的實習教學表現進行指點。但是,直接指出實習生在教學中的不足,會挫傷其積極性,直接給出解決建議,也極易導致其對解決問題的依賴性。改變指導方式,運用反思式指導,就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啟發實習生去思考改進,則會提高他們的教學信心。依據基礎教育改革理念,教師讓實習生進行教學反思的內容應包括教學環節設計、了解學情、師生互動方式、探究教學、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學創新點等問題。通過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的思考,實習生達到對教學過程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建構,創造性地提高實施新課程教學的執行力。

(2)調研反思

在師范生教育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不應只停留于指導實習生的備課與上課層面,否則學生實習幾周以后熱情就會逐漸消退,除了繼續按部就班地訓練教學技能之外,他們難以找到進一步提升的突破口。教師將常規指導方式改變為調研反思,會給實習帶來新鮮內容,注入深層次的思考,有助于實習生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調研反思即教師指導實習生利用實習期間與中學生廣泛接觸的機會,就教育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題調研,撰寫調研報告,反思教育中的現實問題與解決思路。教師應對實習生如何觀察教育現象、選定調研問題、確定調研方法、分析調研材料和數據、歸納調研結果、思考解決措施等方面進行指導。這種指導方式具有三個比較顯著的優勢。一是,有針對性地提升師范生的教學能力。通過調研反思,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訓練,提升了實習生的教學能力。二是,實習生能夠獲得第一手教育實踐資料,豐富其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感知。基礎教育改革遇到很多實際問題,這些問題往往超出了師范生在理論課堂中的學習范圍和深度。調研反思則能夠使實習生進一步理解基礎教育改革的必要性、艱巨性和創新性。三是,生成師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基礎教育改革要求未來教師應該成為研究型教師,具備教育研究能力,而教育實習期間經過教師的指導和自己的反思,這種研究能力才會逐步生成。

3.運用活動式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雖然在大學生中開展的科技創新活動項目較多,但是有些活動項目不是以專業學習為目的的,與專業教學聯系不密切。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師范生更樂于將專業學習與科學活動相結合。以科學活動的形式開展專業教學,組織師范生參與創新活動,減少課堂講授與灌輸,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想象力與創造力,是提高其創新能力的重要教學方式。

(1)探究活動

探究教學是近幾年在中學課堂上比較熱門的教學方式,在大學實驗課程教學中也應充分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實驗方案、實驗與收集數據、分析與論證、反思與評估、交流與合作等過程。這種探究活動,就是要學生經歷科學發現的基本過程,體驗科學發現的實質和魅力,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例如,“扭擺法測定剛體的轉動慣量”在大學物理實驗中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實驗,常規教學主要是要求學生按照實驗教材完成不同形狀剛體轉動慣量的測量以及驗證轉動慣量的平行軸定理。按照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只是被動地完成操作、測量和處理數據、驗證已經學習過的物理量和物理規律而已。將該實驗教學方式轉變為探究實驗教學,首先提出問題“影響剛體轉動慣量的因素有哪些?”接著列舉學生對剛體的形狀、轉動軸的位置的猜想;再由學生參考相關資料進行實驗設計、測量數據、分析論證;最后計算出各種形狀剛體的轉動慣量并總結出平行軸定理。這種探究實驗活動有助于提高師范生對實驗的參與性,增強其對科學研究過程的體驗性,提升其實驗創新能力。

(2)設計活動

提高學生的實驗創新能力是大學實驗教學的重要任務,而實驗設計能力無疑是實驗創新能力的核心要素。提高實驗設計能力的重要方式是采用設計型實驗活動,活動步驟包括提前布置實驗選題、學生個人或小組查閱文獻、設計并提交實驗方案、現場實驗操作、完成實驗報告等。此類設計活動不受課堂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形式比較靈活,是學生在中學階段和大學階段都比較喜歡的實驗方式。設計型實驗活動能充分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其從事科學實驗的設計能力,使其在選擇實驗方法、實驗儀器、測量方法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通過此類活動,一方面,學生學會根據實驗條件選擇合適的實驗方法。例如,對于“測量重力加速度”的設計課題,學生可以選擇單擺法、復擺法、自由落體法和氣墊導軌法等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優點和缺點,學生應學會綜合比較與分析選擇。另一方面,學生參與實驗設計活動能夠訓練其對實驗儀器各項性能、誤差影響、精度要求和性價比等方面的分析能力,還能夠提高其對選擇直接測量與間接測量、動態測量與靜態測量、絕對測量與相對測量、補償測量與轉換測量等方法的判斷能力。

(3)科技創新活動

近年來,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中小學校定期舉辦一些科技創新活動,這些活動作為基礎教育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已經成為基礎教育的品牌項目。通過科技活動,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利用科技知識改進和創造生活物品或科技產品,提高了自身學以致用的信心和興趣。高師院校實驗教學應繼續鼓勵學生利用專業知識進行科技創新和獲取發明專利等活動,拓展實驗課教學的內容,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創新能力。對于師范專業的本科生來說,創造發明的內容應該不止于科技產品,還應注重教學演示器材的開發。前者對應于師范生將來指導科技創新的技能,后者著眼于他們將來開發教學資源的能力。師范生在將來從事基礎教育工作中,經常需要自制、改進和維護演示器材,這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資源開發技能的基本要求。因此,在高師院校實驗教學中,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像“智能家居系統”“飛機升力模擬器”“水火箭”等創新開發活動,提高學生實驗組裝連接、測試調試、演示展示、觀察操作等技能,對改善學生學習現狀和落實教師教育培養目標有重要意義。高師院校通過教學方式轉變可實現兩個“對接”。一方面,使本科教學方式與學生原有的中學學習方式對接,提高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另一方面,使本科教學方式與師范生未來從事的基礎教育工作對接,提高實踐技能和專業能力。

作者:高潔張恩德單位: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嘉應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