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會高等教育定位及整合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23 02:19:00
導語:知識社會高等教育定位及整合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知識社會是以知識為基本要素的社會,如何應對知識的挑戰是高等教育的重大課題。建基于“知識”這一邏輯起點,我們重新審視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將高等教育的功能界定為保存知識、傳承知識、應用知識、創造知識、涵化知識、交流知識六個方面,并對傳統高等教育功能進行了融合與超越。
一、知識社會:高等教育邏輯起點的重新定位
知識社會是伴隨著信息革命和知識爆炸而逐漸發展演變而成的新型社會形態,知識社會的出現必然導致社會不同領域的重組與整合,這是由社會的本質特征所決定的。德魯克認為,“知識社會”本質上是“后工業社會”,因為“知識”成為后工業社會的“一種基本資源”,“知識”和“知識的運用者與創造者”成為經濟增長的源動力,而“知識的運用者與創造者”的培養和質量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作為“知識的制度”的人才培養機構尤其是高等教育領域功能的發揮。對此,拍斯金作了充分論述,他認為:“知識是借助理性才得以創造的,所創造的知識倘若不傳遞給別人便會消亡。所創獲、傳遞的知識經過廣泛運用,才會產生新的知識,并且擁有永恒的、廣域的活力。這樣,知識是生生不息的,既有變化,又會發展二知識的動力性本質,體現于知識的創獲、傳遞、應用的相互作用與緊張關系之中”。知識社會的到來無疑加劇了知識的動力性特征,使得知識在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引起了知識結構、產業結構、階級結構乃至整個社會結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高等教育作為知識的創新基地,因此而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站,高等教育對經濟與社會的強有力推動作用使它從社會的邊緣走向社會的中心,實現了高等教育的“邊緣中心化”。
高等教育以探討高深學問為鵲的,力求了解人類的生存世界和精神世界,并對社會中最令人困惑的問題進行深刻地反思。高等教育機構的各種活動都是圍繞“知識”的教與學活動展開的。“知識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識材料,處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統的目的和實質的核心”。一方面,“知識是包含在高等教育系統的各種活動之中的共同要素:科研創造它,學術工作保存、提煉和完善它,教學和服務傳播它。”所以,一切大學主張,無論它的表現形態和內容是什么,都必然圍繞著知識,尤其是圍繞著以高深學問為核心的知識而展開。以知識為基點來描述高等教育功能,凸現了大學運載高深學問的本質,體現了大學區別于其他社會機構的獨特之處。另一方面,知識是大學最基本的原子要素。知識和知識分子是大學最不可替代的兩個要素(知識分子泛指大學里的專家、學者、教師和學生—作者注),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個要素,大學就失去了其所為的構成條件。而且,知識與知識分子互為“對象性存在物”,并形成“生存共同體”而共生共存。知識因知識分子而彰顯了知識的力量,知識分子因知識而體現了自身的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知識是知識分子生命的表達,知識分子的命運蘊含在知識的命運里。
在知識社會中,知識是社會的基本要素,高等教育作為社會發展的軸心結構和動力站,必然以“知識”作為高等教育教與學活動的根本出發點,而這個出發點便是確定高等教育功能體系的邏輯起點。檢驗邏輯起點是否科學,必須滿足三個基本條件:(1)邏輯起點必須是研究對象最基本、最普遍的現象;(2)邏輯起點必須與歷史的起點相一致;(3)邏輯起點必須蘊涵著整個體系發展過程中一切矛盾的“胚芽”。
二、知識社會:高等教育功能的再審視
知識社會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社會,知識從影響社會發展的外部因素和外在動力逐步變為社會發展的內在因素和內在動力,從社會的邊緣走向社會的中心,知識為現代社會提供了說明和解釋世界的模式和世界形成的動力。知識的創造、傳播、整合和發展,將促進人類的理解與合作,實現教育的繁榮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總的來講,知識社會中的高等教育功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保存知識的功能
知識的本體基礎是事物的“本質”,知識是正確反映事物本身的屬性及事物之間本質聯系的認識成果。由于知識被認為具有“價值無涉”的特征,常被視為一種具有普遍事實性的真理,當作公共財富加以珍藏、分享。高等學校作為探討高深學問的主要場所,無疑具有保存知識的重要功能。一般來講,顯性的知識通常可以通過圖書館、實驗室、多媒體得以保存,而隱性的知識則主要存在于高校學者的頭腦之中。大學作為知識密集型、智力密集型機構,擁有一批學識淵博的專家學者,他們所具有的隱性知識則不是圖書館所能保存的。圖書館、實驗室和多媒體只能保存顯性的知識,而學者頭腦中保存的是隱性的知識。可以說,知識寓于生命的載體和非生命的載體之中。掌握知識的人是生命的載體,他具有激活知識的能力;書本、電腦軟件是非生命的載體,它使自然人變成具有知識力的人。知識是物質和精神的復合體,非生命的物質載體是它的結晶果,有生命的精神載體是它的激活因。沒有高校學者頭腦中所保存的隱性知識,任何社會所保存的知識都是不完整的,而且顯性的知識難以激活,人們就不會有思想的火花,不能進行知識的創新。所以,使知識得以保存是開展高等教育活動的前提和基礎。
(二)傳承知識的功能
傳承知識包含兩方面的涵義:“傳”為傳播之意,指將當前的文化研究成果發散開來,得以共享,著重強調空間的廣延性,即“知識的擴散”;“承”為傳遞之意,指將前人的知識、思想和文化成果世代相傳,著重強調時間的繼承性,即“知識的繼承”。高等教育中的教學是最重要的知識傳播方式,它通過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將人類文明長期積淀的優秀文化成果傳授給學生。與此同時,高等學校本身也在社會生產的影響下逐漸覺醒,萌發了走出“象牙塔”的念頭,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高校所培養的人才直接進人到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領域中去,“人才”作為一種“知識凝結物”,一旦步人社會,便成為點狀的“知識源”,這種點狀的“知識源”很容易凝結成片狀或體狀的“知識源”,即社會的知識群體或知識階層,從而起到強大的知識擴散和輻射作用。知識的傳播是以對知識的理解為前提的,如果缺乏對知識的理解、接受或認同,知識的傳播就會失去意義。教育作為培養人的活動,它不但幫助人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且還通過教育者的選擇與加工,使之能為人們所接受,從而大大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程度。人們的教育水平和文化修養程度越高,就越是渴求通過知識傳播過程獲得新的文化知識。
(三)創造知識的功能
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實踐活動,在人類文化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種作用的探刻表現之一在于教育所具有的知識創造功能,這同時也是高等教育相較于基礎教育的顯性功能。大學作為最新信息的集源地和學術思想的交流中心,他所具有的內在發展邏輯、激情洋溢的創新精神和寬松自由的學術氛圍,有利于高等教育創造功能的發揮。大學是知識生產的場所,對知識的追求是學術事業不證自明的目的,但這并非是人人都能夠做到的,因為“這些學問或者還處于已知與未知之間的交界處,或者雖然已知,但由于它們過于深奧神秘,常人的才智難以把握。鑒于許多知識常常處于沒有得出完全結論、沒有被完全發現的狀態,這就要求大學師生對知識進行永無止境的探求、研究和創造。通過各種文化與思想之間的交鋒、交流、交融,形成新的知識價值觀念,并以此推動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高等教育通過傳授高深專門知識,培養人的個性與創造力,并將這種創造性的人才輸送到社會的各行各業中去,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直接從事知識創造活動,從而使高等教育系統就像一個能量豐富的知識創造源,實現知識創造的‘輻射’和‘裂變’效應。’,困無怪乎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校長說,“大學追求新思想、新知識”,他“總是站在批評的最前沿”,是“一個有創造力的前沿”。毋庸置疑,創造知識是知識社會中高等教育最富有生機的功能。
(四)應用知識的功能
隨著大學逐步從社會的邊緣走向社會的中心,大學在分配職業階梯等級和定位社會結構位置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大學也逐漸超越“象牙之塔”,從追求純粹知識的研究開始關注知識的外在實用價值,向一般民眾提供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并為政府、企業提供咨詢。正如威爾遜所說:“大學的科學知識研究不再是一種純研究,其研究成果正在越來越多地卷人‘為國家服務’的領域,科學知識及其研究進入了工農業生產以及由于工農業發展所引起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中。”大學“從中世紀的宗教和世俗的知識團體演變成今日在以知識為基礎、以學科為方向的技術型后工業社會中起關鍵作用的機構”,大學成為“‘人類社會的動力站”。大學作為知識生產的場所,從事著知識的生產和創造,并將知識產品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大學在向社會輸出知識并將其轉化為社會所需要的知識產品、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運用他們頭腦中的知識對社會運作和政府工作中的不完善之處進行批判和監督,促使社會和政府工作日趨完善:因為大學擁有一大批以探求知識、追求真理為己任的專家學者,他們具有獨特的思維視角,能夠超脫黨派利益、群體利益和個人利益之爭,能對社會進行公正地評價、批判、監督,從而使社會正常運行只有大學真正發揮了社會批判和監督功能,他才能成為區分善惡、甄別真偽的偉大仲裁者,用良知批判社會的精神陣地及“社會良心”的代言人。
(五)涵化知識的功能
在知識社會中,人融人新的“知識生存”形態,即生活在知識當中,知識影響人的命運,知識生存構成人類生活的根本形式。人們只有與知識的和諧相處,才能夠在知識環境中“詩意地棲居”,消解知識的“暴力性存在”,給人的心靈提供無限發展的可能性,維護心靈生長的自由,讓人的生命意志得到最大的展開。韋伯曾明確指出:“一個有志于學術研究工作的知識分子,必須具備的重要特質,是所謂的’知識的誠篤’(intellectualintegrity),他必須具有一種‘信念倫理’(ethicofconviction),堅定地遵循著理性的召喚,追求整合良好的知識(well—integratedknowledge),同時,他還有一種對知識獻身的熱情,對他而言,知識具有一種終極的價值,追求知識因此而賦予他生命的意義。他將這種發自內心的知性追求提升到一種具有尊嚴的生命層次,并成為自己整體人格的一部分。這種知性追求來源于個人的體驗,沒有個人體驗中的自我陶醉感,就無法摒棄人世間的是非與干擾,專心致志地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提升自己的智慧。作為教師,應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尊嚴與力量,點燃學生的智慧之火,照亮知識中蘊含的意義與價值,因為“大學的生命全在于教師傳授給學生新穎的、合符自身境遇的思想來喚起他們的自我意識。大學生們總是潛心地尋覓這種理想并時刻準備接受它,但當他們從教師那里得不到任何有益的啟示時,他們便感到理想的縹緲和希望的破滅而無所適從,’。公務員之家
(六)交流知識的功能
知識社會是以知識為主體的社會,多元化的社會需求促使異質知識間的相互交流。現代大學的知識資源是一種重要的人類資源,同時也是一種“可再生資源”,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的實質就是達到資源的共享和知識的交流:因為知識交流有助于思想對話和智力合作;有助于文化范式的借鑒和學術視野的拓寬;有助于全球教育的合作和國際理解的加強。這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知識的利用效率和現代大學的教育質量,同時也促使知識資源的再生。更確切地說,“這是一種發展型資源再生模式,在這一模式中資源分享不僅不會或很少到支援資源所有者的資源耗失,而且可能會使原資源所有者獲得更多的新資源"。高等教育作為知識傳播與交流的主陣地,以資源共享的方式進行強有力的國際合作。這不僅可以打破橫亙于異質文化之間的學術壁壘,加強文化交流的力度與深度,而且可以推動多元文化的融合。這就要求大學必須起到“幫助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樣性的環境中理解、體現、保護、增強、促進和傳播民族文化和地區文化,以及國際文化和歷史文化”的作用。
三、知識社會:對傳統高等教育功能的整合與超越
高等教育功能的探討是一個古老而永恒的話題,他不僅體現出大學“宏大敘事”般的莊嚴和神圣,而且始終表達了人們對大學“烏托邦”式的情結。所以,高等教育功能的討論享有旺盛的生命力,對高等教育功能的界說也異彩紛呈。紐曼對“自由知識”的追求形成了經典的大學“教學”理念;洪堡將大學的功能拓展為“教學與科研的統一”;美國“威斯康斯思想”的確立將大學的功能定位為“教學、科研、服務于社會”,從而形成了關于高等教育基本功能的傳統界說。此后關于高等教育功能的論述大都是從不同的邏輯起點或思維視角對高等教育進行重新審視,形成了多維視野中的高等教育功能觀。有學者認為,教育作為傳遞文化、傳授知識的人類實踐活動,在本質上表現為通過文化達到“化人”“育人”的作用,“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文化功能,就是通過實現文化與人的雙向建構來促進文化與人的發展”。有學者在遵循高等教育三大基本功能的基礎上,依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將’‘技術創新”或“高等教育的國際合作”。作為高等教育的第四職能。知識社會的到來為我們審視高等教育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對于以上觀點,我們都可以嘗試以知識為基點予以解釋: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重在文化的傳播、應用與創新,而知識是文化的載體,故文化功能可以通過知識來表征;高等教育的“技術創新”功能乃是“知識應用”功能與“知識創新”功能的統整運用;高等教育的“國際合作”就是“知識交流”功能的外在表現形式。因此,知識社會中高等教育職能的傳統超越是知識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由知識社會知識的源動性特征在高等教育領域內的具體功能體現。
知識社會導致了傳統的產業結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同時也為未來社會的投資取向選擇提供了多元化的可能,人力資本的投入將成為未來社會投人的最大組成。一般而言,知識社會知識產業之間的竟爭主要是對知識創造、更新和應用時間周期的競爭,周期越短,其競爭性便越強。反之,則越弱在此,知識的創新與應用已成為知識社會的主流和核心,而知識的保存與傳播是知識創新與應用的前提,而知識的涵化與交流則是知識創新與應用的發展只有實現六個方面的禍合,才能給知識社會的發展帶來真正動力同時,作為知識傳播、創新與應用的具體制度化功能體現的高等教育的教學、科研和服務三大傳統職能,也必然要求實現相互之間的系統化和整體化,以打破三者各自既為目的又為手段的分裂局面,實現三者之間的最佳結合,從而將最終目標指向趨于知識信息的生產力轉化。知識社會的到來實現了對高等教育傳統功能的超越和高等教育現代功能的全新審視,同時為當代大學的新型定位指明了方向。北京大學閡維方教授對此曾指出:“大學是這樣一種社會機構,它能夠很好地整合知識的創造、加工、傳播和應用。這既是知識社會對高等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又是高等教育在知識社會條件下發展的必然結果。
- 上一篇:知識性大德育課程特征分析論文
- 下一篇:剖析旅游產品具有的內涵推廣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