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職教育管理學生主體式教育

時間:2022-10-26 10:35:38

導語:探析高職教育管理學生主體式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析高職教育管理學生主體式教育

【摘要】當前高等教育已逐步朝著大眾教育方向轉變,以往教育管理方式也面臨著新的改革,高職教育管理理當立足學生專業特色與社會人才要求,將以往“教師權威”轉換為“教師引導”,認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使學生獲得成長。本文將從高職教育管理者學生主體式教育的意義出發,進一步探究主體式教育實踐。

【關鍵詞】高職;教育管理;學生;主體式教育

所謂主體式教育指的是高職教育管理中要重視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通過對學生的個性特征、學習狀況等方面的分析,創設多元化教育管理方式,促使學生發揮自我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自覺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實現自我成長。此種柔性管理,學生顯然更愿遵從,因此,如何在高職教育管理中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值得探究。

一、高職教育管理中學生主體式教育的意義

首先,一個人的行為如何是由其價值觀影響所產生的,而教育者價值觀的正確與否將會決定學生所接收的信息資糧。以往高職教育主要受到社會本位價值觀影響,未能充分凸顯學生個人價值與主體作用,而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我國開始關注到個人本文價值觀的存在意義,并在具體教學管理中凸顯個人價值。總的來說,這兩個價值觀念均有其利弊之處,一方關注點在于強調共同發展,另一方則過分強調個人利益,這顯然都不利于培養高素質人才。而只有將兩者的優勢充分結合一起,即立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以全新的價值取向,并滿足于學生能力、職業等需求上,來凸顯學生主體性地位,才能使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實現和諧統一。也就是說,高職教育管理中應當尊重、維護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只有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正確的價值觀去看待個性化學生的發展,才能真正培育出具有高素質的社會人才。其次,較之本科教育,高職教育旨在培育實踐能力、社會所需的技術人員,因此,在文化教育方面帶有一定的缺陷,課程安排也是各種專業課,教師重心只是將理論知識教授給學生,這不可避免導致學生對專業學習帶有厭惡性,甚至失去學習興趣。而學生主體式教育方式的開啟,則能幫助高職院校找尋更符合學生發展的方法,使學生學習和精神需求更加受到重視,促使高職院校改革教育管理缺陷,以更為科學合理的教育模式來促進學生發展。

二、高職教育管理中學生主體式教育的實踐

(一)革新教學理念。主體式教育旨在從內化學生獨立自主意識出發,讓學生學會自我調控和自我管理,從而實現自我身心的健康成長。主體式教育若想確切落到實處,教育工作者首要做的便是革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切實改變以往教師課堂權威中心,牢牢把控課堂,而忽視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教學現象,而應當大膽放權,將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個人成長,科學引導學生規劃學習、生活,合理運用實踐,要善于挖掘學生的閃光之處,然后創設良好的發展機會,使學生的興趣特長得以充分發揚,還可根據差異化的學生特質來選取相應的課程,幫助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和自我管理計劃,指導學生摸索屬于自己的學習管理方法,從而實現學生的個性和全面發展。而高職院校本身也應當積極加強自主意識的宣傳,如通過宣傳報、廣播、校風等等,在潛移默化中使高職生能夠充分意識到自己的主體作用,并積極發揮自身的能動性,自覺參與到管理中,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公。

(二)革新管理體制。較之本科生而言,高職院校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一般較強,思維能力也處于活躍化。根據學生這一特質,高職院校可以開設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如可針對學生的專業特色來開展相應的專業技能大賽,借此比賽來鞏固學生的專業知識,并強化學生實踐操作技能,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主體式教育管理模式理當充分發揮團組織與班集體的力量,使學生在參與集體管理中來影響個人管理,教育者課在掌握好班級成員個性特征的基礎上來設置相應的活動監管小組、紀律組織會、評價小組等等,并實行定期輪換制,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管理中,體驗管理者工作。此外,還可針對教師日常教學、班級管理等方面來成立學生監督會,即要求這些學生要認真觀察教師的實際教學行為、水準,然后積極提出自己的寶貴見解,而學生為了提出更具有針對性的想法,便會自覺去學習更多專業知識能力,這對于學生參與班級管理、自我責任感的提升幫助性極大。

(三)革新教學方式。高職教育工作過程中需依托于相應的知識技能,然后借助實踐性操作來找尋教育工作中的邏輯主線,之后再匯總學生的學習與實踐成功經驗,據此來制定出一份全面、系統的學習實踐計劃。也因此,高職院校教育管理過程若要實現學生主體式教育,應當重視教學方法的轉變,即改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積極探索適合學生個性發展,足以啟迪學生獨立思考探究的工作方案,使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能夠提高自我學習主管能動性。尤其是在現代化教育不斷改革的背景下,更要求著高職院校要重視學生學習過程,并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與正確的價值觀,為此,高職院校需自覺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學校管理制度,而教師實際授課過程中也應當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如微課、翻轉課堂等,借助信息技術使學生更便于學習專業知識技術。

結束語

學生主體地位對于推動高職教育管理意義重大,更是當今時代下國家、社會發展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教育管理過程中應適時轉變教育管理、革新教學方式與管理體制,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所創設的教學活動、管理方案都應當立足學生的主體內在需求,如此,才能讓學生更為主動地探索深層次的知識,并于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使培育出來的學生更符合當代社會人才需求。

參考文獻:

[1]王楠.高職教育管理中學生主體式教育研究[J].才智,2016(2):99-99.

[2]郭海鳳.高職教育管理中學生主體式教育探析[J].報刊薈萃,2017(2):80-80.

作者:佘華英 單位: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