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美術教學中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

時間:2022-10-12 03:41:23

導語:在中學美術教學中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中學美術教學中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

一、傳統文化對于中學美術教育的重要意義

中學美術教學既要注重知識傳播和技能鍛煉,更要通過藝術的熏陶砥礪道德品質,完善人格修養,實現對人精神世界的塑造。而實現這一目標,傳統文化積淀的精神財富是取之不盡的瑰寶,中國傳統文化閃耀著崇高的人性光輝,胸懷、仁愛、誠信、修身、立志、廉潔、犧牲……這些美德都是傳統文化的信仰,也同樣應該成為我們鍛造人文素養,完善人格的信仰。傳統文化對拓寬審美視野、提高藝術修養大有裨益。中國傳統文化凝結了哲學和藝術的結晶,在中醫、科技、文學、藝術、教育各個領域積淀了無數令人為之傾倒的作品,其形態、功能、內涵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情趣和精神狀態,是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寶貴財富。脫離傳統文化的積淀空談藝術修養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傳統文化和中學美術教育間存在著無法割裂的關系,是美術學習和創作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只有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真正拓寬審美視野、提高藝術修養、提高藝術修養,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進入更深的藝術境界。

二、當今中學美術教學與傳統文化結合丞待加強

“重知識,輕素養”根深蒂固。當前中學美術教育在提升人文素養上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重知識,輕素養”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一是注重美術技能傳授,忽視審美感受培養;二是注重美術形式學習,忽視文化低云積累;三是注重美術學科本身,忽視跨學科交流。這種局面下,美術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導致部分學生文化素質蒼白、難以厚積薄發。因此,強化傳統文化的熏陶,從幾千年的歷史積淀中吸取精華,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積累文化功底,是一項現實而緊迫的任務。“重洋輕土”一度普遍存在。無庸質疑,當前我國中學的美術教育實踐中仍然存在“重洋輕土”的現象,表現為大量采用西方的美術教學模式,側重西方美術能力鍛煉,比如繪畫上過分重視素描、色彩(水粉、水彩、油畫“、速寫等西方畫種教育,忽略中國畫的表現技法和形式。重視這些并無不妥之處,西方的焦點透視、解學、光影素描等能力的鍛煉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妥的是此薄彼、“重洋輕土”。這種情況下,容易使人在文化意識尚且模糊的狀態下,盲目追求“中西結合”。追求表面形式,忽視精神內涵,這對培養真正優秀的美術人才并無益處。當今世界文化發展趨勢是相互融合、取長補短,我們應該時刻清醒地認識到,只有立足傳統文化,我們才能“拿來”得更理直氣壯,避免陷入盲從和消極。

三、中學美術教學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的舉措

中華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立一個兼具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諧社會,在各個方面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將大有裨益。對中學美術教育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在優化課程設置上下工夫。課堂教學是最直接、最基本的教學方式。可以考慮在中學美術課程中增加傳統文化和傳統美術課程的比例,加大跨學科交流的力度,把優秀藝術作品引入課堂,充分利用課程設置的示范作用,鼓勵學生廣泛深入地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引導學生欣賞傳統文化的藝術價值,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底蘊。

2.在創新教育模式上下工夫。美術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可以讓優秀的內容走進課堂,又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博物館、美術館,走進節日風俗、祭祀儀式,有條件的中學還可以鼓勵學生呢感走出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進行社會實踐,到國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遺產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實地考察接受,了解我們國家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立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感情,進而進行保護和傳承。同時,在信息技術條件下,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普及的今天,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教育和交流也是創新教育模式的應有之義,在這種教育環境下,師生之間的教育關系也應相應擴展,發展充分交流、合作、激勵的互動教育關系。

3.在搭建交流平臺上下功夫。交流平臺是課程教育的延伸和擴展,要結合中學實際,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研究基地建設,加強中學之間資源共享,充分利用學術研討、課題研究、藝術展示、訪問學者等方式,搭建形式多樣的傳統文化交流溝通平臺,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其中。既強調學習交流,又注重發展創新,讓學生在充分貼近吸收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尋找創作靈感源泉,探索在創作中對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總之,在中學美術教學中弘揚傳承傳統文化,讓我們古為今用,推陳出新,讓傳統文化趕上時展的步伐,植根于當代人們的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光彩。中學美術課程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具有重要作用。中學美術教師應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培養他們全面健康的審美觀念。

作者:騰達 單位:重慶市云陽縣教師進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