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文學課程教學模式優化策略

時間:2022-11-25 03:57:09

導語:韓國文學課程教學模式優化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韓國文學課程教學模式優化策略

摘要:文學課程中最重要的是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來增添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然而朝鮮語專業普遍存在文學課死記硬背的現象。為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程質量和專業質量,因此有必要對文學課程進行優化改革。

關鍵詞:韓國文學課程;教學模式;朝鮮語專業

1韓國文學課程改革的必須性

韓國語的學習不應該僅僅是熟背單詞、語法等基礎內容,更需要學生了解韓國的歷史、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等內涵。而文學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是語言的瑰寶,因此文學課程是韓語學習中的一門重要課程。通過文學史和文學作品的講授,系統地介紹各個歷史時期文學發展概況、不同文學體裁的發展演變過程、重要作家的創作成就,探討韓國文學的文化特征、文學與社會發展的關系等基本問題,會使學生清晰地把握韓國文學發展的源流及其規律。使學生把握文學中的藝術形象與思想內涵,完善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對人性的探討、對歷史的反思、對現實的感悟,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審美能力,開放學生的思維和創造空間。文學課程中最重要的是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交流,碰撞出火花,進一步提高學習的熱情。但是有一部分教師還沒有意識到文學課程的必要性,在教授文學時,生硬地上成了基礎語法課,更多的是在講授課文中出現的單詞、語法、句型。這種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不僅完全不能達到文學課程的教學要求,更不能保證教學質量,使得主講教師激情缺失,學生聽得無趣無味。因此優化韓國文學課程課堂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教學內容、提升審美能力,還將有力促進學生科研創新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進而提升專業教學質量、人才培養質量。

2教學方式的改革

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針指導下,課程建設過程中應樹立“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育理念,以“自主學習+提升能力”為教學目標,針對文學課程的特性構建采取“自學+交流”的教學新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有效地提升學生聽、說、讀、寫等方面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利用信息化教學的優勢,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提供平臺,教師與學生的多向互動得到融合,實現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的融合。加強能力鑒定或是技能鑒定等形成性評價形式,促進和監督學生學習。通過論文寫作、劇本編排等多種教育形式,實現由“要你學”到“我要學”的教學狀態的根本轉變。具體的優化措施從以下幾點開始展開。

2.1課程內容優化

縱觀各高校的朝鮮語文學教學現狀,課程教材及內容選擇上有很大的隨機性。選擇的教材首先應含有文化要素,具有大眾性和普遍性,便于引起學生共鳴;其次需要符合學生的閱讀水平;最重要的是不論選取何種教材教師都不能生搬硬套,需要對教材進行優化整合。

2.1.1增加中韓文學比較內容,進而培養學生辨析能力

單純的文學作品的講授,只是讓學生了解故事梗概,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思維的拓展并無太多意義,文學史課程在教學內容上首先應做到在學生的中韓文學知識上架起聯結的橋梁。韓國文學史,在大三開設,學生對中國文學有了較全面的了解。采用以中國文學史為參照物,拉近中韓距離,幫助學生找到中韓文學的契合點,提高學生對比分析能力。例如:老舍的《駱駝祥子》與玄鎮健的《好運的一天》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兩部作品都反映了19世紀20-30年代最底層勞動人民(人力車夫)的悲慘遭遇。教師可以選取片段進行對比分析,了解兩部作品在社會背景、對社會無情的批判以及現實主義手法的相似性,也能明確兩者在語言運作、情懷抒發等方面的不同。

2.1.2增設課堂辯論,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

課堂中采取課堂辯論形式,對于學生的思維開發及表達能力的提高都有極大幫助。激烈的辯論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韓語能力,更是極大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既使得學生的語言表達得到了有效鍛煉,更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的課程模式。例如:金素月的代表作品《金達萊》中流露出了徹底的愛,還是決絕的恨?表現在哪里?是如何表現的?

2.1.3布置論文寫作,培養學生的發現力、寫作能力

論文寫作就是尋找問題的過程,定期布置論文寫作,讓學生帶著目的、任務去閱讀后將發現和感悟用自己的文字表達出來,不僅可以提高語言的組織能力,引導學生發現新問題,更對課文的閱讀起到疏導作用,有利于拓寬思想深例如:鄭芝溶的《鄉愁》,是一首自由體的抒情詩,詩人用其豐富的語言、細膩的表現力和他獨有的幽深意境,樹立起了韓國現代詩的典范。故鄉的風景在詩人筆下栩栩如生,寬闊的泥潭東邊,溪水載著童話緩緩流淌,黃牛慵懶的低吟……都飄蕩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濃濃的鄉愁。每一段文字間都以一句“這方熱土又怎能遺落在夢里?”來反復強調這連綿不絕的鄉愁。那大家也來以鄉愁為題,寫一首思念家鄉、親人的詩。

2.1.4練習課本劇編排,培養學生感受能力、組織能力

要培養一專多能的人才,僅靠課堂是不夠的,還應把能力訓練由課內引向課外。因此,韓國文學教學中,讓學生自編自導課本劇,以便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韓國古典小說《興夫傳》《沈青傳》《春香傳》的編排。

2.2教學模式更新

文學作品篇幅普遍較長,僅憑上課的時間一學期很難講授多篇。這就需要學生發揮課下時間,因此采取“自學+交流”模式。模式包括課前預習、分組發表、討論、點評四個環節。課前預習環節,教師首先制定任務,例如課前朗誦。為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挑選音頻朗誦,或者上課組織學生觀看視頻。在分組發表環節,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把學生分成若干組。把新課中要求學生自己掌握的內容和與學新課有關的舊知識通過預習題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要求學生對所學內容展開研究,通過指導使學生在課前多了解一般性的文學常識。比如文學作品的社會背景、風土環境,理解作家的風格特點,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最后閱讀有關參考書,把相關材料匯總做成PPT,在課前發表。通過預習發表環節,學生們上課就有了清晰的學習思路,對課文的重難點容易把握,上課聽課時就有了信心,也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容易解決自己對課文的困惑之處。其次,能夠滿足學生成功的欲望,保持他們學習韓語的興趣。在傳統授課中,經常是老師教授,學生跟讀。如果學生預習了,老師就可以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讓孩子們成為老師,使他們在課堂上充分表現自己,并能大膽地開口說。第三,降低新授知識的難度,韓國文學是在創設一定的情境進行的,往往在遇到一些抽象的單詞時,無論是呈現還是學生的理解都會受到阻礙,如果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再來學習,就可以降低教學的難度。學生的理解就更容易,水到渠成,而且記憶深刻。交流環節針對的是在小組發表中出現的難點、疑點以及教學的重難點進行再探討,通過討論加深學生的認知。如講到1930年代韓國文學的萌芽時期時,對《太平天下》這部小說進行主題思想、人物形象、文學意義等方面的了解后,從作品中出現的情況性的反語列舉,與中國小說《阿Q正傳》的異同點比較這些視角下的一些研究成果,使學生對這部經典作品的復雜內涵具有深刻、全面的認識。評價可以是教師評價學生,也可以是學生之間互評。教師評價學生務必從積極的方面評價,發表內容是否全面、發表的主要觀點是否清晰、見解是否獨到等方面。畢竟教師只是參與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學生的互評需要點評優點,并指出不足。

2.3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

2.3.1MOOC課程建設

通過MOOC這一種基于互聯網和大數據庫的一種在線課程,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時空限制。通知公告、配套資源、章節測試、答疑討論、課后作業和期末考試等,都可以上傳網站以供學生自學,信息共享。學生課前下載和閱讀相關資料,為開展自主學習提供方便,通過設置教師與學生互動平臺,課后可繼續解答學生的疑問。

2.3.2建立和豐富問題集數據庫

在課上和網絡教學中,將提問率高的問題收集起來,建立問題集數據庫。每一學期課程就定期更新完善數據庫。這樣不僅可以節省人力和時間,也可以作為學生的參考材料。對于學生提出的生僻問題和特殊問題,可以針對學生興趣進行個別輔導,拓展完善師生間交流互動,激發學生興趣,有利于網絡教學質量的提高。

2.3.3定時開設網絡直播課

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拍攝韓國文學課程的“干貨”短視頻,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學生快速掌握韓國文學知識點與技能。使學生即使人在遠處,也能即時上課,獲取文學的學習資源并分享給其他好友一同學習。

3考核方式的改革

文學課程的最終目的不是考試,不是分值,而是真正地讓學生感受到文學的美。考核方式也進行如下改革:

3.1增加小論文、讀書報告、科技制作、大學生創新

項目申報、論文寫作等的考查形式在期末考核中,除了閉卷考試,還增加了小論文的考查形式。閉卷考試的內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大多為客觀試題。小論文寫作題目緊扣課程內容給出范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也可以有自己的創新觀點。小論文的寫作形式主要以文獻綜述、科研調查等為主,不僅考查學生對于韓國文學的理解能力,更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3.2加大實踐的比重

平時成績中實踐成績的設置占45%,課堂筆記、小組發表、出勤、作業等占35%,論文、大學生創新項目申報、等成績占20%。3.3設置減分機制學生應按時到課,對教師布置的作業和報告應準時上交,連續2次不按時交作業或不參加應用活動等,平時考核成績扣減50%,連續3次以上,記0分。對上課影響課堂教學秩序的同學,先提醒警告,如再犯,過程考核的平時成績記0分。

4結語

通過對文學課程“自學+交流”的教學模式有益的探索,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益于形成學生為主體、老師為引導的教學理念。從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考核方法以及培養學生個性化培養等方面,優化和調整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及學生創新思維和科研能力,促進學生對后續相關課程的學習,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徐珊珊.韓國語教育中文學作品課教學研究[J].戲劇之家,2015:210-211.

[2]趙振坤.國內高校韓國文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2:2.

[3]金艷花.講述模式在韓國文學教學中的運用[J].韓國語教學與研究,2017.

作者:陳新 單位:臨沂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