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朝鮮語詞匯教學策略分析
時間:2022-08-01 04:29:22
導語:民族文化朝鮮語詞匯教學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血脈,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密不可分。每個民族獨特的文化形態和內涵在詞匯上都有所體現。本文針對朝鮮語詞匯教學現狀,從“教師應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和“有效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提高教學質量”兩方面探討本民族文化滲透到朝鮮語詞匯教學當中有效策略。
關鍵詞:本民族文化;導入;朝鮮語;詞匯教學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血脈,是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重要支撐,而語言是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是文化交流的橋梁。語言學習離不開文化背景,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密不可分[1]。眾所周知,語音、詞匯和語法是語言構成的三要素,而基本詞匯和語法構造決定了每一種語言的基本面貌。朝鮮語是一種為朝鮮民族所使用的語言,主要通行于朝鮮、韓國兩國以及我國朝鮮族人口等。從來源來看,朝鮮語詞匯大致可分為固有詞、漢字詞和外來詞等三大類。每個民族獨特的文化形態和內涵在詞匯上都有所體現,因此,朝鮮語專業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學習與理解隱藏在朝鮮語背后的文化,提高文化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朝鮮語詞匯教學現狀
詞匯具有民族性,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它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是語言系統的支柱。朝鮮語、韓國語和我國朝鮮族使用的朝鮮語同出一源,其中朝鮮語(平壤標準音)是朝鮮的官方語言,我國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長白朝鮮族自治縣等地區也以朝鮮語為母語;韓國語(首爾標準音)是韓國使用的官方語言,朝鮮語和韓國語相通。(一)朝鮮語詞匯分類。朝鮮語詞匯中,來源于中文的漢字詞高達70%以,接下來依次是外來詞占20%,固有詞占10%。具體說來,固有詞是朝鮮語本身就有的詞匯,這些詞匯多是由日語訓讀流傳過來;漢字詞是借用漢字的涵義組合成的詞匯,其發音與漢字相似;其余所有不能轉換成漢字書寫的非固有詞(混合詞除外)都被劃為外來詞,以英語的辭匯為最多。早期的朝鮮語和韓國語基本相同,只是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歷史原因及地域限制,朝鮮語和韓國語在語音、詞匯和語法等方面開始出現差異。特別是在詞匯方面,朝鮮語詞匯以漢字詞和固有詞為主,而韓國語詞匯大多是外來詞和漢字詞。(二)朝鮮語詞匯教學現狀。根據我國教育部制定的《本科專業目錄》,四年制本科教育被稱為“朝鮮語”專業,而三年制的專科教育則是“韓國語”或“應用韓國語”。雖然專業名稱一般叫“朝鮮語”,但除了延邊大學等坐落于朝鮮族聚居地的高校之外,其他各高校朝鮮語專業講授內容仍以“韓國語”為主。2018年1月,由教育部頒布實施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對外語類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能力要求是:外語運用能力、文學賞析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由教育部委托,延邊大學負責落實的朝鮮語專業四級、八級考試中,除了考核學生基礎知識的聽力理解、詞匯語法、閱讀理解、翻譯、寫作等試題之外,還包括“人文知識”等題型。“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強調以及“人文知識”等題型的考核,足見在朝鮮族教學中注重民族文化知識的滲透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國內各高校朝鮮語專業主要招收非朝鮮族零起點的學生,他們對專業知識的汲取以任課教師講授為主,課后自主學習為輔。初學者剛開始接觸朝鮮語時,都會先從字母發音學起,接下來才是詞匯和簡單的語法。詞匯是語言的基石,朝鮮語的詞匯教學主要分三個階段:首先是入門階段,初級學習者主要以準確掌握單詞發音為目標,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反復朗讀達到熟練的程度;進入第二階段,即學習者的朝鮮語水平達到中級,教師往往通過采用雙語混合式教學,為學生講解詞匯的含義及使用方法,如遇到“春節”“中秋節”“檀君神話”“阿里郎”“烤肉”“跳板”“抓周”等民族文化相關詞匯時,教師會根據個人的文化素養,為學生講解詞匯背后的文化。第三階段,也就是高級階段,課堂采用全朝文授課,詞匯教學以近義詞比較和靈活運用能力培養為主。總之,從我國高校朝鮮語專業詞匯教學的現狀來看,民族文化在教學中的滲透作用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從教師的層面來看,因專業背景及所屬民族不同,造成文化素養參差不齊,教學中涉及文化相關詞匯的講解效果也因人而異。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對朝鮮語詞匯背后的民族文化的了解一方面來源于自己的興趣愛好,另一方面在于教師的引導。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朝鮮語專業學生以女生居多,女生對韓國明星、音樂、影視劇、服飾、化妝品的喜愛完全出于天性,涉及到的相關詞匯以及文化常識也可以侃侃而談,但興趣之外的內容卻知之甚少。從教材的層面來看,目前各朝鮮語專業使用的教材包括北京大學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韓國語》、延邊大學出版的“國家精品課程教材”《韓國語》、中韓專家合作編寫的《標準韓國語》、中國韓國語教育研究學會推薦教材《延世韓國語》等。無論本土教材還是原版教材,課文均以日常生活對話為主,與民族文化有關的內容或詞匯寥寥可數。作為學生獲取詞匯知識的主要來源,民族文化知識的缺失不利于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二、朝鮮語詞匯教學中本土文化滲透策略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我國確立了“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和民心相通”的“五通”原則。其中,民心相通是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根本,也是沿線各國接受、支持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前提,而語言通、文化通對于民心相通至關重要。由此可見,語言與文化關系密不可分。(一)教師應轉變觀念,與時俱進。一直以來,朝鮮語教學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以培養和提高學生朝鮮語語言交際能力和“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為目標。隨著時代的發展,企事業單位對朝鮮語人才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實際教學需求。詞匯是組成語言的最基本材料,任課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從基礎抓起,探索詞匯教學新模式,力求將詞匯蘊藏在詞匯背后的歷史背景、典故等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二)有效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提高教學質量。信息技術的大眾化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也給教學帶來了許多有利條件。傳統的黑板加板書的教學模式逐漸被多媒體教學手段取代,PPT課件教學、微課教學、慕課教學等現代教育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也要順應時展,不斷更新、轉變。一方面可以發揮團隊合作精神,組建《基礎朝鮮語》《中級朝鮮語》《高級朝鮮語》三門專業主干課程建設團隊,分工合作,將文化詞匯以PPT課件、微課等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集圖形、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多種媒體于一身的新型教學手段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還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以朝鮮曲藝“盤索里”一詞為例,黑板加板書抽象枯燥的講解并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但通過多媒體將“盤索里”的表演視頻、歷史背景、表現形式等播放、展示以后,學習者不僅對單詞、包括詞匯背后的文化也有了全方位的了解[3]。相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收到的效果大相徑庭。另一方面,可以將班級劃分多個學習小組,針對“漢江奇跡”“世宗大王”“韓字”“抓周”“短上衣”“朱蒙傳說”等文化詞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主題發表。講臺上短短幾分鐘的朝鮮語發表,鍛煉了學生查閱資料能力、朝鮮語語言表達能力、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查閱、整理、發表的過程也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詞匯背后文化的了解。
三、結語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將本民族文化滲透到語言教學當中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朝鮮語詞匯教學策略,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習者跨文化交際能力,還將助力培養更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蘇曉霞.文化詞匯學視角下的韓國語詞匯教學[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20):89-91.
[2]束定芳.語言與文化關系以及外語基礎階段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問題[J].外語界,1996(1):7.
作者:張曉宇 單位:遼東學院韓朝學院
- 上一篇:民族文化傳承檔案式保護研究
- 下一篇:鄉村民間信仰文化保護與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