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體育小鎮建設標準與路徑
時間:2022-02-13 03:37:46
導語:特色體育小鎮建設標準與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供給側改革創新以新理念、新機制、新載體推進著體育產業集聚、產業創新與產業升級,從而帶動了特色體育小鎮的層出不窮。運用文獻資料、系統工程等研究方法,從現有特色小鎮經營實例的視角出發,總結制定規范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設標準體系以及績效監控體系。我國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標準包括資源標準、技術標準、市場標準、功能標準、權責標準。我國特色體育小鎮建設的實現路徑是:科學規劃特色體育小鎮建設方案;明確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定位;優化體育產業與相關產業的資源配置;加強體育產業與相關產業的跨界融合;完善特色體育小鎮的運營管理;重視特色體育小鎮建設的動態評估。
關鍵詞:特色體育小鎮;建設標準;實現路徑
1我國特色體育小鎮建設標準的可行性
新經濟時代的發展背景與政策需求促進了各項產業市場的融合,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基礎的五大發展理念,高度要求各項產業基礎相互融合、相互創新、相互發展。我國特色體育小鎮是以產業融合為基礎、健身休閑為目的、生態宜居為追求、城鄉發展一體化為最終目標,結合互聯網、文化、人工智能以及金融等,積極構建的體育產業、特色產業與旅游產業的結合體[1]。特色體育小鎮的構建模式一般分為四大類型:賽事型特色體育小鎮、康體型特色體育小鎮、休閑型特色體育小鎮以及產業型特色體育小鎮。賽事型特色體育小鎮主要是以賽事產業為主、相關延伸服務產業發展為輔。如尤金,主要以田徑賽事發展作為品牌,進而創建“田徑之城”。康體型特色體育小鎮主要以環境資源開發利用、運動休閑養生、旅游觀賞以及低運動量、低消耗為主打特色,以運動性康體健身療養為目的。如瑜伽運動作為印度的特色體育運動項目,主打“瑜伽之都”品牌。休閑型特色體育小鎮,顧名思義是以健身休閑為主打品牌,以多樣化的健身休閑項目促進產業的融合與集聚。如新西蘭的“皇后小鎮”融合了多種體育運動項目,著力推建“極限體育”運動品牌。產業型的特色體育小鎮則是以產業發展、加之產業化體驗、進而增加產業市場消費需求為創建途徑。如裸心體育小鎮則是主打“產品、制造、服務”品牌。總而言之,特色體育小鎮是以核心特色發展產品引爆,帶動多元化運動體驗,輔以體育旅游休閑配套服務,帶動體育產業的全面發展,促進體育產業市場經濟的發展與轉型。
2制定我國特色體育小鎮建設標準的必要性
我國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促進著體育產業與其他相關產業的高度融合,引領著體育產業市場管理制度的創新,拓寬著體育產業市場的開放性空間,帶動著體育產業市場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2]。特色體育小鎮的發展構建是以相關產業關聯、市場運營制度管理、群眾體育消費需求以及科技經濟發展為基本要素,且該項基本要素須配以嚴格的監控體系予以監督控制,促進發展。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是以國家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的政策為背景,以大眾健身需要為保障,以促進體育旅游發展、擴大體育旅游服務產品需求為目的產業創新實體[3]。因此,為加強特色體育小鎮的規模化、產業化建設,必須做好特色體育小鎮的社會化治理、產業性融合、新型城鎮化建設管理以及全民健身保障監督體系,使我國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更加具有特色性、實效性、績效性。若保障特色體育小鎮建設的有效性,則須制定規范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設標準體系以及績效監控體系[4]。
3我國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標準
我國特色體育小鎮建設標準應包括特色體育小鎮建設在與社會關系發生沖突時所要采取的一系列的應對策略。特色體育小鎮有效的建設標準必須是小鎮建設的各相關利益方均能夠接受的,且需要符合市場競爭的實際形態發展趨勢[5]。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標準需是動態的,不能夠固定建構于一種發展時機或一種發展情形,且要有因勢利導、彈性發展建設的能力。要判定特色體育小鎮建設中某一具體行動是否對社會發展產生有效性,需要根據建設過程中具體的時間因素、環境因素以及所涉及的資源、技術、市場、功能以及權責等方面進行分析。同一項建設的行為活動,或許在某一種特定的時間、特定的情形或特定的文化環境內是對社會的發展有效的,但是,當這些影響因素中的某一種發生變化后,這項行為活動將可能對社會的發展無效,甚至是不負責的[6]。因此,一套完整、有效的評估特色體育小鎮建設標準的系統,需要充分考慮所處的政治文化環境,且其評判標準也必須是廣泛靈活、富于彈性的。3.1資源標準。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首先要確定資源標準,對全域性產業項目的面積進行合理規劃,對固定資產投資額進行系統性分析與儲備,并制定特色體育小鎮高績效的獎勵方案。如浙江省將著力構建3A級以上、規劃面積約3km2、建設面積約1km2的特色體育小鎮,并預計在3年內完成50億元左右的固定資產投資[7]。特色體育小鎮在全域旅游視域下的開發建設,要兼顧現有環境資源、社會政策背景、歷史文化資源以及地域性特色資源項目融合發展,避免出現脫離實際的“空洞化想象”,杜絕對區域的現存資源破壞性求發展[8]。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發展應從區域性協調發展的視角,客觀地對歷史地貌自然資源、社會資源以及體育運動休閑健身項目、賽事活動項目等資源條件綜合評價,確認產業資源能夠得到良好利用以及產業市場發展前景良好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建設。此外,要對現時展背景下,不能夠進行全域化開發建設的區域性特色資源項目的小鎮做好記錄,加入黑名單,以防脫離實際的、盲目跟風的特色化體育小鎮的開發建設。3.2技術標準。特色體育小鎮項目的開發建設,要做到在建設中聚焦特色,大膽創新,避免千篇一律。以體育產業項目為特色的體育小鎮建設,以全域旅游的發展理念為指導思想,注重多種產業項目的交互融合。根據不同類型產業項目的自身發展規律,以及產業市場運營發展規律,積極打造具有特色資源的競爭優勢的主導產業項目的同時,逐步開發產業市場所需的附加產業項目產品,打造全方位的、多功能的、綜合性的產業項目集聚區。堅持體育產業資源項目開發與保護的有機結合,并將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以及金融產業項目嫁接于體育產業項目活動中,促進特色體育小鎮富于文化內涵的同時,逐步穩定地可持續性發展。3.3市場標準。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不僅僅需要一套完備的資源、技術性標準,還必須制定一套能夠對市場運營進行衡量、評估以及績效管理的體系。特色體育小鎮的私法性特征并沒有減少建設者的義務,反而增加了其運營管理的負擔——建設者需讓抱懷疑態度的批判者以及普通公眾接受,特色體育小鎮建設的績效標準是充分的,特色體育小鎮建設的績效聲明是真切存在的。特色體育小鎮的項目建設,要堅持以體育產業市場為主導,以企業規模化運營發展為主體,優化自然資源以及社會資源配置,高度樹立體育產業運營項目的產業鏈思維,促進體育產業項目與相關產業項目交互融合。建設特色體育小鎮,要因地制宜開發,科學規劃發展,不能夠一哄而上、隨勢利趨,更不能搞政績項目和形象工程。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只有樹立“大體育、大健康、大旅游”的產業發展理念,經過市場化運營的科學論證和有效規劃,明確開發體育產業項目活動的定位,加強體育產業項目的跨界融合,借力政府、市場、社會等多方主體,共同開發、建設特色體育小鎮。3.4功能標準。特色體育小鎮項目的建設發展,是全域旅游視角下的一項創新性產業項目,但也沒有脫離政府政策功能的頂層設計。政府與企業間協調配合,政府部門主要負責特色體育小鎮發展建設所需公共服務產品的供應,以及產品、項目活動等的審批服務;企業則須遵照體育產業市場運營規律,負責特色化、專業化的體育產業市場活動項目的運營。此外,還需特色體育小鎮踐行主體間參與活動項目的協同配合,創建體育產業市場平臺化運行管理機制,實現高效及時的融合性發展,最大限度地規避因體育產業市場運營機制失靈,或政府管理機制失靈造成的不良影響。3.5權責標準。根據國家體育總局《關于推動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工作通知》,明確表示出特色體育小鎮是“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市場化運作方式,彰顯出體育產業市場、企業的產業項目發展主體地位,使體育產業市場成為特色體育小鎮項目建設中的主角,充分地發揮了體育產業市場在各項產業項目資源配置中的主導性作用。“一分權、一分責”,體育產業市場的主體地位決定著,體育產業市場在特色體育小鎮建設過程中的責任承擔。制定責任承擔機制,一對一標準化承擔責任制,哪一環節出現問題,直接整頓責任承擔主體,減少責任審查步驟,精準識別與高效管理。特色體育小鎮標準建設中構建機構內部系統性調整的操作流程設計,主要目的在于依據構建出的資源、技術、市場、功能以及權責標準,設計出有效的特色體育小鎮發展建設的長期目標以及中期目標,針對公眾期待進行細微調整與適應,衡量外部制約要求與內部成本控制反饋并隨時調整,繼而將現有項目與其他可能的項目在其他特色小鎮的表現(同一產業基礎、規模相似、同一地區或周邊、基于其他一些標準)、與其他特色小鎮比較(建設支出總額、稅前績效、支出總額與支出能力的對比:投入程度、長期戰略的一致性)、認知現實指數(普通公眾與輿論群體、公眾期待值排名比較)等三個方面進行比較評估,以調節適應產業政策干預與公眾期待,并對技術發展水平以及成本的合理性與滿意度進行評估與反饋。首要問題是,一旦設計好了特色體育小鎮建設的發展決策架構,其就能夠自動有效地回應在短期建設運營過程中出現的日常問題,制定特色體育小鎮發展的長期目標,以及中期目標架構中的發展戰略。該項系統性架構發展模式指出了四項外部制約因素,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需要依據出現的制約因素進行實時調整:現存的法律政策制約、預期中的法律制約、特色群體以及普通公眾施加的壓力,以及相關其他性質的特色小鎮的發展表現。現存的法律政策因素的制約可被看作既定的、不受影響控制的,其他三項影響因素則可以被認定為是能夠相互影響的、互動的。值得注意與關心的是,這是一個特色體育小鎮標準化建設發展的基本化模式,彰顯的是,創建特色體育小鎮可行性的標準,需要采取系統性的方法。與此同時,這一構架的基本模式有助于特色體育小鎮內部系統與運作程序的設計,以確保對小鎮發展標準化的細則遵守、有效工作的監督以及市場化運作的機制。最后,有助于對特色體育小鎮建設的系統化外部影響因素有效及時的評估,這些影響因素的評估,有時會對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標準內容以及實施運營帶來程序性的改變。
4我國特色體育小鎮建設的實現路徑
4.1科學規劃特色體育小鎮建設方案。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應該堅持原生態資源的保護優先,注重整體產業項目生態化格局的構建,結合自然資源、文化環境、特色項目等綜合考慮[9]。特色體育小鎮科學化規劃方案的建設,不應是“我說了算”,而是政府、專家、百姓“共同說了算”。如此,才能增強規劃的有效性,提高特色體育小鎮建設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素質。規劃執行的是否到位,必須配備完善的監控系統。特色體育小鎮建設中,減少“拍腦袋”決策,增加先進構建理念;減少“翻燒餅”行為,全方面考慮百姓的實際生活需求,才能夠杜絕浪費、拒絕折騰、少走彎路,才能夠確保“一張特色化藍圖繪到底”,留下穿越歷史的經典特色體育小鎮項目。特色體育小鎮方案的構建中,必須輔以完備的道路交通建設,加強體育特色項目旅游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產業發展部門間的協同合作,構建全覆蓋的、完備的公共設施服務體系。4.2明確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定位。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應以體育旅游服務業為主體,著力促進體育旅游服務業與其他相關產業資源的融合性發展。充分發揮地域性特色資源項目優勢,精確定位特色性發展項目,重點打造以促進發展。當地政府部門應做好科學合理的特色項目開發以及宣傳方案,并以滿足普通公眾群體的體育需求為目的,培育休閑體育、健身體育、體育賽事、體育產品等不同類型的、參與體驗性較強的運動項目,著力促進項目資源開發構建模型的升級與轉化。4.3優化體育產業與相關產業的資源配置。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應著力推動全域化的特色產業項目資源的開發,創建具有地方獨特性的體育產業項目產品。產品的打造要全面突出體育小鎮的特色,關注參與者的體驗感受,及時根據體育產業市場需求調整戰略措施,培育全體驗性的體育特色產業項目。此外,須培養一批跨專業的體育人才,加大培訓力度,增強管理與監督,更好地為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服務。4.4加強體育產業與相關產業的跨界融合。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是由體育產業項目以及相關產業項目的跨界融合、發展而形成的。著力推動體育產業項目與互聯網、金融行業、人工智能以及特色小鎮等融合發展,打造獨具特色的影響力地圖,以提升小鎮的全球化影響力。特色體育小鎮構建中的跨界融合,充分拉升小鎮的自然資源空間、社會技術空間,積極帶動小鎮所處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與投資,提升城市的管理與發展水平。特色體育小鎮項目利用特色產業項目對城市形象加以改造的同時,也推動著城市經濟發展的轉型,進而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質以及文化魅力,更多地吸引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與涌入,引領特色體育小鎮的循環發展。4.5完善特色體育小鎮的運營管理。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與發展,帶動了體育產業市場制度、體系、項目的創新,促進了體育產業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與轉型。體育產業市場運作模式的創新,應積極引入民間資本,擴張產業市場合作項目,打通體育產業項目與市場資本鏈條的結合,構建多元化的融資模式,以互聯網為宣傳媒介,構建全方位的媒體網絡營銷宣傳模型,滲透體育產業項目資源的開發與建設,完善特色體育小鎮產業項目的運營管理與績效反饋,促進各項產業經濟融合發展。4.6重視特色體育小鎮建設的動態評估。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是集多種產業主體融合發展產生的,將其進行市場化的打造與運營管理,則需要一套完備的產業項目運營管理方案以及項目運營發展的實時監控系統。加強特色體育小鎮的動態化、彈性化評估,并及時進行績效反饋,能夠較好地規避特色體育小鎮市場化運營的風險,針對性調整項目運營方案,促進特色體育小鎮項目的發展績效與預期績效高度融合。
5結語
特色體育小鎮建設的市場化標準需要自身市場化建設的表現進行規范、監控以及時刻評判,并對市場化運營投入資金,同時需保證該項建設無論是在普通公眾群體的認知中,還是社會有效性建設中都是完全自主化存在的。特色體育小鎮的建構最終需承擔起全部的社會以及市場化建設的責任,嚴格遵守和執行市場化標準的各項規定以及實施細則,確保特色體育小鎮建設的績效公開透明化。同時,在操作的系統外部環境中展開獨立化的監控。否則,這些標準建設的實施將無法贏得必要的公眾化信任度,不但不能夠提高特色體育小鎮建設的有效性,還會對其構成損害。
參考文獻:
[1]司亮,王薇.我國體育小鎮空間生產的理論框架及實踐路徑[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7,36(5):53-58.
[2]蔣清,敬艷.全域旅游視域下體育特色小鎮的開發[J].開放導報,2017,20(5):92-95.
[3]李明.PPP模式介入公共體育服務項目的投融資回報機制及范式研究——對若干體育小鎮的考察與思考[J].體育與科學,2017,38(4):86-93.
[4]張清華,宋年春.體育特色小鎮構建背景下峽山區體育旅游SWOT分析與對策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7,39(3):19-22.
[5]沈克印,楊毅然.體育特色小鎮: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體育產業跨界融合的實踐探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51(6):56-62.
[6]陳磊,陳元欣,張強.國內外體育特色小鎮建設啟示——以湖北省為例[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7,33(3):41-45.
[7]錢巧鮮.特色小鎮體育生態建設研究——以浙江諸暨大唐襪藝小鎮為例[J].浙江體育科學,2016,38(3):25-27,36.
[8]邢思遠.云南省少數民族地區特色小鎮體育旅游特點及SWOT分析[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6.
[9]徐林強.產業融合視角下浙江省旅游小鎮發展路徑研究[J].現代城市,2015,10(3):1-3.
作者:郭迎清 李建明 單位:1.山東大學 2.衡水學院
- 上一篇:火力發電廠降耗優化措施
- 下一篇:財產保險公司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