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兌損益對企業的影響思索

時間:2022-08-17 11:13:00

導語:匯兌損益對企業的影響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匯兌損益對企業的影響思索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各國間的經濟關系也越來越密切。中國加入WTO之后,我們的企業是否已經們心自問,一切都準備好了嗎?進入WTO必將促進我國與其他國家及地區之間的經濟貿易和經濟合作的迅速發展。財會部門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如何在外幣資金的取得、運用以及有效的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這對于我們財務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課題。外匯風險防范是外幣資金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良好的外幣資金管理不僅可以避免風險,還可以優化企業的資產結構和質量。所以外幣風險防范在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中占著重要位置。

實事上,外匯風險的產生與消失直接反映在會計的“匯兌損益”帳戶中,同時也可導致企業資產的流入或流出。匯兌損益是在持有外幣貨幣性資產和負債期間,由于外幣匯率變動而引起的外幣貨幣性資產和負債的價值發生變動所產生的損益。企業在木同經營情況下,匯兌損益對其實際影響也不同。我們將企業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產品出口型企業(產品出口率在70%以上),第二類企業為內銷主導型,第三類企業為內外銷比例各在50%左右。

1.第一類企業由于其產品大部分外銷,外銷的產品收入為外幣。如果其外幣貨幣性資產和負債基本相當時,除出口收匯外幣種類與外匯負債貨幣種類不同可能產生外匯風險外,外匯匯率的變動對企業的影響是比較小的;如果外幣貨幣性資產余額與外幣負債余額之差相差懸殊時,則期未有較大數額的匯兌損益進行調整。在匯兌收益時,企業的經營利潤增加,并要承擔支付所得稅的義務從而產生現金流出;在匯兌損失時,經營利潤減少,但可以為企業節約所得稅的現金流出。總而言之,在這種情況下,不論是匯兌損失還是匯兌收益,并不能構成對企業的實質性的影響,因為企業出口收到的是外匯,償還外幣債務也是使用外匯,而不需要用人民幣兌換成外幣再償還債務。故企業承擔的外匯風險是非常小的。但是,如果本位幣與外幣的市場匯率下跌時,將外幣兌換成本位幣時,將產生實質性的損失。

2.第二類企業的產品主要是內銷,外匯債務一般是由外匯設備投資、技術引進或是生產中的材料等是用外匯進口而形成的。這類企業的產品銷售收入主要為人民幣,而其相當一部分債務必須用外幣資金來償還,由于企業沒有外匯收入或僅有少量的外匯收益,要支付外匯債務必須用人民幣兌換成外幣再償還債務。當債務外幣匯率上升時,使用人民幣的兌換成本也相應地增加;反之,兌換成本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月末對外幣貨幣性資產和負債進行匯率調整后的人民幣余額,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的市場價值,充分體現了期求匯兌損益調整的必要性;同時,在外匯匯率變動幅度較大時,企業所面臨的風險也很大。

3.第三類企業的產品內外銷比例在50%左右,這類企業只要能把握好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基本平衡,不論市場的外匯匯率如何變動,企業始終保持較小匯兌損益調整,這樣外匯風險也就變得很小。但這類企業由于實際情況不同,在外匯業務具體操作上有一定的難度。

在眾多涉外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如何避免或減小外匯風險已成為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而這一管理過程就是通過對影響外匯匯率因素的分析和預測,采取相應的措施,從而達到避免外匯風險的目的。外匯風險可以分為交易風險、會計風險和經濟風險。

交易風險是指由于外匯匯率波動而引起的應收資產與應付債務價值變化的風險。主要表現為:(l)以即期或延期付款為支付條件的商品或服務的進出口,在貨物裝運或服務提供后,而貨款或服務費用尚未收支這一期間,外匯匯率變化所發生的風險:(2)以外幣計價的國際信貸活動,在債權債務未清償前所存在的風險;(3)待交割的遠期外匯合同的一方,在該合同到期時,由于外匯匯率的變化,交易的一方可能用較多或較少貨幣去換取另一種貨幣的風險。

會計風險主要是指由于匯率變化而引起資產負債表中某些外匯項目金額的風險。會計風險受不同國家的會計制度與稅收制度所制約。

經濟風險是指由于外匯匯率發生波動而引起涉外企業未來收益變化的一種潛在的風險。經濟風險是一種概率分析,是企業從整體上進行預測、規劃和進行經濟分析的一個具體過程。經濟風險的分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的預測能力,預測的準確程度將直接影響該企業在融資、銷售與生產方面的戰略決策。

具有外匯風險的涉外企業可以結合每筆交易的特點與貿易實務條件,采取一定的方法防止外匯風險。

1.計價貨幣從優法。在出口貿易中應該選擇硬幣或具有上浮趨勢的貨幣作為計價貨幣;在進口貿易中應該選擇軟幣或具有下浮趨勢的貨幣作為計價貨幣,以減少外匯收支可能發生的價值波動損失。

如果堅持上述原則會在貨價上蒙受損失機可采取一半進出口貨物的價值使用硬幣,一半使用軟幣,這樣買賣雙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進行交易。在合同成交的金額較大時,也可采用兩種以上的貨幣組合計價,但應堅持硬軟貨幣各半的原則。這樣在不同貨幣匯率急劇變動時,可相互緩沖抵消,使買賣雙方都能避免外匯風險。

2.提前(拖延)收付法。在提前支付貨款的情況下,一般而言,債權人可以得到一筆一定金額的折扣。從這一意義上說,提前付出貸款相同于投資;提前收取貨款類似于借款。根據對匯率波動情況預測分析的結果,選擇適當的時機提前結匯,可以減輕因匯率劇烈變化所受到的損失。

拖延收付是指進出口貨幣的推遲收取貨款或推遲支付貨款。盡管拖延收付與提前收付是反向操作方式,但目的都是為了改變外匯風險的時間結構。3.平衡法。平衡法是指在同一時期內,創造一個與存在風險相同貨幣、相同金額、相同時期的資金反方向流動。在一般情況下,一個國際性公司取得每筆交易的應收應付外匯貨幣“完全平衡”是難以實現的。但是,在金額較大時,公司與其領導下的采購部門、銷售部門與財務部門密切合作,對于一次性的外匯風險貿易仍可采用平衡法來抵消其風險。

4.利用保值措施,簽訂保值條款。外匯保值條款雖然都是以硬幣保值,以軟幣支付,但有三種類型,可根據業務的具體情況,選擇一種使用:(l)計價用硬幣,支付用軟幣。支付時按計價貨幣與支付貨幣的現行牌價進行支付,以保證收入不致減少。(2)計價和支付都用軟幣,但簽定合同時明確該貨幣與另一硬幣的比價,如支付時這一比價發生變化,則原貨價按這一比價的變動幅度進行調整。(3)確定一個軟幣與硬幣的“商定匯率”,如支付時軟幣與硬幣的比價超過“商定匯率”一定幅度時,才對原貨價進行調整。

5.選擇好結算方式。一般而言,即期L/C結算方式,最符合安全及時收匯的原則;遠期L/C結算方式,收匯安全有保障,但由于不能及時收款,故匯率發生波動的概率就高,從而削弱了收匯的安全性。至于托收結算方式,由于商業信用代替了銀行信用,安全性大大減弱。D/A方式安全及時性最差,就是D/P方式,在貿易對手國家出口商品行情下跌,外匯管制加強的情況下,進口商往往不及時付款,收匯落空的風險也很大。所以,為達到安全及時收匯的目的,要根據業務實際情況,在了解對方資信的情況下,謹慎而靈活地選擇適當的結算方式。

6.利用外匯與借貸投資業務防止外匯風險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即期合同法。所謂即期合同法,就是具有外匯債權或債務的公司與外匯銀行簽訂購買或出售外匯的即期合同來消除外匯風險。例如日本X公司在二天內要支付一筆金額為200萬美元的貨款給美國出口商,該公司可直接與銀行簽訂以日元購買200萬美元的即期外匯買賣合同。二天后,銀行交割給X公司的這筆美元即可用來支付給美國出口商。由于X公司以日元購進了美元,從而實現了資金的反向流動,消除了二天內日元對美元的匯率可能波動的風險。

(2)遠期合同法。遠期合同法就是具有外匯債權或債務的公司與外匯銀行簽訂購買或出售外匯的遠期合同以消除外匯風險。具有外匯債權或債務的公司與外匯銀行所達成的遠期交易本身同樣具備外匯風險所包含的時間與本幣、外幣等因素。利用遠期合同法,通過合同的簽訂把時間結構從將來轉移到當前,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實現本幣與外幣的沖銷,所以這種方法能夠全部消除外匯風險,即時間風險與價值風險。

(3)借款法。借款法是指有遠期外匯收入的企業通過向其銀行借入一筆與其遠期收入相同金額、相同期限、相同貨幣的貸款,以達到融通資金、防止外匯風險和改變外匯風險時間結構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