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下融資問題綜述
時間:2022-04-17 08:52:00
導語:金融危機下融資問題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小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面臨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等諸多問題,融資難題嚴重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本文對當前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進行分析,剖析造成這些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提出解決融資難的對策。
[關鍵詞]金融危機;中小型企業;融資環境
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融資困境始終困擾著中小企業的發展。在金融危機影響下,企業融資難問題變得更加嚴峻,我們有必要進一步研究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1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面臨的問題
從企業外部環境看,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難問題仍然突出,政府扶持體系、社會服務體系、社會信用體系等仍然滯后于中小企業發展的需求。從企業內部看,技術水平偏低、企業創新能力不足、人才短缺、產品質量差等問題是中小企業缺乏競爭力的共性問題。
1.1外部環境
一是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業的沖擊。社科院報告顯示,目前中小企業在金融風暴沖擊下40%已經倒閉,另外還有40%正在生死邊緣掙扎。金融危機直接影響中小企業的市場和資金,企業市場萎縮,銷售降低,訂單減少,有些企業雖有市場,有訂單,但由于資金缺乏而不能生產。二是銀行方面。中國99%的企業是中小企業。它們對GDP的貢獻超過60%,對稅收的貢獻超過50%,并提供了80%的城鎮就業崗位和82%的新產品開發,但是它從銀行拿的貸款份額小于25%。2010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中小企業從銀行貸款只占全部總貸款量的15%。對中小企業而言,直接融資只占2%,間接融資比例高達98%。中小企業板塊自上市以來,僅4年半的時間,大概融資了600億元,相對于430萬戶企業,相當于一戶只解決了1.5萬元。三是社會方面。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法律政策不完善,不能對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很好的政策支持。目前,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總體框架為一體兩翼三層,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在運行過程中,體系內外部暴露出許多急需完善的問題,比如政府對擔保業務的開展干預過多,擔保體系不健全。協作銀行配合力度不夠,沒有建立風險補償機制,缺少對擔保機構的法律規范等。一些貸款擔保公司資金籌措難,規模偏小,不能滿足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的擔保需求。
1.2內部環境
一是企業規模。融資對于剛剛創業起家的中小企業,尤其是科技含量低、零散的以加工為主沒有自己核心產品的小企業更是難上加難,而對于企業向社會直接融資的條件更是苛刻,許多企業對企業債券的發行更是望塵莫及。對于通過銀行貸款融資,企業因規模小而受到阻礙。規模越小被拒絕次數越多,貸款比例越低。二是企業經營狀況。中小企業經營狀況易惡化,容易發生信用危機尤其是目前中小企業生存金融生態環境惡化,其經營風險更大,許多企業面臨著倒閉,極易導致企業不能如期償還債務。有統計顯示在中國,集團公司的平均壽命7~8歲,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只有2.9歲。之所以企業總數逐年增長,只不過由于中小企業開辦率更高,但這不能掩蓋中小企業的易變性和其巨大的經營風險。三是企業的償債能力。商業銀行對企業提供貸款需要嚴格的擔保程序,而中小企業在創業過程中,往往資產質量不佳、負債率高,難以提供合適有效的擔保方式。四是企業的科技水平、管理能力。目前,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科技投入低,管理能力差,技術創新意識不夠,科研經費少,研發人才短缺等問題,尤其是在勞動密集型的行業這些問題尤其突出。研發人才比率和投入只有在以技術領先的電子電器行業稍高,總體科技水平明顯不高,影響企業的發展潛力。
2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成因
(1)企業自身方面。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小,可配置的市場資源少。中小企業由于抵押品有限、財務績效不穩定、業務性質不確定以及抗風險能力低等內在原因,以及財務記錄不完備、內部信息過多等外在原因,在融資過程中面臨更為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同時由于對于中小企業信貸操作本身具有非規模經濟等特性,使得與規模較大的企業相比,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成為市場經濟體系中的常規現象。
(2)銀行方面。由于中小企業單筆借款數額小、筆數多,且手續煩瑣,對銀行的收益貢獻不大。因此各大國有商業銀行都轉向經營批發業務,重點支持自然壟斷行業和大企業,中小企業的貸款條件比大企業要苛刻得多,而且傾向于給中小企業短期貸款。同樣做一筆貸款,所需的程序和成本相差不大,但5000萬元貸款和100萬元貸款給銀行帶來的利潤是完全不同的。
(3)政府方面。國有企業在財政、稅收、就業、產業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央財政的投入主要是解決基礎設施建設,所以碼頭、港口、電站等獲得貸款較多。政府扶持力度不夠是造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原因。政府支持力度薄弱。發達國家政府都制定了財政、稅收、金融、外貿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支持和保護本國中小企業發展。
(4)中介方面。現行信用擔保體系仍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擔保公司普遍實力弱、成本高、風險大,因而其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仍然有限。擔保公司政策、法規不完備。此外擔保公司擔保條件苛刻,要求企業提供反擔保物,擔保方式單一。
3破解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
3.1加強中小企業的自身建設
一是完善企業治理結構。改變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現代企業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定期向利益相關者提供全面準確的財務信息,減少銀行對企業的信用危機。二是推進技術創新。鼓勵員工發明新事物,利用所開發的技術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還款能力。建立健全企業內部人才培養政策制度和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確保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三是引導發展產業經濟集群。同行業或相關行業的企業之間相互聯系協作,形成規模效應,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3.2創造良好的社會政策環境
3.2.1建立健全中小企業融資和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
已出臺的《中小企業促進法》對權利和義務規定不夠明確,對各部門的約束力還不夠強。建議修改為《中小企業法》,理順中小企業的管理機制,規范與中小企業相關的各項基金管理體系。另外,各地應制定“中小企業法實施細則”。
3.2.2建立一套全面為中小企業融資的服務體系
(1)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組織各級政府大力推進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可采取三種形式:政府全資、政府和民間合股、民間獨資。
(2)創建科學完善的中小企業信用評估體系。信用等級作為判斷貸款信用可信度的標準,是獲得金融機構和擔保機構信任并獲得項目資金的有效手段,也是信用管理體系首先應解決的問題。
(3)給足稅收優惠政策。建議調整中小企業貸款利息收入的營業稅率。在銀行業整體稅負水平不變或略降的前提下,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利息收入要調低營業稅標準,以稅收杠桿的方式,激勵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放貸。
(4)規范管理拓寬民間融資渠道。政府及各相關部門要利用好民間融資速度快、資金調動方便靈活、門檻低等優勢,為本地中小企業適時解決資金周轉難題。
(5)發展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的企業,直接融資占70%,間接融資占30%。而中國的中小企業貸款占98%,直接融資只占2%。要盡快推出創業板和股指期貨。中國債券市場發展,也要借鑒國外經驗,最后走高收益的債券道路,先要把中小企業債券融資的平臺徹底打通。
3.3完善金融服務的配套體系
要加大國有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扶持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市場、有技術、有潛力的科技型、城市勞動密集型和社區服務型的優強中小企業;國有商業銀行對于符合國家有關政策要求的中小企業,開通貸款“綠色通道”,提高服務效率,為其提供優質的服務;對發展前景好,信用水平高,經營穩健的中小企業要實行傾斜政策;銀行系統要加快金融創新,為中小企業提供多樣化、綜合化的金融產品,滿足企業的不同需求。
僅就融資中的貸款而言,商業銀行針對不同的融資需求,設計不同的信貸產品。
一是工業生產型中小企業。工業生產具有周期性長、投入較大,擁有一定技術或專利,占有一定的固定資產,抗市場波動強等特點。如果是成長型的高科技工業企業,還具有產品俏銷、回款良好、生命周期較長等優點。而且這類中小企業往往又是大型企業集團的“衛星式”配套企業,市場穩定性較好。目前,可供操作的業務品種有:知識產權(專利權)質押貸款、園區廠房按揭貸款、股東聯保信用貸款。
二是商貿流通型中小企業。這類企業具有物流周轉快、上下游關系密切、現金流速高等特點。但也存在自有資金少、成長性一般等不足。商業銀行針對這些特征,需設計適應它們的信貸產品:應收賬款質押或保理業務、買方信貸業務、買方付息票據貼現業務。
三是涉農類中小企業。農業本身具有弱質性特征,而從事“三農”服務的中小企業就更需要呵護與支持。例如,就農副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作為一體進行融資計劃的安排:保證保險貸款、林權、宅基地抵押貸款、“農戶+村長+黨員村民”聯保貸款。
解決企業融資問題是一個關系到企業、銀行、政府及其他機構的系統工程,缺一不可,只有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辜林.國際金融危機的因素分析及對我國的啟示[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0(12).
[2]趙建強.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分析[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9(7).
[3]賈淑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三維分析[J].經濟管理,2005(1):1.
- 上一篇:小議圖畫現代主義的設計史深層意義
- 下一篇:勞動保障服務工作履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