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會計產生社會背景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09 10:16:00

導語:作業會計產生社會背景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業會計產生社會背景分析論文

「內容提要」作業會計是管理會計的新發展。作業會計的基本概念、計算及其處理程序都與傳統會計有較大的區別,且作業會計在當前產品成本構成日趨復雜、技術含量日益增高的情況下,在產品成本計算、分配及成本管理等方面具有傳統會計所不具備的優點。

「關鍵詞」適時制/作業/作業成本/成本動因/作業成本觀

一、作業會計產生社會背景

當代高科技的蓬勃發展,可稱之為第三次科技革命,它為當今世界社會生產力的高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電子技術的基礎上形成了生產高度的電腦化、自動化,使得產品生產從訂貨開始,直到設計、制造、銷售等所有階段所使用的各種自動化系統綜合成一個整體,由電腦統一調控,這些為生產經營管理進行革命性的變革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并使各國制造企業所處的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為了適應這一變化,西方發達國家越來越重視和推行一種新的企業管理思想——適時生產系統(JustintimeProductionSystem——JIT),簡稱適時制。所謂適時制,其涵義是指以必要的勞動,確保在必要的時間內按必要的數量生產必要的產品,亦即以需求帶動生產和采購,以期達到杜絕浪費、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營效益的目的。其與傳統生產系統的不同在于,傳統生產系統是生產推動系統,即企業只按計劃安排生產,其產品在某生產工序完工后,即轉入后一生產工序繼續加工,而不管后者的確切需要量是多少。這種由前向后推動式的生產系統,使前面的生產工序居于主導地位,而后面的生產工序只是被動地接受前一生產工序轉移下來的加工對象,這就必然會造成生產經營環節的不直接,其結果必然導致大量的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的存在。而JIT是一種“需求拉動”的生產系統,即由后向前拉動式的生產系統,企業根據顧客訂貨所提出的有關數量、質量和交貨時間等特定要求來安排生產任務,以最終滿足客戶需求為起點,由后向前進行逐步推移來安排生產任務,前一生產工序只能按后一生產工序所要求的有關數量、質量和交貨時間等特定要求來組織生產,它要求企業材料適時到達生產現場,前一生產程序的半成品適時送達后一生產程序,產成品適時送達給顧客,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無須建立庫存儲備,實現“零存貨”的目標??梢?,JIT要求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都能緊密地協調配合,準確無誤地進行運轉,使之達到高的效益和效率。

JIT影響著企業采購及制造過程的方方面面,包括原材料、在產品和產成品的質量和數量,以及生產設備等硬件的布置。與傳統的標準成本制度不同,JIT在確定了與生產成本有關的成本動因后,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如何改進設計的作業,而不是如何增加成本因素,其發揮功能的大小取決于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和能否確定不增殖的作業(NotAddedValueActity),JIT在制造組織中的應用,要求主要成本動因易于確認,從而減少不增殖作業。但是,傳統的成本管理會計無法滿足這一要求,于是作業會計應運而生,并隨著適時制的發展而發展。

二、作業會計的基本概念

為了正確理解和應用作業會計,需要了解其基本理論知識,即它不同于傳統成本會計的部分。這套理論由以下基本概念組成。

1.“作業”和“作業成本”概念。

作業是企業提供產品或勞務過程中的各個工作程序或工作環節,也即是所消耗的人力、技術、原材料、方法和環境的集合體。產品生產過程由作業構成,生產過程中的消耗表現為作業消耗,即作業成本。企業的作業種類繁多,表現出不同的特性,有些作業使每一單位產品都受益,與產品量成比例變動;有些作業與產品的材料處理、機器加工無關而與產品產量有關。有些作業與某種產品相關而與產品產量及批數無關。

2.“作業鏈”和與之相關聯的“價值鏈”概念。

在作業管理觀念下,企業的經營被看作是為最終滿足顧客需要而設計的一系列材料消耗作業、工時消耗作業及制造費用作業三條平等而又相互交織的作業鏈構成。

價值鏈是分析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本,它緊緊地與服務于顧客要求的“作業鏈”相關聯。按照作業會計的原理,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于是就有下述關系:每完成一項作業就消耗一定量的資源,同時又有一定價值量和產出轉移到下一個作業,照此逐步接轉下去,直至最后一個步驟將產品提供給顧客。作業的轉移同時伴隨價值的轉移,最終產品是全部作業的集合,同時也表現為全部作業的價值集合。因此也可以說,作業鏈的形成過程,也就是價值鏈的形成過程。

作業形成價值,但并非所有的作業都增加轉移給顧客的價值。有些作業可以增加轉移給顧客的價值,稱為增加價值的作業;有些作業則不能增加轉移給顧客的價值,稱為不增加價值的作業,或浪費作業。企業管理就是要以作業管理為核心,盡可能消除不增加價值的作業,對于增加價值的作業,盡可能提高其運作效率,減少其資源消耗。

3.“成本動因”概念。

成本動因是指引起成本發生的作業或因素,成本動因驅動成本,發生的成本按成本動因進行分配。作業成本計算中,成本動因為作業,發生的成本按作業的消耗量進行分配。

4.“作業成本觀”概念。

作業成本制下,成本費用的發生被視作與作業相關。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費用消耗表現為作業的費用消耗,產品成本由作業成本構成。作業成本計算的基本思路是: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成本,生產費用應根據其產生的原因匯集到作業,計算出作業成本,再按產品生產所消耗的作業,將作業成本計入產品成本。按這一思路,作業成本計算既可計算出產品成本以滿足損益計算的要求,又可計算出作業成本以滿足作業管理的要求。它比傳統成本計算方式下成本分解標準更多、更具體,其計算的產品成本更為準確,對決策更為有用。

5.作業、資源與顧客關系。

作業會計把成本看成是:“增殖作業”和“不增殖作業”的函數,并以“顧客價值”作為衡量增殖與否的最高標準。作業會計關注那些導致成本增加和使成本復雜化的因素,揭示在產品之間分配間接成本的不合理、不均衡因素。作業會計的宗旨就是利用具體而細致的作業信息,提高增殖作業的效率,力避無效作業。在評價作業的同時,還要評價資源的實際利用和需要利用的一致性,減少資源的不必要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的效果。在評價指標上,作業會計除保留了那些有用的財務指標外,還引進了許多非財務指標,諸如勞動生產率、產品質量、市場占有率、管理能力、人力資源管理等。

三、作業成本計算及其程序和處理過程

作業成本計算是一個以作業為基礎的科學信息系統,貫穿于作業管理的始終。它和傳統成本計算方法的不同,在于它從以“產品”為中心轉移到以“作業”為中心上來,通過對作業成本的確認、計量,盡可能消除“不增加價值”,改進“增加價值作業”以及提供有用信息,從而促使有關的損失、浪費減少到最低限度。作業成本計算法使產品成本分配有技術依據,能直接歸屬于有關產品的成本比重大大增加,而按照人為的標準間接地分配于有關產品的成本比重縮減到最低限度,使得產品成本盡可能與產品實際成本接近,提高了成本計算的相對正確性。

作業會計程序與傳統成本程序的根本差異表現在兩個方面:(1)成本庫是作業而不是產品成本中心;(2)將作業成本分配到產品中去的基礎是成本動因,這一點在傳統成本制度下是沒有的,或者說還沒有定義過作業和成本動因。作業會計首先要確認費用單位從事了什么作業,計算每種作業所發生的成本,然后,以產品對這些作業的需求為基礎,經過原材料、燃料和人力資源轉換為產品的過程,將成本追蹤到產品。

根據以上作業會計程序,可將作業成本計算的過程具體劃分為以下三步:

1.確認主要作業,劃分作業中心。一個作業中心即是生產程序的一個部分,作為作業成本計算,首先要將產品生產過程中的主要作業加以確認,作為作業中心,以便按作業中心匯集費用,披露成本信息,便于管理當局控制作業,評估業績。

2.將歸集起來的投入成本或資源分配到每一個作業中心的成本庫中。成本庫是指以某一成本動因解釋其成本變動的成本。成本庫按作業中心設置,每個成本庫所代表的是它那個作業中心的作業所引發的成本。為簡化計算,可將同質作業的成本庫合并為同質成本庫。同質成本庫是指可以用一項共同的成本動因解釋其成本變動的成本。同質作業引發的成本可以合并分配以減少計算工作。這一步驟的計算反映了作業成本計算的一項基本原則,作業量決定資源的耗費量,資源的耗費量與作業直接相關,成本應按作業進行匯集。

3.將各個作業中心的成本分配到最終產出(產品、勞務或顧客)。成本計算最終要計算出產品成本,在作業成本制下,產品成本由作業成本構成,匯集的作業成本按各產品消耗的作業量的比例分配,計算出各產品的作業成本,確定各產品成本。這一步驟反映了作業成本計算的另一原則,產品消耗作業,產品產出量的多少決定著作業的耗用量。

對于作業會計的計算舉例如下:某部門負責原材料及零部件的存貨控制,該部門全年的總成本為500000元,主要為人力成本。該部門共有員工12人,6人負責管理外購零部件,3人負責管理原材料,還有3人負責將原材料和零部件分配到車間。這三項作業的成本分配過程如下:

1.將總成本分配到各個作業中心。其成本動因是作業人數,以此為基礎得出每個作業中心的成本如下:

人均成本=500000÷12=125000÷3(元)

接受外購零配件作業的成本=6×125000÷3=250000(元)

接受原材料作業的成本=3×125000÷3=125000(元)

分配存貨作業的成本=3×125000÷3=125000(元)

2.將作業成本分配到產品中去。其成本動因是收貨和發貨的次數。已知企業今年外購零件25000批,原材料10000批,共生產5000批產品,則可計算單位作業成本如下:

接受外購零部件的單位作業成本=250000÷25000=10(元)

接收原材料的單位作業成本=125000÷10000=12.5(元)

分配外購零部件的單位作業成本=125000÷5000=25(元)

3.已知企業今年生產A產品1000件,全部A產品由10條生產線裝配而成,共耗用外購零部件200批、原材料50批,A產品應分配的存貨控制間接費用為:

(200×10)+(50×12.5+25×10)=2875(元)

單位產品應負擔的間接費用=2875÷1000=2.875(元/件)

假如企業全年共耗用400000小時,其中A產品耗用1000小時,則在傳統成本制下:

A產品應分配的間接費用=500000÷400000×1000=1250(元)

單位產品應負擔的間接費用=1250÷1000=1.25(元/件)

以作業為基礎的分配結果2.88元/件與以工時為基礎的分配結果1.25元/件發生了230%的成本差異。這說明產量低、復雜程度高的產品所負擔的存貨間接費用在傳統成本制下被少計了很多。

四、作業會計對成本管理的影響及應用

由上例,我們可以看出,在傳統成本制下,產量高、復雜程度低的產品成本往往高于其實際發生成本:產量低、復雜程度高的產品成本往往低于其實際發生成本。而作業會計可以提供“相對準確”的成本信息。此外,還可提供“相對準確”的毛利信息,它認為企業20%的高產量產品,其毛利占全部毛利的80%,60%的高產量產品其毛利占全部毛利的99%,其余40%的產品只為企業創造1%的毛利。

作業會計目前正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推廣,許多企業紛紛采納這一務實技術,利用作業會計提供的“相對準確”的信息,可以改進原有成本會計的許多不足。

1.改進企業戰略決策。由于作業會計對間接成本不是均衡地在產品間進行分配,因而有助于改進產品定價決策,并為是否停產老產品、引進新產品和指導銷售提供準確的信息,此外,還有助于對競爭對手“價格”——“產量決策”作出適當的反映。

2.改進存貨估價。作業會計通過較好的提示成本因果關系,能較準確地確定各產品的單位成本和存貨成本。

3.改進定價決策。管理當局通過作業會計對那些產品規格特殊且無明顯市價規則、價格彈性也低的產品,可以提高其價格水平;對產量高、復雜程度低的產品應順應市場競爭的需要,降低售價,擴大市場占有率。

4.改進預算控制和標準成本控制。作業會計在費用控制方面的重要應用體現在,從以人工為基礎的彈性預算轉向以作業為基礎的彈性預算,從以差異分析為基礎的變動預算轉向以成本動因為基礎的變動預算。

5.可以改善業績評價。首先,作業會計的使用產生大量有助于業績和考核的數據和信息,如作業成本可用于評價個人或單位的現任履行情況。其次,有助于完善現任會計,因為按作業設立責任中心和使用更為合理的分配基準更易于區分責任。最后,通過使用合適的成本動因,使得成本指標更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