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企業的構建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02 08:43:00
導語:和諧企業的構建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內容摘要:人是企業發展的主體。以人為本,樹立人本管理思想,尊重職工的主體地位,尊重干部職工的意愿,緊緊依靠群眾,充分發揮群眾的首創精神和創造才能,堅決維護群眾的利益,關心職工福祉,注重人文關懷,培養和形成和諧的企業文化,積極構建和諧企業,實現企業、職工和社會三者的共贏。
和諧思維的本質出發點是“人本精神”,以人為本,樹立人本管理思想,尊重職工的主體地位,尊重干部職工的意愿,緊緊依靠群眾,充分發揮群眾的首創精神和創造才能,堅決維護群眾的利益,關心職工福祉,注重人文關懷,培養和形成和諧的企業文化,積極構建和諧企業,實現企業、職工和社會三者的共贏。
和諧的含義及精髓
(一)和諧社會的確切定義
對于和諧的定義有很多,我國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定義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對和諧社會的確切定義。
企業的文化建設,先要解決物質基礎問題,并由此引發出企業對員工業績的評價、分配機制、激勵機制等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些,才能讓大家踏踏實實、和和氣氣地工作,說到底,企業的文化建設,不能回避價值評價和利益分配問題,這是物質基礎。
有些企業的文化建設,走的是自上而下的路線,希望員工都百分之百的執行,忽略了員工的需求和意見,結果導致領導高高在上、文化浮在表面的現象。如果企業只是關注業績而忽略了員工的需求,那么員工的情緒就會堆積,這樣的不滿情緒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爆發,那個時候往往要花很大的精力來撫平,甚至已經嚴重破壞了公司氛圍,導致兩敗俱傷。所以,要讓企業“和諧”,就必然要有正常溝通的渠道,否則就無法達到和諧。
(二)和合傳統與和諧企業
“和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謂“和”,是指和諧、和平、祥和;“合”是結合、合作、融合。和合是指自然、社會、人際、心靈、文明中諸多元素、要素相互沖突、融合,并在沖突、融合的動態過程中和合為新結構方式、新事物或新生命。他指出,傳統的“和合”正在當代煥發出勃勃生機,對國家而言就演繹為當前最為火熱的“和諧社會”,而對企業而言就演繹為“和諧企業”。
員工是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源,惟有以和合傳統哲學為體,以西方先進管理精神為用,追求企業內外部平衡和諧、共生共贏,方能激發員工的責任心、創造力和向心力。
和諧思維與和諧管理
(一)精神與物質的辯證思維
從唯物主義的角度出發,必然是物質決定意識的,春秋時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管子說:“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這是對物質與精神關系的精確表述。為什么很多企業的企業文化工作不見成效,關鍵是沒有解決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哲學命題。企業一提到企業文化或者精神文明建設,想到的方法就是依靠宣傳教育,然后希望員工能夠形成團結、創新的局面,這是不現實的。西方經濟學建立的基礎是“人都是理性的,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西方社會毫不回避個人的貢獻以及對個人的物質回報。中國文化的主流是“君子不言利”,道德高于利益,但道德準則在當今社會弱肉強食的生存競爭面前,顯得不堪一擊,我國為什么近代科技落后、文化乏力,其與我國文化忽略人的本性是相關的。當然,就中國文化的現實而言,只談物質性和只談道德性都是偏頗的,我們需要的是在不回避人的利益驅動條件下,如何有效地激發人的精神驅動,或者是說讓兩者如何配合,更好地發揮人的動力。
在現實社會中,“利”是企業和大多數個人進行抉擇的最重要判斷標準。一個企業的成功,必然是豐厚的利潤為基礎的;一個人的成功,大多數人的選擇也是“功成名就”,而這個的背后還是他擁有的資產。如果一個人很有名,但窮困潦倒,至少大多數人不會認為他成功吧?這就是現實,但是我們并不提倡完全以“利”來設計企業和個人的價值導向,物質與精神兼備的企業和個人才能實現真正的成功。
所以說,成功的企業是必然要明白物質與精神的辨證關系的,做企業文化建設,一定不能忽略員工的物質和利益需求,一定要設計公平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和激勵機制,讓員工工作安心、放心;但另外,也一定不能忽略員工的精神需求,完全的利益導向會讓企業和員工都成為賺錢機器,凝聚力很低,所以企業和領導要能夠關心下屬的生活和工作,經常鼓舞、鼓勵和幫助下屬,讓員工工作得舒心、快樂。
(二)經驗與創新的辯證統一
沒有經驗就不會有創新,但有時經驗又會阻礙創新。經濟學家提出了后進優勢,落后國家的優勢就是學習優勢,可以學習發達國家的經驗,避免他們的彎路、錯路,從而實現趕超這些國家。其實這樣的學習優勢是有限的,缺乏自主研發體系的支持,這樣的學習不過是模仿而已,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只能被動地緊跟別人,看別人眼色。企業要實現和諧管理,必然需要注意經驗與創新的有機結合,要注重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但更重要的是,必須要有自己的創新體系,否則不可能擁有持續的競爭力。
(三)文化與制度的相互協調
企業文化的核心目的是要為企業建立自己的做人做事準則,而制度則是硬性的。但再健全的法制如果忽略了文化、道德、信仰這些軟性的約束,一樣不能發揮巨大的作用,關鍵在于執行。這里的執行問題說到底還是一個公司的文化問題,也就是員工的凝聚力和企業精神問題,如果一個企業的員工與企業只是一種契約關系,那何談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所謂的凝聚力也成了一腔空話。總的來說,嚴格的法律和制度只能讓一個國家保持一時的強盛,只有先進的文化和心理的歸屬才能成就一個持續的文明。我國企業要想走向世界,必須擁有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沒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和企業精神不可能真正地實現國際化。
注重親情的文化,與注重業績的企業本性其實并不矛盾,但這要求管理者具備優秀的領導技能,儒家思想講求尊重人、發展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些都是很好的融合企業與員工距離的方法。制度與文化,必須相得益彰,才能發揮最大效能。
(四)效率與公平的和諧統一
企業要追求效率,員工更關注公平。企業要生存,必然要有利潤,因此必須要有效率,速度要快,成本要低,所以希望員工都好好干,工資要求不要太高;員工都要生存,都要追求個人發展和價值實現,因此希望企業能給予自己更多的培訓和機會,薪水能夠增加,福利能夠增多。這種關系處理的不好,就容易打擊員工的積極性,從而削弱了企業的競爭力。每個員工的需求不一樣,考核和薪酬制度也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滿意。不存在絕對的公平,不公平是絕對的,所以一定要讓員工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作為企業管理者,要做的是盡量傾聽大家的心聲,降低這種不滿意和不公平感,否則容易引起員工的消極情緒,效率也就無從談起。
和諧企業的構建途徑
(一)確立和諧理念是構建和諧企業的先決條件
如果企業的經營者沒有構建和諧企業的想法,那么一切都無從談起,但應該看到,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職工隊伍、特別是農民工隊伍的急劇擴張,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矛盾的主要方面等,都要求經營者不斷地審時度勢,一個只攫取利益而不顧工人生存溫飽的企業,必定是個失敗的企業,存留時間也不會太長。一個有眼光,著重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家在他的經營之道中,一定有構建和諧企業的人本理念。
構建和諧企業是發展的需要、競爭的需要、生存的需要,它既指導長遠,又立足現實。試想一個企業如果沒有穩定而和諧的勞動關系,怎么會有一個穩定的職工隊伍?如果企業經營者沒有用人之量,且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怎么會有高素質的人才引進?不具備一個穩定而有素質的員工隊伍,依靠什么營利、競爭、發展?皮之不存、毛將附焉?就是這個道理。應該說,所有的經營者都期待發展、渴望輝煌,但是他們的著力點或有不同,對構建和諧企業的認識,程度也不一樣,但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上看,早認識、早發展,認識深、發展快。所以說,企業經營者確立構建和諧文化的經營理念,是實現和諧企業的先決條件,也是謀求發展的開明之政。
(二)打造企業實力是構建和諧企業的物質基礎
構建和諧企業需要較為雄厚的物質基礎。規模大、實力強的企業都做得不錯,它們有實力來改善職工的生產、生活環境。從職工住宿條件的改善,職工公寓的建設,到職工食堂的建設、職工用餐的補貼,從控制有毒、有害物質、氣體的排放,到減輕職工的勞動強度;從文體設施,圖書、電子閱覽的建設到豐富多彩的職工業余文化生活,投入了相當的資金,職工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通過穩定和諧勞動關系,企業增強經濟實力,實力增強后,再加大改善職工生產生活環境的力度,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鏈。
(三)發揮企業工會作用是構建和諧企業的重要手段
構建和諧企業,經營者是主導,工人是主體,而企業工會組織作為聯系職工和經營者的橋梁和紐帶,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引導企業經營者樹立構建和諧企業的科學管理理念;引導企業職工積極參與構建和諧企業活動。
在具體的工作當中要把握“三個重點”。一是把促進企業發展作為工會創建工作的落腳點。以開展卓有成效的勞動競賽,愛崗敬業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為載體。通過實行共贏,來構建和諧企業的基礎;把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節能技改活動作為強化工會功能,獲得企業認可,促進企業和諧發展的不竭動力。二是把提高職工隊伍素質作為構建活動的著力點。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拓寬理論培訓渠道,培樹創新示范崗,安全示范崗,以此來實現職工知識力、創新力和戰斗力的同步提升。通過建立激勵機制,把職工的學習觀念融入思想、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職工的自覺行動。三是把辦好事、解難事作為工會創建工作的切入點。現階段把職工的養老、醫療保險作為工會重點推動的工作。真心實意地從職工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事情入手,為他們辦好事、解難事。如企業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建設等,這樣就大大增強了工會的凝聚力和號召力,確保構建活動深入人心,取得實效。
(四)互利共贏與穩定發展是構建和諧企業的根本目的
構建和諧企業,企業職工是活動的主體,組織和動員全體職工積極參與構建活動是構建工作的關鍵環節。應該看到,構建和諧企業的過程,也是廣大職工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過程,廣大職工在享受發展成果的同時,應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更加科學的創造精神,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回報企業。
通過構建活動,造成一支相對穩定的高素質的職工隊伍,經營者的投資就得到了真正的酬報。職工在構建活動中,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物質上得到了實惠,精神上得到了充實,互利共贏,充分體現了構建活動的根本所在。
參考文獻:
1..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人民出版社,2007
2.左亞文.論中華和合思想的時代價值[J].江漢論壇,2007(2)
3.左亞文.和合思想的當代闡釋:唯物辯證法與東方智慧的對話[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4.中華全國總工會.關于開展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活動的意見,2006
- 上一篇:現代管理科學研究論文
- 下一篇:區工委科學發展觀活動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