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普惠金融業務經營研究

時間:2022-11-28 12:33:46

導語:商業銀行普惠金融業務經營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銀行普惠金融業務經營研究

摘要:發展普惠金融,需兼顧“普惠性”與“經營可持續性”,“普惠性”要求金融機構為社會各階層提供合適的金融服務,實現服務群體的擴大。”經營可持續性”意味著金融機構需要實現普惠金融業務的適度合理盈利,維持業務的長期運營。對于原有業務競爭越發激烈,急需業務擴展的傳統商業銀行而言,普惠金融領域能否成為一片前景廣闊的“藍海”,取決于普惠金融業務的經營可持續性能否實現。為此,本文基于切合普惠金融特性的長尾理論,對商業銀行普惠金融經營可持續性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征信體系的不斷完善,定向降準政策的實施,尾部市場信貸需求的增加都有助于商業銀行實現普惠金融業務的經營可持續。

關鍵詞:普惠金融;經營可持續性;長尾理論

2015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組會議通過《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大力發展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經營可持續性原則以可負擔成本為有金融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此后,國務院有關部門又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普惠金融發展的規劃文件。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多次進行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操作。誠然,普惠金融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與熱議的焦點。對遭受互聯網金融沖擊的傳統商業銀行而言,實現業務的轉型與重構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滿足經營可持續性的前提下,向普惠金融領域的拓展為其提供了一條可能的解決途徑。為此,本文基于長尾理論就商業銀行普惠金融業務的經營可持續性進行了分析。

一、普惠金融與長尾理論

“普惠金融”這一概念,最早于2005年,聯合國小額信貸和微型金融發展大會上提出,旨在以合理的價格為社會各階層提供適當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減少金融約束對經濟發展潛力的抑制,充分釋放經濟活力與動力,實現經濟社會的和諧、持續發展。長尾理論由美國學者克里斯安德森于2004年提出。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中,企業的產品研發與供給主要是針對主流消費群體,忽視了小眾群體的消費需求,長尾理論指出在滿足一定的條件下,這些非主流的消費群體可以成為利潤的主要來源,因此企業應該重視對小眾群體的開發,滿足這些群體的個性化需求。如果以橫軸代表不同群體,縱軸代表商品需求量來對現實市場進行刻畫,就可以得到一條具有顯著拖尾現象的曲線,曲線頭部代表的是主流市場,尾部代表的是小眾市場,長尾理論的基本思想是滿足在邊際成本不斷下降的條件下,處于尾部的數量龐大的小眾市場可以匯聚成能與處于頭部的主流市場相匹敵的市場力量。

二、我國信貸市場的長尾現象及其成因

我國銀行信貸市場存在顯著的長尾現象。據2017年初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小微企業數超過7300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0%以上,但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僅占企業貸款總余額的32.1%,造成這一現象的可能原因:1.在商業銀行傳統業務模式下,為處于資產曲線長尾部分人群提供金融服務成本過高,隨著這一群體客戶數量的增加,運營成本并不能被有效的攤薄;2.位于資產曲線長尾部分的群體在金融市場的參與度較低,金融機構缺乏該群體的征信數據,難以了解該群體的信用狀況,增加了貸款的違約風險;3.位于資產曲線尾部的群體擁有的可抵押資產少,難以從銀行獲得抵押貸款;4.位于資產曲線尾部的群體缺乏較好的投資機會,信貸需求較弱,因此提供給這部分群體的信貸也會相對較少。

三、基于長尾理論的普惠金融可持續性分析

商業銀行所涉及的普惠金融業務主要包括涉農貸款、小微企業貸款及中低收入人群貸款。因此,本文選擇從信貸的角度,分析商業銀行普惠金融業務的經營可持續性。經營可持續即實現盈虧平衡,邊際收益不低于邊際成本。信貸收益取決于貸款利率,信貸成本則包括服務成本、違約成本、資金成本。服務成本由業務開展的方式決定,包括場地費、員工薪酬等經營性費用;違約成本由貸款違約率決定;資金成本受到貼現率,準備金率,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等因素的影響。如圖(1)所示,橫軸代表細分的市場(個體),左縱軸表示信貸需求規模(Q),信貸需求規模受到資產規模、投資機會、投資環境的影響,資產規模越大,擁有好的投資機會與投資環境的群體對信貸的需求越旺盛。右縱軸代表細分市場(個體)的收益額(成本額),圖中有信貸需求規模曲線(Q)、貸款邊際收益率曲線(R)、貸款邊際成本曲線(C)、貸款邊際收益曲線(S),S與C的交叉點即為盈虧相抵點,該點對應的縱軸上的點(T)表示在經營可持續的前提下,能覆蓋到的服務群體。圖(1)普惠金融可持續性分析如圖(1)所示,在信貸市場中,由于風險溢價的存在與不同市場議價能力的差異,尾部市場的收益率會高于頭部市場,因此貸款邊際收益率曲線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刺激下,尾部市場信貸需求會有所增加,使得信貸需求曲線尾部向右上方移動,信貸需求曲線尾部上移,使得邊際收益線S發生變動,得到新的邊際收益線S1。尾部市場單個規模較小,相互分散難以形成規模效應,且違約風險相對較高,所以服務成本與違約成本會比頭部市場高,因此邊際成本曲線C同樣也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可以降低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互聯網技術的運用與征信體系的完善能降低服務成本與違約成本,使得邊際成本曲線的尾部向下移動,變得平坦,得到新的邊際成本曲線C1。最終,盈虧平衡點向右移動,金融服務群體從T擴張至T1。由以上分析可得,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征信體系的不斷完善,定向降準政策的支持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尾部市場資金需求的刺激有助于實現普惠金融“普惠性”與“經營可持續性”的兼顧。

四、促進普惠金融業務開展的相關建議

1.商業銀行應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利用互聯網技術降低普惠金融業務的運營成本;2.完善征信體系,整合官方與民間的信用信息資源,實現信用數據的跨平臺共享,減少信息成本,形成良好的社會信用氛圍,降低違約風險;3.加大對普惠金融的扶持力度,出臺定向優惠政策,減少商業銀行開展普惠金融業務的資金成本;4.向尾部市場群體普及金融知識,鼓勵中低收入群體與小微企業合理適當貸款,激發尾部市場的信貸需求。

參考文獻:

[1]星焱.普惠金融的效用與實現:綜述及啟示[J].國際金融研究,2015(11):24-36.

[2]謝鉉洋,孫娟,袁菲,白振華,何軍.長尾視角下的普惠金融發展研究[J].金融縱橫,2015(01):61-68.

[3]唐海軍,李非.長尾理論研究現狀綜述及展望[J].現代管理科學,2009(03):40-42.

作者:劉世鵬 易穎單位:華中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