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產品發展
時間:2022-03-24 05:42:00
導語:金融衍生產品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金融衍生產品概述
衍生產品是一種金融產品,它的價值是從其他的基礎證券和基礎變量的價值衍生而來的,因此成為衍生產品。國際上通常將金融衍生產品歸為一種金融合約或金融產品,其價值取決于一種或多種基礎資產或指數,合約的基本種類包括遠期、期貨、掉期和期權。金融衍生產品還包括具有遠期、期貨、掉期和期權中一種或多種特征的結構化金融產品。
金融衍生產品也叫衍生工具或衍生證券。國際互換和衍生協會在1994年對金融衍生產品作了具體的定義:衍生產品是有關互換現金流量和旨在為交易者轉移風險的雙邊合約。合約到期,交易者所欠對方的金額由基礎商品、證券或指數的價格決定。
在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實體經濟出現貨幣資產過剩,將直接推動虛擬經濟的發展和金融自由化進程的加快。在金融自由化過程中,金融衍生產品的發展是具有核心內容的。金融衍生產品使得經濟主體可以用較低的交易成本對各類資產風險進行獨立管理并將風險進行分割和轉移,增強了金融體系的彈性與抗風險能力,有助于虛擬經濟保持平穩運行,吸納實體經濟過剩資源,也可以增加宏觀調控的靈活性。
二、金融衍生產品迅速發展的原因
20世紀70年代,在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崩潰、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創新浪潮的沖擊下,金融衍生產品市場得到迅速發展。1972年,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國際貨幣市場率先推出了英鎊等六種外匯期貨合約,開創了金融衍生產品的先河。此后金融期貨、期權、互換、衍生證券等多種金融衍生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興起,金融衍生產品由于具有管理風險、杠桿效應等功能,有效地彌補了傳統金融市場上的不足,極大地促進了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
進入21世紀,我國金融進入飛速發展階段,國家對金融市場的重視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從我國企業內部因素看。(1)流動的需要。在經濟形勢變化加劇的時代,公司和個人更加關心資產的流動性,很多金融衍生產品就是針對這方面的問題設計的,其中,有的創新是為了容易獲得現金,有的則是為了把暫時不需要的先行使用出去。(2)降低成本的需要。所有權和控制權分離是現代公司的基本特征,為了降低公司的成本,金融市場創造出了股票期權等衍生工具。(3)防范風險的需要。金融創新的核心在于引入非常有效的紛繁管理工具和設計出非常精致的風險管理策略。
2.從外部環境看。金融衍生產品是金融自由化的產物,它的創新步伐遠遠快于金融市場的發育和金融監管水平的提升。金融衍生產品的結構日益復雜,各類金融工具類別的區分越來越困難。目前的金融會計制度將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大多列入銀行表外業務,難以準確計量交易合同的當前價值和奉獻頭寸。當衍生產品在市場中的風險逐漸積累,投機因素無法得到充分消化,衍生產品價格就會在投機力量的帶動下背離基礎資產價格,在經濟出現過熱時加速泡沫的形成和資產價格上漲,在政府調控時有加速泡沫的破裂和資產價格的回落。
3.從環境因素看。(1)價格波動性增強。金融商品的價格(利率、匯率)波動頻繁,價格變動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例如,通貨膨脹,傳統金融結構的衰落與國際協議的破裂,發展中國家迅速發展工業化等。(2)金融理論的推動。1973年,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FischerBlack和MyronScholes創立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模式(Black-ScholesOptionPricingModel),為各種新型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理定價奠定了基礎。(3)法規的變化和競爭的加劇。巴塞爾協議在銀行資本充足性方面達成了共識,而且逐漸演變成各國中央銀行的監管標準,各商業銀行為了拓展業務,規避資本充足性的約束,業務發展存在表內業務表外化的趨勢。(4)信息和交易成本降低。科技的進步不僅加快了全球經濟的市場的交易速度,而且交易的成本也降低了。
三、商業銀行開展金融衍生產品交易的現狀
國內商業銀行開展金融衍生產品交易主要是為了對公、對私提供以外匯衍生產品交易為主,尚沒有提供人民幣衍生交易。也就是說對衍生產品的交易結構而言,商業銀行提供的對公外匯衍生產品與對私衍生產品沒有本質區別,二者的區別僅僅在于由于對公客戶的個體交易金額較大,因而可以為對公客戶提供更具有個性化需求的產品;而對私客戶的資金量相對較小,往往需要通過聚合才能達到一定的規模。因而為對私客戶提供的衍生產品往往更加標準化,期限通常也比對公客戶的交易期限短。1.個人金融衍生產品的類型。2004年,國內對幾家商業銀行取得銀監會批準經營金融衍生產品的資格,國內商業銀行紛紛加大了推廣個人金融衍生產品的力度,推出了多種外匯理財產品,并逐步形成了各家行的外匯理財品牌。我國各家商業銀行對私人客戶提供的金融衍生產品,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與利率掛鉤的個人外匯理財產品和與匯率掛鉤的衍生產品。利率掛鉤的個人外匯理財產品基金基本上不會發生損失,收益相對穩定,適合普通的外匯持有者。與匯率掛鉤的衍生產品最大的特點是高收益、高風險,銀行不會給客戶保本金的承諾,客戶可能在短期內獲得很高的收益,也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本金虧本。這類產品門檻相對較高,主要適合那些對外匯市場有很好判斷、風險承受能力強的客戶,適合較為職業的投資者。與利率掛鉤的個人外匯理財產品主要有以下類型:(1)利率遞增可提前終止型;(2)目標收益固定、達標即止型;(3)固定利率可提前終止型;(4)“上浮封頂”型;(5)“滾雪球”型;(6)區間掛鉤逐日累積計息型;(7)客戶可提前終止型。與匯率掛鉤的衍生產品類型有:(1)“期權寶”產品;(2)“智匯寶”產品。
2.國內開展金融衍生產品存在的不足。(1)金融衍生產品同質性高,為客戶量身定做的產品有限。由于國內商業銀行還不能經營股票和商品交易,且國內企業和個人對復雜的金融衍生產品的認識有限,因此,開展衍生產品交易的基礎資產只能是利率和匯率,與國際商業銀行提供的金融衍生產品結構比較來看,國內提供的金融衍生產品種類明顯偏少,各家商業銀行推出的金融衍生產品也具有高度的同質性。(2)國內商業銀行對金融衍生產品的定價能力嚴重不足。由于國內商業銀行尚不具備對金融衍生產品定價的能力,因此,國內商業銀行還不能成為金融衍生產品交易的做市商,對于基本的衍生產品的交易都要完全同國際大銀行進行對沖交易,主要以中間人的方式參與衍生產品交易,實際上是在規避風險的同時,將產品收益的絕大部分轉讓給國際大銀行。(3)國內商業銀行對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管理能力相對較弱。國內商業銀行開展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時間不長,對金融衍生產品風險的認識正逐步深化,管理手段也在逐步完善,但與國際大銀行相比仍有明顯的差距。
四、金融衍生產品的未來發展趨勢
金融衍生產品是一把雙刃劍。盡管近年來震動世界金融體系的危機和風波似乎都與金融衍生品有關,但金融衍生產品仍處于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之中。
1.衍生產品的創新定價和套期保值。比如,新興的貨幣市場資金流動性差,市場也不穩定,如何開發衍生產品進行風險回避就是熱點之一。開發以多種資產為標的的衍生產品也日益受到關注。
2.信用分析和信用衍生產品的開發。在衍生產品被廣泛使用之前,信用分析大多是一個主觀過程,或者只簡單地進行財務指標分析及信用等級評定,但這些都不能對企業的信用等級進行精確描述,同時,隨著現代銀行越來越多地涉及衍生產品交易,這些傳統方法在很多領域都失效了。一個重大的創新就是信用衍生合約可以使用期權、遠期和互換的形式,但其損益都依賴于一個信用事件,比如,宣布信用等級降級或破產發生。隨著信用模型越來越復雜,一級企業對風險管理越來越集中,貨款的定價及管理將會從衍生產品研究中獲益匪淺。另外,經營風險管理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比如,遭到系統崩潰、政策調整和技術失敗時的風險管理。這些問題具有挑戰性,發生很少以至于很難通過歷史數據構造概率分布,但當這些問題發生時,損失非常大,所以,研究人員需要花費大量的實踐來對這些偶發事件的性質進行分析。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國際化是大勢所趨,我國金融衍生品的發展不可急躁冒進而應循序漸進,必須先經歷以國內金融衍生品市場為中心的國內經營階段,在此階段完善交易規則和監管體系,培育交易主體,積累經驗,然后才能逐步開放市場。隨著金融國際化、自由化的發展和我國加入WTO后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的增多,我國金融衍生產品的創新會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胡斌.人民幣金融衍生產品與利率市場化[J].國際金融研究,2005,(5).
[2]黃小維.論以中小投資者為主體的金融產品創新[J].廣州市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3).
[3]胡劍平,肖閃.透析商業銀行金融衍生業務[J].現代商業銀行,2003,(12).
[4]羅熹.金融衍生產品發展及其有效管理[J].國際金融研究,2006,(12).
[5]李曉嵐,楊路明.金融衍生產品的運用及其風險防范[J].廣西金融研究,2005,(4).
[6]徐建煒,楊光.國際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現狀及其影響分析[J].濟南金融,2005,(5).
- 上一篇:金融信用建設
- 下一篇:城市商業銀行創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