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分析

時間:2022-10-31 08:44:46

導語: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分析

摘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與當代西方主流經濟學相對應的理論體系,其核心思想在于強調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并非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于動態發展演進過程之中。西方主流經濟學傾向于將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看作一種固定永恒的關系。這是對經濟學的庸俗化,不能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視角下認識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矛盾,更無法對當前高度發達金融市場的監管提出系統性的指導意見。科學認識金融風險與宏觀金融監管框架需要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角度來尋找理論基礎,由此才能建立更為完善的金融監管框架。

關鍵詞:金融監管;金融風險;金融危機;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內在要求

傳統西方經濟學理論是以瓦爾拉斯一般均衡理論為基礎的。在這個基于個人效用和生產力利潤最大化的一般均衡中,經濟體之間實行物物交換,最終實現市場出清。貨幣和金融因素僅僅作為一些短期擾動的外生變量被加入到理論中,經濟活動與金融活動被完全割裂開,是對經濟活動整體圖景的片面認識。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強調了金融經濟的核心,將生產活動與貨幣金融有機結合在一起,全面認識了經濟的核心與金融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性。1.從商品循環到貨幣循環。《資本論》中認為從商品經濟過渡到資本主義經濟的起點即為從簡單的商品生產轉化為資本主義商品生產。這一過渡可以用公式“W-G-W'”轉化為“G-W-G'”來表示,這里W表示商品,G表示貨幣。在最初的商品經濟中,商品生產的目的是通過交換獲得其他商品,從而實現社會分工。貨幣在這里僅僅充當的是交易媒介作用,社會中幾乎不存在金融活動,實體經濟按照自身的發展規律運行。而到了資本主義生產階段,生產過程轉化為“G-W-G'”,貨幣代替商品成為了生產的起點。生產和交換的目的不再是為了獲得其他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是為了獲得價值增值。貨幣轉化為資本,成為了生產的起點和終點,而商品生產僅僅是價值增值的手段。馬克思這一富有洞察力的認識,為政治經濟學開創了全新的理論視角,將實體經濟與金融活動融為一體。在貨幣循環的經濟中,金融活動與實體經濟是融為一體的,其天然的目的就是服務于實體經濟。更進一步的說,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起決定性影響,缺少了金融體系,實體經濟是無法正常運轉的。可惜的是,西方經濟學并沒有充分認識這一經濟學的內在本質,至今依然建立在以生產函數為基礎的單純實體經濟分析中,過于忽視金融體系,這實際上依然是馬克思所闡述的“W-G-W'”簡單商品經濟模型。這樣的經濟理論根本無法全面理解經濟本質,也無法有效認清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作用。2.從交易媒介到債務契約。在西方經濟學模型中,貨幣的作用主要是商品的交易媒介,其規模波動僅僅是通過價格水平影響到實體經濟,作為名義變量與實體經濟的實際變量相分離。但馬克思強調的是貨幣作為債務契約進入經濟體系后的表現,這已經超越了交易媒介和財富的貯藏手段的職能。貨幣轉化為資本,資本又進一步產生了生息資本、虛擬資本及信用等金融體系。這一轉化使得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脫離了傳統生產模式,價值和財富被虛擬化,金融活動與實體經濟進一步融合。“生產過程的發展促使信用擴大,而信用又引起工商業活動的增長”。因此,要充分理解金融活動與實體經濟的關系,認識到金融活動天然具有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只能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出發。這也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內在要求。

二、危機是內生于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之中的

西方宏觀經濟學強調微觀主體的偏好和效用,并以同質的人模型為基礎,這從體系上很難得出經濟體系具有內生不穩定性的結論。從經驗來看,西方經濟學對于金融危機的研究是滯后于危機的。根據IMF的統計,總是在具有較大影響的金融危機發生后,對危機的研究才開始聚焦。且在大部分理論模型中,危機都是來自于市場主體的貪婪、金融監管不到位、宏觀經濟的負面沖擊等外生因素。鮮有對危機本質的系統性反思,因此各國的金融監管也只能以金融危機發生的經驗事實來制定監管規則,缺少理論依據。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則認為危機是內生于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總會周而復始的發生。1.傳統的危機理論強調外生性因素。在馬克思之前,經濟學家傾向于將危機歸因于各種特殊的外生沖擊,以李嘉圖的歸納為代表,其將危機歸因為例如歉收、戰爭、政府主導的貨幣減值等。在傳統商品經濟中,生產與消費的過程是統一的,供給直接與需求相對應。在這樣的經濟中不會發生生產過剩與危機,即使有危機,也是一些短期的外生因素造成的。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危機具有全面的認識。根據《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的定義,在經濟理論體系中最先系統性論述危機的是《資本論》。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危機的認識是沿著可能性到現實性的方向展開的。危機的可能性。貨幣產生并成為社會勞動的代表后,所有交換活動將以貨幣為媒介,這會帶來買和賣的分離、生產和消費的分離、供給和需求的分離。這種分離的加大,孕育了危機的可能性。“危機的一般可能性在資本的形態變化過程本身就存在,并且是雙重的。如果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危機的可能性就包含在買和賣的分離中。如果貨幣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貨幣在兩個不同的時刻分別起價值尺度和價值實現的作用,———危機的可能性就包含在這兩個時刻的分離中”。危機的必然性。危機的必然性產生于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中,是價值增值與價值實現矛盾的體現。資本家為了追求更多的價值增值,總是傾向于擴大生產;而生產出的商品又需要實現從商品到貨幣這一“驚險的一躍”,但由于剩余價值的存在,需求總是不足的。“由生產工人本身造成的需求,絕不會是一種足夠的需求,因為這種需求不會達到同工人所生產的東西一樣多的程度。如果達到這種程度,那就不會有什么利潤,從而也就不會有使用工人的勞動的動機”。由此,危機的發生由可能性成為了必然性。“一切真正的危機的最根本的原因,總不外乎群眾的貧困和他們的有限的消費”。從經濟危機到金融危機。貨幣由交易媒介轉化為債務契約,生產與消費的矛盾進一步加深,經濟危機加大了金融風險的積聚,從而導致金融危機的爆發。信用在資本主義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在生產擴大和生產停滯兩方面都起到了加速和強化作用。“如果說信用制度表現為生產過剩和商業過度投機的主要杠桿,那只是因為按性質來說可以伸縮的再生產過程,在這里被強化到了極限”。在經濟擴張階段,信用通過集中小額資本擴展了私有經濟的界限,實現了大規模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同時在需求上,信用也縮短了商品資本轉化為貨幣資本的過程,通過虛假的需求促進投機活動,從而促進生產的擴大。但這種擴大的生產最終會受到消費的限制,需求不足在所難免,一部分資本難以完成其最終的一躍,經濟將走向收縮。而此時的信用也會同時收縮,從而加劇了經濟危機。此時“貨幣將會突然作為唯一的支付手段和真正的價值存在”,貨幣危機也這個“一個接一個的支付的鎖鏈和抵消支付的人為制度”受到破壞是發生了。

三、馬克思之后西方經濟學界對金融危機理論的發展

凱恩斯(1936)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論,這與馬克思的思路是一致的。羅賓遜(1955)認為凱恩斯和馬克思都發現了在內生經濟體中需求天然小于供給。凱恩斯認為可以加大政府的財政支出,采用擴張性財政政策來對沖消費需求的不足。費雪(Fisher,1933)提出了債務緊縮理論,他認為當經濟衰退發生時,企業會降低投資需求,從而進一步加速資本品價格的下跌。這個過程不斷重復,最終形成金融周期的循環。后來的學者對于金融穩定便順著這一思路從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個思路是明斯基(Minsky,1986)的金融不穩定性假說。他提出了一個從利息成本與收入角度考量的金融循環模型,根據利息支付占總產出的比例,宏觀經濟會按照順序經歷投資、投機和龐奇三個階段,直至產生債務違約。這實際上是凱恩斯與費雪二者的結合體,企業的投資支出與債務存量結合到了一起。這一思路被美國的后凱恩斯主義學派所繼承,他們進一步將其與劍橋學派的內生貨幣供給理論和增長模型相結合,提出了存流量一致模型(Godley&Lavoie,2007)。這是一個模型建立在國家資產負債表之上的一般均衡模型,同時也提出了根治這種金融不穩定性的方案———“大政府”和“大銀行”,即根植于系統內部的逆周期調控政策。第二個重要思路是伯南克的金融加速器模型(Bernanke&Gertler,1989)。其認為由于信息不對稱,經濟系統中存在一個從經濟周期到企業資產凈值再到企業融資成本的傳導機制:在上升周期中高資產凈值會降低融資成本進而鼓勵更多的投資,下降周期則完全相反。因此金融體系對于經濟波動產生了放大作用,即金融加速器。這也是將企業資產負債表與投資相聯系的思路,只是出發角度略有不同(明斯基從利息總額與收入總額出發,伯南克則從利率的順周期波動出發)。沿著這一思路,伯南克等(Bernankeetal,1999)進一步加入了資產價格與貨幣政策的關系,提出了央行有彈性的通脹目標制,認為央行應兼具物價穩定與金融穩定的雙重目標。第三個方向則是直接從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出發來討論金融體系脆弱性。Diamond和Dybvig(1983)在這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他們將信息不對稱加入到銀行和存款者的行為方程中,由此構建了銀行擠兌模型。只要銀行資產負債表存在期限錯配,擠兌就隨時可能發生。這一理論之后的發展主要圍繞著具有完全不同風險偏好與違約率的異質性主體在銀行不同資產負債表結構上的金融脆弱性(Allen&Gale,2007;Goodhartetal,2006)。同時,IMF更是基于這一思路提出了資產負債表研究方法,金融風險度量以及宏觀審慎監管都與這一理論相關,本文也將對這一理論做深入分析。第四個發展是所謂的“金融傳染”理論,指的是金融機構之間或金融市場之間的相互關系使得單個金融風險事件發展成為系統性金融危機的傳染機制。金融體系中復雜的網絡關系既起到了風散風險的作用,同時也會讓波動在體系中傳播,使系統性金融風險更易發生。在理論框架上,這些模型也建立在銀行資產負債表結構之上(Glasserman&Young,2015)。同時這一理論還催生了大量有關金融傳染現象的實證研究,如Wang和Liu(2016)觀察并度量了這種金融傳染現象。第五個研究方向來自金融周期的角度。這一視角以實證為主,即總結各類金融資產的周期性規律,并從這個規律來認識金融穩定性。萊因哈特和羅格夫(2009)通過對大量金融危機歷史的數據整理,總結了金融的周期性規律。國際清算銀行的許多經濟學家,如Borio(2014)、Drehmann等(2012)都對金融周期現象做了大量實證性分析。分析結果的共性是房地產價格和信貸具有周期上的一致性,且這類指標上升的頂點一般會伴隨著金融危機,因此尤其強調宏觀審慎監管的必要性。國內一些學者也較早就開始關注金融周期與金融穩定性問題,如張曉晶和孫濤(2006)用實證方法度量的中國房地產周期的影響因素,并依此提出提高金融穩定性的政策建議。

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加強金融穩定性的重要意義

在處理金融體系穩定性問題上,西方經濟學是缺乏理論思想的,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恰恰相反,既有理論體系上的全面論述,也有現實操作的具體指南。1.對危機解釋的偶然性與必然性。西方經濟學理論文獻中不乏對金融危機的反思以及對金融體系穩定性的分析,但正如前文所列,幾乎所有文獻都沿襲了以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中就事論事的思想。對危機的解釋或者是金融資本家的私心,或者是監管體系不完善,或者僅僅是對經濟波動的放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在深入探討了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從本質上認清了這種經濟制度的弊端,并給出了社會主義道路的明確方向。2.對金融機構的放任與管制。西方經濟學的邏輯起點是放任自由的市場經濟必然能達到整體社會福利的最大化。這一思想自從提出,雖然迎合了當時資本主義最先進的生產力水平,但并沒有從根本上將資本主義社會解釋清楚,并且飽受一些堅持科學態度的經濟學家批評。當然,西方經濟學家并非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也在不斷強調金融監管的必要性,并加強監管,但由于金融機構的私有屬性、監管的協調性不足、乃至資本主義經濟的本質屬性使得監管依然停留在具體指標的修修補補上,而不能從國家和政府的更宏觀層次上形成對整個金融體系的管制。而這只能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找到答案。3.監管部門的獨立與協調。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核心特點是獨立,這一獨立的思想也體現的淋漓盡致,美聯儲作為貨幣當局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執行貨幣政策,而金融監管更是有多重的監管機構。僅銀行業監管就包括隸屬于財政部的貨幣監理署和儲蓄機構監管署,比較獨立的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和國家信用社管理局。金融危機后更是成立了更多的金融監管機構,包括金融穩定監管委員會、金融研究辦公室、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和聯邦保險辦公室等。這些監管機構彼此獨立,這雖然有利于加強對監管機構本身的約束性,但協調性極差。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在回憶錄中不止一次對這種混亂的監管體系提出了批判,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性極差。而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既然已經認識到了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根本缺陷,在設計貨幣政策和監管體系中也更重視政策的協調性。從根本上說,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監管是無法人為割裂開的,協調性重于獨立性。4.金融機構的私有制與國有制。西方的金融機構基本都是以私有制為主體。在西方經濟學理論中,私有化制度最有可能發揮理性人的創造性,為整體社會創造更多的效用。但金融危機的本質是違約,違約本身也是理性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選擇之一,但違約對整個社會經濟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債務違約導致的銀行流動性收縮,會對經濟產生巨大的加速衰退的作用。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是以公有制經濟為基礎的,尤其是在關系到國際民生的重大領域要堅持以國有資本為主體的混合所有制制度。5.單獨金融體系的監管與整體宏觀經濟的監管。根據主流西方經濟學理論,宏觀經濟與金融體系是分離的,金融監管的重點是銀行、券商、保險等金融機構的行為。西方經濟學建立在一套已生產函數為基礎的實際生產體系之上,認為是技術、勞動和資本共同作用創造出社會價值,而金融體系只是改變經濟中的名義變量,如物價水平、資產價格等,是所謂的"貨幣幻覺"。這種只重標不重本的理論基礎所指導的監管理論根本無法抓住問題的核心。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從最開始就強調了金融體系與經濟體系的一致性,資本主義的誕生就是以貨幣轉化為資本為標志的。當前中國導致金融不穩定的最大障礙是國企的效率過低。這不僅僅是中國自身的問題,任何金融危機事件的積累都是與金融體系未能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相伴隨的。因此,從更深層次角度理解金融與實體經濟關系,以經濟本身為主要出發點,加強國有企業的改革調整,清理僵尸企業,才是加強金融穩定性的最終途徑。

參考文獻:

[1]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2]萊因哈特,羅格夫.這次不一樣———八百年金融危機史.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3]羅賓遜,伊特韋爾.現代經濟學導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4]伊特韋爾,米爾蓋特.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

[5]馬克思.資本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張曉晶,孫濤.中國房地產周期與金融穩定[J].經濟研究,2006,(1):23-33.

作者:王宇 劉健 劉磊 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