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拓展中難題及對策

時間:2022-04-26 02:11:00

導語:民營銀行拓展中難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營銀行拓展中難題及對策

[摘要]民營銀行問題是近幾年理論界討論較多的一個問題,對于該問題,目前仍存在一些爭議。但從總體發展趨勢上看,發展民營銀行,打破我國金融壟斷局面已在眾多經濟學者和金融專家中形成一種共識。本文從理論出發,以產權理論與有效需求理論為基礎,說明發展民營銀行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本文從民營銀行發展的配套環境,現有金融運行體制,國家效用函數以及其自身劣勢內外兩方面分析了阻礙我國民營銀行發展的主要障礙。由此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合理制定有關法規,優化政策環境,采取漸進式戰略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民營銀行,金融運行體制,國家效用函數,漸進式戰略,存款保險制度

[Abstract]Theprivatebankquestionisanissuewhichhasbeendiscussedbythetheorycircleinrecentyears.Tothisquestion,therestillaresomedisputesatpresent.Butseeingfromoveralldevelopmenttrend,ithasformedakindofcommonunderstandingamongnumerouseconomicscholarsandfinancialexpertsalreadytodevelopprivatebanksinordertobreakthefinancemonopolyofourcountry.Thispaperproceedsfrompropertyrighttheoryandeffectivedemandtheory,whichprovesthatthedevelopmentoftheprivatebankisnecessary.Onthebasisofthis,thepaperanalysesthemainobstaclesoftheprivatebanks’developmentfrominternalandexternaltwoaspects.Theobstaclesincludebadrelatedenvironmentofprivatebankdevelopment,therestrictionsoftheexistingfinanceoperationsystem,thefunctionofthenationalutility,inferiorpointsoftheprivatebanksthemselvesandsoon.Therefore,itissuggestedtosetupthesystemofdepositinsurance,tomakerelevantregulationsrationally,tooptimizetheenvironmentofthepolicy,andtotakeprogressivestrategyinorder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theprivatebanks.

[Keywords]privatebank,financeoperationsystem,functionofnationalutility,depositinsurancesystem,progressivestrategy

引言

近年來,關于民營銀行發展的討論已成為金融領域的一個熱點問題。圍繞民營銀行的定義、準入條件、發展目的、生存空間等問題存在較多爭議。根據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的“充分發揮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在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和活躍市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放寬國內民間資本的市場準入領域,實現公平競爭”的精神,以及入世后我國金融業所面臨的激烈競爭來看,我國發展民營銀行,打破金融壟斷已成為必然趨勢。而當前,學術界有關民營銀行發展障礙及對策的系統研究較少,因此,我選擇從這個角度出發來探討民營銀行問題。

一、發展民營銀行的理論依據

當前,有關發展民營銀行必要性問題的討論很多,但大多停留于技術層面,如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它也因此遭到反對者的強烈質疑。而事實上,發展民營銀行還有更深刻的理論依據。

(一)發展民營銀行是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現實需要

我國金融改革從宏觀角度看,是以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為方向。從微觀角度看,是以多種產權形式的并存及互相促進為基礎的。根據產權理論,一種資源的配置效率取決于市場上提供該資源的競爭者的數量。那么,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取決于信貸市場上提供信貸的金融組織的數量。由此可見,要真正實現金融資源配置的高效率,關鍵是要打破國有商業銀行的市場壟斷,允許更多的競爭者進入市場。因此,“中國金融制度變遷的要害既不是直接改變國有金融制度的產權結構,也不是由國家建立金融市場,而是激勵足夠多并有交易能力的新金融產權形式的產生”(張杰,1998)。當這些新的金融產權形式出現,進入市場,并進行有效競爭時,最有效的金融產權結構將自然而然的產生。同時,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也將達到帕累托最優。因此,為了促進金融改革,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必然要發展具有新型產權形式的民營銀行。

(二)發展民營銀行是滿足金融市場有效需求的客觀要求

從我國金融市場供需來看,目前,存在有效需求不能及時得到滿足的現狀,這主要反映在民營經濟等非國有經濟對資金的需求不斷增加,而我國金融市場對其資金供給存在明顯的障礙上。一是民營經濟發展初期,資金供給渠道相當部分存在于金融體系之外,具有明顯的非正規性和不確定性。其往往缺乏對債權人與債務人的保護,金融糾紛較多(見表1)。

表1民間金融的糾紛情況單位:件、萬元

件數金額

2000年6434117744.3

2001年7232121917.4

增減情況7984173.1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課題組,《從民間借貸到民營金融:產業組織與交易規則》2002年10月

二是民營經濟在發展中,資金融通渠道不暢通制約了其發展。三是現有的金融體制對民營企業還沒有提供足夠的正規渠道的資金支持。由于長期以來,我國金融體系主要以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因而,金融服務基本上沒有考慮非國有中小企業的層面。為了改善這一現狀,解決供需矛盾有必要發展民營銀行。

二、外部約束與內部缺陷:阻礙民營銀行發展的主要障礙

(一)外部約束

1、民營銀行存在與發展的配套環境不夠寬松

缺乏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民營銀行作為一種具有新型金融產權形式的金融機構,它的存在與發展離不開一個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在資金來源上,能否吸收足夠的公眾存款直接影響到它的生存,由于我國尚缺少一個保障公眾利益,防范信用風險的風險防范體系,因此,民營銀行在吸收公眾存款上存在一定困難。而這一困難的存在勢必會影響民營銀行的生存。從資金運用上看,由于社會信用環境存在問題,道德風險的存在,企業欠貸不還,逃廢債務等現象,直接影響了銀行貸款的收回,導致不良貸款大量上升,必然會影響民營銀行的發展。

配套的法制不夠健全。市場經濟要求走法制化的道路,那么發展民營銀行必然要求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而目前,我國有關民營銀行的準入、監管和退出法規尚未建立,只要配套的法規不健全,民營銀行的“正效應”就不能正常發揮,甚至可能向社會轉嫁風險。

2、現有金融運行體制對民營銀行發展的特殊限制

缺乏科學、有效的金融監管機制。對于我國現行的金融運行體制來說,由于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針對包括民營銀行在內的商業銀行監管制度和體系,金融監管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監管內容缺乏科學性,監管效率較低,缺乏對民營銀行的監管措施等。在金融監管機制尚不健全的情況下,如果貿然放松民營銀行的市場準入,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管能力將面臨極大的挑戰。一旦其不能及時、靈活的處理有關民營銀行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整個銀行體系的安全性將會受到威脅。

嚴格管制的利率制度的制約。我國長期實行管制利率制度,自1994年開始實行利率市場化改革,目前已放開了外幣存貸款利率,但人民幣存貸款利率仍未由市場供求狀況決定,仍屬于管制性利率。這一市場化程度較低的利率政策制約了民營銀行的發展。

3、國家效用函數的存在使民營銀行具有較高的行業進入壁壘

在政府供給主導型的制度變遷中,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取向、深度、廣度、速度和戰略選擇等基本取決于政府權力中心的意愿和能力(江燕紅,2001),因此民營銀行的發展最終要取決于國家的政策安排,即取決于金融制度安排給政府帶來的成本與收益的比較(見圖1)。

通過發展民營銀行來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保證國民經濟穩定增長(增加顯性收益)的同時,必然導致國家對金融控制力的部分喪失(國家效用函數中隱性收益減少)。對于政府來說,它不會為效率而放棄控制力(江燕紅,2001)。這已為所有的改革實踐所證明,正因為此原因,國家不會馬上放開民營銀行的發展,從而使其具有較高的行業進入壁壘。

(二)內部缺陷

1、規模、信用劣勢的客觀存在

與國有銀行相比,民營銀行在市場份額、規模與信用上處于劣勢。首先,由于歷史發展的原因,國有銀行幾乎壟斷整個金融市場,加之其有龐大的分支機構網絡,雄厚的資金實力和長期人力資源的積累,使民營銀行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其次,國有銀行以國家信譽擔保,而民營銀行完全是按市場化原則運作,對于廣大居民來說,其信用程度遠遠不及國家信用。

2、經營業務同質性的不利影響

從銀行業的特點來看,銀行經營的對象是貨幣,銀行的金融服務具有同質性的特征。民營銀行與國有銀行基本上提供類似的金融服務,它們之間具有業務和資金趨同的特點。同時,由于對于民營銀行來說,在發展初期階段,往往采取存款導向型發展戰略,即便進行金融產品的創新,由于極易被模仿且受網點規模的制約,難以通過差異化服務從國有銀行手中奪取資源,這也就制約了民營銀行的發展。

三、掃清障礙,促進民營銀行發展的對策研究

(一)完善外部環境:解除民營銀行發展的桎梏

1、盡快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存款保險制度

為了解決民營銀行由于信用劣勢,存在吸收公眾存款難的問題,在治理我國信用環境,推進民間信用體系建立的同時,有必要借鑒國外的經驗,建立存款保險制度。這樣,將使存款人的利益受到保護,從而有利于提高民營銀行在公眾中的形象和信譽,便于其業務的開展。同時,也將為民營銀行的退出提供保障,解決因民營銀行的破產、倒閉引起金融風險和社會不安等問題。

2、合理制定民營銀行的準入、監管和退出法規

目前,阻礙民營銀行成立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民營銀行的“準入法規”、“監管法規”和“退出法規”還沒有建立的問題。因此,合理制定民營銀行的準入、監管和退出法規十分必要。具體來說,首先要修訂有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民間資本享有“國民待遇”,可以進入金融領域設立公司制的金融機構。其次,要制訂具有較高標準的“準入”與“退出”法規。要吸取80年代中期我國城市信用社市場準入標準過低的教訓,防止出現機構膨脹,“銀行過度(overbanking)”現象。同時,對于資本充足率與一級資本充足率低于某一水平,如5%和3%的民營銀行,要強制其“退出”,以防止出現資不抵債,影響金融穩定的現象。再次,制訂有關民營銀行的監管法規,為實施監管提供法律保證。

3、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優化民營銀行的政策環境

提高金融監管效率,建立科學有效的金融監管體制。由于民營銀行透明度較低,金融監管缺乏有效性,容易積累金融風險,引發金融危機。因此,要使民營銀行健康發展,必須改革現有的銀行監管體制,使完善金融監管和發展民營銀行同步進行。為此,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依法實施監管。二是要根據金融創新的最新發展,不斷完善金融監管指標和措施,豐富監管的內容。三是充分運用金融稽核手段,將現場監管與非現場監管相結合,形成科學有效的監管體制。

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由于我國目前利率市場化程度較低,制約了要求按市場化原則運作的民營銀行的發展,因此,必須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步伐。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是今年金融改革的重要內容,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吸取發展中國家的一些失敗教訓,我國應從三方面加強建設:一是繼續建立相對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二是完善經濟發展的市場化程度。三是強化對利率的監督,加強風險防范。

4、采取漸進式戰略,使民營銀行的發展與國家效用函數相容

為了克服國家效用函數對民營銀行進入的阻礙,借鑒我國改革開放漸進式開放的經驗,我國發展民營銀行可以選擇漸進式道路。而采取漸進式戰略要求設計好民營銀行的發展框架,在這一框架下,既能保證政府對資金的控制權,又能保持銀行業對民營資本的開放有序,這要求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要進行民營銀行的試點,并注意地區的選擇。從民營銀行的生存角度看,由于目前環境的制約,民營銀行應先進行試點。為了防止惡性競爭,試點的民營銀行應選在經濟相對比較發達,而又迫切需要銀行增大信貸投入的地區。如2002年初,在中國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蘇南地區誕生了張家港、常熟、江陰三家中國首批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而這種新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就具有民營銀行的性質。

規定民營銀行的資本結構類型。為了使民營銀行的行為符合政府的效用函數,便于監管,政府有必要對民營銀行的資本結構進行一些限制性規定。在民營銀行的資本結構中,應不存在絕對控股股東,但可以有多個持股量近似的大股東。

對民營銀行實施分級管理。為了減少金融風險,促進民營銀行穩健經營,可以考慮借鑒香港的銀行分級管理制度對民營銀行進行管理。即根據民營銀行的資本實力、管理水平、遵守法紀情況發給不同的牌照,規定不同的經營范圍。具體來說,規定剛成立的民營銀行為限制性銀行,只允許其吸收股東存款,向其股東提供信貸服務,即先具有合作性質;待經營1--2年后,由權威機構認定,若其信譽較佳就允許其經營批發業務;至其幾年后資本、資產、盈利已達相當水準再經權威機構認證,可以將其轉為全面性銀行,允許其開展零售業務。若其表現不佳,則可降級。這樣既增強了民營銀行的自我約束能力,又可以減輕監管部門的審批壓力。

(二)發揮內部優勢:克服民營銀行自身缺陷

1、發揮本身的制度優勢,提高核心競爭力

由于民營銀行采用真正意義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制,產權清晰,權責明確,使其在制度上與國有銀行相比,具有比較優勢。那么,要提高民營銀行的競爭力,關鍵是要充分發揮其制度優勢。作為我國目前唯一一家主要由民營企業投資入股的商

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它所獲得的優良業績正是得益于其產權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的創新。民生銀行從成立伊始就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在銀行《章程》中明確界定了重大決策中董事會,監事會、股東代表大會和經營班子的各自權限、相互制約機制和以投票表決進行決策的基本方式,增強了其自我約束力和決策的科學性,從而為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提供了保證。

2、利用信息優勢,確立目標聚集的基本競爭戰略

對于民營銀行來說,除了要發揮其制度優勢,還有必要根據其業務模式制定清晰的競爭戰略。民營銀行可以確立目標聚集戰略,其原理為:銀行通過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佳的效果為某一狹窄的戰略對象提供服務,從而超過在更廣闊范圍內提供服務的競爭對手。根據這一原理,結合自身的優勢,民營銀行可以選擇以民營經濟等非國有經濟為目標客戶群,根據其需求提供服務,實施目標聚集的基本競爭戰略。實踐證明,這一戰略是有效的。浙江臺州泰隆城市信用社的成功,便是一個典型的案例。作為一家完全由民營資本控股的信用社,它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致力于為中小企業和個體經營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將其90%以上的貸款投向個體與私營企業。由于其靈活、高效、安全的信貸經營機制適應中小企業的需要,促進了其業務的擴展,保證了其信貸質量,從93年成立到2000年短短7年時間,該信用社的帳面凈資產已由建社時的100多萬元上升到4000多萬元。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民營銀行只為民營經濟服務,只是在市場競爭中,民營銀行對自己的一個定位,根據其自身特點實施的一種競爭戰略。按照市場原則,民營銀行同樣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向其他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參考文獻

[1]StephanHangmans,StrategicValueManagementinPrivateBanks,theSpring2001issueofInsight

[2]AlanS.BlinderandRobertF.Wescott,ReformofDepositInsurance---AReporttotheFDIC,2001

[3]DiamondD.,1991Monitoringandreputation:Thechoicebetweenbankloansanddirectlyplaceddebt,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99:689-721

[4]段衛平,國有商業銀行與股份制商業銀行競爭力比較分析,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2.7

[5]張杰,中國金融制度的結構與變遷,山西財經出版社,1998

[6]喬海曙,論銀行業的“第二戰線”,金融理論與實踐,2002.6

[7]周紅霞,為什么需要民營銀行,國研網,,2002.9.9

[8]江燕紅,成立民營銀行的優勢與難點,國研網,2001.6.12

[9]錢小安.金融民營化與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金融研究,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