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滯后探討論文

時間:2022-02-04 08:53:00

導語: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滯后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滯后探討論文

1、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思路對策

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延緩了西部經濟的發展,成為西部大開發的瓶頸。我們要充分認識基礎設施建設在西部開發中的作用,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西部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基礎設施建設在速度上不是越快越好,在規模上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同經濟發展相協調,并考慮投資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協調發展。當前西部大開發中基礎設施的建設存在著雙重的問題:既滯后,又盲目上馬、重復建設。因此,我們要在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總攬全局,協調發展。

(一)加快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應理順的關系

針對西部大開發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已出現的爭投資、爭項目,盲目上馬,重復建設的一些情況,必須加強宏觀引導,實施科學管理。當前要正確處理以下六對關系:

1.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基礎設施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促進經濟發展是基礎設施建設的目的,不能將二者本末倒置,而要協調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規模既不能滯后于經濟發展,也不能超越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但目前西部地區基礎設施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水平出現了非對稱格局,一方面是原有的基礎設施的水平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另一方面是西部大開發中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有些地方又出現了盲目上馬的過熱現象,如車流量小、經濟落后的地區熱衷于建高速公路。因此建議:(1)有關部門對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要進行充分論證,使基礎設施建設在速度、效益、規模上同經濟發展的速度、效益、規模相協調;(2)完善項目審批手續,合理把關,科學管理,基礎設施的建設不應成為政績工程,而應切實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條件。

2.基礎設施建設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要同時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既要防止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片面追求社會效益而忽視經濟效益的傾向,也要防止相反的傾向。當前西部地區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著相反的兩種傾向:一是在項目論證中存在著忽視經濟效益的傾向;二是在實際運營中存在著過分地追求經濟效益的傾向。如高速公路在論證時多從社會效益角度考慮,即使車流量少、經濟落后的地區仍然上馬,但一旦投入運營就追求投資效益,提高收費標準。由于收費標準提高,導致了高速公路的車流量減少,投資回收期延長,而為了縮短回收期,再提高收費標準,結果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為此建議:(1)在項目論證時,除軍事等涉及到國家安全的特殊基建項目外,各種基礎設施項目都要充分考慮經濟效益,即使公益性項目也要考慮經濟效益,否則會變為“公害項目”。要計算出投資回報率和投資回收期。(2)基礎設施的收費標準調整要依據《價格法》,經過價格聽證會的論證,兼顧基礎設施提供者和消費者的利益,并充分考慮低收入群體的承受力。

3.已建項目與擬建項目的關系。一是要考慮二者的協調發展問題,擬建項目要與已建項目相配套;二是要考慮在充分利用己建項目的基礎上,上馬擬建項目。當前在西部地區存在著已建項目未充分利用,又盲目上新項目的現象。如有些地方已建的機場未充分發揮作用,又新建機場;有的地方高速公路的密度大,利用率小。為此建議:(1)建立健全基礎設施效益評估制度,對已建項目的利用程度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考慮新建項目;(2)建立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機構,加強規劃與協調,統一決策,改變目前國務院各部委、省市各廳局分頭決策和多頭管理帶來的弊端。

4.基礎設施建設內部各類項目之間的關系。既要協調基礎設施中的硬件項目水電路、郵政電信與軟件項目文化、教育、衛生之間的比例關系,又要協調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設的關系,同時還不能忽視公益性環境治理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當前西部地區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著重硬件輕軟件、重城市輕農村的現象。為此建議:(1)建立基礎設施項目體系制度,從總體上把握各類項目之間的內在比例關系,實行科學管理;(2)拓寬基礎設施建設范疇,明確將西部地區的教育、文化、衛生、農村基礎設施、環境治理以及其他公益性項目列入基礎設施重點建設的范疇,加大投資力度。

5.基礎設施建設中各投資主體之間的關系。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主體應多元化,同時應協調好各投資主體之間的關系。但目前存在著“三多三少”現象:政府投資多,民間投資少;中央政府投資多,地方政府投資少;內商投資多,外商投資少。因此建議在基礎設施建設主體方面加大“三個比重”:(1)劃分政府與民間的投資范圍,加大民間投入的比重;(2)劃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投資范圍,加大地方政府的投入比重;(3)劃分內資與外資的投資范圍,加大外資投入的比重。

6.基礎設施建設中重點與一般投資領域之間的關系。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必須處理好重點與一般,近期與長期的關系。在近期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領域應包括:(1)水電路:水資源開發、水利設施及江河湖海的治理,電網、郵電通信、廣播電視,公路(含高速公路)、鐵路、機場、航空港、海港與碼頭:(2)教育、文化、衛生設施重點項目;(3)農村基礎設施、農田草牧場、生態環境項目;(4)城市設施建設、開發區建設;(5)原油、天然氣、核電等能源開發項目;(6)飲水工程、天然氣管道、污水與垃圾處理、綠化、美化等公益性項目。

(二)加快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對策

1.加大國家對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西部大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先行。但西部地區由于自身條件較差、實力薄弱、歷史欠賬較多,僅僅依靠民間的資本和西部地方政府沒有實力解決這一問題,因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必須主要依靠國家投資來完成。國家在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投資領域應包括:跨省際的公路、鐵路干線;大江大河的治理及重大水利工程和飲水工程;郵電、通信、廣播、電視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骨干通道;非盈利、非商業性開發與經營的重大公益項目;生態環境治理重點項目;重點機場和口岸建設。

2.積極推進基礎設施投資主體的多元化。(1)根據陜西的成功經驗,對部分基礎設施實行股份化集資,商業化運營。既拓寬資金來源,也提高運營效率,減輕政府負擔;(2)鼓勵地方集資搞基礎設施建設,如地方鐵路、公路、機場建設等;(3)放寬外資的準入條件,采取優惠政策,在基礎設施建設中更多地引進外資。

3.合理運用經濟杠桿促進基礎設施建設。一是適當調整盈利性基礎設施的收費標準。基礎設施中盈利性項目收費標準低,影響了地方與民間投資的積極性。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經價格聽證會的論證,對其中的一部分提高收費標準。二是推進基礎設施資本市場建設,如設立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投資基金、發行基礎設施建設債券、加快基礎設施行業企業的上市。

4.進一步完善價格運行機制,采用支持性價格政策籌集建設資金。一是繼續允許西部地區修建二級收費公路,鼓勵外資和社會資金投入西部公路建設;二是在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中,擴大以收費權為核心的經營權質押政策的實施范圍,鼓勵外資和社會資金投向西部地區;三是積極疏導西部電網電價矛盾,鼓勵對西部的電力投資;單獨核定西部地區各電網輸配電費用,鼓勵電力生產企業與用戶直接簽訂購電合同,降低用戶電費負擔,適當降低東西部地區之間骨干電網聯絡線的輸電費用,鼓勵“西電東送”;四是對新建的水利工程供水項目,實行補償成本、合理回報的水價政策;五是對沒有征收污水處理費的西部地區城市,要求盡快開征污水處理費,對已經開征的城市,要求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費標準,盡快達到補償合理成本略有盈利水平。

5.堅決貫徹和落實“受益者負擔、投資者受益”的原則。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責、權、利相結合,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一方面中央政府將適當放寬限制,允許外資和私人投資開發原材料和能源,特別是鼓勵他們加快西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開發建設;另一方面國家將重點礦藏資源劃定保護范圍,將那些保護范圍之外的礦產資源的開發經營權下放地方,調動地方政府和群眾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楊萌凱:解決西部交通建設落后的途徑[J].《西部大開發》,2001(11),P44-46。

[2]謝晚霞:西部地區基礎設施狀況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01(10),P60-64頁。

[3]胡鞍鋼:地區與發展:西部開發新戰略[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1(2)。

[4]曾培炎:有步驟有重點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J].《西部大開發》,2001(2),P10-11。

[5]何煉成:中國西部經濟發展論叢[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