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意見與會計師事務所論文

時間:2022-08-26 10:51:00

導語:審計意見與會計師事務所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計意見與會計師事務所論文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注冊會計師的作用日益受到政府、投資者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人們期望注冊會計師在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投資者利益、約束內部人控制、改善公司治理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注冊會計師說“不”的情況越來越多。在會計信息失真比較普遍的情況下,說“不”,無疑是注冊會計師能夠頂住壓力、堅持獨立性的重要表現,是一種進步。但是,如果沒有保障注冊會計師敢于說"不"的制度環境,說“不”將會給注冊會計師帶來怎樣的后果呢?另一個相關的問題是,注冊會計師是否會充分考量審計風險,特別是盈余管理問題的潛在風險呢?對這些問題的深入分析將為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會計職業進步提供有草義的啟示。

一、問題提出

在資本市場與會計市場的發展過程中,盈余管理問題引起了有關各方的前所未有的重視。普遍存在的盈余管理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真正發揮“經濟警察”的社會功能。但是,注重證據的會計職業卻倍受責難。一些人認為注冊會計師沒有能夠發揮經濟監督的作用,甚至認為注冊會計師與管理當局共謀。與此同時,洼冊會計師也有自己的苦衷,他們經常抱怨中國缺少一個良好的會計執業環境。在深人討論之前,需要明確兩大問題:

⒈注冊會計師究竟會不會充分考慮盈余管理的風險?如果注冊會計師充分考慮風險,那么,可以預期該注冊會計師會考慮從高風險的審計項目退出。誠如此,注冊會計師的理性選擇就能夠實現各個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在會計行業中的優劣排序,達到有效監督上市公司的目的。這需要對盈余管理與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的關系進行審慎分析。

⒉如果注冊會計師充分考慮風險,堅持原則,他又能否被市場所承認?簡言之,如果注冊會計師出具有保留的審計意見,該注冊會計師的客戶會不會丟失?如果注冊會計師說“不”,而客戶又不能據此隨意“炒”掉注冊會計師,那么,注冊會計師就不用擔心丟“飯碗”,注冊會計師的監督作用才能真正發揮出來。這需要對注冊會計師出具非標準的元保留意見與后期的會計事務所變更之間的關系進行認真研究。

后文將以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為核心,采用經驗研究的方法對這兩個問題進行分析。在基本把握會計市場狀況的基礎上,嘗試依據我國一些特殊的制度背景對實證研究的結果進行解釋。

二、文獻回顧

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西方的實證研究文獻和審計職業發展表明影響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的最主要原因有:⒈事務所因擔心潛在的訴訟風險而拒絕繼續審計,即訴訟執險觀;⒉事務所不同意客戶的會計政策選擇,出具“不清潔”的審計意見,而被客戶解雇,即審計意見觀。具體的講,圭要觀點如下:

(一)訴訟風險觀。訴訟風險會導致事務所的變更,同時影響會計師事務所訴訟風險大小的因素有:

⒈盈余管理規模。LysWatts認為通過應計利潤額(Accruals)管理會計收益,會產生隨意性應計利潤(DiscretionaryAccruals),可能導致較多的訴訟風險。因此,公司盈余管理的規模越大,會計師事務所的訴訟風險越大。DeAngelo對石油天然氣企業的研究發現:受會計準則的不利影響越大的企業比受影響不大的企業更有可能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她認為在會計準則產生的不利影響越大的企業,盈余管理的動機越強烈,經理人員與注冊會計師發生沖突的可能越大。他們的研究都表明盈余管理規模會影響事務所的訴訟風險。R討如同的研究則進一步證明了,當注冊會計師不同意客戶的會計政策時,訴訟的風險較高,注冊會計師拒絕接受該項目的可能性越大。

⒉公司的財務困境。財務困境與客戶錯報的可能性正相關,因為這時客戶才有動機去粉飾財務報表川。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公司破產,會計公司也可能承擔連帶責任,投資者會通過申請訴訟賠償來彌補損失。相關的研究有:Schwartz和Menon(1985)發現瀕臨破產、財務狀況惡化的公司更傾向于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然而在他的研究中,“不清潔”的審計意見、管理當局的變化與事務所變更無關。

(二)“不清潔”審計意見觀。“不清潔”的審計意見反映了客戶與注冊會計師的意見的不一致,然而在某種程度上“不清潔”的審計意見往往反映了注冊會計師較高的獨立性。Chow和Rice[6發現,收到“不清潔”的審計意見的公司在隨后的一個審計年度更可能更換其會計師事務所。他們的研究激起了學界的廣泛的興趣,之后審計意見與會計師事務所變更一直是這一領域的主要研究主題。與之對應的另一研究主題則是,對收買審計意見(Opinionshopping)問題的研究,收買審計意見指的是在公司獲得“不清潔”的審計意見后,他可能會更換會計師事務所,轉向其他注冊會計師購買“清潔”的審計報告。Smith發現在獲得“不清潔”的審計意見后變更了會計師事務所的139個樣本中,僅有5例在變更后獲得了“清潔”的審計意見。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收買審計意見的情況并不顯著。Smith指出,一個可能的解釋是簽定業務委托書時,委托人并不知道注冊會計師會給他什么樣的審計意見,即客戶可能的確會有收買審計意見的動機,但由于簽約時的信息不對稱,導致收買審計意見不一定成功。大多的實證研究均未發現收買審計意見的證據,盡管如此,收買審計意見一直是證券監管部門、學術界所關注的問題。

(三)交易成本觀。Johnson和Thomas認為事務所通過專業化發展路線能夠獲得獨特的競爭優勢。而客戶的經濟特性,如業務的復雜程度、分支機構的數目,隨著業務的擴張不斷變化。一個最優的會計師事務所與客戶間的委托關系的確立需要使雙方的交易成本達到最低,因此,事務所的變更是一個尋求最低交易成本的經濟權衡過程。此時,如果不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及客戶均將承擔額外的變易成本。

我們看到,風險因素、審計意見、雙方的交易成本均會影響事務所變更,但實際上影響事務所變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會計市場份額的競爭、審計收費、事務所內部的管理、原來的審計機構喪失職業資格等等。

三、研究假設

(一)基本假設。與西方的市場不同,中國證券市場和注冊會計師職業還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中國經濟體制仍處在過渡時期。在這個時期,注冊會計師職業的發展與西方國家有著明顯差別。

⒈風險不同。源于厄特馬斯主義的發展,西方的會計公司往往面臨著大量的委托人以外的第三方利益關系人的訴訟,而且這類訴訟往往以會計公司進行經濟賠償而告終。我國從事上市公司的審計業務需要有監管部門的資格認定,因而,注冊會計師執業的主要風險是監管部門吊銷注冊會計師或會計師事務所的職業資格。基本上不存在第三方利益關系人訴訟,訴訟風險也不應是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的主要因素。

⒉西方注冊會計師職業界歷經數百年的發展,會計市場高度集中。而我國,從事上市公司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規模普遍偏小,市場非常分散,導致會計市場中的低層次競爭非常激烈。在這樣的市場中,會計師事務所能夠頂住各方面的壓力,保證自己的獨立性,勇于說“不”,直接的后果可能是客戶的丟失。所以,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環境決定了,獨立性高的事務所,一旦出具了非標準無保留意見,其被更換的可能性更高。MarkDeFond,T,J。Wong和ShuhuaLi發現了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性提高的同時,“十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市場份額反而降低了,審計獨立性提高與會計市場相背離。

⒊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的發展時間較短。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專業化程度不高,能夠在某一領域,如獨特的內部控制審計、特殊行業審計等,形成自己特色的會計師事務所還不多。因而,我們認為專業化特征不會成為影響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的主要因素,正由于中國會計職業發展的特殊背景,我們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設:收到"不清潔"審計意見的公司在下一年度更換注冊會計師的可能性越高。

(二)競爭性假設。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盈余管理導致注冊會計師變更的影響是積極的。在成熟市場中,市場機制能夠自動選秀(Self-sorting),獨立性高的注冊會計師會主動放棄高風險(包括盈余管理風險),導致低風險的審計項目向獨立性高的大會計公司集中。因而,規避盈余管理風險是導致西方注冊會計師變更的重要原因。

盈余管理也是中國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只不過,由于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缺陷、會計職業不成熟、財務分析師行業發展滯后以及特殊的發行審核制度安排等原因,會計信息失真較嚴重。中國資本市場中有較多的剛性制度規定,如配股資格、特別處理(ST),盈余管理更容易識別。也正因為我國證券市場機制不完善,可以預期自動選秀的市場功能將很難發揮作用。結果,盈余管理的潛在風險就可能沒有被我國注冊會計師充分考慮到。因而,可以預期盈余管理變量不是當前環境下導致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變更弱基本原因,盈余管理變量與會計師事務所變更變量也不具有統計上的顯著關系。

四、樣本選擇與研究設計

(一)數據來源與樣本選擇

本文的會計師事務所變更公告數據主要來自中國證監會確定的證券信息公開披露網站——巨靈信息網()。在剔除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公司、金融類公司、基金等之后,我們總共得到1999、2000年兩個年度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上市公司12家。其中2000年度樣本中,哈爾濱祥源、北京中慶兩家會計師事務所出現大量的客戶流失,共12家。我們認為,個別會計師事務所大量客戶流失可能與事務所的內部管理等有關,但具體原因不詳,因而,予以剔除。剔除這兩家會計師事務所后的樣本公司數為34家,其中,深圳23家,上海11家。這私家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公司構成樣本組。為對照研究,我們還按隨機原則從深、滬兩市上市公司中分別抽取23、11家公司組成一個控制樣本組。所涉及的公司財務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證券報扒《證券時報》、《上海證券報》。

(二)操作變量

⒈因變量。會計師事務所變更(AC)為因變量,表示上市公司是否變更其會計師事務所,如果變更了會計師事務所,則設定為1;如果是控制樣本則設定為0。

⒉主要解釋變量。審計意見的類型(OP)。由于注冊會計師可能在應該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甚至拒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時妥協于客戶的壓力可能以“無保留加說明段”來代替,因此,模型中無保留加說明段、保留意見、拒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均為“不清潔”的審計意見,僅末加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即標準無保留意見,才為“清潔”的審計意見。當客戶收到“不清潔”的審計意見時,OP為1;反之,則為0。

⒊控制變量。控制變量主要考慮盈余管理和規模等因素0。

(1)盈余管理。可以用很多方式去表述盈余管理,但我們關注的核心是應計項目和線下項目(損益表中營業利潤以下項目)中存在的盈余管理問題。應計項目內生于權責發生制會計。在權責發生制會計下,公司的凈利潤由經營現金流量和應計利潤額兩部分組成。現金收益通常被看成“硬”收益,操縱的空間比較小。但應計項目不同,它既可以通過會計程序實現,如壞帳準備計提政策選擇,也可以采用契約的方式,如提前或延后票據出票時間、改變交貨方式等等。在實務中,通過應收帳款、存貨項目管理盈余的行為比較普遍,因此,在我們主要通過存貨和應收款項所產生的應計項目差額來近似模擬上市公司與企業經營有關的盈余管理。相關的計算公式為:

AARt=(ARt-ARt-1)/REVt

其中:Art、Art-1、REVt分別為t期末應收帳款余額、t-l期末應收帳款余額、t期的主營業務收入。

INVt=(INVt-INVt-1)/REVt

其中,INVt、INVt-1、REVt分別為t期末存貨余額、t-1期末存貨余額、t期的主營業務收入。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也可以通過線下項目即非核心收益(率)來度量。這里定義的非核心收益主要包括投資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和補貼收人等。也就是說,公司可以通過投資、聯營、資產處置、債務重組、甚至政府補貼等方式管理盈余。這其實是我國上市公司中的一種普遍的現象。非核心收益率的計算公式為:

NCRt=t期的非核心收益/期末的凈資產

(2)資產規模(zZC)。在西方的實證研究中,資產規模經常作為政治成本等的替代變量。我們認為,資產規模是企業風險的另一種表述。一般地講,公司規模越大,公司經營、管理活動等方面的波動性就越小。為降低風險,減少利潤波動,資產規模大的公司可能更樂意與會計師事務嚷維持穩定的關系。更進一步講,公司規模越大,可能意味著公司業務與管理更加復雜,公司變更事務所的成本越高。因而,我們預期公司規模與會計師事務所變更呈負相關關系。在模型中,ZzC用資產總額的自然對數表示。

(二)檢驗模型。根據前面討論,我們設計如下研究模型(模型A):

ACt=α+β1Opt-1+β2AARt-1+β3AINVt-1+β4NCRt-1+β5ZZCt-1+ξ

為了防止主要解釋變量與其他控制變量之間出現自相關問題,特對其他自變量與審計意見類型變量的關系做回歸檢驗。模型如下(模型B):

OPt-1=α+β1AARt-1+β2AINVt-1+β3NCRt-1+β4ZZCt-1+ξ

五、研究結果

(一)描述性統計。表一顯示,"抉生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的公司(樣本組)中,“不清潔”審計意見比例、應收帳款、存貨項目的盈余管理均高于控制樣本,用非核心收益率代表的盈余管理則低于控制樣本。兩組的資產規模大致相當。

(二)研究結果。將樣本組和控制組的全部公司合在一起,組成一個樣本進行回歸檢驗。表二列示了采用邏輯(Logistic)回歸方法對會計師事務所變更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的結果。該表顯示,會計師事務所變更變量與審計意見類型變量正相關,審計意見類型變量的回歸系數為1.1931,且在5%的水平上顯著。就是說,如果注冊會計師在前一個年度出具了“不清潔”審計意見,公司在隨后的年度就越有可能更換會計師事務所。這與我們的假設是一致的。

應收帳款和存貨等兩大應計項目也與會計師事務所變更則正相關,但沒有通過統計顯著性檢驗。非核心收益的規模的系數與預期的符號相反。原因可能在于,從1997年開始,上市公司大面積實施資產重組。結果,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不

表一描述性統計表

組別

變量樣本組(N=34)控制組(N=34)

平均數中位數平均數中位數

“不清潔”審計意見比例0.41180.00000.20590.0000

應收帳款變化率0.52500.08520.36700.0648

存款變化率0.0153-0.0052-0.0428-0.0009

非核心收益率0.04190.01010.05980.0514

總資產規模(億元)2.30462.31342.27392.3662

突出的問題特別明顯。這引起了證券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監管部門隨即就主營業務變更、債務重組、補貼收入、股權投資等問題做出規定。隨著這些規定的出臺,1998年以后的非核心收益大幅下降。問題在于,被出具“不清潔”審計意見的公司在此之前的主營業務可能更不突出,或者說非核心收益所占比重更大,在各種新的治理政策出臺后,收到“不清潔”審計意見的公司的非核心收益的下降幅度可能更高,導致實證檢驗的結果與預期符號相反的現象。也就是說,盈余管理所產生的風險因素所導致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的競爭性假設沒有被證明

表二會計師事務所變更影響因素分析(采用邏輯斯蒂回歸)

模型A

自變量預期符號系數P值

截距?-0.06940.9310

審計意見類型+1.19310.0486

盈余管理變量

應收帳款項目的應計利潤+0.40190.1636

存款項目的應計利潤+0.86510.2065

非核心收益率+-3.67570.2266

資產規模--0.11300.7379

N

P-value68

0.2481

注:**:在5%水平上統計顯著

注:模型A主要解釋被解釋變量一一后期的會計師事務所變更是否與前一期的“不清潔”審計意見和盈余管理變量等因素有關。

會計師事務所變更與資產規模呈負相關關系,盡管與預計的符號一致,但是在統計上并不顯著。

此外,我們也檢驗了審計意見類型變量與三個盈余管理變量及資產規模變量的相關關系(表三)。結果顯示,給定的盈余管理變量及資產規模變量與審計意見類型變量不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這個結果的解釋意義在于,注冊會計師沒有針對盈余管理問題出具非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它同樣表明注冊會計師對盈余管理的風險考慮不足。

表三“不清潔”審計意見與其他控制變量之關系分析表(采用邏輯斯蒂回歸)

自變量預期符號系數P值

截距+1.76770.0470

盈余管理變量:

應收帳款項目的應計利潤+0.17440.6006

存款項目的應計利潤+1.40310.1073

非核心收益率+-0.59900.8372

資產規模_-0.39520.2601

N

P-value68

0.2706

注:模型B僅僅說明模型A中的主要解釋變量一一"不清潔"審計意見與其他變量是否存在所謂的自相關問題。模型B本身仍具有一定的解釋意義。

六、發現、闡釋與建議

(一)研究發現。本文運用控制樣本的方法,采用多元邏輯斯蒂回歸,分析了1999、2000年34家公司注冊會計師出具“不清潔”審計意見與次年會計師事務所變更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會計師事務所變更與前一年度的“不清潔”審計意見變量成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如果注冊會計師出具了非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這家會計師事務所很可能在后一審計年度就被客戶炒擾魚!這就是注冊會計師說“不”的代價。

本文的研究同時發現盈余管理風險變量與會計師事務所變更不具備顯著相關關系。也就是說,注冊會計師并沒有因為上市公司過度的盈余管理而主動解除審計契約,規避潛在的審計風險。注冊會計師沒有充分考慮盈余管理的風險,也通過盈余管理變量與審計意見類型的關系表現出來,誠如前述。

我們的基本結論是,注冊會計師出具的“不清潔”審計意見本身是導致我國資本市場中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的基本原因,而公司盈余管理導致的潛在的訴訟風險卻沒有引起注冊會計師的足夠重視。

(二)現象闡釋。首先,我們從公司選擇會計師事務所的視角來分析。在我國,由于長

期以來,證券發行審核中采用計劃指標制和額度制的做法,公叫取得額度是成功募集低成本資金的關鍵所在。這導致上市資格本身在一定意義上就具有“殼資源”的性質。為了維持這種資格,避免被摘牌,或者為了進一步配股融資,募集更多資金,上市公司必須達到特定的盈利標準(如凈資產收益率達到0%、10%以上),這導致我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問題比較普遍。此時,如果注冊會計師堅持獨立性,出具“不清潔”的審計意見,客觀公正地披露上市公司存在的盈余管理風險或其他風險,那么,注冊會計師的意見很可能引起證券監管部門的關注,上市公司可能因此而招致懲處。雖然,監管部門為維護證券市場長遠發展需要注冊會計師說“不”,但上市公司則不需要注冊會計師說“不”。

更進一步,在我國目前的法律框架下,決定注冊會計師聘任的是公司股東大會。注冊會計師的作用是向投資者公開披拓審計報告,作為溝通上市公司管理當局與投資者之間的橋梁,同時是約束公司管理當局行為的一種有效的監督機制。由于上市公司的國有股東缺位問題,導致存在較為嚴重的內部人控制現象,股東大會往往流于形式。會計師事務所聘任與解聘實際上也是由公司內部管理層來決定。這種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致使會計師事務所不能代表所有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出具審計意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注冊會計師說“不”,被解聘的概率就大了。我們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

為什么公司盈余管理導致潛在的訴訟風險沒有引起注冊會扦師的足夠重視,主動從高風險審計項目退出呢?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分析我國的會計市場問題。截至1999年12月31日,中國境內共有上市公司945家,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103家。也就是說,平均每家事務所擁有客戶不到10家。最大的事務所也只擁有42家上市公司客戶。問題是一些事務所實際上只有一兩家上市公司客戶,甚至沒有上市公司客戶。在這種狀況下,注冊會計師的業務競爭異常激烈,削價競爭、給回扣等不正常的手段就自然滋生。道理很簡單,每一家事務所都要為生存而“折腰”。為了生存,部分事務所可能會不顧審計風險,接納高風險審計項目。又因為擔心說“不”后被解聘,因而,面對部分上市公司比較突出的盈余管理問題,仍然出具“清潔”審計意見。最終,導致盈余管理變量與審計意見類型變量沒有顯著的相關關系。

(三)政策建議。隨著市場化和人世步伐的加快,加快注冊會計師職業發展刻不容緩。但是,本項研究和相關分析顯示,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缺乏良好的執業環境:一方面,上市公司內部人控制現象較為普遍、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損害了注冊會計師獨立執業的基礎,造成了注冊會計師沒有能夠成為所有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代言人。另一方面,會計市場低水平的惡性競爭致使注冊會計師不能挺直腰桿,勇于說“不”。

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會計信息失真間題,必須為注冊會計師創造良好的執業環境,精心哺育其成長。一方面,需要逐步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為注冊會計師獨立執業創造制度基礎;另一方面,需要遏制惡性競爭,尤其要加大對隨意解聘會計師事務所公司的查處和監管力度。此外,為從根本上改變上市公司會計市場僧多粥少的局面,提高會計市場的集中度,需要大力推動注冊會計師行業的重組和改造。我們相信,隨著執業環境的改善,注冊會計師職業一定能夠成為我國證券市場發展的基石,起到捍衛廣大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利益的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