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區域經濟探討

時間:2022-12-14 08:44:23

導語:產業集群區域經濟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產業集群區域經濟探討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漸深化,產業集群逐漸成為世界性經濟現象之一。產業集群理論是對區域內相關企業集結成群實現競爭優勢現象和機制的揭示,這種新的區域經濟發展理論迅速發展開來。在區域經濟發展的各種推動途徑中,對產業集群進行建立和發展已經逐漸成為必不可少的途徑,也是經濟不斷發展的必然選擇與趨勢。產業集群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綜觀經濟勢頭強勢的地區,經濟發展均較大程度地依賴地區產業集群的發展。因此,立足產業集群視域,研究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戰略,有助于區域經濟實現更好的發展。

一、產業集群相關理論

關于產業集群的理論分析,波特教授的研究較為系統。波特認為,產業集群是指相互關聯的企業與機構(某一特定領域),連片式地集中在一定的地域內,形成具有健全的外圍支持產業體系,上、中、下游機構完整的有機體系。企業之間的分工協作關系,是產業集群所強調的,波特還指出,產業集群會促使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現象的形成。對于產業集群的形成和發展來說,特定產業的空間集聚具有基礎性作用,但產業集群的發展并非任何產業集聚都能實現。[1]產業集群形成與發展的核心問題,通常與產業集群的動力機制有關,產業集群能否得到持續、健康的發展,取決于其動力機制的完善程度。從機制的概念來看,其主要指相對穩定的構成方式和作用規律。產業集群的動力機制,必須是對產業集群發展和演化具有驅動作用的力量結構體系及運行規則,且這一過程必須具備穩定性和規律性。產業集群的動力機制并非靜態的,而是會不斷地演進發展,是一種動態機制。產業集群動力機制僅立足某一個特定的發展階段來說,是一個比較穩定的系統,但當其由一個階段過渡到另一個階段時,又并非穩定不變的結構體系。產業集群動力機制的這種從“穩定”到“不穩定”再到“穩定”的過程,是事物不斷發展變化本質特定的體現,實踐表明,產業集群發展的持續、健康均以不斷完善的動力機制為保證。[2]總體來說,產業集群形成和發展的動力機制如圖1所示。圖1產業集群形成與發展過程中所需的動力機制波特認為,產業集群有利于促進本地區產業競爭力的提高,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在現代社會中,產業集群已經發展成為當前十分普遍的經濟地理現象,尤其在發達國家中。從歐洲農業來說,大部分國家都有其集群特色產業,如荷蘭與比利時,前者對花卉與牛奶比較專注,后者則專注于養雞與雞蛋等。這種精細化分工與專業化生產,使各個國家都發展出了一批具有較高國際競爭力的特色專業產業群。再以美國的利福尼亞和馬薩諸塞為例來說,前者專長的葡萄酒業群與后者專長的制鞋業群等,對當地區域經濟的發展都發揮了重要帶動作用。在我國,電子產業主要聚集在北京,紡織業和機械制造業主要聚集在上海,航天產業主要聚集在西昌,小商品主要聚集在溫州、義務、廣州等地。從對浙江省的年產值億元以上產業集群區的統計來看,就有超過500個,平均每個縣的產業集群群體至少3個。[3]在所在地區,這些產業集群經濟影響力還在不斷刷新,已經成為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有效途徑。

二、產業集群視域下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建議

(一)對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加強規劃。在產業環境的營造中,以及產業壯大發展的歷程中,產業集群規劃編制是其中重要的基礎性條件。雖然市場機制是產業集群形成與發展的主要推手,但健康的產業集群卻并不能僅僅依賴市場機制,還需要政府的調節。[4]政府必須從各地區實際情況出發,對符合地區發展的產業集群戰略規劃加以制定。與市場緊密結合,是產業集群規劃的前提,政府干預應遵循市場原則對良好的協作分工網絡進行建立,突出全球價值鏈銜接的集群發展。在區域內部和區域之間的產業集群發展中,政府應充分發揮其協調作用。工程項目的實施必須圍繞重大工程與重大項目進行設計,并將物流、教育、展覽等共同規劃其中,促進關聯效應的強化。在對重點工業生產項目入區建設進行吸引的過程中,要對物流配送、研發中心等相關設施與項目的進入一并考慮,將產業配套搞好,實現商務成本的降低,促進競爭效率的提高。對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的規劃中,應著重服務的延伸、滲透和帶動,圍繞重點產業帶進行開發,通過對傳統產業單一布局規劃模式的突破,促進相關基礎設施和生活服務的配套完善。(二)對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環境進行優化。優化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環境,首先應對區域市場環境進行優化。各級政府應對于區域市場環境有關的規章制度及監管體系等進一步完善,使市場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同時,應加強對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的建立,對要素市場不斷發展和豐富,推動生產要素資源流動的有效性。還應引導區域企業積極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中,對其參與性給予鼓勵,通過競爭促進區域產業競爭力及應對能力的提高,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對于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來說,良好的區域文化環境也是重要影響因素。為了促進集群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必須對于區域內經濟協同發展相適應的價值觀進行梳理和創新,營造符合當前時展的敢于創新和競爭的區域文化環境。[5]還應對區域內誠信觀念加強樹立和強化,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成本與風險的降低。除了要鼓勵競爭外,還應營造崇尚合作的文化環境,使集群內企業處理好彼此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系,在競爭中實現合作。對區域內產業集群發展,政府部門應從區域經濟發展實際出發,加強規劃,改善產業集群內的產業環境,推動不同形態產業集群的形成,從政策環境上保障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三)對科技加強投入促進產業集群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當前世界各國產業集群的優勢離不開其科技水平,只有對科技加強投入,促進產業集群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才能使其發揮更大作用。[6]集群的自主創新,可通過科技計劃引導來展開。根據區域產業集群發展實際情況,地區政府應對區域集群創新網絡積極構建和完善。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是依靠產業集群中各個企業的共同發展實現的,所以科技創新也應體現在區域每個企業中,區域各個企業必須促進自身系統集成能力的提高,通過對核心技術的掌握取得自主知識產權。區域內集群創新網絡建設,則需對集群優勢企業帶頭和示范作用充分發揮,為區域內集群創新提供核心作用。還可對區域內高校和科研院所優勢科技資源充分利用,加強區域內產學研合作的深化,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技資源有效輸送給區域內集群企業,為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提供集中的技術支持。在集群創新成果產生和轉移的過程中,科技產業化平臺是必不可少的基礎。在建設區域科技產業化平臺時,要對以專業化集群或科技園區為依托的專業技術孵化平臺加以發展;也可以科技情報研究機構為依托,對資源共享基礎平臺進行有規劃、重點和層次的建設,為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提供科技支持。(四)對產業集群經營國際化不斷推進獲取全球競爭力。產業集群的國際化經營,是通過對全球價值鏈活動的參加,對全球資源進行利用,促進全球市場開拓,對全球競爭力進行獲取的過程。[7]因此,不斷推進產業集群經營國際化,首先需要對全球價值鏈體系積極主動地融入,通過不斷地競爭對價值鏈的核心環節進行搶占。區域產業集群的發展要立足全球范圍內的經濟結構調整,對國際競爭主動參與,促進區域產業集群國際化經營水平的不斷提升,帶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對于全球價值鏈中的主要競爭對手,必須要密切關注其戰略定位,集群企業在嵌入價值鏈的過程中要不斷地調整優化集群視角和方式,促使區域內國內外先進要素資源集聚速度加快,同時對上下游產業鏈不斷延伸,實現持續升級區域產業集群的國際戰略目標。并利用新興產業的發展,促進區域內相關產業和配套服務業不斷地成長,在其帶動效應性實現區域經濟協同快速發展。產業集群理論的發展,讓我們進一步地認識了產業集群對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重要效應,在經濟發展和建設中,我們應對產業集群的重要力量充分利用,通過各種戰略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邢云燕.淺談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J].現代商業,2014(36):107-108.

[2]趙越,李安然,李瀟怡.產業集群理論研究綜述[J].赤子,2015,9(9):164-165.

[3]何方方,郭艷芹.產業集群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8):28-29.

[4]黃福江,高志剛.發達國家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經驗與我國的路徑選擇[J].商業時代,2015,24(24):133-135.

[5]經濟視角下的產業集群協同發展——以青島為例[J].開放導報,2015,2(2):82-85.

[6]連遠強.集群與聯盟、網絡與競合:國家級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創新升級研究[J].經濟地理,2013(3):97-98.

[7]王曄,王瑞永.產業集群視角下的內蒙古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狀況及培育路徑研究[J].經濟論壇,2014(7):60-61.

作者:趙春玲 單位: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