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位發展打造經濟圈
時間:2022-02-28 04:03:00
導語:錯位發展打造經濟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圳、惠州是珠三角兩個經貿關系緊密的重要海濱城市,深惠兩地加強區域經濟合作,是珠三角發展的必然趨勢,有利于珠三角的總體利益,有利于珠三角形成更緊密的區域經濟。我們認為,深惠應以環大亞灣為重點.加強石化工業的分工和協作;以珠江東岸為依托,全面加強互補性產業的合作;以東江為紐帶,治理環境切實保護水資源。從而建立珠三角“深惠經濟圈’,。
一、“三大合作”理立珠三角深感經濟.
(一)以環大亞灣為重點,加強石化工業的分工和協作
中海殼牌石化項目是深圳與惠州加強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契機。該項目,總投資43億美元,規劃年生產乙烯80萬噸,年產值17億美元,每年實現利潤2億多美元。按照行內專家的估計,中海殼牌石化項目對下游產品產值的帶動非常大,將產生1:50的拉動效應。此外,中海殼牌石化項目不僅僅有巨大的本產業效應,還會產生帶動房地產、商業、旅游業等相關產業的綜合效應。
中海殼牌石化項目作為目前我國最大的合資項目.特別是有世界著名企業荷蘭皇家殼牌集團的背景,該項目雖然落戶在惠州,但面向的是全球。即在全球招聘人才、在全球采購原材料、在全球招投標項目、在全球銷售產品。受部分化工產品易燃易爆和運輸條件的限制,中海殼牌石化項目雖然有“隔墻銷售”的產品,但總的來說是面向全球。因此,深圳、惠州受資金、技術、人才、經驗等方面的局限,并不一定“近水樓臺先得月”。
深圳、惠州作為互補性非常強的兩個城市,作為距離中海殼牌石化項目最近的兩個城市,應聯手發展石化工業,特別是幸散田化工業。
一是打破行政區劃,建立跨區域的石化工業園。深圳與惠州可以將各自資金、土地的優勢結合起來,在惠州大亞灣石化區與深圳龍崗交界處,合作建立石化工業園。二是進行產業鏈條的分工。石化工業是產業鏈條較長的工業,包括上、中、下游產品,如果按1:50的產業鏈條效應,中、下游的發展空間非常大。為了避免重復建設和產業同構,深圳和惠州可以各有側重,相互配合。惠州生產中游和下游產品,深圳生產下游和再下游產品;惠州生產中海殼牌石化項目“隔墻銷售”的產品,深圳生產“隔墻銷售,,以外的產品。
三是石化服務領域的合作。中海殼牌石化項目除石化主體的巨大投資外,還將帶動房地產業、旅游業、金融業、商業、建材業、酒店業等等多產業的發展。因此,深圳與惠州除石化工業的合作外,還可以圍繞石化工業進行相關產業的合作。
(二)以珠江東岸為依托,全面加強互補性產業的合作
深圳與惠州區域經濟合作的潛力大,主要是兩地產業的互補性強。根據深圳和惠州兩地發展需要,并根據兩地優勢互補的原則,以下方面可以加強合作:
1、旅游。惠州有良好的人文、自然旅游資源,如西湖、羅浮山、南昆山及優質的海濱沙灘、眾多的海島等;深圳有經營旅游項目的經驗和人才,有國內外知名旅游品牌。深惠兩方面資源的結合,可以使深圳的旅游創新有更大的空間揮發,可以使惠州的旅游資源進一步開發。
2、農副產品。惠州廣闊的土地、良好的氣候適合發展農副產品;深圳具有經營農副產品的市場、品牌和人才,如布吉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在全國的影響大、知名度高,已形成全國性市場網絡。深圳和惠州可以共同建立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可以利用深圳的品牌在惠州建立農副產品交易中心,或將深圳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延伸到惠州。
3、外貧出口。惠州既有TCL集團這樣年產值近40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又有眾多的一般加工貿易企業。深圳2003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在全國率先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外貿企業多、人才集中。同時,深圳還有名列全球第4位的集裝箱港口,有90多條海上國際航線,機場有11條國際航線,具有出口的便利條件。深圳的外貿企業可與惠州的工業企業形成一體化,擴大外貿出口;深圳港可與惠州生產基地建立暢通、快捷、方便的貨運通道,使深圳港成為‘。惠州港,’。
4、會展。作為新興的工業城市,惠州非常重視會展業,已成功舉辦了兩屆“中國惠州國際數碼節’,。深圳是會展業發展較快的城市,每年有幾十個國際會展在深圳舉行,其中‘中國國際高新技術產品交易會,,成為國內影響較大的國際性會展。深圳和惠州可以統一規劃會展業,將深惠兩地建成國內外知名的會展中心。
5、交通網絡。隨著深惠兩地經濟貿易的發展,交通流量明顯增大,但是,目前連接兩地的交通網絡存在較多問題,如干線公路布局不完善、公路密度不高、技術水平總體較低、部分干線公路交通擁擠、缺乏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等等。為配合中海殼牌石化項目建設,可建設惠州穩山至深圳白沙沿海公路,建設惠州港至深圳鹽田港鐵路,建設城際軌道交通。
(三)以東江為紐帶,治理環境切實保護水資源
深圳與惠州在水資源方面有共同的利益。惠州水資源十分豐富,東江、西枝江橫貫境內,是惠州、深圳、東莞、香港等地的主要水源;惠州與深圳共享大亞灣。因此,惠州的水資源保護是珠三角共同的責任。深圳淡水資源稀缺、淡水需求量不斷增大,水資源的保護尤為重要。但是,東江及支流污染嚴重,水位逐年下降,惠州水資源現狀令人擔優。作為東江上中游城市,惠州放棄了一些有污染的工業項目,并已投入大量資金治理水污染,惠州為保護東江水資源做出[巨大貢獻。但是,關系到幾個城市的東江水資源保護,不能長期由惠州一地承擔。
兩地政府應協調有關政策,嚴禁在水資源保護區進行工業開發,對河流兩岸污染嚴重的化工、皮革等工廠堅決搬遷或取締。并著手建立跨區域的生態保護區,切實維護生態平衡和安全。
二、理立深感經濟.是珠三角總體發展韶奧和大抽勢
(一)建立深惠經濟圈,有利于使珠三角成為世界制造中心
首先,兩地裝備制造業合作前景廣闊。深惠兩地都有進一步發展裝備制造業的強烈欲望。深圳的產業結構顯得比較“輕”,深圳要想繼續領先珠三角各城市,必然要實現工業的“適度重型化’,。惠州也有發展重工業的設想,并已走在深圳前面。深圳要成為汽車生產基地,分得汽車生產這杯羹,必然要加強與惠州的合作。
其次,兩地JT制造業聯手,有利于構建珠三角東部電子信息產業龍頭。目前,珠三角東部地區電子工業在生產、銷售、出口、效益等各項指標上已占全省的8既以上,深圳已經形成強大的電子產業市場和IT制造業基地,連續成功舉辦四屆高交會,推出中小企業板,建立投資風險機制。惠州有大批企業集團,正在打造“數碼石化名城’,,深惠兩地的電子信息產業的進一步合作,有利于強化兩地在全國IT制造業中的地位。
(二)中海殼牌石化項目給深惠帶來進一步合作的雙烹機遇
中海殼牌石化項目不僅奠定了惠州百年發展格局.而且還為周邊地區尤其是深圳提供了發展重化工業的平臺。深圳與惠州海陸相連,尤其是深圳龍崗區,正處在該項目的核心區域,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但是,目前深圳的發展空間有限,特區內已無成片的土地可供重化工業項目落戶。中海殼牌石化項目落戶近鄰惠州后,顯然有助于深圳改善工業結構,促進深圳競爭力的提升。
惠州在實施“石化名城’,戰略中,遇到百年難求的機遇,同時也遇到資金、人才、技術等高高的門檻。而深圳具有資金優勢,也有從事幸散田化工的技術和人才。深惠兩地合作,將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應。
(三)深惠資源的差異性和互補性,是兩地合作的重要前提
珠三角城市群重整,要打破過去的“以鄰為壑,防范對手’,的心理,建立“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新思路。深惠兩地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各自的優勢都很突出。相對來說,惠州方面的比較優勢主要有:
l、資源優勢。惠州水資源豐富,廣東省三大水系之一的東江、西枝江橫貫境內,是供給深圳、香港等地的主要水源。同時擁有大量的土地儲備,全市陸地面積占珠三角地區的1/4,是深圳的5倍。海域遼闊,擁有海域面積4500多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223.6公里,是廣東省的海洋大市之一惠州旅游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素有“粵東重鎮”和“嶺南名郡”之譽,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集湖、海、山、泉、瀑布之大全。有足以與杭州媲美的惠州西湖,中國十大道教名山之一羅浮山,有“北回歸線上的綠洲’,國家級森林公園南昆山,海濱旅游勝地大亞灣等。
2、大項目優勢。惠州發展和引進了一批大項目。如TCL、德賽、華陽、LG四家企業集團入選廣東工業企業50強。去年,TCL集團實現銷售收入393億元,成為廣東最大的工業制造業企業。中海殼牌石化項目總投資達43億美元,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再加上總投資160億元的中海1200萬噸煉油項目,總投資為36億元的華德石化160萬立方儲油罐項目,總投資達85億元的大亞灣石化項目,共同構成了大亞灣石化區基地。
3、交通優勢。惠州市已形成由深水港、航空港、高速公路、鐵路、內河航運以及發達通信系統構成的立體交通和通信網絡。惠州港已成為國家一級口岸,年吞吐量近千萬噸;兩條高速公路從惠州過境,還有兩條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中;京九、廣梅汕、惠澳鐵路在惠州形成樞紐。
相對來說,深圳的優勢也十分明顯,主要體現在:
一是大城市優勢。如果從城市的經濟規模看,深圳是一個大城市。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城市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珠三角9個城市中,深圳市GDP僅次于廣州,名列第二,居于第一梯隊,在全國城市中位居第4位。深圳將在二十年之后建成為國際化城市,成為國際化的高科技城市、現代物流樞紐城市、區域性金融中心城市、美麗海濱旅游城市和高品位的文化一一生態城市。到時深圳將有更強的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二是資金、人才和制度創新優勢。深圳資金、人才優勢明顯。2004年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6069.24億元,顯示了較強的資金實力。同時,深圳的企業也有很強的投資意愿。
三是產業優勢。深圳以高科技和服務業為主,為惠州的基礎工業提供物流、研發、金融管理等生產性服務業。惠州市緊鄰深圳、東莞和f.‘州,但距離廣州市153公里,幾乎是惠州距深圳的2倍,與廣州的高速公路也才開通.使得廣州的產業轉移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較少輻射到惠州,惠州目前重點承接來自深圳、東莞的產業轉移。相比之下,深圳的劣勢也十分明顯,如工業輕型化、環境污染嚴重、資源相對較少等,嚴重制約了深圳的發展。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深圳的優勢恰恰是惠州的弱勢;惠州的優勢恰恰又是深圳的弱勢。惠州土地資源、淡水資源豐富,而深圳最緊缺的就是土地和水資源;惠州人才相對缺乏,特別是企業所需要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嚴重缺乏,而深圳企業引進人才就相對要容易,僅2003年上半年就引進博士100多人。因此,深惠兩地的這種差異性,決定了兩地目前經濟合作的錯位發展,在差異中找互補.在互補中尋合作,深惠兩地合作一定會取得巨大的成果。
(四)深惠兩地民間資本早已相互滲透
深惠兩地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深圳原名寶安縣,在成立特區前是惠州的一部分。成立特區后,深圳才從惠州劃出,惠州不僅為深圳輸送了大量干部,而且還為特區建設提供大量物資支持。同時,兩地山水相連、交通便利,有著共同的客家文化背景。特別是近幾年來,兩地民間資本互相滲透。近兩年僅惠州新墟鎮就從深圳引進了數億元資金,正在新墟建廠房的香港上市企業恒昌涂料廠就是剛從深圳遷出的,預計投資過億元。
在商業方面,深圳人人樂、華潤萬佳、麗日等3家大型零售商先后在惠州開辦大型連鎖商場。由于其經營模式先進、服務到位、管理完善、品種齊全,迅速獲得惠州市民的認可,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華潤、民潤等超市,金海馬家具、國美電器城、銘可達電器商場等專賣店也已立足惠州。深圳零售企業入駐惠州,帶動了惠州零售業的調整升級,形成了零售業相互競爭、共同繁榮的局面‘在旅游業方面,惠州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要將惠州打造為濱海生態麗城、文化旅游名城,成為粵港澳地區旅游度假勝地,必須加大投資力度,進一步改善旅游環境。惠州旅游項目計劃投資總額48.4億元,目前已投人約8億元,其中,來自深圳的旅游投資資金占了相當部分。
三、政府引導,規劃先行,強力推動更緊密深慈經濟.的形成
市場經濟主要由“看不見的手’,引導,同時,市場經濟也特別強調“看得見的手,,發揮作用。目前深惠區域經濟合作,企業行為多于政府行為,民間合作多于政府合作。在深惠自發行為日趨突出時,迫切需要政府加強引導,有意識的引導形成深惠經濟圈。但是遺憾的是,兩地區域經濟合作還存在種種問題和障礙。一是兩地都有“老大’,思想,惠州曾管轄過深圳,是深圳的“老上級’,,而深圳目前經濟實力較強,容易以老大自居;二是兩地政府合作意識不夠強,都把眼光放在外面,導致重外輕內、舍近求遠;三是兩地經濟發展不平衡,難求互惠互利的平衡點。
(一)形成政府引導、民間為主體的合作機制
兩地政府應從戰略高度、全局視角,全方位開展合作:并充分重視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和民間合作的意愿。
第一,兩地政府可以仿照粵港、深港及長江三角洲城市合作模式,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設立常設合作機構,定期召開協商會議。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兩地合作論壇,經常進行信息溝通,形成信息交流平臺。兩地政府的各個部門也可以設立相應的合作機制,具體協調解決規劃、產業、環保等方面的問題。
第二,兩地政府應聯手治理市場秩序,如打擊跨區域的生豬非法屠宰和販賣,跨區域的制假販假等違法行為。目前由于兩地沒有聯手行動,往往是一地打擊,違法分子就藏匿另一地。同時,由于兩地市場容量、市場價格的差異,地下工廠往往是在一邊生產,在另一邊出售。
第三,在政府的主導下,加強兩地媒體、中介機構、民間團體等機構的聯系,加強相互間的宣傳推介,引導企業合作、投資。
第四,加強教育合作,共享兩地教育資源,擴大深圳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在惠州的招生名額,為兩地經濟發展培養人才。
(二)錯位發展,合理布局,做好兩地產業發展規劃
兩地產業的過“輕”問題已經引起兩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并著手解決。惠州近幾年正在借中海殼牌石化項目著重打造精細化工產業鏈,同時,在已有西門子汽車音響、普利斯通輪胎等汽車產業的基礎上,正在商談引進汽車發動機項目;深圳近期也想尋求發展精細化工業和汽車制造業。對即將形成的新的產業結構,兩地政府應特別強調規劃先行,有意識形成合理的區域經濟結構,避免產業同構和惡性競爭,使兩地在發展中共贏。
一是根據產業互補原則,統一安排兩地的產業布局,如工業、農業、商業、旅游業等。
二是根據產業合作原則,統一安排產業鏈條上的分工和協作,如上、中、下游產品生產的分工;第一、二、三產業的分工;生產與銷售的分工等等。
三是根據產業升級原則,超前規劃兩地產業的未來發展和布局,從而在較長戰略期內保持兩地產業的協調發展。
- 上一篇:市委組織部實踐報告
- 下一篇:全市建設城管暨環保工作大會講話稿